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全球企業動態
本周焦點:奢侈品牌香港關店加速。美國3月零售額創28年來最大降幅,美國百年零售商彭尼考慮破產,亞馬遜繼招聘10萬名員工後再招7.5萬人。路易威登母公司一季度營收下降15%,優衣庫預計2020財年利潤下跌近4成。奔富品牌將分拆並獨立上市。歐萊雅、強生發布業績。
奢侈品
在全球奢侈品牌店雲集的香港,大量關店的動向出現加速趨勢。1月,「路易威登」關閉時代廣場旗艦店,隨後在附近開店的普拉達於2月關閉了旗艦店,時間比原計劃提前了4個月。斯沃琪集團旗下的「歐米茄」和「浪琴」也在3月底之前關閉了多家門店。義大利品牌「普拉達」和「華倫天奴」相繼於2月和4月關閉旗艦店。在不需要繳納進口關稅的香港,眾多奢侈品牌店林立街頭的景象很有可能會成為歷史。
去年瑞士表勞力士銷售額最佳。勞力士去年業績表現最佳,一共賣了380億元人民幣。據摩根史坦利公布的最新瑞士制表品牌報告,2019年業績表現最佳的是勞力士,銷售額同比上漲3%至52億瑞士法郎約合380億元人民幣,緊隨其後的是Swatch集團旗下的Omega,銷售額增長0.6%至22億瑞士法郎約合160億元人民幣,歷峰集團的卡地亞則錄得10.5%的增幅至18.37億瑞士法郎約合134億元人民幣。
勞力士、百達翡麗等五大品牌撤離巴塞爾表展。勞力士、百達翡麗、香奈兒、蕭邦及帝舵表五大高級制表品牌發表共同聲明,宣布正式退出巴塞爾鐘錶展(Baselworld),並將在瑞士高級制表基金會(FHH)的支持下創辦一個全新的腕錶貿易展會。首場全新的展會將在2021年4月與腕錶與奇蹟展(Watches & Wonders)同期舉辦。巴塞爾鐘錶展正面臨創辦百年來的艱難處境。原定於4月30日至5月5日舉行的第48屆巴塞爾表展,已經宣布推遲至2021年1月舉行。
日本精工控股(Seiko Holdings)將於6月以主力高檔手錶品牌「Grand Seiko(GS)」推出創歷史最高價的2000萬日元的手錶。這是精工此前最高價格(800萬日元)的2.5倍。這款手錶將在全球限量銷售10塊,錶盤上鑲嵌細長的鑽石和藍寶石,呈圓周狀,由獲得黃綬獎章的雕刻師等在長野縣諏訪地方的手錶工房手工組裝。精工從3年前開始重構品牌,瞄準20-30多歲新興富裕階層,正在提高手錶業務的盈利能力。精工社長中村吉伸表示,將向厭倦了瑞士表的消費者宣傳。
伯爵、萬寶龍等奢侈珠寶腕錶品牌先後登陸天貓。瑞士高級珠寶與腕錶品牌PIAGET伯爵已正式開設天貓官方旗艦店,發售腕錶、鑽戒、項鍊等核心產品,其中定價最高的是Limelight Gala石英女士手錶,價格達63.5萬元人民幣,其它手錶均價則在22萬元左右。歷峰集團旗下的萬寶龍也於周三登陸天貓,發售腕錶、 皮具、 書寫工具以及首款無線智能耳機。
寶格麗將於5月入駐天貓發售香水和化妝品。LVMH集團旗下寶格麗與天貓籤署戰略合作,將於今年5月上天貓開店,售賣香水和化妝品。此前LVMH旗下的Rimowa、Kenzo、嬌蘭、貝玲妃、紀梵希、真力時、酩悅軒尼詩等品牌也已先後入駐天貓。數據顯示,天貓上已經匯集150多個奢侈品牌,自3月以來奢侈品消費呈現巨大增長,38女王節首日的銷售額同比增幅達140%。
雅詩蘭黛集團高管將減薪。雅詩蘭黛集團將對高層進行大幅減薪,從5月1日至10月31日,執行董事長William Lauder和執行長Fabrizio Freda基本工資將被削減50%,執行領導團隊成員減薪30%,高級副總裁級別的員工減薪20%,副總裁減薪10%。為控制成本、增加現金流,雅詩蘭黛集團還減少了廣告和促銷支出、限制商務旅行等措施,並支取了15億美元信貸。
