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5年北京懷仁堂舉行了隆重的授銜儀式,此次大授銜有55位將軍被授予開國上將,後來在1956年和1958年有補授了兩位,所以前後有57位開國上將,在這些將軍中,如果單純軍事上的戰績來說,也就是戰功方面,能夠排行前三的都有數呢?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一看。
戰功卓越那肯定是擅長軍事指揮,而且主要擔任軍事主官的將軍,這一點就可以讓篩選範圍逐步縮小,接著便是從土地革命時期到抗美援朝戰爭時期參與指揮戰鬥的次數來看,這樣範圍又進一步縮小了一部分,所以從這些方面來分析,能夠排行前三的也只有這三位將軍了,我們接著往下看。
首先是韓先楚將軍,他是公認的常勝將軍,他出生於湖北紅安,1930年參加革命,在土地革命時期就一直擔任衝鋒突擊奪關開路,堵截追兵的戰鬥任務,到了抗戰時期,他被任命為任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副團長,率部開闢冀南抗日根據地,漳南戰役,後來被任命為八路軍344旅旅長,成為八路軍著名將領。
解放戰爭時期,他前往東北指揮戰鬥,擔任東北野戰軍第四縱隊副司令員,參與指揮了新開嶺戰役,後來他被調往第三縱隊擔任司令員,參與了錦州戰役,東北解放後,他隨部隊南下,率部解放武漢,之後又指揮40軍和43軍完成了解放海南島,抗美援朝時期,他擔任志願軍副司令員,參與指揮了第一次到第四次戰役,在第三次戰役時,曾率部突破了"三八線」。
其次是大名鼎鼎的許世友將軍,他是河南信陽人,從小在少林寺學武,土地革命時期,參加紅軍,他曾七次參加敢死隊,擔任過紅四軍軍長,抗戰爆發後,他擔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第三八六旅副旅長,參加了冀南抗日根據地的創建,隨後南下前往山東指揮作戰。
解放戰爭時期,他歷任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山東兵團司令員,打紅了膠東半邊天。抗美援朝時期,他入朝參戰,後來他擔任廣州軍區司令員期間。 還參與指揮了西沙自衛反擊戰。
最後一位是楊得志將軍,他是湖南省醴陵人,他幾乎參與了我軍歷史上所有的戰鬥,在長徵時期,他作為擔任主力紅一團團長,率部強渡烏江,組織17名勇士搶渡大渡河,抗戰時期,他任八路軍第115師685團團長,在平型關戰役中,他率領的685團就殲滅了一半的敵人,之後他又率部前往冀魯豫開闢根據地,組織軍民開展敵後平原遊擊戰爭。
解放戰爭時期,他任晉察冀野戰軍司令員,指揮了清風店等戰役,華北軍區第2兵團成立後,他擔任司令員,參與指揮了太原,平津等戰鬥,太原戰役後,他率部又前往西北,為解放大西北做出了巨大貢獻,抗美援朝時期,他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9兵團司令員,率部參與了第五次戰役和秋季防禦作戰,在他擔任昆明軍區司令員時,還指揮了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