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壓力大,許多人養成了熬夜、暴飲暴食、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慣,因此寒性體質的人也越來越多。特別是很多女性由於愛美,不注意保暖、過度節食、偏食,能量、營養物質攝入減少,長此以往,以致氣血虧虛造成體寒,以至於有「十個女人九個寒」的說法。體寒的人,身體免疫力降低,容易給各種細菌和病毒可乘之機,不僅會經常感冒,而且還可能引發多種疾病,威脅身體健康。
針對體寒體虛情況,在香港有一款口碑載道的古方名藥——養陰丸。這款滋補養生名藥扶助正氣、袪病強身、溫陽散寒,益氣健脾,當年耳熟能詳的歌詞「位元堂養陰丸,好似太陽咁溫暖」便是描述的服用這款產品的感受。這款滋補名方創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當時享有「一條生路」的美譽。
百年老字號抗疫救人創名方
從前位元堂廣州總店牌匾、養陰丸舊罐包裝及「一條生路」原樣
上世紀初期,疫症於廣州及香港爆發。患者除了會咳血、有血絲痰及發燒外,嚴重者甚至會死亡。大病初癒的康復者,身體變得虛弱瘦削,氣血受損帶來疲憊無力、失眠多夢、面色萎黃、手腳不溫等身體問題,大大影響日常生活。
當時,位元堂始創人之一的潘厚存中醫師都不幸患上疫症。他根據南宋經典古方《濟生方》之『歸脾湯』加以演變,採用優質道地藥材,在多番研究下開發出第一代的『養陰丸』作為疫症愈後調理的秘方。『養陰丸』讓不少疫症患者在抗疫的折磨中見到戰勝頑疾的曙光,使產品享有『一條生路』的美譽。
安舊立新,用心造藥,名方傳承不絕
位元堂發展歷程歷史圖片
位元堂於1897年(清光緒23年)在廣州漿欄街44號開設第一家門店,1930年在香港旺角及油麻地開設分行,並在1952年將廣州總店遷往香港,扶正養陰丸亦經過不斷改良成為今日的養陰丸。
養陰丸由多種中藥材煉製,以平衡人體陰陽為本,歷經歲月考驗,一直堅持安舊立新,用心造藥,養陰丸至今仍舊名聲昭著,深受用家愛戴及信賴。
道地藥材是養陰丸品質基礎
道地藥材是我國傳統優質中藥材的代名詞,民間素有「非道地藥材不處方,非道地藥材不經營」的說法。古今醫家都喜歡使用道地藥材,在中醫處方箋上,許多藥名前標有產地代號。從《羊城考古》中的歷史資料可見,位元堂在1932年5月成功研製第一代『養陰丸』之時,其配方的原料就取自滇(雲南)、甘(甘肅)、粵(廣東)、晉(山西)、魯(山東)、豫(河南)、蜀(四川)、桂(廣西)等省。
時光流逝,位元堂始終堅持『藥材好,藥才能做好』的造藥理念,嚴選優質道地藥材入藥。黨參和黃芪來自甘肅,枸杞子來自寧夏中寧,山藥選懷慶府懷山藥,採購岷縣當歸,陳皮只取廣東新會陳皮。位元堂由經驗豐富的老藥工嚴格把關,甄選精品道地藥材,保證藥材產地正宗、性味純正、從源頭上保證中藥材質量。
依法炮製是養陰丸療效核心
原料藥材是方藥品質的基礎,依法炮製才是藥效的核心。中藥炮製是一項獨特傳統製藥技術,一是能消減毒性,二是增加療效,三是改變歸經,炮製不得法,藥效便無法保證。
製作養陰丸的藥材需要特定的炮製方法處理後才能用,如附子要經過專業製藥師傅砂炒特製去毒;甘草,用的是「蜜炙」過的炙甘草,經炮製後藥性由涼轉溫,更重於益氣復脈;地黃,九蒸九曬,由生變熟,使其從清熱涼血,變成了滋陰養血、填精益髓、味道甘甜;肉桂、陳皮需高水準藥匠微火低溫慢烘方能入藥。
位元堂百年來一直明白製造藥品必須符合嚴謹的品質標準,才能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為此,位元堂在香港自設具備現代化生產設備並符合GMP/PIC/S標準的藥廠。任憑時代變遷,位元堂恪守古方正藥,對藥材對工藝的堅持不變,是位元堂及養陰丸始終被大眾認可的原因。
(新媒體編輯: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