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詞人有兩個王炎,其中一個深深影響了陸遊

2020-12-16 騰訊網

前言

全宋詞中,記錄了兩個王炎。其中一個字公明,安陽人;另一個字晦叔,婺源人。兩個人同朝做官,還都有詞傳世,很容易搞混。

一、安陽王炎與陸遊的交集

安陽的王炎字公明,安陽人。他沒有不是科舉出身,而是以蔭入仕。在紹興年間,擔任過蘄水令、司農寺丞。乾道二年(1166),任兩浙路計度轉運副使。除直敷文閣,知臨安府。

乾道四年(1168),賜同進士出身,後來幾年擔任了籤書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四川宣撫使,進樞密使。

乾道七年(1171年),陸遊應擔任四川宣撫使王炎的邀請,曾經投身軍旅,任職於南鄭幕府。王炎曾經委託陸遊草擬驅逐金人、收復中原的《平戎策》。不過朝廷否決北伐計劃《平戎策》,調王炎回京,幕府解散。

這是陸遊一生中唯一一次親臨抗金前線的軍事實踐,這段生活雖只有八個月,卻給他陸遊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記憶,也深刻地影響到了陸遊文學創作。。

王炎後來先後出任觀文殿大學士、資政殿大學士等。淳熙五年(1178)去世。

二、安陽王炎的詞作

在全宋詞中,安陽王炎的詞不多,只有兩首,其中一首還是回文詞。

《菩薩蠻·回文》:

遠風江急潮來晚,晚來潮急江風遠。橫岸斷山青,青山斷岸橫。寄書無雁系,系雁無書寄。歸夢只江西,西江只夢歸。

這首回文的特點是,下一句是上一句的倒讀。如:歸夢只江西,西江只夢歸。

另有《梅花引》一首:

裁徵衣,寄徵衣。萬裡徵人音信稀。朝相思,暮相思。滴盡真珠,如今無淚垂。 閨在幼婦紅顏少,應是玉關人更老。幾時旭,幾時如。開盡牡丹,看看到茶縻。

梅花引有單調雙調之分,王炎的這首詞是單調,常見的思婦題材。

三、進士出身的婺源王炎

這個王炎有《雙溪集》創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卷一百六十 集部十三》中介紹王炎和他的《雙溪集》時說:

宋王炎撰。炎字晦叔,婺源人。乾道五年進士。官至軍器少監。與淳熙中觀文殿大學士王炎名姓偶同,非一人也

這個王炎(1138—1218)進士出身,字晦叔,上饒婺源縣(今屬江西)人。公元1169年(乾道五年)鄭僑榜進士及第,歷官潭州教授、臨湘知縣等職。

此王炎官職雖然不可以與觀文殿大學士王炎那麼顯赫,但是博通經史、工詩文,留下不少作品:《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聖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

因所居之地在武水之陽,雙溪合流,因自號雙溪。他的大部分著作早已失傳,僅存詩文二十七卷,題 《雙溪集》。王炎在嘉定十一年(1218)卒,年八十一。

因為有詞集傳世,所以王炎的流傳下來的詩詞數量還是不少。

四、婺源王炎這首詞不寫風花雪月

詞從誕生時,就是歌唱之詞,題材大多是風花雪月。不多王炎的這首《南柯子·山冥雲陰重》與眾不同:

山冥雲陰重,天寒雨意濃。數枝幽豔溼啼紅。莫為惜花惆悵對東風。

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人間辛苦是三農,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

這首詞是比較少見的用詞來反映民間疾苦的現實主義作品,我們在宋詞中見到的民間風情往往是這樣的: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辛棄疾《清平樂·村居_》

還有這樣的: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半依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浣溪沙 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 其四(宋·蘇軾)》

五、婺源王炎的詠物詞

幾乎每個詞人都有詠物詞,詠物詞中幾乎少不了「梅」這個意象。一個詞人的水平如何,詠梅詞可以作為一個比較的標準。

淡淡疏疏不惹塵,暗香一點靜中聞。人間怪有晴時雪,天上偷回臘裡春。疑淺笑,又輕顰,雖然無語意相親。老來尚可花邊飲,惆悵相攜失玉人。《鷓鴣天 梅》

這首詞看來是王炎晚年的作品。結尾有思人的感慨:老來尚可花邊飲,惆悵相攜失玉人。詞意和晏殊《木蘭花》結尾異曲同工: 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

