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方與西方的傳說中,都有不少關於"天堂"和"地獄"的記載,雖然文化並不相同,但給人的印象都是善良正直的人去"天堂",而犯了錯就會被打入"十八層地獄"。
你知道這十八層地獄分別是哪些嗎?
第一層拔舌地獄,第二層剪刀地獄,第三層鐵樹地獄,第四層孽鏡地獄,第五層蒸籠地獄,第六層銅柱地獄,第七層刀山地獄,第八層冰山地獄,第九層油鍋地獄,這九層為上九層,又名東地獄。
第十層牛坑地獄,第十一層石壓地獄,第十二層舂臼地獄,第十三層為血池地獄,第十四層為枉死地獄,第十五層為磔硎地獄,第十六層為火山地獄,第十七層為石磨地獄,第十八層為刀鋸地獄,這九層為下九層,又名西地獄。
地獄光聽名字的話,認為肯定是在地下,但是真的是在地下嗎?
在《山海經》中記載的地獄稱為"歸墟":
《山海經·大荒東經》載:「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儒帝顓頊,棄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淵,甘水出焉。」
在東海之外有一條很深的河溝,是黃帝的兒子少昊在這裡長大的地方,而顓頊也在這個地方長大,還把自己的琴丟在了這裡,在這旁邊還有一座山,有水,這個地方就是太陽和月亮升起的地方。
古人一般都講究萬物生息要有始有終,所以很多古人便將這個地方當作了一個"歸墟"的地方。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地獄了吧。
除此之外,《山海經》還說,歸墟是「太陽升起落下之地」,而古代太陽升起表達的是生命開始,而落下也是命數盡,這也就是一個人的一生。
如果按這種意思來說的話,那「歸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地獄,在《山海經》中揭秘說,地獄就在這個地方,我們如今的渤海上!與山東的蓬萊相望!
《山海經》中也有記載渤海有很深的鴻溝,深不見底,這個地方也就是地獄。但是事實究竟是怎樣我們也無法考證,大海的深度都無人知曉,更何況《山海經》中記載的是深不見底的深溝,自然是無人敢去的。
雖然這些在《山海經》中記載的真實性,現在的科技證明還是十分的困難,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山海經》是一本包羅萬象的書,是很有研究的價值
《山海經》是一本擁有著5000年歷史文明的書籍,對於地理,文化,歷史,神話等等都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在很多中學語文地理學習的《水注經》中,有數十處引用了《山海經》。說明山海經也已經走進了人們的生活。
賈平凹說過:中國人的文化思維都在《山海經》裡,中國對外部世界形成的觀念是怎麼來的,其實都是從《山海經》裡來的。
《山海經》包含了天文、地理、神話、宗教甚至各類動植物和礦產,可以用堪稱包羅萬象,應有盡有,因此也成為研究上古時代的絕佳資料。
很多人也苦惱,這《山海經》全都是文言文,而且很多版本也沒有白話文翻譯,更沒有注釋,根本就看不懂
因此建議大家看一看白話文版本的《山海經》!內容通俗易懂,最關鍵的是,還有豐富的彩圖,有趣奇妙的故事再加上豐富的配圖,我們大人在看的同時,孩子也可以跟著一起看,讓孩子從小接受這樣優秀的知識,開發想像力。
兒時的魯迅就把《山海經》當作最為心愛的寶書,初中語文課本的《阿長與山海經》一文中,講的是兒時魯迅先生對《山海經》的一段痴迷記憶,並且很多的想像力都是受它的的影響。
整整6部經典,只需要69塊錢,一本下來才十幾元,不到一件衣服錢,卻可以給你帶來很多趣味,增加自己的知識面,自己看完還可以講給孩子聽。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