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日本戰國時期的名將大谷吉繼。
又名吉隆,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和大名,豐臣家臣,越前國敦賀城城主,父親為大谷盛治,母親為北政所的女侍東殿,幼名紀之介。
天正十一年(1583年)織田家老柴田勝家和豐臣秀吉對立表面化引發賤嶽之戰。此時大谷吉繼成功將當時柴田方的長浜城城主柴田勝豐遊說,立下足以和賤嶽七本槍匹敵的大功。天正十三年(1585年)7月授予從五位下刑部少輔。此後被稱為「大谷刑部」。天正十四年(1586年)在九州徵伐中和石田三成一起擔任兵站奉行提供後勤支援而立下功勞。天正17年(1589年)授予越前國敦賀郡,南條郡,今立郡5萬石成為敦賀城城主。天正十八年(1590年)在小田原合戰中擔當從軍,接下來的奧州徵伐中在出羽擔任檢地的任務。文祿元年(1592年)在「文祿慶長之役」中擔當船奉行,掌管船舶的調度以及運輸物資。文祿三年(1594年)參與建造伏見城。慶長三年(1598年)8月豐臣秀吉死後,與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接近。石田三成舉兵後,不忍背叛好友而加入西軍。
關原之戰中,追擊小早川秀秋時,脅坂安治、朽木元綱、小川祐忠、赤座直保四隊4200人皆叛變投靠東軍,大谷軍被包圍,西軍也因此潰敗。最後切腹自盡,享年42歲。切腹後頭顱由湯淺五助砍下埋葬,未被德川軍發現。大谷吉繼是「麻風病」患者(也有是卟啉症患者的說法),因此平時用白布蒙在臉上。
日本戰國有兩個著名的戴白頭巾的名人,一個是上杉謙信,一個是大谷吉繼。謙信是因為篤信佛教,自詡為毗沙門天化身所以打扮的跟僧侶一樣。大谷吉繼則是因為身患麻風病,臉上流膿、鬚髮皆掉所以才裹上頭巾,用來遮擋容顏。大谷吉繼一直以忠義形象流傳於世,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大谷吉繼是石田三成為數不多的至交之一,兩人都在豐臣秀吉帳下效力,多年共事。九州徵伐中兩人擔任兵站奉行,負責後勤;文祿·慶長之役大谷吉繼、石田三成、增田長盛三人擔任日軍總奉行,統制諸將。石田三成就是這個時候跟豐臣系武將產生矛盾,種下日後關原之戰的種種因果。三成對人的態度是非常極端的,他性格耿直,講原則,不知變通,一切都寫在臉上,他位高權重而顯得那麼傲慢、張狂。所以很多人都非常厭惡他,要至他於死地,但是他真正的朋友,真正懂他的人卻甘願為他去死,比如:島左近,大谷吉繼。
石田三成和大谷吉繼有一個小故事:據說一次豐臣秀吉辦的茶會,各位將領都來參加,大家共用一個茶碗輪流喝茶,當大谷吉繼喝茶時不幸一滴膿液滴入了茶碗。當茶碗繼續往下傳的時候,大家都皺起眉頭猶豫著不敢喝,當傳到石田三成時三成說到「在那裡磨磨蹭蹭的再幹嘛呢」說完三成有一飲而盡,繼續和旁人聊著天,一切那麼自然和諧。大谷吉繼深受感動,回家後大哭一場並對家人說我的命以後就是三成的,當然他最後也完成了自己的諾言。明知道戰役會輸也絕不投降。這就是他們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