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的信仰:西安交通大學一位輔導員眼中的學醫少年們

2020-12-17 中國教育在線

醫學生的信仰:西安交通大學一位輔導員眼中的學醫少年們

   中國教育在線    2020-02-14  大 中 小

  我叫王楠,是西安交通大學啟德書院的一名輔導員老師。2019年底至2020年初,幾起醫鬧傷醫事件的發生,讓我和學生們再次談起「信仰」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詞,因為他們中的一些人似乎開始猶豫,這條路還要堅持走下去嗎?我希望他們堅定,從國家的需求、人民的需要出發,冷靜的判斷每一件事情,不斷向內思考,不再動搖,種下醫學生信仰的根。

  2020年1月12日,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日子,但也成為了人類歷史上被銘記的一個日子,這一天「2019新型冠狀病毒」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

  1月22日下午,我去交大一附院開會,討論關於學生疫情期間實習安排的相關問題。回辦公室的路上,我在學生群裡發了一條消息「請大家注意自身安全,做好疫情防控,嚴格服從管理,特別是假期將至同志們一定要站好最後一班崗,穿上白大褂咱就是『醫生』。」不同於往常大家回復一些正常的、輕鬆的文字或者表情,這次有同學說「看到那些口罩戴不對的,我就想上去給他捋捋」「我今天在公交車上給一個人指導了如何正確戴口罩」「我想錄個正確洗手的視頻教程」,還有同學私信我「老師,我還沒走,需要做什麼不?」「老師,我家就在西安,有啥事情隨時叫我」……當時的我還沒有意識到疫情到底有多嚴重,但是作為醫學生的他們似乎更敏感一些。

  除夕夜,我校第一批馳援武漢的隊伍集結完畢,「我報名」 「我是黨員我先去」「我沒啥負擔我可以去」「隨時可以出發」「能去是一種光榮」……一句句再簡單不過的話語傳開了,這一次他們的帶教老師要做逆行者。一個學生給我留言說,「今天從群裡看到附院老師給武漢老師說,支援團隊今天就可以出發的消息,真的眼淚差點就掉下來了」,我知道再多的言傳可能都不如這一次身教來的更真實,因為我知道,他們心中醫學的信仰那團火光被點亮了,如果有可能他們也是逆行者中的一員,這也正是他們在追求的「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再後來,網上瘋傳的實習醫生被暴露隔離的連結和「醫學生是逃兵」的評論在我們學生群裡又炸了鍋,雖然各種各樣的玩笑和吐槽都有,然而最多的聲音還是那句「如果需要,我願意去」。當學生處發出了一條關於開通心理援助的推送,很多同學們看到後都問我怎樣能去做自願者?我知道,這時候的他們想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疫情的防治貢獻力量。我也知道,這一切都是他們用實際行動來回應:醫學生不是逃兵!

  我的學生們,這批年輕的醫學生也用他們的方式在支持防疫工作。他們傳承交大西遷精神、高舉四面旗幟,用短短的幾行字寫下請求奔赴一線的請戰書;他們發出倡議書,科學防疫人人有責,向繼續奮戰在一線的前輩和戰友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他們要求自己勤學苦練,打好紮實的基礎,時刻為祖國的需要和人民的嚮往做好準備;他們也用實際行動,積極承擔宣傳有關防控疫情的科學有效信息的社會職責。我想這就是他們的信仰吧:雖然殺醫傷醫讓他們傷心、憤怒、猶豫,但是疫情這個「大敵」出現的時候,他們沒有任何怨言,儼然成為大人模樣,又重新堅定信念準備出發!

  每天,我們都能看到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這樣的防疫專家忘我工作,一批批穿著隔離服的醫護人員爭分奪秒,還有各行各業為我們健康護航的警察、保安、建築工人、基層幹部等等,我想正是這樣的一群人,讓他們同樣堅定的信仰變成戰勝病毒、戰勝疫情的關鍵支撐。

  17年前的「非典」,他們是一群孩子,一無所知,慶幸學校放假了;如今的「新型冠狀病毒」,他們是醫學生,信仰堅定,面對疫情更加苦練本領,隨時等待祖國的召喚;他日,他們成為醫生,我相信他們也會和現在一樣堅定,會時刻銘記當初那個舉起右拳、大聲說出「健康所系,性命相託」誓言的少年,時刻銘記醫學生的信仰!

