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紋在日本為什麼能傳承千百年

2021-01-12 騰訊網

[摘要]在「冠婚葬祭」必須著用和式禮服時,家紋作為不可欠的一環是必須要印製在和服上的,而且,基本上所有的百年老鋪、傳統藝能等也都在使用著傳承下來的「定紋」。

作者:萬景路(騰訊·大家專欄作者,寫作者)

あんたのモッコは—何モッコ(你家的木瓜是什麼樣的木瓜?)

うちのモッコは—立てモッコ(我家的木瓜是豎紋的木瓜。)

そんなら—佐倉の堀田さま?(如此說來,你是佐倉的堀田先生?)

這是江戶時代流傳下來的一首兒歌,從這首俗謠裡面透露了三個信息:一是木瓜紋;二是地名;三是姓氏。而且從中還可以看出它們的因果關係,那就是知道了木瓜紋,就知道了對方的出身地以及姓氏等。那麼,這種「木瓜紋」是什麼呢?它就是以「木瓜」的圖案作為一個家族的「家紋」,也即我們所說的家徽。

木瓜紋

家紋的起源

家紋,《日本辭典》定義它很簡單,就是「日本固有的紋章」。那麼,家紋是怎樣產生的呢?日本當代推理作家、小說家泡坂妻夫在他的著作《家紋之話——上繪師講述紋章之美》裡開篇交代:在神話時代,日本「大國主神」的兒子「事代主神」沒事兒幹的時候就把庶民召集起來玩易物買賣。為了避免庶民用於交易的商品互相混淆,「事代主神」下令:凡來交易的人,都要用不同的樹葉把交易物品捆綁起來。比如A家用柏樹葉,B家就得用區別於A家的爬山虎葉以防止混淆,大概是因這類植物葉子都有點「繩」的形象吧,而「繩」近「紋」,故而,泡坂妻夫就把這些視作了日本最早的自然「家紋」,並把這一時代美其名曰為「紋前史」。

也許是感覺到拿雲山霧罩的神話時代來說事兒有點涉嫌忽悠人,泡坂妻夫又瞄上了萬年前的繩文時代,這一時期日本出現了繩文式陶器,因此泡坂先生根據這些陶器的繩狀圖案,斷定日本在繩文時代就已經有了人造「紋」的出現,實際上是在暗示這應該就算是日本「家紋」的起始了。

為了證明日本「紋」的獨特性和「紋」歷史足夠悠久,泡坂先生還舉例說:「紋」之一字,不用說,是傳自中國的漢字,而且是有著織物的「紋」的感覺的象形文字。但在中國,自古以來「紋」就從未有過代表個人乃至一家的象徵意義存在過。為了證實自己的觀點,泡坂先生還提到與他持相同觀點的文豪幸田露伴也說過:看過中國許多古畫,不要說蘇東坡沒有用過家紋之類的圖案標記,即使是更久遠的如周公孔子等名人,也沒有使用過類似家紋的圖案標記的記載。云云,以此來顯示日本家紋文化的獨特性和久遠的歷史。

那麼,日本家紋史真的有那麼久遠嗎?答案當然不是。比較被日本世論認可的說法是,家紋最初應為平安後期時日本公家(指為天皇與朝廷工作的貴族、官員的泛稱)、武家(指以「武力」對朝廷效勞的幕府將軍與守護大名、武士等)為表示自己的持有物而在物品上標註的記號,之後漸漸成為了個人身份的證明,並最終發展為代表家族、氏族或者氏族聯盟的一種圖案標誌。

[日] 丹羽基二 / 孟靖 /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2011年

日本民俗學家、家紋研究家丹羽基二在他的著作《日本家紋大事典》中清楚地為讀者釐清了日本家紋的由來。他認為,家紋首先是作為一個「家」的記號而出現的,而所謂的家是由以家長為中心的所有擁有共同血緣關係的家庭成員構成的,這些擁有血緣關係的小家庭在日本古代慢慢就形成了「氏」。日本古代的「氏」,是指事實上或族譜上都屬於擁有共同祖先的家族集團,實際上就是「氏族」的意思。

