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拼』了!」
這句放在古代十有八九是要出人命官司的,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以及不少「新生事物」得出現,不少詞語的意思也在發生著變化。放在現在我如果和別人說「拼了」,估計對方只會拿出手機、掃個碼、發個連結,說拼個單吧!
說來也快,不過5年時間,拼多多就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微信小程序,成長為和阿里、京東「三分天下」的龐然大物。讓不少電商平臺都忿忿不平,「憑什麼?就憑它廉價的山寨貨和假貨?」
還真是,拼多多真就頭頂著這些個「山寨」、「假貨」的光環,在大眾「拼夕夕」、「拼假假」的稱呼中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的位置。成立五年,6億用戶,市值過千億,創始人黃崢身價超過馬雲。
甚至拼多多還走出了一條反向思維之路,都是假貨、山寨?不,我要幫助他們打造自己的品牌,於是在2018年推出了「新品牌計劃」,希望通過這一計劃,助推中國中小微製造企業的成長,實現「國潮上新」。
也正是由於助推了中小微製造企業的成長,拼多多才能夠把價格降下來。畢竟有足夠的低價商品來滿足用戶的需求,才能夠擁有更大的市場競爭力。
拼多多的拼團模式也更是降價的神器。拼多多商家有一部分是製造商直接入駐,但少量的商品買賣並不能滿足廠家的收入需求,所以需要批量下單、批量製造、批量出售。一方面降低了商家的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夠讓用戶花更少的錢買到相同品質的商品。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電商運營模式,無貨源店群。這個模式有些人應該是認識的,他的成本比較低,處理的事情相對來講是比較少的。每天到各大貨源網站上挑選合適的商品,挑選以後,將商品加價出售,成交後,就能收取一定的差價。
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開店是0成本和晚交保證金,個人能註冊2家店鋪,有電腦和網線就能同時操作多個店鋪,這也是越來越多商家選擇拼多多平臺的原因之一。
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在做無貨源的時候一定有耐心,也要堅持下來,因為前期收益是比較少的,很多商家也是在這個時候放棄了。要知道每個店鋪都是有發展期的,不是所有的店鋪一開始就能做得很好。
拿我的店鋪來講,我現在有5個店鋪,前期收益很低。堅持了1個月以後,流量慢慢上升,收益開始增加,到現在1個店鋪總收益可以達到2200左右,可以作為參考。
正是在這種模式的支撐下,再加上持續不斷的「百億補貼」,相信拼多多的價格再高也高不到哪去。如果有想開網店的,也可以關注後私信開店,了解更多!
拼多多的崛起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雖然它口碑不佳,但確實給無數平民百姓帶來了便利和實惠,所以拼多多還是有存在的價值的!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只有時刻做好準備,才不會錯過任何一次機會!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