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四大湖的消亡:已經存在地球550萬年,600年來首次乾涸

2020-12-24 姐帶你穿越

在地球上有個古老的湖泊,已經存在550萬年,它就是鹹海。鹹海位於中亞的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交界處,主要靠阿姆河和錫爾河補充水源。20世紀60年代初,它還被稱為世界第4大湖,面積將近7萬平方公裡,比斯裡蘭卡還要大。

全盛時代,這裡不僅水資源豐富,支流的三角洲有幾十個小湖;生態資源也很豐富,沼澤和溼地遍布,達55萬公頃。這裡的農業和漁業也很發達,年捕撈量能達到4萬噸,沿岸4萬多人以此為業。

然而,這種繁榮景象在短短50年間,就消失殆盡。2014年8月,從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拍到的照片來看,鹹海面積驟減,已經萎縮了74%,只剩下原來西面和北面的零散部分,而東部河床已經消失,生態危機嚴重到令人震撼。2015年,南部的鹹海完全乾涸了,這可能是近600年來首次出現這種危機。美國專家甚至稱,這個擁有550萬年歷史的鹹海,可能在2020年基本消失,這不得不令人憂心。

生態環境的惡化,往往是具有整體性和一致性的。鹹海的乾涸還引發了一系列問題,比如,鹽沙暴越來越頻繁、農田鹽鹼化加劇、河流汙染嚴重、生物物種的銳減。同樣,環境的全面破壞最終也反噬到人類身上。

由於水汙染嚴重,鹹海含鹽量和金屬含量都很高,當地居民的貧血問題很普遍,即使孕婦也不例外。因此,孕婦往往生下發育不全的嬰兒,這裡也成了嬰兒死亡率最高的地方之一。此外,這裡也是白血病、食道癌、肝炎、腎病等疾病的高發地。

原本的「富庶之鄉」為何在短短的50多年,就變得面目全非呢?

這裡自然有氣候的原因。畢竟,鹹海深居亞洲內陸腹地,降水有限。大陸性氣候強,又加劇了蒸發,有時它的徑流量還比不過蒸發量,以致於鹹海的含鹽量一直都比淡水湖高。但是,此前鹹海的水位一直穩定,鹽濃度也比較平衡啊!到底是什麼打破了它和諧的生態呢?

這就要提到俄國人對棉花自給自足的執念了。從20世紀初到20世紀60年,他們一直為能在中亞地區種植棉花而努力。與俄國的高寒地帶,不適宜種植棉花相反,中亞地區陽光充足、氣候乾燥,條件絕佳,唯一不足的就是缺乏灌溉用水。於是,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他們都在解決這個問題。

直到1960年,蘇聯建成兩條運河,分別將阿姆河和錫爾河的河水引到糧棉基地,才讓沙漠充滿生機。從此,成千上萬的移民來到這裡,僅僅20年,這裡的人口已經激增到3600多萬人。不出所料,蘇聯人對大自然的改造,也創造了收穫奇蹟,比如:1980年這裡的棉花產量已經高達996萬噸;全蘇聯40%的稻穀都產自這裡,蘇聯的世紀夢想終於實現了。然而,鹹海卻為這個美夢付出了極為殘酷的代價,逐漸走向枯竭。

鹹海水源被截走後,水位急劇下降。1911年至1960年,鹹海平均每年的入流量還是560億立方米。而1981年至1990年,兩河的入湖水量每年僅剩70億立方米,整整下降了8倍。相應的,近百年來,當地的棉花產量增加了4倍左右。鹹海水平線的下降速度,也從最初每年20釐米,變成80年代的每年80—90釐米。因此,1987年,鹹海變成北鹹海和南鹹海。2003年,南鹹海又分成了東鹹海和西鹹海,原來的鹹海已經不復存在。

儘管,到了21世紀,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都開始採取措施挽救鹹海,但對鹹海破壞的可逆程度卻很低。而哈薩克斯坦在南北鹹海間建的大壩,的確讓錫爾河的水流匯入北鹹海,卻給南鹹海判了死刑。2014年,南鹹海的首次乾涸,雖然是由乾旱氣候導致的,卻也敲響了警鐘!

