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籍同學,等到開學時,返校的車票,學校給你買!」
    雖然還未開學,但近日,貴州醫科大學已在官微上承諾,將為學校湖北籍學生免費購買返校車票,這一消息引發網友們的熱議,「太暖了,感謝學校」「神仙學校」「讀書真的很幸福」……
    記者了解到,學校製作了購票二維碼,學生們通過掃碼提供個人信息,等開學時間確定以後,學校便會統一給從湖北出發的學生購票。
    除了為學生免費購買車票,學校還有一個暖心的舉動,為學生們設計了一張車票作為紀念。票上的起點站是湖北,終點站是貴州醫科大學,車廂是「戰『疫』前線VIP車廂」,票價為520.00元,充滿了學校對學生們的愛。
    
    學校為學生設計的紀念票
    貴州醫科大學校團委副書記桂曉玲告訴記者,這張票是集合了學校師生們的想法,每一個字,每一個符號都有它特殊的意義,希望在湖北的學生能感受到學校對他們的關心。
    「越是困難時刻,越要互相加油鼓勁。」貴州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戰勇說,特殊時期,更需要「感恩深情篤愛,踐習厚道初心」,這張車票不僅僅是迎接學生們平安回來,更希望他們回到學校好好學習,堅定理想,心存厚重的人文情懷,為醫學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貴州醫科大學校園 李婧 攝
    醫學生誓言羈絆一生
    「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這是醫學生們的誓言。
    「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場上,時常可見那些弱小卻能釋放巨大能量的稚嫩背影穿梭在一線。
    貴州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2017級內科學研究生鄒高亮就是其中一位,他從1月26日開始就一直堅守在貴醫附屬醫院感染科的隔離病房。
    
    貴州醫科大學學生加入抗疫一線 受訪者供圖
    鄒高亮說,當疫情開始的時候,他已經放假在家,後來知道自己所在的隔離病房有30多位醫務人員因為接觸確診患者被隔離,導致病房內醫務人員減少,1月26日當天他便提前結束假期,提上行李從湖南懷化坐高鐵回到貴陽加入一線救治患者,「當天回到貴陽,我行李直接拖到了值班室,馬上穿上隔離服投入工作,沒想到這隔離服一穿就是12小時。」
    
    鄒高亮加入抗疫一線 受訪者供圖
    剛開始進入隔離病房時,長時間穿著防護服工作,會讓身體感到強烈的不適,「這跟我們平時學習是不一樣的,這是一份非常危險的工作,當我發現自己接診的病人被確診後,說不害怕是假的。」回憶自己剛接觸病人時,鄒高亮坦言,還是會害怕,這是一個全新的疾病,所有的恐懼都來自未知。
    雖然內心會害怕,但他也深刻體會到這是一份體力與心理壓力並存的工作:「作為一名醫務人員,無論是否疫情,我們一直都在,我們所做的事並非是為了感動誰,只是被醫學生誓言所羈絆,從此相伴一生。」鄒高亮說。
    
    貴州醫科大學學生加入抗疫一線 受訪者供圖
    「我和同學們一直都在關注全國疫情的發展。1月31日接到臨床教學部通知所有規培生撤離臨床。認真考慮再三後,我向學校提交了請戰書。作為傳染病學研究生,我義不容辭要回到工作崗位,和大家一起戰鬥。」周文秀是該校臨床醫學院2018級正在感染科進行規培輪轉的研究生,從提交請戰書到現在,她已經在一線戰鬥了27天。
    
    周文秀正在穿防護服 受訪者供圖
    被問到義無反顧提交請戰書的原因,她說:「提交請戰書的初衷很簡單,我也希望出一份力,雖然我們的力量很微弱,但只要能和前輩們一起奮鬥,我們就有信心,一定能戰勝病魔。」
    「當父母知道我的決定時,他們有擔心,但更多的是支持。他們的孩子已經長大,並為祖國人民的健康而戰,他們是驕傲的、自豪的。」周文秀說。
    前輩們給了我們學醫的答案
    「健康所系,性命相託……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是醫學生們堅定的信念。
    該校2017級基礎醫學院的研究生費燁,家在湖北十堰,疫情防控期間,憑藉一定的醫學背景,費燁積極地加入了當地的疫情防控工作。
    
    學生在當地社區加入疫情防控工作受訪者供圖
    費燁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後,當年自己在湖北本科學校的室友們很多都在武漢一線,他們沒有一人退縮,沒有一人抱怨,就算是在醫用物資快消耗殆盡之時,大家依然在群裡互相鼓勵,沒有一人做逃兵,沒有一人離開戰場。
    
    學生在當地社區加入疫情防控工作受訪者供圖
    「在一線的前輩們以自己的生命踐行醫者的使命。」費燁坦言,在決定學醫前,他對醫生救死扶傷、無私奉獻的信仰更多的是停留在字面上。而當看到一位位白衣天使為了抗擊疫情而犧牲時,他才深刻體會到了這一信條的真實含義。
    「不管醫學這條道路有多苦、多累、多危險,他都會持之以恆,為醫學事業奉獻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費燁說,獻身在了抗疫一線的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是他本科學校的學長,學長走了,讓他們意識到醫生的真正使命,救死扶傷是每一位醫學生最初的夢想。
    「學校為我們購買的不僅僅是一張返程的車票,更是讓我們感受到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戰勝疫情的信心。」家在湖北隨州的甘琦婷是貴州醫科大學2018級口腔醫學專業的學生,她說,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的醫療隊來到湖北支援,看到自己的母校有200多名醫護人員戰鬥在一線,非常感動和自豪。
    
    甘琦婷和同學的合影受訪者供圖
    對甘琦婷來說,最觸動她的是,當她在新聞中看到86歲高齡的董宗祈醫生一直堅守在一線,說他一輩子就為了幾個病人時,給她帶來了很大的觸動。「我為什麼要學醫,我想前輩們已經給了我們答案。」甘琦婷堅定地說。
    甘琦婷希望,自己以後也能像所有奮鬥在一線的白衣天使一樣,努力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如果有需要,一定第一時間奔赴一線。
    
    費燁和同學的合影 受訪者供圖
    在不同的空間裡,醫學生共同體會並踐行「醫者仁心」,重溫「健康所系,性命相託」的錚錚誓言,堅定「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的職業信念。
    待明日,他們也將沿著前輩們走過的路,扛起救死扶傷的重任,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 小新推薦
    作者:李婧 黃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