精準扶貧帶來可喜變化(我看中國兩會)

2020-12-10 人民網

前段時間,我前往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近距離感受中國精準扶貧帶來的可喜變化。

一座座巍峨大橋,一條條康莊大道,是我前往十八洞村時沿途看到的場景。經過矮寨大橋,十八洞村漸近,苗鼓聲陣陣,苗族姑娘載歌載舞。熱情好客的村民將我和同伴們迎進村落。繡苗繡、賣蜂蜜、種獼猴桃、發展鄉村旅遊……這裡物產豐饒,人民生活富足,改變了我對中國農村的印象。

當地村民自豪地告訴我,正是在十八洞村,習近平主席提出精準扶貧戰略思想。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主席又親自過問村裡的發展狀況。同一年,十八洞村實現整村脫貧。

脫貧,是連續多年來中國全國兩會的高頻詞。國家的關心和政策讓當地人人動起來、生活富起來,奮鬥出了踏踏實實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讓我驚喜的是,十八洞村雖然地處偏遠,但和世界緊緊相連。這裡無線網絡覆蓋全村。我一邊漫步在青石板路上,一邊和遠在美國的家人視頻聊天,向他們展示十八洞村的美麗與富饒。從村裡走出去的研究生施治春畢業後回鄉,將所學運用在脫貧攻堅第一線,掀起了村裡線上銷售的熱潮。他通過網絡直播帶貨,讓鄉村特產走向世界。我也體驗了一次,用歌聲幫他們推銷蜂蜜特產。

在村裡的那幾天,我看到甜美笑容,聽到有趣故事,感受到村民們發自內心的幸福喜悅,中國脫貧攻堅給老百姓生活帶來實實在在的變化。這樣的變化不僅僅發生在十八洞村。中國各地扶貧幹部和返鄉青年真正沉下去,撲下身子到村裡幹,大家擰成一股繩,當地民眾生產生活得到切實改善。

在十八洞村,我見證了脫貧攻堅創造的奇蹟。我深切體會到,扶貧在中國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幹,扶貧也徹底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電商扶貧、產業扶貧、技能扶貧……中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

全國兩會是世界觀察中國的重要窗口。我將繼續關注全國兩會上關於中國文化和中國發展的議題。我也將盡我所能,把我了解到的中國發展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作者為美國歌手,本報記者顏歡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22日 03 版)