如果人類再不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這個已經存在550年的古老湖泊,在短短幾十年內完全消失,只是早晚問題。

相關焦點

  • 美國NASA衛星飛過中亞大湖,拍下殘酷一幕:乾涸湖泊冰雪覆蓋
    在中亞,鹹海曾以68000平方公裡的面積名列世界第四大湖,但上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當地展開的一系列引水灌溉的河道改道工程,導致鹹海的面積不斷地萎縮,並在2007年鹹海已經分崩離析成為三個不同的盆地——北鹹海以及更大的南鹹海崩潰成了東西兩個更小的盆地湖 。
  • 140年後的地球可能很熱,但阻擋不了500萬年後地球進入冰川時代
    全球變暖是不爭的事實,140年似乎也並不遙遠。但據美媒稱,現在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速度大約是上次全球變暖主要時期的10倍。事實上,上一次二氧化碳排放水平這麼高的時候,北極地區成了棕櫚樹和鱷魚的家園。也就是說,溫室效應的「罪魁禍首」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幅度增加,全球變暖的速度隨之也超出了預期。全球變暖將會給地球帶來巨大的影響。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會導致海洋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使海洋碳酸化,這會殺死大量微生物。造成生物鏈斷裂,導致大量生物滅絕。氣溫升高所帶來的熱能,會提供給空氣和海洋巨大的動能,從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颱風、颶風、海嘯等災難。
  • 生物滅絕的傷痛,地球要用1000萬年來撫平
    回答:1000萬年!提問:科研團隊通過多久得到答案?回答:10年!顯生宙以來,地球上發生過的這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中,發生在2.52億年前的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事件,被譽為是顯生宙最大的生物滅絕事件。隨著大量的二氧化碳被注入到空氣中,導致全球變暖和酸雨的產生,酸雨殺死了陸地上的植物,使得陸地上發生了大規模的侵蝕作用。這次大滅絕造成約80%的海洋生物,和約75%的陸地生物在數萬年內迅速滅亡。此後,地球上演化發展出了一直持續至今的現代生物群。Tips:西伯利亞大火成巖省是西伯利亞的哪個省?
  • 地球首次生物大滅絕導致85%物種莫名消失,我國科學家發現其成因
    地球上的生命已經出現了30多億年,但是地球上的生命物種出現爆發式增長的時代,還不到6億年,生物考古學家在全世界的不少地方都發現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證據,時間大約是5億4000萬年前,從那個時候開始,大量的生命物種在地球上出現,並且不斷地進化演變,最終形成了如今地球上千姿百態的生物世界
  • 20多萬年前,外星人可能已經光臨地球,並建立了蘇美爾文明?
    20多萬年前,外星人可能已經光臨地球,並建立了蘇美爾文明?地球之所以和太陽系中的其他星體看起來有所不同,是因為它孕育著數以萬計的生命。為何宇宙如此之大,到目前為止只有人類這一種高智慧生物存在呢?有不少的科學家始終認為,人類並不是孤獨的文明,在浩瀚的宇宙之中肯定有其他的不明生物存在,甚至很有可能已經來到了我們的地球上。人類為了更好地尋找地外生物,不斷地向太空中發射探測器。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當時它們被賦予了特別的意義,在這兩種探測器以上,科研人員加入了人類的問候,並且攜帶了人類的一些信息。
  • 地球人口總量已經超過77.8億!地球上一共出現過多少人類?
    根據世界人口組織公布的數據,截止到2020年2月份,世界人口總數已經達到了77.8億,馬上就要突破80億的大關了。這是一個十分恐怖的數字,要知道70年前的1950年,世界人口才僅僅20億,才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人口就增長了接近60億,相當於平均每年增長8000萬人口。
  • 研究發現:地球上物種存在周期性大滅絕
    最近古生物學家發現一個規律,地球陸地上的生物,包括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和鳥類,大約每2,700萬年遭遇一次大範圍滅絕事件。巧合的是,這與以前研究發現的海洋生物的滅絕周期不謀而合——大約每2,600萬年發生一次,這些大型滅絕事件導致多達90%的海洋物種滅絕。
  • 30年來首次登陸 《鐵血戰士》國內票房破2億
    30年來首次登陸 《鐵血戰士》國內票房破2億 時間:2018-11-04 20:31:41
  • 隔絕550萬年洞穴被探索,專家:有點意外
