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可,文章原創,禁止搬運、抄襲、洗稿。圖源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隨著漢服文化在新時代的重新發展,越來越的人對漢服這一具有獨特魅力的服裝感到濃厚的興趣。
古裝劇也越來越流行,熱愛者們在觀看影視作品的時候,也會將服裝是否能夠抓住人放在了首要位置。而且,漢服的風潮不僅在國內流行,逐漸也在向全世界擴張。
日本有一位特別著名的服裝設計師,名字叫做和田惠美,她設計出來的漢服受到業內外一致好評,甚至已經是名義上的張藝謀古裝電影首席服裝設計師。
當電影《英雄》於2002年上映的時候,雖然不是所有人都認為是一部好電影,但是從視覺效果來看,沒有人說一個「不」字。
整部電影的服裝設計師就是和田惠美女士,她所設計的漢服簡直就是視覺的享受。然而,也有不少網友說,這才是中國的漢服,色彩豔麗而不媚俗。
◎本期內容小目錄
1.中國漢服的特點。
2.漢服的色彩都是取自於哪裡?
//
一、中國漢服的特點
(1)色彩豔麗但不媚俗
張藝謀的古裝電影向來強調色彩以及視覺體驗的重要性,喜愛通過不同的顏色來突出想要表達的意境。
和田惠美女士所設計出來的漢服款式沒有一丁點華麗的感覺,不顯得奢華,但是在顏色的運用方面卻做到了極致,這與「最中國漢服」的顏色有著很大的相近程度。
每一套不同顏色的漢服所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紅色代表的是衝突以及激烈,在藝術作品裡,通常在打鬥、爭鬥的場景裡穿著。
綠色則表示感情的美好以及自然,比如「種豆南山下,悠然見南山」的閒情逸緻。
中國古代最早對於黑色的服裝最早運用與商朝之前的夏朝,後來在藝術作品裡也時常代表王權,給人是壓抑的感覺。
白色與黑色相反,它代表的是純潔,可是從悲傷的層面上來講,也代表了離別以及死亡的哀傷。而不同程度的青色代表樸實以及樂觀,柔和的感覺。
(2)服裝的款式
中國的漢服其實並不都是必須華貴,必須要展示端莊的大氣。
坊間的漢服就比較樸素,最早的漢服款式出現在戰國時期,襦裙的發明就是從那以後所有漢服的基礎。
漢服的款式不複雜,束腰是最基本的配件,在穿著方面也比較簡單。
但是正是這樣簡約而不簡單的漢服,才能夠歷經千年都沒有被淘汰,甚至到了新時代的今天,依然受到了無數的追捧者歡迎。
(3)中國漢服為什麼要設計
古代的中國是一個注重農業,耕作的時期。並且隨時也會有戰亂的發生,漢服的獨特設計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勞作,並且面料輕盈,穿著也方便。
只是現代流行的漢服大多是禮服,通俗點來說就是宮裡以及地主家的款式,那些款式比較華麗且莊重,不方便穿著者行動,所以一直到現在,漢服也沒有辦法做到大眾化。
可可建議如果小夥伴想要穿著漢服出門的話,不妨參考中國最傳統的漢服樣式,穿著好看,並且行動起來也很便利。
二、漢服的色彩都是取自於哪裡
古代中國的染坊業特別發達,最早是扎染技術,藍靛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廣泛運用的顏色,取材就是取自自然。所以古人們染色所用的染料以天然礦物或是植物染料為主。
比較常見的植物染料是樹皮、樹根和樹葉以及一些鮮花和果子。
礦物則取材於硃砂、赭石。甚至用胭脂蟲、墨魚汁等作為動物染料。
所以最後呈現出來的色彩較為自然,與棉麻等面料的衣物配合,能夠更有質感。
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比較講究藝術方面的造詣,最傑出的朝代莫過於唐朝。
當時為難得一見的盛世,天下太平,所以民風也較為開放。
不僅是從面妝、配飾上顯得華貴大膽以外,服裝方面也是很有研究。
唐朝人鍾愛豐富、豔麗的色彩,最著名的便是「唐三彩」,之後中國的藝術風格也深受唐的影響,乃至今天的長安街也有不少穿著豔麗色彩的漢服熱愛者,每當夜晚降臨便會出街。
對於自然的運用,中國人從來不會吝嗇,因為不同朝代時期,衣物款式都是不同的。
更替王朝之後,就不會再穿著前朝的服裝,既然所有人所穿著的風格款式都是一樣的,為了能夠突出自己的不同與個性,就在色彩上鑽研。
漂亮豔麗的顏色總能為店鋪引來大批的受眾者,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找到痛點,精準引流,實現變現轉化。
總之,中國的漢服色彩絕對是足以讓全世界都感到驚嘆的,雖然亞洲的古代服裝乍一看區別不大,但是和服也好,韓服也罷,沒有哪個國家的服裝顏色能夠達到中國漢服這樣豔麗但卻完全不媚俗,滿滿都是高級感。
中國的漢服是純粹的,講究簡約,但也是絲毫不簡單,從視覺體驗上來說,沒有人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