關注中國教育在線陝西站
掌握最新教育資訊

中國教育在線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註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繫。

相關焦點

  • 看,復旦上醫的學子們上場了!師道相承,醫路向前!
    2020年6月27日晚,師道相承,醫路向前——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2020屆學生畢業晚會暨第六屆「楓林之星」頒獎典禮通過央視頻、快手和抖音等媒體平臺播出,共有46.3萬人次在線觀看了本場晚會。
  • Soul上醫學生自述:為什麼我從不後悔學醫?
    Q:為什麼想要學醫?面對這樣寒冷的冬天,作為一個醫學生,我們做的不應該是逃避,而是去改變它。在學醫這條路上我感到的失望越多,我對醫學的熱愛就越深。如果填報志願能重來,我也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學醫,學臨床,我不後悔。
  • 醫學生的心酸歷程到底有多「慘」?看看醫學生咋說的,網友:頭暈
    文/教育一角經過今年之後,很多高考考生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學醫,首先我對於這些同學還是表示由衷的敬佩,真是因為有你們,我們都生活才會如此美好!但俗話也說了「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這句話對於醫學生們也並不「友好」。
  • 疫情之下的醫學生:以吾所學,盡吾所能,薪火相傳
    amp;nbsp&nbsp「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這是醫學生們的誓言。&nbsp&nbsp&nbsp&nbsp貴州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2017級內科學研究生鄒高亮就是其中一位,他從1月26日開始就一直堅守在貴醫附屬醫院感染科的隔離病房。
  • 教育部「最新」通知,全體醫學生迎來好消息:考生:我要學醫!
    文 |單身的Y老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前序如今很多高三學子都對學醫很感興趣,但是他們卻往往都不敢去報,因為學醫的朋友常常會訴苦:學醫太難,記得東西太多等等……而且實習的時候不知道要做什麼
  • 西安翻譯學院舉行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決賽
    西安翻譯學院副校長齊玉水,副校長、黨委副書記張恆出席本次活動。西安音樂學院學工部部長張津波,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工部部長申健,陝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工部副部長、團委書記劉曉麒,鹹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工部部長高鵬,西安翻譯學院人力資源處處長馬向陽、黨委組織部部長李雪瑩、黨委宣傳部部長邱傑、校團委書記康邵洋、學工部部長張祥宇擔任大賽評委。各二級學院主管學生工作的副院長、學工系統工作人員及全體輔導員觀摩比賽。
  • 醫學生畢業後都是行走的「段子手」,醫者仁心下包裹著德雲社的魂
    但當我打開醫學生們日常的圖片,畫風就變了……想起去年做體檢,一位醫生突然拿著一個片子興高採烈的進來喊了一聲:「快來看,這個病例好特殊!」呼啦啦的,全部醫生都跑過去了。正在給我檢查的醫生連忙喊道:「等等我,我這裡馬上就完。」那驚喜的程度要換作我,恐怕只有中了大獎才會有。
  • 「我是醫學生」 ,偷偷上了一線
    一位親戚盛情邀約韋彥一家「聚一聚」,韋彥一口回絕了。母親埋怨兒子不懂事,韋彥則和親戚解釋新冠肺炎疫情正在蔓延,提醒對方注意防護。親戚臉色沉了下去,「你家這孩子自從學了醫,怎麼大過年還神神叨叨的。」韋彥的導師將學生們形容為下一代「吹哨人」。他們已經對危險有了敏感,開始試圖向周圍人發聲;但同時因為他們還沒成為正式的醫生,意見往往更易被輕視。
  • 【南京】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信仰公開課讓青春之花在「雲端」綻放
    中國江蘇網訊 日前,由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學生輔導員、團總支書記、青年學生幹部、抗疫一線畢業生等組成的「青年講師團」線上開講。講師團推出的十期系列「信仰公開課,戰『疫』雲講演」課程,在傳遞特殊時期信仰的力量,受到了廣大青年學生的喜愛。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學子原創音樂成功挑戰黃金100秒
    到今天,2018年悄悄的抹掉了3個月的日日夜夜僅僅這短短三個月的時間位於上海市重慶南路227號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四度登上中央電視臺向所有人展現一流醫學院的實力和風採沒想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強勢登陸中央電視臺更沒想到醫學院的醫生
  • 因許可馨事件,對藥科大產生懷疑,學醫還有哪些好大學?
    許可馨事件打卡已經over了,不過許可馨的所作所為依然應該值得每個海外留學的學子們引以為戒,這種人,作為中華民族得炎黃子孫還是接受不了,許可馨的母校中國藥科大學也因她的丟臉事情陷入被動,不過藥大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許可馨屬於自費留學,按說大家如果對中藥學感興趣的話,中國藥科大學依然是中藥學實力最強的高校