開雲集團CEO將放棄部分工資。開雲集團執行長Francois-Henri Pinault日前表示將放棄今年餘下時間固定工資的25%和全部浮動薪酬,以幫助集團更好地度過此次難關。據數據顯示,自2017年以來,Francois-Henri Pinault的固定年薪為120萬歐元,浮動薪酬則取決於公司的業績,2018年為190萬歐元,去年為94.7萬歐元。
Coach母公司將關閉更多門店。Tapestry集團表示,鑑於疫情仍在繼續,將把北美和歐洲門店的關閉時間延長至4月24日,旗下Coach、Kate Spade和Stuart Weitzman品牌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日本部分地區的門店也已停業,在中國的所有門店則基本都已重新營業。
服裝生產和銷售
Zara母公司10家物流配送中心和3家工廠復工。鑑於疫情有所好轉,西班牙快時尚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在西班牙10家物流配送中心的員工已重返工作崗位,負責把已有的服裝庫存發送到全球各地門店。此外,集團位於西班牙的13家工廠中已有3家恢復生產,但工作量不及正常水平的一半。此前Inditex已經恢復向中國送貨,以滿足中國市場的線上和線下訂單。
H&M旗下北歐品牌Arket或進軍中國市場。H&M於2017年推出的北歐時尚生活方式品牌Arket或進入中國市場,開設亞洲首店,目前已開設官方微博,認證審核時間顯示為今年3月19日,但未發布貼文。目前Arket在全球共有20家門店,其中在英國有6家,是該品牌最大的市場。
優衣庫預計2020財年利潤下跌近四成。受疫情關店等影響,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預計截止今年8月的2020財年利潤下滑38%,下跌至1000億日元,這是優衣庫四年來利潤首次下降。迅銷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柳井正稱,此次疫情是自二戰以來面臨的最大危機。自己目前正積極與中國、越南和亞洲其他地區製造商就如何維持整體運營進行討論,原定70歲的退休計劃不能如期實現。
New Balance告NEW·BARLUN侵權獲賠千萬。從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獲悉,4月16日上午,該院對一起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NEW·BARLUN」品牌方紐巴倫(中國)有限公司停止對「New Balance」品牌方新百倫貿易(中國)有限公司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並公開聲明消除影響,賠償經濟損失1000萬元及維權合理開支80萬元。
Esprit將關閉中國內地所有門店。快時尚品牌Esprit從今年1月開始就折扣不斷,4月15日起更在線上和線下同時推出低至1折的促銷活動,Esprit在北京和上海的部分折扣店促銷力度高達「10件0.5折」。對此,於去年底收購Esprit中國內地經營權的GXG母公司慕尚集團表示,包括去年才開業的北京新店在內的Esprit中國內地所有門店會在年中關閉,是合營公司成立後新戰略計劃的一部分。
零售
