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在蓋房子的時候是有很多講究的,就連庭院的設計也是有不少說法,有句農村俗語叫做:「口不對眼,背不對嘴」,到底什麼才是「口不對眼」呢?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口不對眼
這裡所說的「口」指的就是門,但並不包括院子的大門,一般說的是房子的門,包括廚房的門,像坐北朝南的房子,門也是朝著南邊的,由於人每天在門裡進出,門就像是房子的口一樣,所以「口」就是房子的門。
以前人蓋房子的時候,無論是四合院還是普通人家的農家小院,都會在院子的角落處留一個排水溝,排水溝一般都是穿過院牆下面,通往院子外面的。而四合院的排水溝是穿過房子地下,最終都是要通往院子外面。
以前的大戶人家,也有把排水溝的入口處做成銅錢的形狀,雨水通過中間的眼流入排水溝,然後流到院外,而排水溝的入口就是所謂的「眼」。不管是四合院,還是普通的農家小院,這種排水溝都是必不可少的,每到夏季暴雨之後,院子裡就會積攢很多水,而排水溝的入口處就像一個漩渦一樣往下流水,所以就被人們稱為「水眼」。
「口不對眼」的意思就是門不能正對著排水溝的入口,人們認為門對著水眼,就形成了葫蘆狀,房子就像是葫蘆肚子,而水眼就成了葫蘆口,水一直往外流,就像是家裡的財一直往外倒一樣,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院子裡的排水溝一般要避開房門。
在一些山區農村,有時候院外的左邊或者右邊還會有窯洞,窯洞的口也不能對著排水口,總之是不能形成葫蘆狀。不管是下雨水還是平時用剩下的髒水,都是要通過排水口流出院外的,如果門與排水口相對,就會把家裡的財運也帶走了,所以就有了「口不對眼」的說法,當然這也是一種迷信的說法而已。
背不對嘴
這裡的「嘴」指的就是懸崖上面突出的部分像動物的嘴一樣,這種懸崖一般是比較陡峭的,山頂還稍微向前突出,下面就形成了懸空。「背不對嘴」的意思就是房子的背後不能正對著像嘴一樣的懸崖,這種情況一般在山區農村比較常見。
由於山裡的村莊大多都不是平整的,一般都是依山而建,雖然人們常說「背有靠,前有照」才是最好的,但並不是什麼樣的山勢都可以靠的,比如像這種懸空的山,就不能在房子背後。就好像是動物的大嘴巴一樣,而房子就像是動物嘴邊的肉,隨時都可能被吃掉一樣。
雖然這只是農村人的迷信思想,但是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房子背後的山頂是懸空狀態,萬一有一天塌下來豈不是連房屋都保不住了嗎?所以在蓋房子的時候,最好避開這種形狀的山,寧可背後沒有靠山,也不能把房子建在這種地形下面。所以才有了「背不對嘴」的說法。
「口不對眼,背不對嘴」其實這兩句話最初的意思都是一種迷信思想,前一句是會破財,後一句是有災,雖然前一句並不一定準確,但是後一句卻有一定的道理,也有人就吃過那樣的虧,所以這種事信就有,不信就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