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賽普勒斯國王皮格馬利翁性情孤僻,他為規避賽普勒斯妓女而一人獨居。皮格馬利翁國王擅長雕刻,於是在孤寂中他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現他的理想中的女性的美女像。久久依伴,國王竟對自己的作品產生了愛慕之情。於是國王祈求愛神阿佛羅狄忒賦予雕像以生命,最終阿佛羅狄忒被國王的真誠所感動,就讓這座美女雕像活了起來。於是皮格馬利翁就稱她為伽拉忒亞,並娶她為妻。在這個故事中,很顯然皮格馬利翁的期待是真誠的,沒有這種真誠,顯然是無法打動愛神的。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受到皮格馬利翁故事的啟示,做了一個實驗:他和助手來到一所小學,聲稱要進行一個「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並煞有介事地以讚賞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教師,並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而實際上他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是隨機挑選出來的。然而8個月後,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都有了較大的進步,而且各方面都很優秀。
很顯然,羅森塔爾的「權威性謊言」發生了作用,因為這個謊言對教師產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師對名單上學生能力的評價;而教師又將自已的這一心理活動通過情緒、語言和行為傳染給了學生,使他們強烈地感受到來自教師的熱愛和期望,變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強,從而使各方面得到了異乎尋常的進步。
以上便是皮格馬利翁效應要告訴我們的:真誠地讚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而這種能量能讓孩子更加積極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