美國3月零售額創28年來最大降幅。今年3月,美國經濟大部分領域陷入停頓,新冠疫情的暴發促使商場、餐館、工廠和礦山紛紛關閉,導致美國人零售支出削減幅度達到創紀錄水平,美國工業產出也出現70多年來的最大降幅。美國商務部周三公布,3月份,衡量商店、加油站、餐廳、酒吧和在線購物情況的零售銷售額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環比下降8.7%,為1992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大環比降幅。服裝店銷售額銳減逾50%,同時消費者在機動車、家具、電子產品和體育用品方面的支出也出現兩位數降幅。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被迫臨時關閉850家門店後,118年歷史的美國老牌百貨公司彭尼百貨(J.C.Penney)正考慮申請破產保護。雖然彭尼百貨有足夠的現金可以在未來幾個月維持運營,但因為門店的關閉,公司營收已經乾涸。梅西百貨曾預計在三年內關閉125家商店並裁員2000名,而目前已因疫情關閉775家線下商店,遣散了近13萬名員工,現金流告急。為減少虧損,計劃削減成本,並特別聘請專業解決財務困境的投資銀行Lazard為其研究融資方案。
亞馬遜繼招聘10萬名員工後再招7.5萬人。亞馬遜(Amazon)宣布,繼上個月新招10萬名工人後,還將額外招聘7.5萬人。亞馬遜還提高了員工的時薪,並將倉庫工人的加班費提高了一倍。亞馬遜還宣布允許工人無限制無薪休假,並為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呈陽性或正在隔離的工人提供兩周的帶薪休假。從4月16日起將關閉在法國倉庫的一切運營活動,至少持續到4月20日。亞馬遜目前在其6個法國倉庫僱傭了近1萬名員工,其中6500人籤訂了正式合同。與此同時,亞馬遜也正在努力滿足訂單激增的要求,因為大多數商店仍處於關閉狀態。
亞馬遜暫停法國倉庫一切運營活動。亞馬遜(Amazon)從4月16日起將關閉在法國倉庫的一切運營活動,至少持續到4月20日。亞馬遜目前在其6個法國倉庫僱傭了近1萬名員工,其中6500人籤訂了正式合同。之前,一些工會曾呼籲暫時完全關閉亞馬遜在法國的運營。對於當前的新冠病毒疫情,無論是在美國,還是歐洲,亞馬遜都面臨著日益嚴格的審查,即為保護員工免受病毒感染所採取的健康措施。與此同時,亞馬遜也正在努力滿足訂單激增的要求,因為大多數商店仍處於關閉狀態。
英國嚴重欺詐調查署(SFO)表示,在Tesco Stores Ltd.履行了就會計造假問題達成的和解協議條款後,該機構已經結束了對這家超市連鎖商的訴訟案。2017年Tesco支付了1.29億英鎊罰金外加SFO對其大規模虛增利潤案的調查費用。該公司還達成了一項為期三年的暫緩起訴協議(DPA),該協議是針對Tesco連鎖超市業務Tesco Stores Ltd.,而非母公司Tesco PLC。
網上購物成為越南人新的消費習慣。自4月1日實施社會隔離起,越南網上購物需求開始真正爆發,過去該市場的消費者網上購物商品主要包括家用電器、電子產品、衣服、辦公用品等,最近幾天通過電商購買的日用品和食物的採買量也迅速增加。除Tiki、Lazada、 Shopee等電商平臺外,擁有Big C、Co.op mart、Vinmart、 BRG等超市系統的大型企業和多家零售商的線上銷售都有顯著增長。在疫情發生前,專家們預計2020年越南電商規模有望達200億美元。
餐飲和食品飲料
百威英博擬削減末期股息,受新冠疫情不確定性影響。百威啤酒製造商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 BUD)表示,計劃將2019年末期股息減半,受新冠病毒引起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影響。上述股息削減決定從每股1歐元降至0.50歐元(合0.546美元)是百威英博最近幾周為改善財務狀況而採取的最新舉措,此前該公司已經發行了新債券並動用現有的信貸安排。據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減少派息將節省大約11億美元。
