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英倫投資客
蘇獨的小火苗,還沒開始燒,就被英國首相一巴掌撲滅了。
2020年1月14日,英國政府正式拒絕了蘇格蘭首席大臣尼古拉·斯特金(Nicola Stuergeon)關於第二次蘇格蘭獨立公投的請求。
對於斯特金的「蘇格蘭獨立公投」請求,鮑裡斯在推特上回應稱:
「蘇格蘭人民之前已經投過一次票了,他們決定和聯合王國團結一致,蘇格蘭和英國政府都尊重這一結果。」
在給斯特金的回信中,鮑裡斯寫道:
「英國政府已經同意了2014年的蘇格蘭公投,這是一代人一次的投票,投票的最終結果顯示蘇格蘭人選擇留在英國。」
「因此,英國政府絕不允許在未來五年內,就蘇格蘭獨立舉行第二次公投。」
「如果再來一場獨立公投,只會讓蘇格蘭政壇像過去十年一樣持續停滯……是時候一起努力讓整個英國團結起來了。」
鮑裡斯回復斯特金的信件
鮑裡斯為何拒絕蘇格蘭獨立公投?
鮑裡斯拒絕蘇獨公投的決定,和我之前在文章中預測的一樣,即鮑裡斯在坐擁80席絕對議會優勢的情況下,沒有任何政治動機去答應斯特金的要求。
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話,蘇格蘭獨立的始作俑者,正是前英國首相卡梅倫。
當時,卡梅倫之所以同意蘇格蘭公投,主要原因是希望通過公投來獲得蘇格蘭民眾的選票,並以此來搶奪工黨在蘇格蘭的票倉,為此後的大選鋪平道路。
不過,政治賭博總是會伴隨著沉重的代價,蘇獨並沒有因為最終的投票結果和卡梅倫的下臺而沉寂。
相反的是,時隔五年後,蘇獨的問題因為英國脫歐和鮑裡斯上臺而愈演愈烈。
蘇格蘭人民不滿的情緒,在雙12大選這一天終於爆發了出來。
2019年12月12日的大選,除了獲勝的保守黨,還有一個黨派成了大贏家,那就是支持蘇獨、反對脫歐的蘇格蘭民族黨(SNP)。
在最後的大選結果中,斯特金領導的SNP在蘇格蘭地區59個議席中奪得48席。
蘇民黨(SNP)的大勝,被一些媒體解讀為蘇格蘭人民對於獨立的渴望。
因此,如果蘇格蘭決定再一次舉行公投,對鮑裡斯來說無異於又一場豪賭,畢竟他完全不能保證最終的投票結果。
鮑裡斯的智囊認為,讓蘇格蘭舉行第二次公投,就如同脫歐第二次公投一樣荒唐且不可接受。
好在,鮑裡斯已經不需要通過蘇獨來達到任何政治目的。
現在的鮑裡斯可以有了「脫歐」這個新寵,只要繼續高舉脫歐旗幟,加大基建投入,就能鞏固其在鐵鏽區的票倉。
如此一來,蘇獨在保守黨眼中已經沒有任何利用價值,而斯特金的請求也自然被鮑裡斯斷然拒絕。
現在反過頭看,鮑裡斯大勝80席贏下雙12大選的意義,可比我們想像的重要多了。
就算舉行獨立公投,蘇格蘭也不一定能獨立
目前,蘇獨和留英的民意基本五五開,既有沉默的大多數,也有衝上街頭的民眾。
2019年10月5日,超過20萬支持蘇格蘭獨立的民眾走上愛丁堡街頭,舉行示威遊行。
這些示威者高舉蘇格蘭旗幟,部分民眾穿蘇格蘭短褶裙,一些人吹奏包括風笛等樂器。
遊行隊伍從聖十字公園(Holyrood Park)出發,前往愛丁堡老城主要幹道皇家一英裡(Royal Mile)。
在遊行期間,民眾們沿途高喊「我們要獨立」等口號。
一邊是遊行,另一邊卻是對英國的留戀。
2019年9月18日,蘇格蘭舉行了一次民調,調查顯示:現在的蘇格蘭人,10個有6個想留在英國。
這次民調由Survation開展,時間選在蘇格蘭獨立公投五周年之際(2019年9月12-16日)。
數據顯示,希望留在英國的蘇格蘭人佔到59%,想要離開英國的佔到41%。
看來除了上街抗議的民眾,更多的,是沉默的大多數。
民調公司還用最新出爐的數據對比了2014年蘇格蘭獨立公投的結果(留英:55.30%,獨立:44.70%)。