詠菊詞,用到陶淵明的典故,便覺得高雅:

小妝朱檻,護秋英千點,金鈿如簇。黃葉白蘋朝露冷,只有孤芳幽馥。華發蒼頭,宦情羈思,來伴花幽獨。巡簷無語,清愁何啻千斛。

因念愛酒淵明,東籬雅意,千載無人續。身在花邊須一醉,小覆杯中醽醁。過了重陽,捻枝嗅蕊,休嘆年華速。明年春到,陳根更有新綠。《念奴嬌 菊》

六、婺源王炎的婉轉閒適詞

王炎雖然生活在南宋,但是他的詞中缺少辛棄疾、張孝祥、陳亮等人的豪放之氣。王炎在《雙溪詩餘自序》表示,詞以婉約為主,並鄙視豪壯語:

或者欲為豪壯語以矯之,夫古律詩且不以豪壯語為貴,長短句命名曰曲,取其曲盡人情,惟婉轉嫵媚為善,豪壯語何貴焉?

下面兩首,是王炎的閒適曠達之詞,但是不作豪放之語。《清平樂》:

兒曹耳語,借問何處去。家在翠微深處住,生計一犁春雨。客中且恁浮遊,莫將事掛心頭。縱使人生滿百,算來更幾春秋。

《臨江仙》:

思憶故園花又發,等閒過了流年。休論升擢與平遷。拂衣歸去好,無事即神仙。況是老人頭雪白,羞看紅粉嬋娟。鸞孤鳳只且隨緣。莫將桃葉曲,留與世人傳。

結束語

婺源王炎博通經史,和朱熹常有往來,但是在填詞上並沒有下太多的功夫,據他自己說

予於詩文本不能工,而長短句不工尤甚。蓋長短句宜歌而不宜誦,.......予為舉子時,早夜治程文,以幸中於有司,古律詩且未暇著意,況長短句乎?........家貧清苦,終身家無絲竹,室無姬侍,長短句之腔調,素所不解。...逮今又五十年,而長短句所存者不過五十餘闋,其不工可知。

結束時,依慣例填詞一首為作業,《臨江仙·詠菊》:

