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上將中,戰功排行前三的分別是誰?他們後來成就如何

2020-12-12 論今朔古

在1955年北京懷仁堂舉行了隆重的授銜儀式,此次大授銜有55位將軍被授予開國上將,後來在1956年和1958年有補授了兩位,所以前後有57位開國上將,在這些將軍中,如果單純軍事上的戰績來說,也就是戰功方面,能夠排行前三的都有數呢?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一看。

戰功卓越那肯定是擅長軍事指揮,而且主要擔任軍事主官的將軍,這一點就可以讓篩選範圍逐步縮小,接著便是從土地革命時期到抗美援朝戰爭時期參與指揮戰鬥的次數來看,這樣範圍又進一步縮小了一部分,所以從這些方面來分析,能夠排行前三的也只有這三位將軍了,我們接著往下看。

首先是韓先楚將軍,他是公認的常勝將軍,他出生於湖北紅安,1930年參加革命,在土地革命時期就一直擔任衝鋒突擊奪關開路,堵截追兵的戰鬥任務,到了抗戰時期,他被任命為任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副團長,率部開闢冀南抗日根據地,漳南戰役,後來被任命為八路軍344旅旅長,成為八路軍著名將領。

解放戰爭時期,他前往東北指揮戰鬥,擔任東北野戰軍第四縱隊副司令員,參與指揮了新開嶺戰役,後來他被調往第三縱隊擔任司令員,參與了錦州戰役,東北解放後,他隨部隊南下,率部解放武漢,之後又指揮40軍和43軍完成了解放海南島,抗美援朝時期,他擔任志願軍副司令員,參與指揮了第一次到第四次戰役,在第三次戰役時,曾率部突破了"三八線」。

其次是大名鼎鼎的許世友將軍,他是河南信陽人,從小在少林寺學武,土地革命時期,參加紅軍,他曾七次參加敢死隊,擔任過紅四軍軍長,抗戰爆發後,他擔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第三八六旅副旅長,參加了冀南抗日根據地的創建,隨後南下前往山東指揮作戰。

解放戰爭時期,他歷任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山東兵團司令員,打紅了膠東半邊天。抗美援朝時期,他入朝參戰,後來他擔任廣州軍區司令員期間。 還參與指揮了西沙自衛反擊戰。

最後一位是楊得志將軍,他是湖南省醴陵人,他幾乎參與了我軍歷史上所有的戰鬥,在長徵時期,他作為擔任主力紅一團團長,率部強渡烏江,組織17名勇士搶渡大渡河,抗戰時期,他任八路軍第115師685團團長,在平型關戰役中,他率領的685團就殲滅了一半的敵人,之後他又率部前往冀魯豫開闢根據地,組織軍民開展敵後平原遊擊戰爭。

解放戰爭時期,他任晉察冀野戰軍司令員,指揮了清風店等戰役,華北軍區第2兵團成立後,他擔任司令員,參與指揮了太原,平津等戰鬥,太原戰役後,他率部又前往西北,為解放大西北做出了巨大貢獻,抗美援朝時期,他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9兵團司令員,率部參與了第五次戰役和秋季防禦作戰,在他擔任昆明軍區司令員時,還指揮了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

