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請奸臣為店鋪題匾,奸臣因為多寫一筆,造就了500年的老字號

2020-12-16 騰訊網

中國作為擁有上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國,從古至今流傳的事物可謂是有著很多!如今,走在街頭巷尾總會看見一些店鋪掛出老字號的招牌,或者註明自己是一家百年老店擁有者悠久的歷史與傳統。這些店鋪當中,肯定有一部分是虛張聲勢,但是其中也是確實有著一部分是經歷了歷史的洗禮,保留至今一定是有著其獨特的歷史地位,與無可替代的品牌魅力!

嚴嵩,出生於1480年,是明朝著名的權臣,後來嚴嵩父子奪取了實權長達20年,逼害忠良、四處斂財,《明史》直接把嚴嵩列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老百姓們非常討厭他,所以很多典籍、戲曲裡都把他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惡劣。明史把嚴嵩列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認為其人無才略,但他究竟是否是大奸臣還頗有爭議。嚴嵩故鄉的學者認為他也有忠君愛民的一面,其實還是因為清朝對明史的大量胡編,導致後世對明史都是半信半疑。

話說這個嚴嵩在當時可是位極人臣,雖然品行不太好,但是也是當時的一位名人,於是當時新開的一家店鋪就想要嚴嵩為自己題字。當然想要嚴嵩為自己題字自然是花費了不少的銀兩。雖說當時嚴嵩位高權重,但是骨子裡還是文人出身,而為店鋪題字也是文人最愛做的事情。而在醬菜領域,估計沒有人不知道這個六必居。而原本的六必居的主人是在明朝的時候創的業。據說當時這個六必居並不是一個人開的,而是六個人開的。店家老闆請嚴嵩為他們店鋪題字。

剛開始是讓嚴嵩給他們的店名題字「六心居」。這個六心居是六兄弟一起合夥創辦的一個醬菜店。嚴嵩提筆就寫下了六心居三個字,心想,這個一個店卻有六個不同的心思,這中間內鬥紛爭肯定少不了,如何能夠長久發財呢?就提筆在這三個字中又多了一筆。正是在這心字上多了一筆,將「心」字變成了「必」字。這六兄弟看到這位朝廷大臣不僅幫他們題字而且還給他們賜了一個必字,當即樂呵地表示回去就把名字換掉,改成「六必居」,還掛上了嚴嵩的匾額。

六必居從明朝嘉靖年間就開始為朝廷皇室進貢各種醬菜,之後,六必居也並沒有讓眾人失望,諸代皇帝都挺喜歡吃它家的醬菜,有一種情有獨鐘的感覺,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六必居成了進貢的御用老店。在這個有著五百年歷史的店鋪身上,有著許許多的傳說,話說這個六必居的招牌,曾經兩下兩掛。第一次是在光緒年間,由於鄰居家的店鋪著火,火勢差點延伸到六必居的老匾,後來還是店裡的夥計張奪標等人捨命鑽進大火之中,把牌匾從火神的嘴中搶了回來,之後便送到山西臨汾會館裡保存起來。