如果上溯一下歷史,「家紋」的出現還得拜平安時代的嵯峨、敏達、桓武等幾任天皇,天皇喜風流,生下眾多皇子皇女,就要為他們建宮殿分土地發放俸祿,等等,終至弄到國庫空虛養不起,於是,就想了一轍,把一部分皇子皇女下放到地方的廣闊天地裡讓他們大有作為去,如此,經過一段時間的繁衍、發展,最終日本史上著名的「源平藤橘」(源氏、平氏、藤原氏和橘氏)四大豪族就出現了,其實他們除了藤原氏外其餘三氏基本上都是皇子皇孫,藤原氏雖然不是皇子皇孫但卻也一直是平安朝最強的外戚。後來的互相掐,實質上也就是「煮豆燃豆箕」的窩裡鬥了。

而移住到地方的這些豪族中的一部分家族,為了和相同氏族的其他家族區分開來,於是就用自己被分封的土地名等作為自己的新「家名」(家號),那麼,把這個家號以圖案的形式表示出來,就是「家紋」了。也就是說,家紋是由於家號的產生而出現的。依照先有雞後有蛋的原則,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說家號是家紋它爹似乎也不為過。看《日本家紋史》我們知道,家從古代的「氏」裡分化出來,那是平安中期以後的事兒了,所以,家紋只能是在那之後才產生的,而且,一個家號產生後,一般也不可能馬上就找「上繪師」(專門繪製家紋的人)製作家紋,也是需要一段時間過渡的。如此,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就清晰了,丹羽基二認為,家紋的產生時期應以平安後期為比較靠譜,這也與日本關於家紋的各種史料記錄相符。

電影《天地明察》帳篷上用的家徽

皇室、公家和武家家紋的形成與發展

平安後期也正值是日本公家活躍的時期,看平安時代的風俗畫,每逢上朝時,京城大街上就都是豪華的鑲金嵌銀的公家人專車——「牛車」。一路塵土,一地牛糞,外加下人的一路靜街吆喝,大唐的官派就學了個十足。據《源氏物語》記載,在「花見」(賞花)或遊山玩水時,這些貴族為了顯示權威、牛氣,也都是以專車「牛車」出行,而且互相攀比把「牛車」修造的富麗堂皇,這麼多高矮不齊大小不一的牛車「哞哞」的擠進停車場,爭車位吵架或者找不到自家牛車的現象就時有發生。於是向「源平藤橘」的後裔學習,公家們也開始在自家牛車上繪上專門的圖案以與別家牛車相區別,慢慢的這種圖案又融入了裝飾的意義,有職位的公家人有些還開始把自己的職務等嵌入圖案中,這牛車上的如「印」般的圖案就立時高大上起來了,而且,牛車上的圖案也確實繪製的很大,這就是公家使用家紋的起源。

當然,這些公家人在形成了自家的家紋後,為了區別於別人,在自家的物品、衣物等的上面也開始流行使用上了家紋。自那以後,在上朝的大路上,公家的專車牛車上就都有了大大的各種式樣的家紋,「牛司機」們也自然「牛」高氣揚,「哞」的一聲,打個響鼻,庶民就都得給「牛專車」讓道了。

在平安貴族們在牛車、物品上使用家紋的時期,日本武士也開始抬頭了。在源平和戰(平安末期1180—1185年間)時,軍旗上還沒有紋印,只是源氏軍用的白色軍旗,平氏軍用的是紅色軍旗,但一直有的問題又來了,兩軍對壘混戰時找不到主將在哪裡,而且立了戰功也沒辦法證明。這時,公家用的家紋就又被武家們看中了,於是自那時起,武家的軍旗、盔甲、盾牌等也都開始使用家紋了,而且,武士們在徵戰時還把繪有家紋的小旗插在背上,以達到分清敵我辨識戰功的目的。

