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提到: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因為佛家文化的影響,中國人其實都很害怕輪迴這個觀念。而在輪迴觀念當中,也有一個說法是地獄真實存在,也就是中國人所想像的陰曹地府和18層地獄。
然而傳說中的地獄,到底是在地下還是在其他地方?人們也只是根據小說中所提到的那樣,認為地獄就在地下。但其實《山海經》中有所暗示,並不是傳統觀念裡所認為的那樣。
事實上,地獄的觀念並不僅僅只是佛教文化中的一個分支,印度教和猶太教甚至是基督教當中都曾經提到過。宗教觀念裡面認為,罪人死後會去到了另一個世界,這被統稱為地獄。《後漢書》記錄了公元25年到公元220年之間的故事,在這本書中也著重提到了地獄的概念。
表示:中國人去世之後,所有的冤魂都會到泰山地下。而泰山之所以如此崇高,就是因為要有很大的重量,才能夠壓得住那些魂魄。按照《後漢書》的這一說法,也就可以得出那個時代,中國人普遍認為地獄就是在泰山底下。
這和傳統觀念相似,都是在土壤之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1年之間,是我國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也有一本文學著作中提到了地獄的概念,叫做《列子·湯問》,在這本書中提到的地獄是: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裡,有大壑焉。
這裡所提到的是,距離東海以東的地方有一個無底洞,天地靈氣,所有的混沌之靈,都會凝聚在此。也就是水源的積聚地,像是地獄。這樣的說法在現代人眼中看來,好像是小說橋段。但其實在《山海經》當中似乎也能夠找到這樣的描寫。
舊石器時代到公元前221年,是我國先秦時期。先秦時期誕生的《山海經》裡面就著重提到了地獄: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這句話的意思和前面所提到的東海之東,有一個無底洞的概念,其實差不多。
也明確的表示,地獄的入口很有可能就是在海上。而在海上往下看到的無底洞,如果就是傳說中的地獄。那麼就和傳統觀念裡面,人們所認為的地獄就是在土地表層以下的地方,就會有所出入。
之前人們一直認為《山海經》是民間神話傳說的古籍文獻,但是人們越研究《山海經》,越容易發現裡面的很多描寫,都符合人們的真實生活。不論是動物描寫還是地理描繪,都符合現實的真實情況。那如果按照這個研究角度來說的話,《山海經》裡面所提到的地獄是在東海以東的地方,不知是否能經得起考驗?
想要了解更多古人所描繪的奇妙的事物嗎?今天就給大家介紹這兩套書,一套是《山海經》全四冊,另一套是《山海經》和《觀山海》,是我今挑細選出來的。
前者對山海經描述得更加深刻,也更加值得收藏;而後者有許多精美的插圖,平時沒事的時候都可以翻一翻,看一看古人眼中的世界。兩者都講了許多妙趣橫生的故事,十分有意思。
而且現在這兩套書都在打折,前者原價189,現在就只需要99了;後者原價108,現在只要68元,都非常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