也就是說,蘇格蘭選擇支持留在英國的人數,和2014年相比還增加了4%。
照此調查數字看,蘇格蘭獨立並絕大多數的民意基礎。
在這個調查中,當被問到是否以及什麼時候再舉行蘇格蘭獨立公投,只有27%的人,希望斯特金在未來18個月內再搞一次公投。
調查還發現,在2014年投下獨立票的人中,竟然有36%的人轉舵,希望留在英國。
另有28%的人說,再也不要搞什麼獨立公投。超過一半的人(51%)表示,再搞獨立公投,只會讓蘇格蘭內部愈發四分五裂。
蘇格蘭聯盟執行長帕梅拉·納什(Pamela Nash)挖苦斯特金說:放棄這個粗暴且極不受歡迎(reckless and deeply unpopular)的計劃吧。
被女王幹預的第一次蘇獨公投
事實上,蘇獨領袖斯特金之所以一次又一次要求第二次蘇獨公投,是因為她認為,5年前的蘇格蘭獨立公投被女王人為幹預了。
而斯特金之所以敢這麼說,主要是因為前首相卡梅倫為了賣書而發布的爆料:
2019年9月19日,卡梅倫在接受BBC專訪時表示,在2014年蘇格蘭獨立公投的前幾天,他去找了女王,希望女王對蘇格蘭獨立公投有所表示。
卡梅倫說,當時的情形是:
正式投票前一周,英國知名民調YouGov對蘇格蘭獨立的民調結果顯示52%蘇格蘭人支持獨立。
卡梅倫對BBC的主持人描繪道,這個民調結果讓他內心震動很大,更像是一拳打到他的太陽穴上面讓他措不及手,這要獨立了,他不就成歷史罪人了嗎?
於是,他去找了女王。
卡梅倫說:
「我沒有要求女王以任何不當或違憲的方式去表達意見,而是女王只要對這樣的投票結果表示一下吃驚(raise an eyebrow)就可以,因為我們知道,只要表達那麼一點點的疑慮,就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果然,女王在蘇格蘭公投的前一天,在巴爾莫勒爾城堡(蘇格蘭A級保護建築,也是英國王室夏季避暑地之一)附近的一個教堂對人說,大家好自為之吧,我希望人們謹慎地考慮好蘇格蘭的未來。
Well, I hope people will think very carefully about the future
卡梅倫這番話,立刻讓英國媒體炸了鍋,甚至引起了皇室的強烈不滿,因為卡梅倫等於把女王出賣了。
現在,人們普遍認為2014年蘇格蘭獨立公投就是受到女王的影響而改變了投票的方向,導致蘇格蘭獨立公投失敗。
這讓賭徒性格的卡梅倫心中落下了一塊巨大的石頭,也增添了他對後來的英國脫歐公投不能成功的信心(可惜他在脫歐公投這次賭輸了)。
所以,斯特金才頻繁表示,2014年蘇格蘭公投被人為影響了,蘇格蘭需要第二次公投。
只可惜,蘇獨的小火苗,還沒開始燃燒,就已經被鮑裡斯的最新發言澆滅。
從歷史的角度看,蘇格蘭以後到底能不能獨立?
對斯特金來說,鮑裡斯否決公投,意味著蘇格蘭未來5年都很難獨立,但熬過了鮑首相之後呢,蘇格蘭能獨立嗎?
對於這點,我們其實可以從歷史中找找答案。
在過去300多年時間裡,蘇格蘭一直是英格蘭的政治盟友,也是聯合王國的一部分,即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聯合王國的意思,就是多國聯邦,即蘇格蘭本來就是一個政治實體,有自己的議會,有自己的首席部長,有自己的貨幣,甚至有自己的法律,即一個國家該有的核心要素,它都有。
而且,蘇格蘭也有自己的民族(凱爾特人),有自己的文化。喜歡足球的人都知道,蘇格蘭有一個成立於1887年的凱爾特人足球俱樂部。
甚至連非正式的國歌《蘇格蘭之花》,都讚美蘇格蘭人曾經打敗英格蘭人的光榮與驕傲。
那它為什麼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呢?