從鎌倉時代到南北朝時代,再到室町、戰國、江戶時代,可以說都是日本武家的時代,在這些時代裡,武家的家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展,並在戰國時代家紋正式定型為象徵門第出身的貴族紋章,以用來彰顯個人的血統出身、家業、地位等。尤其是在戰國時代,同族間的窩裡鬥戰爭也開始增加,為了區分原本相同的盔甲戰服,在這一時期,家紋的種類、數量都急劇增加,窩裡鬥使得家紋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不過,雖然家紋一直在不斷發展,但在江戶時代之前,可以說家紋還是貴族與武士的專利。

那麼,天皇家的菊紋又是從何而來的呢?據說鎌倉初期的後鳥羽上皇特別喜愛菊花,於是就把菊花作為自己的印記標誌,並在自己的私用品上都繪上了菊紋。後來的幾位天皇也沿襲了這一傳統,把菊花作為自己的紋章。其實,在當時由中國傳來的菊花並不只是天皇們喜愛,貴族們也都喜愛,而且還學唐人開賞菊派對、作詩詠菊等。但人家天皇是有權就任性,天皇既然用了菊紋,臣屬、貴族們自然就得避嫌了,於是,菊紋漸漸也就成為了皇家專用紋。

日本天皇的十六瓣菊花家紋,維基百科

而現在皇室使用的「十六花瓣八重表菊」,據說原本是南北朝時北朝所使用的皇室家紋。到了明治時代,親王們被規定不可再使用「十六花瓣八重表菊」的家紋,而改為使用「十四花瓣一重裡菊」家紋。明治維新後,作為皇室專用的菊紋,也開始慢慢走向了社會,先是一些神社寺院被允許使用菊紋,一戰、二戰時為了宣傳忠君思想,日本的軍艦、飛機甚至日軍武器上也都飾以金色菊紋。到了今天,因日本沒有國徽,於是,就以皇室家紋代替國徽,因此,現今的日本駐外使領館,包括日本人的護照也都在使用著皇室家紋。

家紋的類別、製作及功能

日本家紋研究家丹羽基二為了查證全日本現在使用中的家紋總數量,曾北從北海道南至衝繩走遍了日本的墓地(日本的墓碑上是同時刻有亡人名字和家紋的),據他統計,只是墓地的家紋總數就達近2萬,這其中還不包括400餘種的同類家紋,以及由一些特殊緣由而產生的一家多紋使用現象。比如單是「鷹羽」紋,就有一羽、兩羽三羽甚至多羽以及附加各種圖形的鷹羽紋存在。日語中的「片喰」紋(片喰,我們稱為酸味草),網上查了一下,居然就有形形色色的不下近百種之多,而丹羽基二在考察中把這類家紋也都是歸於一類的。而所謂的多紋使用是指一家擁有一種以上的家紋存在的現象,比如女子嫁人後也可以繼續使用娘家的家紋(這類紋也稱女紋),還有主家下賜家紋給下屬,或者為了紀念某事如勝利紀念等而製作的新紋等。除此,還有像桃園三結義般的幾個兄弟磕頭換契後也會製作一個代表幾兄弟的家紋等等。這類情況下,原本使用的家紋就稱為定紋或本紋,而新的紋則稱替紋或副紋。

家紋雖有2萬種,但若細分的話,大致可劃為四類,排在第一位的是植物紋,如著名的皇家和貴族所用的菊、桐、葵等,這一類也最多,約佔總體的四分之一左右。其次是器物紋,如箭矢、骨扇、木瓜等。第三位是圖形紋和動物紋,如各種平面、立體圖形和虎、豹、鳥等。最後一種是自然、文字、建造物以及圖符等家紋,如以山、水、文字、建築物等繪製的家紋。這四大類家紋中,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其中80%都為圓形紋,當然除去設計的圓形紋外還包括圖案本身就是圓形的那些家紋。而且這些家紋大都是單純的圖形,這與西方那些多形複雜的紋章圖案相比,就顯現出了日本人的性格特徵,即圓滑又簡單。除此,日本家紋也極少使用獅子、鷹、鷲、劍等圖案做家紋,即使使用也是多用一兩根羽毛等極簡單的圖形代表,這與西方那種以鷹鷲或獅子虎豹的原形做紋章就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同樣體現出了日本人「貌似簡單」的性格特徵,但請不要忘記,一根鷹羽一隻獅鼻那代表的也是獅子和鷹。