秋染霜天風露重,寒叢香泛流年。白頭不管歲時遷,夢醒閒裡過,竹杖小神仙。幽獨無聲三徑客,黃昏新月娟娟。驀然回首省前緣,陶籬清影動,此意少人傳。

@老街味道

相關焦點

  • 觀宋填詞131|王炎這首詞別具一格,竟然不寫風花雪月
    前言全宋詞中,記錄了兩個王炎。其中一個字公明,安陽人;另一個字晦叔,婺源人。兩個人同朝做官,還都有詞傳世,很容易搞混。一、安陽王炎與陸遊的交集安陽的王炎字公明,安陽人。他沒有不是科舉出身,而是以蔭入仕。在紹興年間,擔任過蘄水令、司農寺丞。
  • 陸遊的一首謝池春,開篇就壯懷激烈,最後7字卻令人唏噓不已
    不同的人生階段,會有不同的興趣和追求。童真無邪時,對整個世界都非常好奇;年少懵懂時,卻喜歡新鮮和刺激,甚至盼望一場不期而遇的大雨。長大成人後,開始憧憬著美好的愛情和圓滿的事業;人到中年時,不僅穩重成熟,更變得有些保守。
  • 這是陸遊最經典的古體詩,最後一句氣勢十足,道盡南宋傲骨!
    南宋文學界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陸遊。陸遊生活的宋朝是一個填詞之風盛行的年代,而陸遊算是其中的一類,在他一生作品中,寫得最多的不是詞,存世量不到200首,而是詩則是極多,陸遊曾經自言有詩作上萬首,而今存世作品有人統計過,流傳下來的陸遊詩作有9300多首,其中古體詩佔量最大,有接近9200首,實在是了不得。
  • 寫在春天裡,陸遊《沁園春·粉破梅梢》賞析
    這裡說說宋孝宗趙昚,趙昚是宋朝的第11任皇帝,宋朝自宋太祖趙匡胤上位到宋孝宗趙昚接位,200年內大部分時間邊境都不太平,不是契丹就是金國,總有仗在打。趙昚是一個勵精圖治的明君,抗金情緒特別激烈,他處理了秦檜,給嶽飛平了反。但此時的南宋已是國力不足,且在軍事上沒有可堪一用之人,無奈之下與金國籤了「隆興和議」,放逐了一批包括陸遊在內的主戰志士。
  • 陸遊嶽飛辛棄疾,三位抗金英雄都是豪放詞人,你更欣賞誰的文採?
    王國維說過: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既然三個人都是宋朝人,拋開詩與文不談,從詞的方面來看,我更欣賞的人是辛棄疾。我們最熟悉的陸遊婉約詞作,還有寫他和前妻唐琬的《釵頭鳳》,詠物的佳作有《卜算子·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 被陸遊放棄的女人,最終有沒有收穫愛情
    #一首《釵頭鳳》為我們展現了南宋時期陸遊與表妹唐琬的悲劇愛情故事,陸遊也為唐婉留下了無數的追憶與詩篇,可在這兩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中還有這麼一個痴情人被忽略了。趙士程是大度的人,有他在唐琬身邊,陸遊該是放心。如果唐琬願意放下過往,與趙士程好好過日子,也不至於會年紀輕輕就走了。唐琬此次見過陸遊後,回到家中不久便離開人世,享年二十六歲。
  • 蘇軾是「造酒試驗家」陸遊痴迷蜀中名酒
    蘇軾是「造酒試驗家」陸遊痴迷蜀中名酒   宋朝,是一個屬於文人的時代,無論是怎樣稀疏平常的日間事,這個時代的文人們總能為其附上風雅之意,譬如喝酒。  百姓愛喝酒,文人更嗜酒,他們還把喝酒的文雅程度做到極致,行酒令、借酒鬥才,更為喝酒增加了趣味。
  • 愛國詩人陸遊,用一生譜寫愛國主義壯歌,欣賞十首雄壯豪邁的詩吧
    宋金之爭催生兩位偉大詩人,其一是辛棄疾,另外一個則是陸遊。後者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愛國詩人,他一生筆耕不輟,存世之作9000餘首,絕大部分詩詞均是愛國題材,與尤袤、楊萬裡、範成大合成中興四大詩人。今天,我們就一起欣賞陸遊最具代表性的十首詩,首首都能流露出詩人的愛國情懷與遠大抱負,愛國主義精神深入人心。
  • 陸遊,他們何止欠你的
    陸遊,他們何止欠你的阿泰再次講陸遊的《書憤》,感覺真是「國家不幸詩家幸」。所以說,陸遊之類只能「書憤」。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 解讀陸遊《示兒》:「絕世遺言」,中華民族的歷史強音
    宋朝這樣一個不崇尚武力的朝代,面對遼、夏、金、蒙等敵,居然歷經300多年而不倒,而且宋朝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甚至超過了唐朝,這確實是一個奇蹟。究其原因,個人覺得中華民族骨子裡深深的愛國情懷是非常重要的原因,雖然整個宋朝始終存在主戰派和主和派,但面對外敵入侵,無論北宋還是南宋,始終有一批文臣武將站在民族危亡的前沿,畢生都在為抵抗外敵入侵而奮鬥。尤其南宋以來,面臨的局面更加困難,徽、欽二帝被金國擄走,大面積國土淪陷,而且還始終面臨著戰爭危險。