帝亞吉歐中國酒類銷售開始恢復。尊尼獲加(Johnnie Walker)威士忌和斯米諾夫(Smirnoff)伏特加的釀造商帝亞吉歐(Diageo)表示,隨著中國部分地區謹慎解除社區封閉式管理,中國酒吧和餐館的酒類銷售開始恢復。此前,數十個國家採取了嚴格的社會疏離措施來遏制新冠疫情。這些措施幾乎終止了通過酒吧和餐館銷售酒類這項利潤豐厚的業務。由於新冠疫情,帝亞吉歐周四收回之前的2020財年業績指引。此前歐洲和美國的大部分酒吧和餐館關閉。
麥當勞三月份全球同店銷售額下滑22%。快餐連鎖巨頭麥當勞(McDonald's)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部分地區餐廳被迫閉店,三月份全球同店銷售額下滑22%。此外,冠狀病毒疫情加劇了麥當勞(McDonald's)與其美國特許加盟商之間的長期不和,與此同時,社交疏離措施嚴重影響了這家漢堡巨頭的銷售額和利潤。麥當勞已經要求其在美國的1,600多名餐廳老闆採取更多措施保護員工,此前部分員工感染了病毒,其他員工已被隔離。而特許加盟商則表示,希望從該公司獲得更多的經濟援助,以幫助他們維持下去。
星巴克擬重新開放美國門店。星巴克CEO凱文·詹森宣布,該公司正推出計劃,重新開放在疫情期間關閉的美國門店,將在不同的地區使用不同的門店格式和營業時間,並預計6月份將恢復正常運營。
日本一般財團法人北海道食品開發流通地興將於5月20日在阿里巴巴集團運營的平臺「天貓國際」上開設「北海道食品Mall」。這是全球首次以地方名義單獨在阿里巴巴的平臺上開店。北海道食品開發流通地興與中國當地法人將建立分銷網絡,方便北海道的食品企業能夠在跨境電商出售產品。目前已有約15家企業決定在北海道食品Mall出售商品。未來5年裡這一數量最多將增加到40家左右,年出口額也將增至80億日元。
個人護理和家庭用品
寶潔公司(Procter & Gamble)位於喬治亞州奧爾巴尼的工廠幾乎每天都會有一名員工得知,一個關係密切的人罹患新冠病毒病重症或因此死亡。奧爾巴尼的新冠感染率屬於全國最高之列。同事之間沒什麼時間彼此安慰。他們都在抓緊生產美國需求最大的產品之一:廁紙。這家工廠生產Charmin牌廁紙和Bounty牌紙巾。寶潔公司在喬治亞州奧爾巴尼的廁紙工廠被政府認定為必需企業,因此在全州辦公室、商店和餐館關閉之際,這家工廠仍在運轉。
在家辦公90%不化妝,投行警告疫情將影響美妝產品銷售。美國投行傑富瑞分析師Stephanie Wissink表示,疫情期間在家工作的女性實際上已經從她們的日常生活中取消了化妝這道程序,這種轉變可能會使美妝用品銷售受到很大影響。該分析師續指,雖然不是所有的職業都符合遠程工作的標準,但每周在辦公室以外工作的時間每增加一天可能會使每年的化妝支出減少10%至15%,這一影響可能使美妝集團銷售增長減少4%至13%。
美妝集團Coty高層減薪。由於疫情對業績造成一定影響,美妝集團Coty日前決定將執行長、財務長和董事等高層的工資下調25%,其中Coty財務長Pierre-Andre Terisse 2020財年基本工資將從150萬英鎊削減至60萬英鎊。Coty預計第三財季銷售額將大跌20%,並表示業績頹勢將延續到第四財季。
併購與分拆
奔富品牌2021年分拆並獨立上市。富邑葡萄酒集團(Treasury Wine Estates)考慮在2021年底之前,將奔富(Penfolds)品牌業務及相關資產分拆為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獨立公司。富邑集團表示,主要基於集團的產品組合整體高端化的策略。Penfolds品牌佔集團整體業務量約10%,但佔集團整體收益的一半以上。可能的分拆將增強分拆後的富邑集團及Penfolds發展各自戰略重點的能力,並在獨立的團隊和所有權結構下提供更強大的長期可持續增長。此外,富邑葡萄酒集團成功在中國註冊了其標誌性葡萄酒品牌Penfolds所對應的中文商標「奔富」。
