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卡拉OK、廣場舞音樂吵鬧擾民 噪音到底該咋辦?專家:視環境設分貝

2021-01-09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擴音器、飆高音 廣場舞音樂「震耳朵」

7月28日晚,朝陽路南側的北岸商業廣場,市民聚集跳廣場舞,臨街居民反映音響聲音大。 

7月28日傍晚,常營公園,有遊客設置大音響和投影屏幕,露天K歌。攝影/新京報記者 張璐

《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6月1日起正式施行。條例提出重點治理公共衛生、公共場所秩序、交通出行、社區生活、旅遊、網絡電信等六個領域的不文明行為。新京報今起推出系列報導「向不文明說不」,關注身邊的不文明行為。

在公共場所秩序方面,條例提出重點治理「在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娛樂、健身時使用音響設備產生噪聲,幹擾周圍生活環境」等不文明行為。記者近日探訪發現,無論是小區周邊公共場所還是公園,音響聲音過大擾民的現象仍然存在。

探訪1

商業廣場舞曲聲音大 臨街居住老人睡不著

李女士家住京煙宿舍小區,每天晚上,小區對面公共區域的廣場舞音響聲都很大,讓她感到困擾。「家裡老人休息得早,經常被音樂吵得睡不著覺。」

李女士所說的公共區域是朝陽路南側的北岸商業廣場,記者實地探訪發現,這裡每天晚上至少有4、5個文藝團體聚集,交際舞、廣場舞、水兵舞的音浪一波蓋過一波。時間過9點半,咚咚的音樂仍然響個不停。

「有的時候聲音特別大,都震耳朵。」附近華龍美樹小區北門的保安告訴記者。一些居民反映,夏天大家都開著窗戶,朝陽路兩側幾棟樓的居民聽到的聲音格外大。

除了拉著音響來跳舞,廣場上還有兩撥兒人用車載電腦播放音樂唱歌唱戲。一位拿著麥克風飆完高音的先生說,他們不對外人開放,「就是幾個愛好唱歌的朋友湊在一起玩玩。」

針對李女士反映的問題,記者諮詢了三間房地區城管執法隊。一位工作人員稱,曾有市民向12345熱線反映過北岸商業廣場夜晚噪音問題,但唱歌跳舞是自發組織的娛樂活動,不屬於經營活動且不收費,所以他們只能到現場商量勸說,沒法處罰。「聽勸的會小聲點,不聽的我們也沒有辦法。」

這位工作人員稱,城管管的是飯店音響噪音擾民、夜間施工噪音擾民。如果噪音過大,居民可以報警。「不過之前派出所也去過那裡,沒招兒。」

探訪2

公園裡2元飆歌一首 部分遊客盼幽靜環境

7月28日晚7點半,記者來到常營公園,剛進南門,就聽到鼓點強勁的音樂聲。記者循聲前往,看到西側草坪上放著一個大音響,兩位遊客正熱情高漲地唱歌。一塊幕布掛在三輪車上,投屏、燈球、點歌器一應俱全,儼然一個露天卡拉OK現場。一位大姐介紹,唱歌只需2元一首。

「每次跑步經過這裡都覺得好吵。」經常來夜跑的田小姐表示,她贊同大爺大媽在公園唱歌自娛自樂,但希望他們也能顧及他人感受,不使用話筒並調小伴奏音量。

針對噪音問題,常營公園一位工作人員稱,這裡屬於郊野公園,園方無法管理遊園者,公眾覺得受到幹擾只能報警。「前一陣子有住得離公園近的居民,孩子要考試複習(覺得被打擾),就報了警。」

在興隆公園記者看到,有一些文藝團體在此鍛鍊,無論是唱歌、跳舞還是舞絲帶,都是用擴音器大聲外放音樂。記者使用手機分貝儀App測試,顯示部分聲音超過80分貝。

對於公園的「音樂聲」,遊客觀點不一。一位中年遊客表示,自己並不介意公園的聲響,「這屬於群眾娛樂活動,大家唱歌跳舞挺有氣勢,我覺得這給公園帶來了一些生氣。」也有遊客認為,部分活動聲音過大,離老遠就能聽見,影響了公園幽靜的氛圍。

在市公園管理中心網站的「互動交流」板塊,也有市民反映公園噪音大的問題。有網友此前反映九棵樹漫春園公園常年有露天卡拉OK擺攤,每天晚上7點唱到半夜產生噪音擾民,但「警察稱擺攤的都是老人,最多勸離」。