13世紀以前,蘇格蘭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而且,蘇格蘭和英格蘭在那之前都是互不侵犯的兩個國家。一直到1290年蘇格蘭女王瑪格麗特一世去世,蘇格蘭兩大貴族家族巴裡奧爾(Balliols)和布魯斯(Bruces)開始爭搶王位。
爭來爭去誰都沒辦法打贏另一方,他們決定找個仲裁人來裁判,於是找到了他們的鄰居,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
愛德華一世可沒有那麼簡單,他當然要趁機把蘇格蘭收入麾下,於是他跟巴裡奧爾偷偷做了交易,如果巴裡奧爾願意承認蘇格蘭是英格蘭的附庸,他就選擇巴裡奧爾作為蘇格蘭國王。
可是等巴裡奧爾拿到王位後,又不願意做一個傀儡國王,他反悔了。愛德華一世很生氣,開始入侵蘇格蘭,蘇格蘭獨立戰爭從此爆發。
這個過程中出現了一個著名的勇士華萊士,電影《勇敢的心》就是講華萊士和蘇格蘭獨立戰爭的故事。最後1320年羅伯特·布魯斯(布魯斯家族)帶領蘇格蘭打跑了英格蘭,蘇格蘭重新成為獨立國家。
在此後一段時間,英格蘭仍舊不斷地想辦法控制蘇格蘭,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常常爆發戰爭,關係一直很差。
為了緩和關係,蘇格蘭和英格蘭皇室也曾經聯姻,雖然並沒有達到緩和關係的實際效果,但是這導致其皇室有了共同血緣。
1603年,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去世,由於女王終身未婚,於是她便將皇位傳給了有血緣關係的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的兒子詹姆斯,最終詹姆斯成為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共同國王。
在這個時候,蘇格蘭和英格蘭仍舊是兩個不同的國家,英格蘭和蘇格蘭擁有獨立的議會,只不過共享同一個國王。
1700年,蘇格蘭看到英格蘭建立了很多殖民地,賺了很多錢,於是也想建立自己的殖民地,投資了很多錢造船出海,這就是著名的達倫計劃(Darien Scheme)。
達倫計劃的主要目的,是要在巴拿馬開闢自己的「新愛丁堡堡壘」。它於1698年派出5艘大船前往美洲新世界,但卻被打得落花流水,死了大約2000人,賠了相當於蘇格蘭年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損失慘重。這時候,蘇格蘭人才意識英格蘭人能做的,他們不一定能做。於是達倫計劃於1700年喊停。
那之後,蘇格蘭陷入了深深的經濟危機,而鄰居英格蘭卻非常有錢。
怎麼辦?皇室有血緣親,那就不如合。
於是蘇格蘭和英格蘭於1707年籤訂了《聯合法案》,合併成為大不列顛王國(即Britain),蘇格蘭議會也與英格蘭議會合併,變為大不列顛議會。
在蘇格蘭英格蘭合併之後,從18世紀到20世紀初,日不落帝國越發強盛,蘇格蘭人也覺得自己做了個明智的決定。
可是,一戰之後,英國國力衰落,蘇格蘭民族主義興起。1932年蘇格蘭民族黨(SNP)建立,在其不斷努力下,1999年英國議會允許蘇格蘭議會重建,並將部分立法權下放給蘇格蘭議會。
近年來,在和倫敦的不斷討價還價中,蘇格蘭議會獲得了更多權力,例如更多財政、稅收和福利領域的自治權。舉個簡單的例子,蘇格蘭學生讀蘇格蘭的大學不需要交學費,英格蘭學生則不可以。
甚至蘇格蘭可以自行保留部分增值稅及所有航空旅客稅,以及將蘇格蘭選民投票年齡降至16歲,等等。這其中很多是前首相卡梅倫妥協的結果。
看來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SNP黨魁斯特金之所以一直在操縱「蘇格蘭獨立」這顆定時炸彈,主要是為了向英國政府要更多的好處和自治權,特別是在看到北愛爾蘭可能因為脫歐成為特區後,蘇格蘭更要握緊獨立籌碼,不斷向首相發難。
英倫投資客寫在最後
從歷史看,蘇格蘭和英格蘭自1707年籤訂《聯合法案》合體後,至今已有312年了,血脈相融,打斷骨頭連著筋。
從現實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蘇格蘭發現和新建北海油田,成為了英國的重要能源基地。此外,英國的核武器、核潛艇、軍工企業大多數在蘇格蘭。如果獨立的話,這些東西,怎麼拆分,是一個大問題。
從政治博弈上看,斯特金頻繁喊話獨立公投的最主要目的,是為了索取更多的好處和自治權。面對這樣的要挾,其實只要鮑裡斯給足蘇格蘭好處,斯特金也不會怎麼樣。
總結來說,在鮑裡斯正式否決蘇格蘭二次獨立公投後,蘇獨之路基本已經被徹底堵死,畢竟,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不希望也不會允許自己的主權被輕易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