  • 宋朝文字獄有多嚴重,愛國詞人張元幹因這首詞被消籍除名
    提起文字獄,很多網友肯定會想到清朝,的確清朝是古代文字獄的巔峰,不過在清朝之前,文字獄在宋代也曾有過一段高峰,北宋時期的烏臺詩案、車蓋亭詩案都是非常著名的文字冤案。但宋代文字獄的巔峰期是南宋初期,宋高宗時「察事之卒,布滿京城,小渉譏議,即捕治,中以深文。」
  • 陸遊神遊華山寫下一首詞,化赤龍造福百姓:雄奇豪邁,與眾不同
    >」……到了宋代,著名愛國詞人陸遊,也曾有過不少吟詠華山的作品。他在山陰閒居的時候,曾寫下過數首《好事近》的詞作,其中有不少內容,都是想像和神遊華山之作,其中心思想,大多表現收復河山的願望,但是第十二首,也就是下面這首《好事近》,雖然也是寫神遊華山的作品,但是卻表現了陸遊對於百姓的關懷,以及為人民造福的進取之心。
  • 陸遊神遊華山寫下一首詞,化赤龍,福百姓:雄奇豪邁,與眾不同
    ,一見換神骨」…… 到了宋代,著名愛國詞人陸遊,也曾有過不少吟詠華山的作品。他在山陰閒居的時候,曾寫下過數首《好事近》的詞作,其中有不少內容,都是想像和神遊華山之作,其中心思想,大多表現收復河山的願望,但是第十二首,也就是下面這首《好事近》,雖然也是寫神遊華山的作品,但是卻表現了陸遊對於百姓的關懷,以及為人民造福的進取之心。
  • 宋朝女詞人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從文化名媛到顛沛流離的一生
    在我國數不清的歷史詩人中,女子的身影始終有限,她既被稱為"宋朝第一才女",又是"千古第一才女"的女詞人,她就是李清照。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祖籍山東濟南,是宋朝婉約派詞人。不得不說,李清照能取得如此成就,與家庭情況是分不開的。
  • 人間辛苦是三農,作為農民的兒子,我被南宋王炎的這首短詞感動了
    王炎,南宋詩人,詞人,一個胸懷仁心的儒家學者。在暮春時節,他走出書齋,看到當地的農民在辛苦地耕種,心有所感就寫下了這首詞《南歌子》。全詞如下:山冥雲陰重,天寒雨意濃。數枝幽豔溼啼紅。莫為惜花惆悵、對東風。
  • 武動乾坤:拯救王炎的沈老是廢柴,雖是造氣境,卻被一個女人完爆
    林動古墓自行回來之後確實收益不錯,不僅獲得了靈寶天鱗古戟,同時還獲得了一個中等符傀。當然,這些都不算什麼,關鍵是他還收穫「一血」。如此來看,林動才是這次古墓之行收穫最多的一個人。雖說如此,但是這次古墓之行卻得罪了王氏宗族,作為一個主角,這些都不算事。
  • 武動乾坤:拯救王炎的沈老是廢柴,雖是造氣境,卻被一個女人完爆
    #武動乾坤#林動古墓自行回來之後確實收益不錯,不僅獲得了靈寶天鱗古戟,同時還獲得了一個中等符傀雖說如此,但是這次古墓之行卻得罪了王氏宗族,作為一個主角,這些都不算事。只不過現在的林動等級還比較低,王炎來找茬也比較麻煩。王炎是造形境高手,而且他手中也有靈寶「大羅金槍」。王炎這傢伙還是比較狂妄,按照他的預告,林動不過區區一個元丹境大圓滿。自己的實力完全可以擊殺他,但是他不知道林動竟然有符傀保命,所以才被吊打吃癟。
  • 陸遊描寫夢境,這首詞生動逼真,最後9字更顯壯志未酬的惆悵之情
    之後對方還去嘉州拜訪陸遊,他們一起登山賞景、飲酒賦詩,一時間忘記了那些煩憂。可是聚散匆匆,朋友走後便很長時間沒有音訊,詞人有一天忽然想念起他。下面介紹的是陸遊描寫夢境,這首詞生動逼真,最後9字更顯壯志未酬的惆悵之情。
  • 酒仙榜|酒放 · 陸遊
    權臣秦檜聽說自己的孫子秦壎位居陸遊名下,勃然大怒,意欲降罪主考官。次年,陸遊參加禮部考試,成績依然名列前茅。心胸狹隘的秦檜竟然強逼主考官不得錄取陸遊,由此陸遊落榜,仕途也不順暢。後來直到秦檜病死,宋孝宗即位,賜陸遊進士出身,並開始其仕宦生涯。陸遊性格耿介直率,又執著於北伐恢復中原,屢遭貶謫調遣,一生所任官職竟有近三十個之多,七十九歲時致仕。耄耋之年的陸放翁依舊關心北伐,渴望親眼見到國家收復失地。
  • 美民·民俗丨陸遊的書房有隻貓
    對於這個話題陸遊非常有發言權。作為以高產著稱的詩人,他有不少作品是為愛貓所作。從陸遊的詩中來看,養貓經歷了一個相對複雜的心路歷程。在兩首《贈貓》中他寫:「裹鹽迎得小狸奴,盡護山房萬卷書。」「仍當立名字,喚作小於菟。」陸遊身為大知識分子,家中藏書頗豐,卻時時受鼠害侵擾,禍及斯文,於是去「聘」了只小貓來保護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