在古時候,如文章開頭所述,說出自己的家紋,就等於告訴了對方自己的姓名,那是因為家紋的流派和地域的分布所決定的。比如著名的皇家和貴族用紋「菊、葵」,還有最為普遍使用的所謂的「五大紋」(藤、木瓜、片喰、鷹羽、桐)及由這些紋衍生出來的家紋等,基本上都對應著固有的領地,所以在過去提起家紋,也就等於確定了居住地,而說出了自己家紋名、形狀特徵,那麼,也就等於告訴了別人自己的姓氏。如栃木縣以巴紋為主,山梨縣多菱紋,熊本縣鷹羽紋,岐阜縣桔梗紋等等。以開頭提到的木瓜為例,在佐倉擁有那種形狀的木瓜紋家族,只有木瓜紋的代表姓氏的紀氏和日下氏的分支流派堀田家族住在那兒,所以一提豎紋木瓜,就等於報了戶口般,這簡直比現代查戶口還快,還真就有點「嚇死寶寶了」的感覺。

那麼,這麼多的家紋,又是由誰設計製作出來的呢?這就涉及到了一個職業名稱「上繪師」,即家紋和給和服手繪家紋的專職匠人。這個行業從江戶時代一直傳承到現在,至今已有約300年的歷史,據說只是在東京現在仍然還有300家左右的上繪師店鋪存在,排在第二位的就是京都了,當然在全國各地也都有著上繪師作坊存在。

一般來說,培養一位上繪師至少需要7年時間,到能完全獨立製作則需要10年時間,可謂典型的十年磨一劍了。雖然隨著印刷技術的出現發展,給家紋製作業帶來了很大的衝擊,但因日本的冠婚葬祭、七五三祝服以及傳統的諸藝能、茶道、華道、神道、相撲等各界的裝束、衣裳的需要依然龐大,而且近年來家紋被重新重視起來,一些商業用服裝和私人用物品繪製家紋風升溫,這也都給這個古老的傳統工藝帶來了新的生機。

高臺寺,豐臣家紋,圖片源自網絡

家紋的普及、衍生及發展

日本人說:他們傳承至今的家紋上還粘有著古家紋的氣息。說者也許無意,但這句話卻讓我們感受到了日本傳統文化中的侘、寂的美意識,似乎正透過他們口中所述的家紋氣息,在絲絲縷縷的散發著那種古老文化的光暈。日本人的這種「家紋文化」意識的產生說起來還得拜和平的江戶時代。進入江戶時代後,武士間的爭鬥基本上消失了,那麼,主要作為區分敵我的家紋戰時實用功能也就不存在了。

於是,在江戶中期以後,家紋開始被允許為士農工商以及百姓町人、藝人遊女(妓女)等都可使用的紋章。但家紋的封建社會功能依然存在,比如,作為江戶時期階級社會特色的家紋,仍然被用來區分身份顯示家格(門第高低)。而在庶民階層,因那時庶民還沒有姓氏,家紋也就成為了一家、一族的標誌而被當作姓氏的代用品了。而且,也是在這一時期,一般庶民的正裝、禮服上,也被允許使用家紋了。今天,在普通日本人的和式婚禮服上依然能看到的家紋紋飾,就是源於江戶時期。因此,也可以說,江戶時期是日本家紋最繁盛的時期,也是家紋文化得到最大發展的時期。