六必居最出名的就是它的醬菜,比如稀黃醬、鋪淋醬油、甜醬蘿蔔、甜醬黃瓜,吃過的人是讚不絕口,原料都有固定場地,絕對不能含糊,現在六必居醃製的醬菜還是國宴上必備的名小菜呢!當年清朝皇帝用膳都要吃六必居家的小菜,可見口感一流。去過六必居的朋友都知道,那塊嚴嵩寫的「六必居」金字大牌匾依舊掛在店中央,歷經百年歲月,成為了稀世珍品,見證了這家百年老字號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因人廢字的「奸臣書法家」嚴嵩
    其文才超群,不僅那些宮內宦官難以望其項背,即使是在同時代的文臣中間,也為世人公認。但後來他結黨營私,殘害忠良,最終落得削藉為民,家產盡抄,其家產共抄得黃金三萬多兩,白銀二百萬兩,相當於當時全國一年的財政總收入。此外還有田地上百萬畝,房屋六千多間,以及無數的珍稀古玩、名人字畫。
  • 「志說北京」明清時代的老字號名人廣告
    明清的名人廣告中最有名的有兩個,一是明嘉靖年間的京城 「六必居」,老北京都知道,這家老字號的招牌是明朝奸相嚴篙題的字,圍繞著這塊招牌,產生了很多傳說甚至是傳奇。另一個是「都一處」,清乾隆皇帝曾親筆為這家店鋪題字並贈送虎頭匾。這兩家店鋪到現在還有,且數百年來一直生意興隆。
  • 說說史上四位「奸臣」書法大家,技藝精湛,人品低劣
    蔡京書法史書記載說,有一年夏天,兩個下級官吏極為恭謹地侍奉蔡京,不停地用扇子為他扇涼。蔡京心中喜悅,於是要過扇子,在上面為他們題了兩句杜甫的詩。《明史》把嚴嵩列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說他無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透過戲曲和其他文藝作品,嚴嵩的奸臣形象已深入民間。 然而多年來,有關嚴嵩是否大奸臣,仍然爭議不休,這些爭議主要圍繞著他專國擅政,逼害忠良與及巨貪惡富的指控。
  • 奸臣秦檜的一首詩,鏗鏘有力,大氣凜然,顯示了對大宋王朝的忠心
    除這些人之外,還有一個人人熟知、深惡痛絕的大奸臣,他在南宋歷史上兩次拜相,前後執政十九年之久,極力貶斥抗金將士,陷害忠良,阻止恢復,同時結納私黨,斥逐異己,屢興大獄。他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奸臣:秦檜。
  • 費仲尤渾兩個奸臣被封神,不止他倆,還有倆奸臣也被封神
    劇照《封神演義》中封了費仲尤渾倆奸臣為神,一個廉貞星君,一個捲舌星君。另外除了他倆,還有兩個這樣的神:「冰消瓦解」之神。按說一般能夠封神的都是些忠、勇之人,可是這兩個人確是有名的大奸臣。這倆奸臣名氣雖不如費仲、尤混,但也是紂王身邊的紅人,仗著自己有點能耐,再加上阿諛逢迎,溜須拍馬,取得了紂王的歡心,信任。後來,兩個人被抓住,被姜子牙下令斬首。斬首後被封為「冰消瓦解神」。《封神演義》中這樣寫道:子牙傳令,命斬飛廉、惡來,只見左右旗門官,將二人推至轅門外,斬首號令,回報子牙。
  • 他是明朝欽定奸臣,民間卻將其奉為神,至今香火旺盛,不是袁崇煥
    袁崇煥在崇禎三年(1630年),被崇禎皇帝下聖旨凌遲處死,他在當時是明朝欽定的奸臣,很多在場的百姓並不知道袁崇煥是誰,只是聽到朝廷說處死了奸臣以後,紛紛「爭啖其肉」,當然後來袁崇煥在後來,卻是成為了人們心中公認的忠臣良將,享受著民間香火的。
  • 奸臣嚴嵩遺臭萬年,兒子被斬首,為何家鄉百姓為其修祠堂紀念
    而其中隨著朝代更替,更是有數不清的忠臣良將和姦臣國賊。而到了明朝,因為權力高度集中,更是出了魏忠賢和嚴嵩這種耽誤國家的大奸臣。這些奸臣的命運結果大多都很悽慘,基本上每個都被老百姓當作仇人恨之入骨。不過嚴嵩卻是個例外,雖然是大奸臣,但是他家鄉的鄉親們卻為了他修建祠堂,還不允許外人對他說三道四。
  • 沒有一段歷史,沒有奸臣!
    文/食堂歷史,大部分是奸臣「譜寫」的,因為當好人,是反人性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因為,他們就曾得罪過一個小人,這人叫夏竦,就是「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裡的那個夏竦。夏竦,字子喬,今天江西九江人,宋朝名臣,諡號文莊(初諡文正),又稱夏文莊,因封為英國公,鄭國公,又稱夏英公,夏鄭公。總之這麼一大串名字說的都是一個人。
  • 歷史上的四大奸臣,留下了四個經典成語,至今都在用
    回顧歷史各個時期,都會出現很多奸臣,讓大家恨得咬牙切齒。又因為這些奸臣,人們總是喜歡把他們的行為編成成語,其目的也是為了讓後人能夠引以為戒。今天要講的古代奸臣,他們各自留下了一句成語,如今我們也在經常使用。
  • 隋朝有一著名奸臣,殺了皇帝還睡了皇后,最後留下一句千古名言