■ 應對

有景區推出「限噪令」「無噪音日」

2017年發布的《北京市「十三五」時期環境噪聲汙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針對近年來,投訴較多的廣場舞等公共娛樂場所的群眾性娛樂文化活動,要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加強各級行政主管部門對公共場所群眾性娛樂文化活動的管理。

根據《北京市環境噪聲汙染防治辦法》,在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應當控制音量,使用音響器材產生噪聲幹擾周圍生活環境的由公安部門進行處罰。公安部門給予警告後不改正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記者注意到,近幾年北京多個公園明確禁止大音響入園,引入「無噪音日」等「降噪」措施,希望降低噪音對古建和鳥類活動的影響,還給遊客一個安靜的遊園環境。

2013年,景山公園對園內合唱團體、群眾舞隊提出噪音限制在90分貝以下的「限噪令」,超標10次將勸退出公園。2014年,景山和北海兩家公園曾設置「無噪音日」,要求活動的團體或個人產生的音量不超過55分貝。2016年,天壇開始實行分區管理,要求遊客在核心文保區、主要幹道等不進行唱歌、跳舞等娛樂活動。今年7月,天壇又建議影響到他人正常遊覽的合唱活動移步到西北外壇,同時要求音量控制在70分貝內。

2017年,紫竹院公園安裝了11處噪音監測點位。今年6月,陶然亭公園門區開闢遊客大音響存放固定區域,做好遊客解釋工作,同時加強園內巡視,成立「不文明專項檢查組」每日通過監控與實地檢查方式對活動團體不文明行為進行督查。

其他城市也對「噪音擾民」問題進行了探索。近日,寧波在廣場內安裝太陽能噪音監測儀,隨時監測音量,達到峰值時會鳴叫警示,聲音分貝也會實時顯示在屏幕上,提醒「舞民」音量已超標。據當地媒體報導,民警給跳舞居民科普幾次後,大家自覺性明顯提升,噪音擾民投訴比例大為下降。

■ 觀點

降噪不能「一刀切」 可視環境設分貝要求

北京社科院文化所(首都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陳鐳認為,公園本身有服務功能,降噪不能「一刀切」,不同的公園可以設置不同的分貝要求。

「比如,歷史遺蹟古蹟公園裡,文藝團體不應在古建附近、交通要道、人流密集區域排練,工作人員應引導他們到空曠偏僻的區域。普通的城市公園和郊野公園裡,如果文藝團體在空曠偏僻的區域排練,可對聲音分貝適當放寬要求。」

陳鐳同時建議把部分排練需求轉移到室內場所,挖掘室內公共文化空間資源,打通街道各社區文化場所,實現共享,通過網絡平臺合理匹配需求和設施資源。

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風景園林二所所長李金晨表示,種植植物可以起到屏障作用,阻礙聲音傳播。城市公共空間尤其是公園可以考慮通過設置特定區域,種植特定植物實現降噪,引導文藝愛好者在特定區域唱歌跳舞。「不同植物對不同聲音頻段的降噪效果有差異,比如針葉植物對中低頻降噪效果好,闊葉類對高頻降噪效果好,另外,植物的體量和密度越大效果越好。」

新京報記者 張璐

7月28日晚,朝陽路南側的北岸商業廣場,市民聚集跳廣場舞,臨街居民反映音響聲音大。 

7月28日傍晚,常營公園,有遊客設置大音響和投影屏幕,露天K歌。攝影/新京報記者 張璐

《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6月1日起正式施行。條例提出重點治理公共衛生、公共場所秩序、交通出行、社區生活、旅遊、網絡電信等六個領域的不文明行為。新京報今起推出系列報導「向不文明說不」,關注身邊的不文明行為。

在公共場所秩序方面,條例提出重點治理「在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娛樂、健身時使用音響設備產生噪聲,幹擾周圍生活環境」等不文明行為。記者近日探訪發現,無論是小區周邊公共場所還是公園,音響聲音過大擾民的現象仍然存在。