相關焦點

  • 【我們的小康】​到田間地頭看老區可喜變化
    到田間地頭看老區可喜變化陝西靖邊縣從土地流轉、產業扶貧、移民搬遷、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方面下功夫,把脫貧舉措落實落細,徹底拔掉窮根金秋時節,陝西省榆林市靖邊縣委、縣政府聯合人民攝影報社共同舉辦的「全國主流媒體看靖邊」大型採風活動如期舉行。
  • 從節日出行看經濟復甦的可喜變化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五一」小長假,人們不僅能夠乘上高鐵欣賞到奇美風景,更能看到假日出行客流的升溫帶動經濟恢復的可喜變化。5月1日,人民日報報導,4月30日,鐵路「五一」假期運輸正式拉開帷幕。針對旅客需求,鐵路部門精準安排節日運力,全力以赴迎戰「五一」假期,向社會、向市場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先謀而後動,鐵路為民需而開,鐵路部門為暢通產業鏈循環,制定了最抵達民意的專列。「高鐵+旅遊」正成為百姓出行遊玩的新時尚。在「五一」小長假,祖國的秀麗風光格外吸引人,方便快捷的高鐵遊,成為民眾出行的最佳出行選擇。
  • 精準扶貧看東嶺丨洪泉村有了新變化!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東嶺集團永隴公司嚴格按照中省市縣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部署要求,積極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兩聯一包」扶貧工作精神,主動扛起新時代賦予的社會責任,全力配合麟遊縣財政局幫扶洪泉村,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扶貧措施,先後實現了「五通」(水、電、路、電視、網絡),「六有」(有學校、有公廁、有文化廣場、便民商店、垃圾收集點、標準化衛生室),「七化
  • 兩會期間,這些扶貧「熱詞」,代表委員們也在關注討論
    兩會期間網友們對扶貧也非常關注根據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平臺分析企業扶貧就業扶貧殘疾人扶貧>電商扶貧教育扶貧達到兩會時期網友最關注的扶貧「熱詞」前五位這些扶貧熱詞全國人大代表李曉林:建立長效機制,利用電商實現精準脫貧李曉林表示,政府牽頭、多方聯動是電商扶貧穩定發展的堅實基礎,尊重市場規律、培育品牌是電商扶貧有效開展的基本保障,培養人才、扶貧先扶智是電商扶貧可持續發展的長久之計。
  • 下一番「繡花功」謀一局「精準棋」:精準扶貧靶心不偏
    中國戰「貧」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將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六個方面寶貴經驗,探尋脫貧攻堅決勝「密碼」,今天推出第二篇。 王曄攝 「我現在一年四季餐餐有肉吃,神仙過的日子也就是這樣了!」 十八洞村的石爬專沒有想到自己的生活會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正是在這一湘西苗族村落首次提出精準扶貧戰略思想,徹底改變了老人一家的命運。 隨著精準扶貧政策的落地,讓類似於石爬專老人的貧困群眾受惠良多。
  • 我家的精準扶貧
    終於到了秋天,小黃牛長開了腰身,它們毛皮光滑,眼神黑亮,跑著跑著就會蹦起來,是那麼矯健可喜。村裡人都說,政府給那麼多貧困戶送了扶貧牛,卻只數我們家養的欠活 ( 餵得好 )。第二年,一頭母牛懷孕了,我們全家非常開心,雖然饑荒(欠人家的錢)還沒有還上,但希望隨著太陽一天天照耀著我們家、照耀著我們的村莊。
  • 泰前副總理:中國發生可喜變化是全方位的
    中國發生的可喜變化是全方位的(泰國)功·塔帕朗西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保持了政策的延續性,創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中國人民對未來充滿自信,正幹勁十足地為實現更美好的生活努力奮鬥。中國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還在地區與全球事務中積極承擔責任,與世界共享發展紅利1975年4月,我在泰國外交部工作,隨團隊一起到中國,為泰中雙方籤署兩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做準備。當時,我站在北京飯店門前環顧四周,道路寬闊,但車輛很少。人們的穿著顏色比較單調。
  • 中企建設的寮國南俄5水電站等給當地帶來可喜變化
    中企建設的寮國南俄5水電站等給當地帶來可喜變化 2020-12-04 14:41:17 參與互動   中企建設的寮國南俄5水電站等給當地帶來可喜變化
  • 「精準扶貧看湘西」全國報業百名社長總編輯湘西行採風活動在吉首...
    紅網時刻湘西10月28日訊(團結報記者 盧瓊來 攝影 龍堯)10月28日,「精準扶貧看湘西」全國報業百名社長總編輯湘西行採風活動啟動儀式在吉首舉行。中國報業協會理事長張建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州委書記葉紅專出席並講話。省報業協會會長趙寶泉致辭。州委常委、州委宣傳部部長塗碧波主持儀式。
  • 【中國攻堅進行時】中國精準扶貧成就彰顯世界意義
    聯合國糧農組織幹事若澤·格拉齊亞諾·達席爾瓦指出,「中國的努力是使全球貧困和飢餓人口減少的最大因素。」中國如期消除農村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將是一個巨大的鼓舞。中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成功實踐必將給全球減貧事業帶來巨大信心,為縮小世界經濟貧富差距作出貢獻。
  • 可喜的變化 不變的責任
    相隔十年,再次走上熟悉的崗位,王潔說,隨著時間的變遷,人口普查工作也在不斷「升級換代」,自己深切感受到了許多可喜的變化,但不變的是那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可喜的變化——數據採集更高效 園區發展上層樓「十年前,我們都用紙質普查表,現在一部手機就能解決問題。」