日本明治公司(Meiji)將向在中國經營牧場的新加坡乳製品企業澳亞公司(AustAsia)出資280億日元。明治將於7月從澳亞的母公司收購25%的股份,將澳亞變成權益法適用公司。出資金額為明治併購(M&A)史上最大規模。明治擬在牛奶需求不斷擴大的中國建立穩定的生乳採購體制。澳亞在中國經營著7個牧場,2019年度銷售額約為410億日元。4月15日,明治與澳亞的母公司、新加坡JAPFA公司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
聚美優品宣布完成私有化交易,正式從紐交所退市。聚美優品宣布完成私有化,成為買方團擁有的私人控股公司,將正式從紐交所退市。1月12日,聚美優品買方團提起私有化要約,擬用每ADS 20美元的價格收購未持有的股份。經一個多月的談判,買方團與聚美優品達成最終收購方案。4月9日,買方團通過要約收購方式收購了超過4034萬股A類普通股,約佔流通中聚美優品已發行A類普通股總量的63.7%,至此,聚美優品買方團已持有上市公司約96%的投票權,正式啟動簡易合併。4月15日私有化交易完成,聚美優品結束為期六年的美股上市生涯。
財報
奢侈品巨頭LVMH集團公布2020年一季度業績,營業收入為106億歐元,比去年同期的125.38億歐元下降15%。其中,時裝和皮革產品營收46.53億歐元,同比減少9%;香水和化妝品營收13.82億歐元,同比減少18%;葡萄酒和烈酒營收11.75億歐元,同比減少13%;表和珠寶營收7.92億歐元,同比減少24%;零售業務營收26.26億歐元,同比減少25%。
歐萊雅集團第一財季中國銷售額增長逾6%。在截至3月31日的第一財季內,歐萊雅集團銷售額同比下跌4.8%至72.2億歐元,其中奢侈品部門下滑9.3%至24.6億歐元,專業產品部門下滑10.5%至7.511億歐元,消費品部門下滑3.6%至31.7億歐元,活性化妝品部門則增長13.2%至8.4億歐元。按地區分,北美市場銷售額下跌4.8%至18.8億歐元,西歐市場銷售額減少7.7%至21.6億歐元,亞太市場銷售額下滑3.7%至23.98億歐元,但中國市場業績逐漸恢復,第一財季銷售額增長6.4%。歐萊雅執行長Jean-Paul Agon特別提到,雖然集團受疫情影響業績受損,但中國的美妝產品消費已有復甦跡象。
強生(Johnson & Johnson)公布第一季度業績。當季營收206.9億美元,去年同期200.21億美元,同比增長3.3%。第一季度淨利潤58億美元,去年同期37.49億美元。該季度製藥部門銷售額增長8.7%至111.3億美元,醫療器械部門銷售額下降8.2%至59.3億美元,消費者健康部門銷售額跳增9.2%至36.3億美元。
人事變動
耐克任命北美區新負責人。耐克(Nike)集團提名Ann Hebert為北美區總經理兼副總裁,接替已退休的Tom Peddie。上任後,Ann Hebert將負責Nike北美地區的銷售、市場營銷等業務。Ann Hebert從俄亥俄州大學畢業後就加入Nike,已有25年之久,期間擔任過多個高管職位,擁有豐富的相關經驗。
安德瑪任命李維斯原高管為首席產品官。安德瑪(Under Armour)任命李維斯(Levi’s)原高管Lisa Collier接替Kevin Eskrifge為首席產品官, 將於4月27日生效,Kevin Eskrifge在8月前會與Lisa Collier合作以確保品牌能平穩過渡。上任後,Lisa Collier將負責產品、銷售和設計的監督管理,並向執行長Patrik Frisk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