    就拿宇文化及來說,他就是一位奸臣,如果細緻一點說,他就是隋朝第一奸臣。楊廣在位期間,對宇文家族很重視,因為他們一家世代為官,為隋朝立下過汗馬功勞。宇文化及之所以囂張跋扈,主要是仗著自己的父親是大將軍。楊廣是太子之時,他和宇文化及就走得近。隨著隋文帝病重,宇文家族有意讓楊廣繼位,還鼓動楊廣弒父。
  • 先正史評:秦檜是奸臣嗎,為何史學家趙翼、胡適要為他喊冤?
    我驚奇地發現,原來在不少史學家眼裡,秦檜並非是個奸臣。 那麼為何幾位名家甘做「水軍」也要為秦檜「洗白」呢? 靖康元年,秦檜上奏主張對於金國不能示弱,其後因為宋欽宗任命秦檜為職方員外郎,指派他到張邦昌手下辦事,秦檜認為割地求和有違自己主張,所以直接撂了挑子。 秦檜的黑化,始于靖康之變後,他隨著徽、欽二帝被擄於北國。
  • 宋朝奸臣被美劇拍成民族英雄,網友:理由還真沒法反駁
    中國歷史上出過不少奸臣,然而細細數來,宋朝奸臣多達21位,《宋史·奸臣傳》是二十四史中所錄人數最多的一部。宋朝「盛產」奸臣,除了確有蔡京、秦檜等世人皆憤的巨奸影響惡劣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政見不合扣帽子。
  • 陷害嶽飛的奸臣万俟卨,他的名字怎麼讀?他到底是什麼人?
    而秦檜和万俟卨,又是這五人中唯二還被寫進了《宋史·奸臣傳》的大奸吝。秦檜我們再熟悉不過了。而万俟卨,作為一個開封府武縣(今河南省新鄉市原陽縣)走出來的讀書人,倒是還有一個我們不太熟悉的背景。在看到"万俟卨"這個名字而不知其讀音的時候,你覺得其中的姓氏是什麼,"萬"?
  • 獨眼的嚴世蕃雖然是一個奸臣,但是他的聰明,卻讓人感嘆
    我們要講對1這個人,如果把他的名字拿出來,上一上奸臣榜,那是沒有半點問題的。這個人,就是獨眼的嚴世蕃,說起這個嚴世蕃啊,熟悉明朝歷史的人一定知道一件事,那就是這個嚴世蕃雖然沒有進朝當過官,但是呢?這個嚴世蕃卻是有「小丞相」的外號,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先來給大家說一說嚴世蕃這個人。嚴世蕃呢?是當時權傾朝野的宰相——嚴嵩的兒子。說起這個嚴嵩大家也一定知道這個人。
  • 中國古代三大奸臣,每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更是家喻戶曉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不少聞名天下的忠臣,例如明代的海瑞、宋代的嶽飛,然而有忠臣,自然也有奸臣。例如宋代的秦檜,清代的和珅,由於這些奸臣無惡不作、專門欺壓百姓,民間老百姓還專門給某些奸臣,創造了符合他們惡行的成語,藉此諷刺這些奸臣。
  • 我國古代有4大奸臣,各自留下一個成語,至今我們還在使用
    歷史上有建功立業、保衛國家的忠臣,就一定會有奸臣。奸臣,就是不顧大局,為了一己私利謀財害命、蠶食朝代的政權。歷史上有很多奸臣,他們掌握著權利,往往因為一個舉動或者一句話,就可以改變歷史的動向,可謂是影響深遠。
  • 一生至少貢獻3個成語的李林甫真的只是個奸臣嗎?
    到開元二十三年,就是735年,52歲的李林甫被拜為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加銀青光祿大夫,按照唐朝的官制(如下圖三省六部制),「同中書門下三品」就是宰相了,三品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同中書門下」,因為只有加了這個頭銜,才可以參與國家決策,如果沒有這個頭銜,就算是「三省」一把手:尚書令、中書令、門下侍中,也都不算宰相。
  • 最悲催的朝代,除掉了奸臣,卻毀了國家,最後國破人亡
    之所以出現朝代更迭,跟當時的統治有很大關係,尤其是奸臣當道,在古代的封建王朝裡,幾乎每一個滅亡的朝代都有奸臣作祟。那麼除掉了奸臣,這個王朝就能夠延續下去嗎?在中國古代,有一個十分悲催的朝代,雖然花費了很大力氣除掉了奸臣,但最後卻依然落得國破人亡的下場,至今讓人唏噓不已。
  • 嚴嵩真的就是絕對的奸臣嗎?人家實際上在幫助皇帝背鍋,多慘啊
    而嚴嵩這一角色並沒有給我們的歷史形象以慘不忍睹的印象,大家都認為他是奸臣,正是因為有他的存在,才把整個朝廷搞得動蕩不安,如同深淵一般黑暗。假如你是一位好官,進入朝局後,不久就因嚴嵩的壓制而慘敗,在真正意義上,角色高於一人高於萬人。
  • 古言寵文《家養小首輔》:論一代奸臣的養妻之路
    愛看首輔文的小夥伴們看過來,給大家推薦來自假面的盛宴的古言寵文,《家養小首輔》,論一代奸臣的養妻之路,喜歡的小夥伴們不要錯過了。宋招兒本是薛庭儴的童養媳,但因為招兒的性格比較大大咧咧,薛庭儴又處於青春期,性格敏感,經常因為招兒的一些話就彆扭。兩個人都沒想過去改變,以至於後來兩個人越走越遠,終成陌路。重生一回的薛庭儴不再是小孩子心性了,反而處處體貼自己的小童養媳,以期補償上輩子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