  • 華僑城:精準扶貧的六大路徑|扶貧榜樣
    僅恆碧融三家龍頭房企在精準扶貧事業上的投入,就已經超過300億元。它們創新扶貧模式,探索出一條條企業公民新途;它們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創造出一個個扶貧攻堅的奇蹟。樂居財經特別策劃「2020中國責任房企」系列報導,發現中國「扶貧榜樣」。
  • 「窮山村」的華麗轉身——南充市航務管理局精準扶貧工作紀實
    從出行難、吃水難、收入少,到路變寬了、水入戶了、產業壯了、腰包鼓了……自2015年脫貧攻堅戰的號角吹響以來,一系列可喜的變化在南充市航務管理局的定點幫扶村悄然發生。而這些變化的背後,是該局一批批駐村幹部傾注心血後結的碩果,更是該局黨委領導下的決戰脫貧的全面勝利。
  • 捷克僑胞:今年兩會意義非凡 中國為全球抗疫帶來希望
    隨著中國國內疫情得到有力控制、生產生活穩步恢復,2020年全國兩會即將拉開帷幕。在這個特殊節點召開的兩會,承載著海內外更多的關注與期待。捷中經貿文化促進會會長李如江5月19日接受中國日報網專訪時表示,今年兩會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 恆昌財富:減貧事業裡程碑 精準扶貧破解世界難題
    在破解貧窮這一歷史性、世界性難題上,中國取得的成績令世界矚目,消除貧困的「中國速度」讓世界折服,各國驚嘆的同時也會對此產生疑問:中國緣何取得這麼大的成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持續開展以農村扶貧開發為中心的減貧行動,並把扶貧開發納入國家整體發展戰略,致力於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努力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脫貧。
  • 精準扶貧 奏響時代和諧樂章
    然而,如何解決「不平衡」與「不充分」,需要我們深刻理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從黨的十八大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脫貧攻堅,縮小貧困差距逐漸被納入一項政治任務。過去的幾年面對全國832個貧困縣名單,國家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倡導「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提倡產業發展脫貧、轉移就業脫貧、易地搬遷脫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生態保護扶貧、社會扶貧等各項舉措都是為了一個承諾——「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精準扶貧看這裡!40家知名媒體齊聚襄陽
    12月17日至20日,由中國晚報攝影學會、襄陽市委宣傳部主辦,襄陽市扶貧辦、襄陽市發改委、襄陽市總工會、襄陽日報社承辦,來自全國近40家知名媒體的60餘位總編和記者,用鏡頭、筆頭記錄襄陽加快疫後重振、牢記初心使命、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動人故事。
  • ​兩會寄語·百姓心聲 | 我為碭山兩會送祝福~~
    我是碭山縣碭城鎮林屯村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張年亮。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和園區黨工委、管委會的正確指導下,神湖社區無論是從經濟社會發展、人居環境治理、民生服務改善、社會和諧穩定等各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在不斷地提高,老百姓的辛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在不斷提升。新的一年,我將帶領神湖社區一班人立足新時代人民代表的新方位、新使命,把全社區幹群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為助推薛樓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 第五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典型項目掃描
    幫助孵化了一批智慧農業項目,帶動當地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取得了可喜的脫貧致富成效,形成了具有智慧化、信息化特色的扶貧工作「岑鞏經驗」,更為岑鞏縣2019年「整縣摘帽、精彩出列」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傳媒大學:「光明影院」築「文化盲道」  自國家實施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政策以來,貧困殘疾人的脫貧成果顯著,但是新時代脫貧工作不只在物質經濟方面,中國傳媒大學「光明影院」項目圍繞「脫貧攻堅」展開文藝創作與公益推廣,從文化角度助力精準扶貧、文化扶貧。  據統計,全國有1700多萬視障人士,相當於每100人中就有1人視障。
  • 中企建設的寮國南俄5水電站等給當地帶來可喜變化 南汀村民的微笑
    隨著中老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推進,由中企參與投資建設的南俄5水電站等基礎設施項目紛紛落地,包括南汀村在內的周邊山區發生了可喜變化。  2015年,由中國電建捐建的南汀村小學落成,阿東成了第一批學生。目前,南汀村小學共有1—5年級5個班、120多名學生。「孩子們在村裡就能上學,過去想都不敢想。這對他們的成長太重要了!」 索嗯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