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谷吉繼是戰國時代馳名的日本戰國武將之一。越前國敦賀城城主。刑部的統稱也廣為人知。出身於近江國(滋賀縣),父親是大谷吉房說的權威。母親是東殿。孩子有大谷吉治和真田信繁的正室竹林院。以小姓侍奉豐臣秀吉。作為秀吉的家臣登上敦賀城主的地位,秀吉死後在德川家康和石田三成之間發生了爭執,最終石田方面作為關原從軍。與戰敗一起介錯丟掉生命。出生後青年期吉繼的生年是永祿元年(1558年)前後被認為是通論,不過,沒清楚。母親是東殿,父親是大谷吉房說被認為有力,不過,這個也沒有確實的證據。幼年時期在近江度過,經過和時期都不清楚,但作為羽柴秀吉的小姓服侍。
根據上述事實,如果大谷吉房是親生父親的話,吉房在淺井家滅亡的後織田家中服侍,因此作為家臣的秀吉親子一同從屬的可能性很高。吉繼的名字作為歷史上的記錄第一次能夠確認,天正5年(1577年)的秀吉的播磨國攻略的時候,作為秀吉的御馬回合眾的一人的記載。從馬回眾是大將的親信,重要的職務這個時刻吉繼受到來自秀吉的高度的信賴的事能窺視。之後,第二天第6回合(1578回合)三木城攻略天正10年(1582年)的備中高松城攻擊的時候,同樣作為馬回眾的記載也被確認。另外,前幾天的天正9年(1581年)中誕生了嫡子大谷吉治(吉勝)。大女兒竹林院據說也是這個時候出生的,但還不確定。
一國一城之主織田信長圖標明智光秀的謀反使秀吉在京都的本能寺喪命,由於秀吉砍伐中國進攻而討伐光秀,在信長家臣團中的發言權比以前更大了。並且日與織田家筆頭家老相遇了柴田勝家的矛盾成為決定性的。然後爆發了賤嶽之戰吉繼在鄉間同甘共苦石田三成一起活躍。立了大功。資料《一柳家記》中記載了包括大谷吉繼和石田三成在內的羽柴家所屬的14名年輕武將的活躍,在最前線取得了巨大的武功。『太平記英雄傳 大谷刑部少輔吉隆』(落合芳幾畫)天正13年(1585年)隨著秀吉就任關白,他自己也擔任了「從五位下刑部少輔」。被稱為刑部。並且同年的紀州徵伐和翌年,作為石田三成的部下從軍了的九州徵伐的活躍被認可,拜領越前國敦賀郡2萬石多。
成為敦賀城主。之後,天正18年(1590年)小田原徵伐之際,加速成為「敦賀5萬石」的大名。文祿元年(1592年)秀吉出兵朝鮮之際,作為奉公眾的一員,他與石田三成等人一起出國,為朝鮮軍官的指導和與明朝的和平談判等盡了心盡力。據說在最終決裂的和平中,他預定與石田三成等人一起承擔「大都督」的官位。回國後,文祿3年(1594年)に直江兼続寄給對方的書信中陳述了因病而不是使用花押而是使用印章的道歉,由此可見是老毛病的麻風病進行的可能性。在電影和電視劇中,經常能看到晚年吉繼頭上戴著頭巾,隱藏著素顏的視覺形象登場的機會,但實際上在當時的歷史資料中並沒有這樣的記載,可以想像江戶時代用想像寫下的東西流傳至今。
然而,吉繼自身卻遭受了某種重病的侵襲,在前往關原之戰時,病情惡化,無法自力行走,只能在木製的臺上進行軍隊指揮。另外,作為表現與三成的友情的小插曲,天正15年(1587年)在大阪城舉行的茶會上,吉繼嘴裡塞著的茶碗,害怕被病魔感染,其他諸將猶豫不決使用時,只有三成坦然地使用了那個茶碗,吉繼對三成的這個行動深受感動,兩人的友情更加深厚。關原合戰的最後慶長3年(1598年)的秀吉死後,是五大老。徳川家康石田三成的對立激化慶長5年(1600年)家康會津上杉景勝以謀反的嫌疑,組織討伐軍。與家康保持良好關係的吉繼也應參加起義。來到與家康有著險惡關係的三成的佐和山城試圖說服。可是反過來被提出討伐家康的舉兵。雖然一時拒絕,但最終還是贊成三成,舉家團結西軍。同年9月15日,在關原開戰。
西軍東軍戰鬥力沒有差別,開戰當初西軍有利的戰況推移了,不過,西軍的小早川秀秋根據軍隊約1萬5000的背叛形勢逆轉。吉繼為了防備背叛曾配置過士兵,曾一度配置過善戰的士兵中,脅坂、朽木、小川、赤座的4隊約4200的士兵也追加倒向東軍。因此被完全包圍的吉繼本隊最終毀滅。吉繼自己也在戰地介錯自殺。享年從三十代後半到四十代前半。據說吉繼的頭部被部下埋在關原,沒有被東軍發現。墓地在居城所在的福井縣敦賀永賞寺有石塔,岐阜縣的關原町也設有石塔,兩處都設有供養塔。名為大谷吉繼的人生即使看了現存的歷史資料也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那個人物像現在一樣看不清的戰國武將大谷吉繼。但是,作為畢生的盟友石田三成的關係性和家臣服侍他。豊臣秀吉對「義」的忠義,在後世好好地傳達了作為一個重視「義」的男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