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的信仰:西安交通大學一位輔導員眼中的學醫少年們
中國教育在線 2020-02-14 大 中 小
2020年1月12日,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日子,但也成為了人類歷史上被銘記的一個日子,這一天「2019新型冠狀病毒」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
1月22日下午,我去交大一附院開會,討論關於學生疫情期間實習安排的相關問題。回辦公室的路上,我在學生群裡發了一條消息「請大家注意自身安全,做好疫情防控,嚴格服從管理,特別是假期將至同志們一定要站好最後一班崗,穿上白大褂咱就是『醫生』。」不同於往常大家回復一些正常的、輕鬆的文字或者表情,這次有同學說「看到那些口罩戴不對的,我就想上去給他捋捋」「我今天在公交車上給一個人指導了如何正確戴口罩」「我想錄個正確洗手的視頻教程」,還有同學私信我「老師,我還沒走,需要做什麼不?」「老師,我家就在西安,有啥事情隨時叫我」……當時的我還沒有意識到疫情到底有多嚴重,但是作為醫學生的他們似乎更敏感一些。
除夕夜,我校第一批馳援武漢的隊伍集結完畢,「我報名」 「我是黨員我先去」「我沒啥負擔我可以去」「隨時可以出發」「能去是一種光榮」……一句句再簡單不過的話語傳開了,這一次他們的帶教老師要做逆行者。一個學生給我留言說,「今天從群裡看到附院老師給武漢老師說,支援團隊今天就可以出發的消息,真的眼淚差點就掉下來了」,我知道再多的言傳可能都不如這一次身教來的更真實,因為我知道,他們心中醫學的信仰那團火光被點亮了,如果有可能他們也是逆行者中的一員,這也正是他們在追求的「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再後來,網上瘋傳的實習醫生被暴露隔離的連結和「醫學生是逃兵」的評論在我們學生群裡又炸了鍋,雖然各種各樣的玩笑和吐槽都有,然而最多的聲音還是那句「如果需要,我願意去」。當學生處發出了一條關於開通心理援助的推送,很多同學們看到後都問我怎樣能去做自願者?我知道,這時候的他們想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疫情的防治貢獻力量。我也知道,這一切都是他們用實際行動來回應:醫學生不是逃兵!
我的學生們,這批年輕的醫學生也用他們的方式在支持防疫工作。他們傳承交大西遷精神、高舉四面旗幟,用短短的幾行字寫下請求奔赴一線的請戰書;他們發出倡議書,科學防疫人人有責,向繼續奮戰在一線的前輩和戰友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他們要求自己勤學苦練,打好紮實的基礎,時刻為祖國的需要和人民的嚮往做好準備;他們也用實際行動,積極承擔宣傳有關防控疫情的科學有效信息的社會職責。我想這就是他們的信仰吧:雖然殺醫傷醫讓他們傷心、憤怒、猶豫,但是疫情這個「大敵」出現的時候,他們沒有任何怨言,儼然成為大人模樣,又重新堅定信念準備出發!
每天,我們都能看到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這樣的防疫專家忘我工作,一批批穿著隔離服的醫護人員爭分奪秒,還有各行各業為我們健康護航的警察、保安、建築工人、基層幹部等等,我想正是這樣的一群人,讓他們同樣堅定的信仰變成戰勝病毒、戰勝疫情的關鍵支撐。
17年前的「非典」,他們是一群孩子,一無所知,慶幸學校放假了;如今的「新型冠狀病毒」,他們是醫學生,信仰堅定,面對疫情更加苦練本領,隨時等待祖國的召喚;他日,他們成為醫生,我相信他們也會和現在一樣堅定,會時刻銘記當初那個舉起右拳、大聲說出「健康所系,性命相託」誓言的少年,時刻銘記醫學生的信仰!
關注中國教育在線陝西站
掌握最新教育資訊
中國教育在線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註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