相關焦點

  • 57位開國上將,為何有兩位是後來單獨授予的?他們分別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共有57人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這些開國上將,大部分都是正兵團級將領,資歷和戰功極高。但很少有人知道,1955年授銜時,只有55人被授予開國上將,還有兩位是在1956年、1958年單獨授予的,這是為何呢?這兩人又是誰?我們接著往下看。
  • 五十七位開國上將,你知道,排名前十位的開國上將分別都是誰嗎?
    ——雨果 1955年,共有57位戰將被授予了開國上將軍銜,可能熟知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955年,元帥共有十位,大將也是十位,而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等級別的將領就比較多了。那麼,作為軍銜等級排名第三的上將級別,是有57位戰將授予了此軍銜。然而,在這57位上將中,也是有排名的,那麼你知道?排名前十位的開國上將都有誰嗎?
  • 第三野戰軍四大兵團司令員,都是開國上將,後來誰的成就最大
    第三野戰軍和四野一樣都是下轄四個兵團,都有四位兵團司令員,但是相對來說,第三野戰軍的四位兵團司令員沒有四野的名氣大,也沒有他們後來成就大。四野的四大兵團司令員有兩位開國上將,還有一位是大將,而第三野戰軍的四大兵團司令員後來全部被評為開國上將。那麼,他們後來的各自成就如何呢?先說第一位,他就是王建安,湖北紅安人,第七兵團司令員。王建安獲得上將軍銜是在1956年,比其他55位上將要晚一年。
  • 開國上將中有兩位曾是「死對頭」,二人是誰?他們後來和解了嗎?
    1955年9月27日,有55名戰功卓著的將領被授予上將軍銜。在這些開國上將中,有兩人曾是「死對頭」,他們是誰?後來和解了嗎?李天佑上將,是廣大指導員公認的「虎將」。他參加過長徵、平型關大捷等戰役,不管是在抗日戰爭時期,還是解放戰爭中,他屢建功勳,表現非常出色,是解放戰爭中四野最強的將領之一。而陳明仁上將也不差,他是著名的抗日將領,戰功赫赫。不過,有本事的人同樣也有脾氣,他敢公然頂撞老蔣。1941年冬天,宋美齡和丈夫一起坐車來到了西山,恰好陳明仁部在修築防禦工事。蔣中正一看陳部軍容不整,衣衫破爛,很生氣,責問陳明仁為什麼把士兵帶成了叫花子。
  • 「開國將軍」中,排名第一的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開國將軍」中,排名第一的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現在我們國家發達軍事強大。而從建國之初的百廢待興到現在的繁榮也僅僅經過了幾十年。我們現在強大的國家是當時那些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軍人們換來的。他們戎馬一生,用生命譜寫了今天的成功。
  • 57位開國上將中,當過副總理的有幾位,他們出自於哪個野戰軍
    我們都知道在1955年,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其中授予上將軍銜的將軍有55人,後來又在1956年和1958年分別補授王建安和李聚奎兩位將軍上將就那些,這57人被稱為開國上將。他們都是對國家和民族有大功勞的人,授予他們上將軍銜十分合適,這是對他們貢獻的肯定。
  • 57位開國上將中,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的有3人,他們都是誰?
    本著富國強軍的思想,建國後首次軍銜制度誕生了,此次授銜,共產生了55位上將,加上後來補授的2位,人民解放軍共有57位開國上將。開國大授銜這57位開國上將,都是解放軍中的瑰寶,是軍隊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人才。其中54位是我軍培養出的優秀分子,在各個戰爭時期都有非凡的表現。
  • 指揮上甘嶺戰役的五大名將都是誰,他們後來成就如何
    那麼,這場舉世聞名的戰役到底是誰指揮的呢?很多人都說王近山,李德生,秦基偉等等。其實,指揮上甘嶺戰役的至少有五大名將。(秦基偉)按照當時的指揮系統來說吧,先說軍級。參加上甘嶺戰役的前後一共有兩個軍,一個是第十五軍,這是主力,軍長秦基偉。在秦基偉後來的回憶錄中,專門有一章,叫《鏖戰上甘嶺》。
  • 授銜時,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最多的省份分別是哪個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1955年,人民軍隊授銜儀式勝利舉行,後來,王建安、李聚奎、聶鶴亭、賀誠等人又被補授上將、中將軍銜,到了60年代初,又有200多位大校被提升為少將軍銜。
  • 最會對親的開國少將,三個親家分別是開國元帥、開國上將和中將
    王英高就是這樣的士兵,可惜的是在他的軍旅生活中罕有機會能身先士卒,更多是在後方動員指揮,但他仍嚴於律己,最終獲得少將的榮譽。除卻他個人成就,他的教育能力更令人嘆服,他的幾位兒女都極為出色,也因此成功分別與開國元帥、中將、上將結為親家,成一段佳話。
  • 在開國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就像古時候的皇帝,他們都追求長生不老,想著千秋萬代,但是又有幾個皇帝是長壽的?新中國成立後,在1955年的時候,國家為了表彰那些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巨大貢獻的將領們,授予一千多名將領將帥軍銜。這些將帥避免不了的也是遵循自然規律,生老病死。那麼在這些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分別是誰呢?