    眾所周知,在世界各地存在著一些奇特的洞穴,這些洞穴內部可能隱藏著神秘的生物。如今在黑河發現了啥?隔絕了550萬年的洞穴被探索,專家直言道:有點意外。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這個洞穴位於黑河海岸2公裡處,原本我國想在此處搜尋資源,並且興建一個核電站。
  • 地球上「最大的雨」下了200萬年?恐龍就此誕生並成為統治者
    如今人類是大自然的主宰者,可在2億1千萬年前,人類還沒出現時,恐龍統治著這個世界。恐龍的誕生正是證明它的超強適應力,若沒有發生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那場災難,恐龍或許仍然會繼續隨著環境的變化生活在地球上,直到地球不再適合它生存下去。
  • 從恐龍滅絕到人類出現,中間6000萬年,誰主宰了地球?
    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超過10公裡的小行星撞向了地球,並給地球帶來了一系列災難性後果,直接導致統治地球的1.6億年的恐龍就此滅絕。但正是恐龍的消失才為哺乳動物騰出了空間,讓人類有機會接管地球的統治。然而,我們都知道人類大約在500萬年前才出現在地球上的。
  • 地球誕生46億年來,出現過的五大文明,人類處在最後一環
    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已經存在了46億年之久,而地球上的生命更是在38億年前就已經出現。根據記載,人類在地球上活動的痕跡也不過20萬年的時間。這讓很多科學家懷疑,早在人類文明出現以前,地球上就存在過已經滅絕的史前文明。
  • 至今讓科學也無法解釋,但卻真實存在的9個超自然現象
    ,但卻真實存在的9個超自然現象!,有超過550萬年與世隔絕,科學家在這裡發現了完全自主的生態系統,其中有33種從沒有見過的物種,不過,由於這裡存在著大量的毒氣,因此讓科學家進一步探索研究變得困難,所以對於它的形成以及長時間沒有被發現,也自然無法給出合理的解釋。
  • 探險家發現550萬年前洞穴,內部的生物,或能揭開火星生命之謎
    人類是大自然中高等智慧生物,但是人類太脆弱了,無法面對大自然的環境變遷,動植物適應能力比人類強上太多,地球上的生物經過了好幾次大滅絕事件,有的被淘汰了,有的存活了下來。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說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即便生物能夠存活下來,它們也會需要水源,水是萬物之源,幾個世紀前,甚至還產生了一種生命起源觀點說:人類是從海洋生物進化來的。
  • 再見了,有機地球!全球人造物重量首次超過總生物量
    換句話說,全世界所有塑料、磚塊、混凝土以及其他人造物體的總重量,將首次超過地球上所有動植物的重量。 根據科學家的估計,目前,全球人造物的重量大約為一萬億噸。對於世界上的每一個人而言,如今每一周都有超過他們體重的人造物品被生產出來。
  • 再見了,有機地球:全球人造物重量首次超過總生物量
    換句話說,全世界所有塑料、磚塊、混凝土以及其他人造物體的總重量,將首次超過地球上所有動植物的重量。根據科學家的估計,目前,全球人造物的重量大約為一萬億噸。對於世界上的每一個人而言,如今每一周都有超過他們體重的人造物品被生產出來。
  • 雖然已經被科學證實,但依然還有不少人相信的7個錯誤理論
    ,這些都是資本家的藉口,藉此來控制世界的能源,掌握著更高的權利,根據蓋洛普在2010年進行的一項全球民意測驗顯示。自2007-2008年以來,將全球變暖視為嚴重威脅的美國人和歐洲人的數量大大減少,同一項民意調查還顯示,除了美國之外,人們更可能將全球變暖歸因於人類活動而不是自然原因,在美國,將近一半的受訪者將全球變暖歸因於自然原因。
  • 外星人的故鄉在地球?這座「極樂島」已隔絕人世1800萬年
    甚至,一些建築物根本不在地面上,而是懸浮在空中,而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科學家竟然在地球上找到了外星人的「故鄉」,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這個地方名為索科特拉島,而在梵語中,有著「極樂島」的意思,該島位於印度洋西部,全島由四座島嶼組成,而島嶼之間的面積都相差無幾,約為3600平方公裡左右。
  • 打開550萬年前洞穴,科學家發現「外星世界」,突破生命認知
    其實可以看到這些條件都是根據地球生命宜居環境來設定的。 科學家在地球上發現了一個隔絕550萬年之久的深層洞穴,在那裡發現了怪異生命的存在,宛如一個外星世界。 位於羅馬尼西亞東南部的康斯坦塔縣,緊鄰黑海以及保加利亞的邊境,那裡是一片貧瘠荒涼的草原,但是地域遼闊比較適合建造電廠,1986年羅馬尼亞的工人在對這塊地區進行可行性分析,在預挖掘的過程中發現了地下洞穴的存在,建造電廠的事也就暫時停止了,這個洞穴就是著名的莫維勒洞穴,來自羅馬尼西亞的科學家克裡斯坦·拉斯庫是首個進行洞穴探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