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人間天 幻海迷局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寶華德佛】
寶華德如來的聖號,我們應該從哪裡入手去思維呢?寶是和自性有關,德是和自性有關,華是一個外顯,粗暴看還是在講如來的果德,那麼行德在哪裡?如果把行德理解到:「我們要修持,契入自性」這就完了,這是死路。因為契入自性的手段、方法沒有找到,自然不能說是找到行德了。好在佛陀慈悲,為我們留下一個看上去並不重要的華字,華字通假花字,因為花字不夠莊重,所以就定格為華這個字了。花是因果,華也可以理解為因果的因,我們在因果裡可以找到行德的部分。
於是寶華德如來,是以自性的光明品質為根本,以因緣果報律為手段,幫助一切大眾獲得殊勝法寶,以此法寶引領眾生進入自性珍寶中去。這尊佛陀和地藏菩薩度眾生的手段一樣,都是以因果為基礎,以此為契入點救度眾生、勸化眾生、引領眾生、超度眾生、圓滿眾生。若挖到這個深度,雖然還不夠深,但是起碼能找到行德了,能找到我們腳下可以攀附的地方。
那麼各位想一想大家也都算學佛了,是否對因果很了解啊?是否真正信受因果呢?或許答案並不漂亮。那麼各位藉助寶華德如來的加持,思維一下因果的問題,捫心自問:我現在是否真地相信因果了?是否真地能順應因果,開始扭轉生命了呢?過去也說過「你可以不信佛,但是必須信受因果」。如果這個人真信因果,起碼不會是一個罪大惡極的壞人,相信因果,自然相信會承受對應的報應。所以在平時行做會小心謹慎地對待,就如儒家說「君子慎獨」一樣。
我們按因果法則生活和修行,這是有一個強烈的行做標準,用因果法則理解戒律:你不做傷害別人的事情,別人就不會傷害你,自然這個戒律就起到保護你自己的作用了。不惡口,因為惡口別人了,就會被人惡口咒罵,這是雙方都沒好處的事情,對應的戒律一一對照都是這樣的,才知道佛教的智慧和圓融。
再上一個高度,要遵循因果扭轉生命走向了,扭轉得微弱,可轉此生的很多事情,可以扭轉此生的生命走向,於是本該落惡道受苦的,因為信受因果奉行善法轉命了,不用落惡道,可以升天了。
再上一個高度,通過修善止惡的方法,推導出種子和緣的關係,衍生出四聖諦法;再繼續推演可以推導出十二緣法,這是小乘聖人修持的主要內容了,若這些落實得好,可以出輪迴入聖人流了,這就很殊勝了。
再上一個高度,通過對因果的觀察,了知世間萬物的生滅變異,了知任何一物的生死去來的無量劫前,和無央數劫後的生命歷程,並能推演到萬事萬物,從而了達諸法實相,則契入大乘菩薩位。
再上一個高度,通過對因果的觀察,以慈悲心為依託,以廣闊心量為胸懷,於無聲處言聲,於無著中言著,於究竟解脫中言慈悲分別,以利眾生為己任、以勸導眾生為本懷、以幫助眾生獲得同樣利樂為本事,則入大乘摩訶薩菩薩位,如地藏菩薩這樣的大菩薩了。
再上一個高度,通過對因果的通達觀察,抽出對應於九法界眾生能去實施的法要,並能一路引領直達涅槃境界,這就是佛了。
所以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佛陀,他們在以什麼手段救度眾生、教化眾生呢?不管讓弟子學了什麼禪定境界、什麼修行三昧、獲得什麼樣的般若智慧,最後都是要讓弟子去回歸到救度眾生中去,你自己會發願,那是看得明白、聽懂了;沒明白、沒懂的,佛陀讓你去做,命令你去做這些事情,這才是佛陀啊,圓滿究竟。
今天的部分就到這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