到了江戶後期至明治時代,一些聰明的商人已經把家紋用做商標來使用了,這也是今天日本商家、公司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社紋、社章的由來。而且,在這一時期,在墓石上刻入家紋之風盛行,正是基於此,丹羽基二才能根據墓石上的家紋,找出了日本現有家紋的總數字並據此寫出了力作《日本家紋大事典》。同樣是明治時期,因明治好戰,日本的國粹主義意識上升,其中一例就是軍隊中的武器軍刀柄上也開始嵌入製造者的家紋了,後來發展為二戰時從小到日軍軍刀、軍旗,大到戰車、軍艦都嵌入日本皇室菊紋以用來宣示皇家威勢,達到讓軍人效忠之目的。

二戰後,作為軍國主義、封建主義的象徵,家紋的概念曾被否定,但在日本人的骨子裡,家紋情結是從來就沒有消失的。比如即使是現在的日本,也基本上每家都有自己的家紋傳承存在,尤其是在「冠婚葬祭」必須著用和式禮服時,家紋作為不可欠的一環是必須要印製在和服上的,而且,基本上所有的百年老鋪、傳統藝能等也都在使用著傳承下來的「定紋」。尤其是近年來,家紋意識在年輕人中間開始升溫,一些服裝業的商家抓住這個契機,也開始在T恤衫、褲子、手帕上提供印製家紋的服務,這儼然已成為了當下年輕人的一個時髦的象徵。

家紋傳承到現在,除去傳統的家紋,其他可以視作家紋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比如神社的神紋、寺院的寺紋、公司的紋章、政府部門的紋章、學校的學章(校徽)以及交通標識,等等,在廣義上都可視作是由家紋衍生出來的另一類的紋章。而且日本人還有一個特性,那就是幾個人或一伙人湊在一起結成一個小團體後,就會穿相同或近似的服裝,弄出一個屬於自己小團體的代表標誌來,以此來象徵著一個小團體的正式誕生,也象徵著一種歸屬感和團體意識的誕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標誌根據家紋的定義是也可算做家紋的一種的。

如此說來,除去日本古代家紋的象徵著身份、地位、區分敵我、代表家族等功用外,現代家紋似還有著一種更加積極的能給一群人帶來團隊意識和歸屬感的功用存在,這個當然善莫大焉,但卻也是大和民族可怕處之一。