  • 成都跪地救人兩醫學生獲「大醫精誠獎」 以行動踐行醫學誓言
    前不久,成都中醫藥大學眼科學院兩位醫學生彭婕婷、陳家利跪地救人引發關注。在20日於成都舉行的大醫精誠獎頒獎儀式暨大醫精誠獎勵基金會發起人籤約儀式上,彭婕婷、陳家利同學被授予大醫精誠獎,以表揚她們的見義勇為之舉。
  •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這些「醫三代」「醫二代」的學醫選擇[圖]
    其實,不盡然是這個少年有多傲嬌,實在是對專業的無比熱愛和堅持。畢業於上海交大附中的魏名揚是一名「醫三代」,媽媽是第六人民醫院一名婦產科醫生,外公外婆也是醫生。很小的時候,父輩和祖輩的故事,魏名揚就沒少聽。即使是在非工作時間,他們依然會流露出對患者的關心和牽掛。那種發自肺腑,太過於真切。「外公外婆作為醫學生早年響應國家號召,奔赴國家大西南『支援三線』,到四川工作。
  • 上海和西安,為何各有一所交通大學?
    關於交通大學解決遷校問題及上海、西安有關學校的調整方案,前已口頭同意,現再正式函告批准,請即命令公布,以利進行。周恩來一九五七.九.五.1957年9月12日,國務院下發《關於交通大學遷校問題的批覆》,正式批准交通大學遷校及上海、西安有關學校的調整方案。
  • 想學臨床醫學,八年制、5+3一體化、五年制這些你得了解
    臨床醫學八年一貫制想讓孩子學醫的家長,一定都聽過,北協和,南湘雅,西華西,東齊魯。還有醫學十一金剛,十三太保。那到底是哪些高校呢?如何詳細了解並錄取到理想的高校和專業呢?8年制自然成了是學醫的首選專業!!!但是錄取到8年制的學生,也不是進入了保險箱!學校的貫通制和一體化培養還引入了淘汰制,學業成績不達標的學生,會被降格為普通臨床專業學習,醫學生的學業壓力空前巨大。
  • 西安翻譯學院:落實輔導員素質穩步提升
    本網12月8日訊 為了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做好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12月4日下午,西安翻譯學院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初賽在七號樓舉行。各二級學院綜合辦主任、學工幹事、全體輔導員到場參加。初賽環節以閉卷考試的方式進行,由學工部組織命題、監考、閱卷工作。筆試包括基礎知識測試和網文寫作兩部分,主要考察輔導員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對信息的理解、分析和破解能力。本次大賽旨在深入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全面提升西安翻譯學院輔導員的素質能力,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的提升,落實「以賽代訓、以賽促建」的原則。
  • 醫學生真情出演弘揚抗疫精神 復旦上醫抗疫主題原創話劇《山河無恙...
    10月11日和12日晚,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弘揚抗疫精神主題原創話劇《山河無恙》在復旦大學相輝堂北堂正式開演,該劇以抗疫鬥爭中復旦上醫師生原型故事改編,演員均為復旦上醫學生,同時,學生也參與到了編劇和導演工作中。醫學生們以特殊的方式,向白衣執甲、逆行出徵的醫護師長致以最誠摯的敬意,也進一步弘揚「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網際網路醫院甘南分院啟動
    12 月 11 日,智慧健康暖甘南——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網際網路醫院甘南分院啟動儀式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舉行,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攜手甘南州人民醫院共同啟動網際網路分院,這標誌著「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公益「實踐範本」正式落戶甘南
  • 外行人羨慕學醫,卻只有10%的醫生支持子女學醫,學醫到底好不好
    有調查顯示,只有10%的醫生願意子女學醫,而且在醫生之間一句經典的口頭禪就是「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這其實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醫療工作的繁重,體力與腦力並重,既要解決醫療問題,也要協調非醫療問題。一、學醫穩定嗎?目前已經沒有包分配的醫學專業了,所有的醫學生畢業了都要自己找工作,所謂穩定是指工作了,無論你是事業編制,還是合同制了;但是只要你不出大的醫療差錯,醫院沒有大面積虧損,一般醫院不會跟你解約的。
  • 西安交通大學駐平利縣扶貧團衝鋒在抗疫第一線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西安交通大學駐平利扶貧團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迅速反應、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在學校扶貧辦指導及各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紮實做好平利縣扶貧幫扶村的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西安交通大學駐平利扶貧團的積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