探訪1

商業廣場舞曲聲音大 臨街居住老人睡不著

李女士家住京煙宿舍小區,每天晚上,小區對面公共區域的廣場舞音響聲都很大,讓她感到困擾。「家裡老人休息得早,經常被音樂吵得睡不著覺。」

李女士所說的公共區域是朝陽路南側的北岸商業廣場,記者實地探訪發現,這裡每天晚上至少有4、5個文藝團體聚集,交際舞、廣場舞、水兵舞的音浪一波蓋過一波。時間過9點半,咚咚的音樂仍然響個不停。

「有的時候聲音特別大,都震耳朵。」附近華龍美樹小區北門的保安告訴記者。一些居民反映,夏天大家都開著窗戶,朝陽路兩側幾棟樓的居民聽到的聲音格外大。

除了拉著音響來跳舞,廣場上還有兩撥兒人用車載電腦播放音樂唱歌唱戲。一位拿著麥克風飆完高音的先生說,他們不對外人開放,「就是幾個愛好唱歌的朋友湊在一起玩玩。」

針對李女士反映的問題,記者諮詢了三間房地區城管執法隊。一位工作人員稱,曾有市民向12345熱線反映過北岸商業廣場夜晚噪音問題,但唱歌跳舞是自發組織的娛樂活動,不屬於經營活動且不收費,所以他們只能到現場商量勸說,沒法處罰。「聽勸的會小聲點,不聽的我們也沒有辦法。」

這位工作人員稱,城管管的是飯店音響噪音擾民、夜間施工噪音擾民。如果噪音過大,居民可以報警。「不過之前派出所也去過那裡,沒招兒。」

探訪2

公園裡2元飆歌一首 部分遊客盼幽靜環境

7月28日晚7點半,記者來到常營公園,剛進南門,就聽到鼓點強勁的音樂聲。記者循聲前往,看到西側草坪上放著一個大音響,兩位遊客正熱情高漲地唱歌。一塊幕布掛在三輪車上,投屏、燈球、點歌器一應俱全,儼然一個露天卡拉OK現場。一位大姐介紹,唱歌只需2元一首。

「每次跑步經過這裡都覺得好吵。」經常來夜跑的田小姐表示,她贊同大爺大媽在公園唱歌自娛自樂,但希望他們也能顧及他人感受,不使用話筒並調小伴奏音量。

針對噪音問題,常營公園一位工作人員稱,這裡屬於郊野公園,園方無法管理遊園者,公眾覺得受到幹擾只能報警。「前一陣子有住得離公園近的居民,孩子要考試複習(覺得被打擾),就報了警。」

在興隆公園記者看到,有一些文藝團體在此鍛鍊,無論是唱歌、跳舞還是舞絲帶,都是用擴音器大聲外放音樂。記者使用手機分貝儀App測試,顯示部分聲音超過80分貝。

對於公園的「音樂聲」,遊客觀點不一。一位中年遊客表示,自己並不介意公園的聲響,「這屬於群眾娛樂活動,大家唱歌跳舞挺有氣勢,我覺得這給公園帶來了一些生氣。」也有遊客認為,部分活動聲音過大,離老遠就能聽見,影響了公園幽靜的氛圍。

在市公園管理中心網站的「互動交流」板塊,也有市民反映公園噪音大的問題。有網友此前反映九棵樹漫春園公園常年有露天卡拉OK擺攤,每天晚上7點唱到半夜產生噪音擾民,但「警察稱擺攤的都是老人,最多勸離」。

■ 應對

有景區推出「限噪令」「無噪音日」

2017年發布的《北京市「十三五」時期環境噪聲汙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針對近年來,投訴較多的廣場舞等公共娛樂場所的群眾性娛樂文化活動,要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加強各級行政主管部門對公共場所群眾性娛樂文化活動的管理。

根據《北京市環境噪聲汙染防治辦法》,在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應當控制音量,使用音響器材產生噪聲幹擾周圍生活環境的由公安部門進行處罰。公安部門給予警告後不改正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記者注意到,近幾年北京多個公園明確禁止大音響入園,引入「無噪音日」等「降噪」措施,希望降低噪音對古建和鳥類活動的影響,還給遊客一個安靜的遊園環境。

2013年,景山公園對園內合唱團體、群眾舞隊提出噪音限制在90分貝以下的「限噪令」,超標10次將勸退出公園。2014年,景山和北海兩家公園曾設置「無噪音日」,要求活動的團體或個人產生的音量不超過55分貝。2016年,天壇開始實行分區管理,要求遊客在核心文保區、主要幹道等不進行唱歌、跳舞等娛樂活動。今年7月,天壇又建議影響到他人正常遊覽的合唱活動移步到西北外壇,同時要求音量控制在70分貝內。