部分家紋圖樣,維基百科

【注】本文原標題為《家紋的往事今生》

…………………………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閱讀精選文章。

相關焦點

  • 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士榮耀:「家紋」的歷史與傳承
    我們經常能在大河劇或其他與日本歷史有關的影視作品中見到各種各樣花紋不一、色彩鮮明甚至稀奇古怪標誌的旗幟,這些印有不同樣式的旗幟有時候顯得十分獨特,不僅僅是作為戰場上敵我識別的標誌而使用,更多的是時代的選擇。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家紋:將意志與戰鬥傳承下去
    保元元年(1156年),源義朝與平清盛一道在「保元之亂」中為後白河天皇立下大功,然而源義朝得到的封賞卻遠遠不及平清盛。平治元年(1159年),源義朝趁平清盛離京之際發動政變劫持天皇,平清盛聞訊立刻組織靖難之師,於是在日本史上影響極大「平治之亂」終於在源氏與平氏兩大家庭之間爆發了。
  • 日本圖案設計的起源——家紋!
    很多中國網友很好奇東京奧運會會徽為什麼要用那麼多「格子」構成? 其實,這位設計師選用了日本的「市松模樣」元素,這種圖案是日本古代公家使用的一種紋樣。
  • 又雙叒的哲學——日本家紋
    家紋,是日本家族紋章的統稱。它始於日本的平安時代中期,但具體的出現時間和理由,卻眾說紛紜難以考究。可不論哪種說法,家紋都是最先在日本公卿貴族當中問世,用來標記自己的領地、軍隊、商品等等。從種種可以資料上看,家紋的歷史就是日本紋章的歷史。
  • 日本家紋知多少?常見的動物紋之一,以平氏為代表的蝶紋
    日本家紋知多少?常見的動物紋之一,以平氏為代表的蝶紋。大家在觀看日本的一些書籍,影視作品甚至是在玩日本古代題材遊戲的時候,經常會發現一些家族的家紋,不了解的朋友很難通過士兵背後的旗幟,人物服飾上的標識,或者車馬用具上的圖案來進行家族的辨別,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來慢慢了解這個日本獨有的文化。
  • 日本戰國時期常見的「家紋」、「軍旗」、「馬印」都是什麼?
    在日本戰國相關題材的書籍資料、影視劇和遊戲中,經常能見到「家紋」、「軍旗」、「馬印」這幾個詞語。那麼本鬼就在今天的文章裡自不量力地介紹一下:日本戰國時期常見的「家紋」、「軍旗」、「馬印」都是什麼?
  • 明智光秀的家紋「桔梗紋」,關於它的意思和由來
    大家知道自己家的家紋嗎?家紋究竟是什麼?如果您認為自己的護照,請仔細看看。封面上畫的菊花紋,這個菊紋是天皇家的家紋。菊花紋」能想起歷史劇「水戶黃門」的開場嗎?到了高潮,就會有人問「這個紋書看不到嗎!」格先生會拿出印盒吧?印盒上描繪的是德川家的家紋方面,順便我家的家紋是「圓形揚羽蝶」。
  • 日本留學:和風紋樣——江戶小紋鑑賞~
    今天,紐扣醬想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優雅獨特的江戶小紋~「江戶小紋」在印染紋樣中以其典雅細微的花紋而聞名於世。追溯其起源,可上朔到室町時代(1338年-1573年)。室町時代後期,人們開始把刻印在武士盔甲和皮革劍鞘上的家徽的花紋印染到衣服上。
  • 海賊王975話超強考據-反叛船隊一張圖竟隱藏了真實日本史14類家紋
    註:有興趣參加本帖考據的請及時加論壇群找管理員(QQ群號在TalkOP論壇首頁),不一定要多專業,只要能出到力幫忙就行!,它和西方的紋章不同點在於,日本家紋表明的家族、家系、家名,而西方紋章表明的是身份。
  • 【大器匠心】400年的匠心傳承——薰山工房
    由於師承名門,技藝純熟精湛,很好的延續傳承了鈴木主善堂一貫的細膩紋飾技巧,薰山工房很快在業界佔得一席之地,成為南部鐵瓶製作的重要代表性堂號。TBS電視臺【日本名匠】紀錄片第二期,佐佐木和夫作為當季8位頂尖傳統手工匠人中唯一的鑄物師,聲名鵲起。
  • 日本天皇可以傳承2680年,為何中國皇室每隔300年就要洗牌?
    很多人可能對126代這個數字沒有什麼概念,那麼我要告訴你的是,根據日本歷史典籍《古事記》和《日本書紀》的記載,第一任日本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即位,皇位傳到今天這位德仁天皇手裡,一共傳承了126代,歷時2680年,無論是古墳時代,奈良時代,亦或是平安時代,德川幕府時期無論世界風雲如何變幻莫測,就算是二戰時受到了原子彈的傷害
