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段芳媛
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恆大淘寶」)日前發布公告稱擬從新三板終止掛牌,引發關注。公開資料顯示,恆大淘寶於2015年11月在新三板掛牌上市,因其自2011年以來一共拿下17個冠軍,是公認的目前亞洲最具影響力的足球俱樂部之一,因此恆大淘寶也被譽為「亞洲足球第一股」。
恆大淘寶表示,為充分保護對公司終止掛牌異議股東的合法權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其指定的第三方將積極與異議股東協商,對異議股東持有的公司股份進行回購,回購價格及回購方式由雙方協商確定。回購價格為公司最近一次外部融資價格,即2015年定向發行價格40元/股。
業績多年虧損
12月18日,恆大淘寶公告,為適應公司新的發展戰略,進一步聚焦主業,實現中長期目標規劃,經慎重考慮,擬申請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截至目前,恆大淘寶的市值達190.4億元,為新三板總市值排名第三的公司。
據了解,恆大淘寶主要業務模式和盈利模式是:投入資金運營職業足球隊,參與各種職業比賽,通過良好的競技成績,持續維護公共關係,獲得海量的球迷及受眾,提升俱樂部的品牌價值,形成可持續的商業生態平臺。基於上述商業生態平臺,公司通過向球迷銷售比賽門票、球迷周邊商品等獲得銷售收入,並幫助廣告主向目標受眾群體投放廣告獲得廣告收入或其他授權收入。
恆大淘寶稱,由於公司運營成本相對較固定,隨著公司商業價值不斷被發掘,各項收入持續增長,當公司總收入超過各項成本和費用時,公司即能獲得持續盈利。
不過,現實並沒有恆大淘寶想像得美好。恆大淘寶雖斬獲數十個冠軍,被譽為「亞洲足球第一股」,但是掛牌以來公司業績卻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公司公告顯示,2015年-2019年,恆大淘寶淨利潤分別虧損9.52億元、8.12億元、9.86億元、18.29億元和19.4億元。因為持續虧損,恆大淘寶在2018年5月3日「戴帽」成為ST恆寶,被實施風險警示。
恆大淘寶曾多次在年報中提及,球員資源是公司目前最大的採購項目,但由於引進教練和球員的轉會費及薪酬成本較高,導致公司成本居高不下,繼而多年處於虧損狀態。「知名球員的薪水普遍很高,中超中頂級球員的年薪甚至過億元。同時,轉會費也在千萬級別甚至上億級別。」業內人士表示。
尋求戰略轉型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恆大淘寶擬從新三板摘牌,或與公司轉變發展戰略有關。「足球俱樂部的主要收入來源是門票、轉播費和商業運營等。一些成熟的足球俱樂部的門票收入幾乎佔總收入的一半,轉播費和商業運營大概是佔兩三成的比例。但是從恆大淘寶目前情況來看,這三項收入都處於比較弱勢的狀況。」
年報顯示,2019年恆大淘寶的門票收入僅佔總營收比重的7.32%,比賽出場費或獎金收入佔總營收的11.12%,球員出租收入及球迷商品收入的營收佔比均低於5%。
面對持續虧損的財務狀況,恆大淘寶也開始實施戰略轉型。一方面,恆大淘寶加速推進俱樂部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強化青少年球員的培養。另一方面,恆大淘寶也在足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開始有所動作。
據了解,世界規模最大的廣州恆大足球場已於2020年4月開工建設,該足球場投資額120億元,可容納10萬人,將在2022年建成後投入商業化運營,包括兒童世界、國際美食、休閒餐飲、文化娛樂、體育運動等8大業態122項品類,以提升恆大淘寶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