  • 開國57位上將,其中有三位是國軍將領,他們分別是誰
    那就是國軍起義和投誠的將士,正是由於他們迷途自焚、早日幡然悔悟,站到了人民這一邊,才使得我軍的人民解放事業進行得很順利。他們的正義之舉,無疑加速了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在起義或者投誠的著名國軍將領有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程潛、盧漢、龍雲、陳明仁、董其武、陶峙嶽、高樹勳等等。其中有三位國軍將領取得了我軍的上將軍銜,他們分別是陳明仁、董其武和陶峙嶽。
  • 中國這位將軍,曾兩次被授上將軍銜,三個兒子分別叫做虎、獅、豹
    在開國將軍中有不少獨一無二的存在,比如少林武僧許世友,聖人之後孔慶德等,他們的出身都非常特別。而除了出身特別的將軍外,還有不少將軍憑藉著資歷和戰功成就了特別之處,比如這位開國上將就非常獨一無二。他曾在新中國的兩次授銜中都被授予了上將軍銜,他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的「六星上將」,而他一生總共有三個兒子,分別叫做虎、獅、豹。熟悉軍史的朋友可能已經猜到,這位特別的將軍,就是洪學智上將。洪學智出生在安徽省金寨縣雙河鎮黃鵠村小河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由於生活過於困難,他很小就開始幫人放牛。
  • 長徵初期,紅三軍團師團級將領都是誰,有六位後來成開國上將
    1934年10月,紅一方面軍踏上長徵之路,作為中央紅軍的主力,當時的紅三軍團一共有17000多人,軍團長當然是彭老總了,下轄有三個師,共計九個團。不得不說,紅三軍團真是將星如雲,師團級將領中有好幾位後來都成為開國將軍,其中有六位成開國上將。
  • 第一位去世的開國元帥、大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生老病死,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誰也難以改變的自然規律,但是面對別人的離世,相信誰也難以擺脫悲哀的情緒吧。開國將帥們功勳卓著,他們的離世,自然也使得人們寄託更多的追思。那麼,在首批授銜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中,第一個去世的分別是誰呢?開國十大元帥中,第一位去世的是羅榮桓元帥。羅榮桓是一位高級知識分子,卻在動蕩的年代投筆從戎,參加了革命。
  • 我黨領導的主要革命武裝起義中,分別走出哪些開國上將?
    僅參加上述起義的開國上將就有29人,共32人次。那麼這些武裝起義中,分別走出哪些開國上將?我們接著往下看。這次起義共走出4位開國上將,他們分別是楊志成、蕭克、周士第、趙爾陸。這次起義共走出5位開國上將,他們分別是宋任窮、張宗遜、陳士渠、陳伯鈞、黃永勝。
  • 開國四大首將,第一大將、上將、中將、少將,他們都是誰?
    當然,這其中必然伴隨著犧牲,但這卻絲毫嚇不退他們,他們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為了家國理想奮戰,終於迎來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不僅僅是一份銜級,這更是一份認同,一份本就該屬於他們的榮耀。這樣的榮耀共分為五個檔次,從高到低分別是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開國以來,十大元帥被很多人所熟知,所以今天咱們來講講第一大將、第一上將、第一中將、第一少將。
  • 57位開國上將,他們活了100餘歲,其中一個是最後入黨的
    ——趙鑫珊 眾所周知,新中國一共授予了57名上將軍銜,那麼讀者們可否知道在眾多上將中,哪兩位將軍壽命最長且是百歲壽星,下面跟隨筆者來認識一下他們。 他們就是蕭克將軍和呂正操將軍,兩位分別隕落於2008年和2009年。
  • 第一個去世的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是誰?多少歲了?
    只不過在我國近代歷史上,因為戰爭,很多無辜的人也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這時期很多英雄戰了起來,他們願意為國家、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最終才得以建立起了新中國。建國後,國家也沒有忘記這些英雄所做的貢獻,1955年舉行了授銜儀式,對那些有突出貢獻的英雄們進行了授銜,共有一千多位將領被授予了軍銜。那麼在這些開國將軍中,最早逝世的將帥都有誰呢?
  • 四大野戰軍的五虎上將,軍事能力最強的是誰
    賀炳炎,軍中著名的獨臂將軍,賀老總、彭老總的愛將,開國將軍中唯一的準兵團級上將。彭紹輝,又一位獨臂將軍,自平江起義開始就跟隨彭老總南徵北戰,立下了無數戰功,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王世泰,軍事、政工兩手抓,兩手都硬,既能做軍事主官,又能做政委,無疑是一位綜合素質極為全面的傑出人才。在一野這五位名將中,王震綜合能力最強,長期軍政一把抓,資歷也最過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