  • JR日本更新東京支社78個車站紀念章,以家紋設計融合在地特色
    JR 東日本更新東京支社 78 個車站紀念章,新設計以家紋設計融合在地特色雖然當前海外旅行短時間是難以實現了,不過對鐵道迷而言,下一趟的東京之旅勢必要再度解一次 JR 東日本的車站紀念章任務了,因為 JR 東日本宣布它們將東京地區全線共 78
  • 屹立400年不倒,這個日本堂口憑什麼這麼「牛」!
    ,在日本是眾家之中的代表,受到極高的評價。 目前大家在市面上所能看到的鐵壺均是由洋銑製作而成,只有菊地家是採用和銑。 其次在熔鐵的技藝上,菊地家也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對於金屬來講,保持高純度、低氧化是最重要的。現在普遍的熔鐵需要兩個小時,而菊地家通過世代的研究開發講這個時間降低到20分鐘。也就是說,高度保持了金屬的純度,這也是為什麼菊地家的鐵壺不易生鏽,可以長久保存的原因。
  • 真田家的六文錢竟和佛教有關?六文錢家紋其實是「大路貨」
    摘要:真田家的六文錢竟和佛教有關?六文錢家紋其實是「大路貨」在接著談真田家族前,先來談談一個頗為有趣的、關於真田的話題:真田家的六文錢家紋。這種家紋之前早已在日本廣泛使用,家紋的六文錢屬於錢紋類,如織田信長使用的旗印永樂通寶也屬此類。
  • 這間460年的京都老鋪,傳承了和服之魂!
    一提到日本這個民族,我們不得不為之保留的歷史風俗而感嘆,無論是茶道、花道、亦或是和服這種日本傳統服飾都在日本境內得到了很好的傳承。 對日本傳統文化有了解的人,普遍對於日本的和服都不會感到陌生。和服不僅整體的設計十分漂亮,而且款式多樣化,能夠兼具實用性和美觀性,一直深受日本人的喜愛。
  • 一雙巧手,傳承精美洛川刺繡!
    生命因傳承而精彩,在「時代記憶·非遺地圖」上,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時代匠人們用自己獨特的技藝展示著非遺文化的魅力,踐行著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本期非遺傳承匠人:郭粉豔,為「時代記憶·非遺地圖」平臺合作匠人——洛川刺繡是在陝西省流傳了千百年的傳統工藝之一,尋根溯源是發展洛川地區民間刺繡的基礎,據《尚書》記載在四千年前的章服制度中,就規定「衣畫而裳繡」,另外在《詩經》中也有「素衣朱繡」的描繪,宋代時期崇尚刺繡服裝的風氣,已在民間廣泛流傳。
  • 日本戰國時期氏族,歷史淵源,軍隊靠旗,家紋詳細介紹,了解下?
    尼子家也逐漸從京極家獨立出來。尼子家的中興始於尼子持久之孫孫經久。尼子家正是在經久時代完成了向戰國大名的轉化。但是經久的崛起之路並不平坦。在擔任出雲副守護代期間,尼子經久因為強奪領地而被冠上「下克上」的罪名。經過五十餘年的奮鬥,經久逐步控制了伯耆、石見、安芸、備後、備中、備前、美作、但馬、播磨十國(雖則並不能完全統治,實際上只佔據六國)。
  • 揭秘世界最古老的企業,日本金剛組!傳承1441年,專營佛寺建造!
    日本坐擁全球最多百年老字號,達28,000多家,超過200年歷史的企業共5000多家,共有7家跨越千年之久。日本百年老字號之中,而當中歷史最為悠久的是,株式會社金剛組。至今擁有1441年的歷史。是現存史上最古老的家族經營公司,傳承至41代。在當今企業平均壽命不到30年的情況下,千年的存在簡直就像神話般的傳奇。
  • 從日本天皇登基大典,看日本皇室成員傳統服飾的歷史傳承
    日本天皇舉行盛大的登基大典,整個儀式按照日本傳統舉行,日本天皇身穿代表皇權的黃袍,而皇后則身穿十二單,參加儀式的皇室成員都身有日本傳統文化元素的服飾,那麼日本天皇登基大典上日本皇室成員身穿的傳統服飾都有哪些歷史的傳承呢?日本平安時代天皇模仿唐朝皇帝穿著黃袍在此次登基大典上,主角德仁天皇身穿的是一件黃袍,稱之為黃櫨染御袍。
  • 世界上最頂級的四大家族,中國一家族名列首位,已經發展2570年!
    世界上最頂級的四大家族,中國一家族名列首位,已經發展2570年! 第四名日本的菊花王朝,雖然歷史在不斷的變化,但是日本的菊花王朝在經過千百年的歷史變更中,依舊還是建國時的那個家族,沒有發生過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