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曹中銘
由於制度建設上存在短板,資本市場創新不足,國內眾多網際網路巨頭、新經濟企業等不得不赴境外上市。這些企業市場在國內,盈利來自國內,但國內投資者卻無法分享其經營發展成果,這無疑是值得商榷的。科創板的設立,則徹底改變了這一格局。
2020年7月20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在上交所科創板和港交所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在螞蟻集團官宣後,上交所在第一時間表示歡迎。螞蟻集團官宣上市,也被解讀為送給科創板一周年最好的「生日禮物」。個人以為,網際網路巨頭螞蟻集團的上市,對於科創板而言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螞蟻集團旗下的支付寶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堪稱國民app。有資料顯示,其國內用戶高達9億,全球用戶約13億,是全球領先的非社交類App。2020年一季度支付寶市場份額持續上漲至55.4%,佔據行業第一寶座。
螞蟻集團於2014年10月份成立,除了支付(即支付寶)業務外,還擁有財富管理(螞蟻財富、餘額寶)、融資服務(花唄、借唄)、保險(保險服務)、信用服務(芝麻信用)、數位化升級解決方案等五大業務體系。除了國內業務,螞蟻集團還布局境外市場,比如支付寶在全球60多個國家為中國遊客提供行動支付服務,在東南亞地區推出9個本地版數字錢包,此外還構建了支持中國跨境電商覆蓋全球的行動支付網絡。
根據阿里巴巴披露的2019年報,在螞蟻集團的股權結構中,阿里巴巴持有33%的股份,馬雲、阿里系、螞蟻系員工等通過杭州君澳與杭州君瀚持有50%的股份。馬雲由於持有螞蟻集團8.8%的股權,擁有50%的表決權。因此,螞蟻集團既是一家世界級的網際網路金融科技企業,又是一家同股不同權的企業。
螞蟻集團能夠選擇在A股上市,科創板的設立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自去年11月份高層宣布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之後,僅僅只用了8個多月的時間,科創板即實現了開市,在讓市場見證什麼是「科創板速度」的同時,也凸顯出科創板所受到的關注與重視程度。
有中國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之稱的科創板,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舉措。試點註冊制、更加包容性的上市制度,以及實行差異化的交易制度等,其對資本市場發展的影響將不容置疑。
與以往「唯利潤論」不同,在上市條件上,科創板設置了五套上市標準,內容涉及預估市值、淨利潤、營收、研發投入、現金流,以及科研成果等多個衡量指標。對於有實力或有潛力的高新技術企業或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而言,總有一套標準適合。而且,虧損企業、同股不同權企業、紅籌企業等在科創板上市已經不存在任何制度上的障礙,這也是包括像中芯國際、寒武紀、滬矽產業等企業能夠在科創板上市的原因。
此前,由於制度建設上存在短板,資本市場創新不足,國內眾多網際網路巨頭、新經濟企業等不得不赴境外上市。這些企業市場在國內,盈利來自國內,但國內投資者卻無法分享其經營發展成果,這無疑是值得商榷的。科創板的設立,則徹底改變了這一格局。
不過,目前在A股所有掛牌的上市公司中,總市值排名前十的都是些傳統型上市公司,其中,金融行業7家,釀酒企業2家,石油行業1家。且A股市場的「總市值一哥」由貴州茅臺佔據。貴州茅臺雖然也是一家優秀的公司,但卻是一家酒類企業。
與A股市場相比,美國股市總市值排名靠前的是諸如蘋果、谷歌、微軟、facebook、亞馬遜等高科技企業,這也與A股市場形成明顯的差別。而且,雖然日前中芯國際的上市為高科技公司掙得一點顏面,但A股沒有一家高科技公司總市值突破萬億卻也是事實。
螞蟻集團的上市,將有望改變這一尷尬的局面。據測算,螞蟻集團的估值已經突破2000億美元,如果以A+H的方式上市,估值有望進一步提升。因此,螞蟻集團的上市,對於科創板而言,堪稱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其對於科創板的發展,對於中國高科技企業、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都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