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及「工匠精神」與「企業家精神」,強調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眾多「中國工匠」,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
2018年,廣電總局宣布實施「記錄新時代」紀錄片創作傳播工程,以紀錄片形式,挖掘堅守行業,注重創新研發,對產品精益求精的企業,探索工匠精神背後的故事,樹立新時代下中國智造的新形象,呼籲中國智造的匠心回歸。
匠心精神,始於專注,成于堅持
2020年8月25日,央視《匠心精神》紀錄片欄目組走進中建易通,探尋企業發展背後的故事。中建易通是我國建築工程信息化領域的領先企業,公司董事長韓賽虎先生半生從事建築工程行業,是一名行業「老兵」,深度洞悉行業的落後生產方式與管理模式,產業化程度與科技含量極低的現狀,並致力於解決這些問題,讓建築企業真正擁抱數位化,走進網際網路+建築的時代。
匠心精神,精雕細琢,樹立標杆
「匠」之原意,原為「手作」,後來演變為「造物」之意。中建易通之於「造物」,就是專注研發一款適用於工程建設全流程管理的信息化平臺,以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BIM、5G等技術為依託,以工程項目數字管理為切入點,開啟建築數位化之旅,踐行讓信息多跑路,讓人員少跑路,提升工程建設的管理效率及項目投資效益,實現建築行業的高質量健康發展。
面對新的形勢,任何行業都需要去變革,建築行業同樣如此。建築行業的變革就是以互聯化、集成化、數據化、智能化的科技手段,帶動產業生產方式、管理方式的變革,不僅要對工程項目的設計、生產、採購、施工、運維等全生命周期價值鏈的環節進行革新,還要將其拓展到全產業鏈上下遊的各個環節,提高資源配置能力和使用效率。通過行業變革,推動產業向創新驅動的發展方式轉變,最終實現建造過程、運營過程、建築產品的升級。
匠心精神,見微知著,守正待時
浮躁的娛樂時代,匠心變得尤為奢侈,但這世上還是有人在躬身耕耘,反反覆覆將產品做到極致。中建易通曆經五年產品專注研發,研發了包括工程建設數字管理、智慧工地、智能造價、數字辦公、勞務管理、物資管理、水利資金管理等眾多數位化應用系統,將基於5G技術,通過智能平臺實時收集海量數據,通過施工現場各類傳感設備實時感知現場情況,並以數據資料為依據分析判斷未來趨勢,全面提升建築行業的智能化管控能力。
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建易通信息化管理平臺經過時間的打磨與實踐應用,已助力全國各地的上千個房建、水利、公路、市政等工程項目邁入信息化管理時代,中建易通研發的水利資金管理系統解決了四川省182個重點縣(市、區)的水利資金應用與績效管理難題。未來中建易通希望通過建築信息化平臺的深度建設、落地應用,不斷消除建築業根深蒂固的痛點,提升建築的數位化水平,助推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