2017年,紫竹院公園安裝了11處噪音監測點位。今年6月,陶然亭公園門區開闢遊客大音響存放固定區域,做好遊客解釋工作,同時加強園內巡視,成立「不文明專項檢查組」每日通過監控與實地檢查方式對活動團體不文明行為進行督查。

其他城市也對「噪音擾民」問題進行了探索。近日,寧波在廣場內安裝太陽能噪音監測儀,隨時監測音量,達到峰值時會鳴叫警示,聲音分貝也會實時顯示在屏幕上,提醒「舞民」音量已超標。據當地媒體報導,民警給跳舞居民科普幾次後,大家自覺性明顯提升,噪音擾民投訴比例大為下降。

■ 觀點

降噪不能「一刀切」 可視環境設分貝要求

北京社科院文化所(首都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陳鐳認為,公園本身有服務功能,降噪不能「一刀切」,不同的公園可以設置不同的分貝要求。

「比如,歷史遺蹟古蹟公園裡,文藝團體不應在古建附近、交通要道、人流密集區域排練,工作人員應引導他們到空曠偏僻的區域。普通的城市公園和郊野公園裡,如果文藝團體在空曠偏僻的區域排練,可對聲音分貝適當放寬要求。」

陳鐳同時建議把部分排練需求轉移到室內場所,挖掘室內公共文化空間資源,打通街道各社區文化場所,實現共享,通過網絡平臺合理匹配需求和設施資源。

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風景園林二所所長李金晨表示,種植植物可以起到屏障作用,阻礙聲音傳播。城市公共空間尤其是公園可以考慮通過設置特定區域,種植特定植物實現降噪,引導文藝愛好者在特定區域唱歌跳舞。「不同植物對不同聲音頻段的降噪效果有差異,比如針葉植物對中低頻降噪效果好,闊葉類對高頻降噪效果好,另外,植物的體量和密度越大效果越好。」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相關焦點

  • 廣場舞阿姨分貝剛超標,就有「天外來音」提醒!更厲害的是…
    廣場舞阿姨分貝剛超標,就有「天外來音」提醒!12月11日上午10時左右,川沙新鎮「城管微平臺」上,噪音擾民監測系統突然出現「報警」提示。值班人員隨即點開現場監控,發現川環南路南廣場上有一群居民正在跳廣場舞。系統顯示,現場聲音已達到72.6分貝,超過了規定的70分貝警示線。
  • 廣場舞、慢搖吧擾民,貴陽有關部門出手了!
    廣場上每晚跳舞唱歌噪音擾民、樓下慢搖吧震得窗戶都在「抖」、超市高音喇叭的「叫賣聲」……近期,不少市民在貴陽市網絡問政平臺反映身邊各種噪音擾民問題。接到市民反映後,貴陽市相關部門也立即實地調查並督促整改。
  • 廣場舞、慢搖吧擾民,貴陽有關部門出手了!|網絡問政
    廣場上每晚跳舞唱歌噪音擾民、樓下慢搖吧震得窗戶都在「抖」、超市高音喇叭的「叫賣聲」……近期,不少市民在貴陽市網絡問政平臺反映身邊各種噪音擾民問題。接到市民反映後,貴陽市相關部門也立即實地調查並督促整改。
  • 泰安福井福地工地凌晨運送建築垃圾噪音擾民
    4月14日,有壹粉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平臺反映,泰山區天燭峰路小井村回遷 的福井福地建築工地,每晚運送建築垃圾,渣土車和挖掘機工作一整夜,噪音擾民 。該工地門口,一位女士介紹:「白天沒見過這塊工地上有人施工,有天晚上看 見過一輛渣土車從裡面開出來,挖掘機聲音咣當咣當,晚上吵得睡不著。」該女士 說,她曾多次反映該工地噪音擾民一事,但並沒有得到解決。小井東區和恒基東尚小區,與該工地間隔百米左右,有很多業主受到夜間噪音 困擾。
  • 開車噪音超過80分貝也要罰?是的,扣3分罰200元
    我們先來看看不同分貝對正常人耳產生不同的影響程度:0-20分貝:很靜、幾乎感覺不到20-40分貝:安靜、猶如輕聲絮語40-60分貝:一般、普通室內談話60-70分貝:略感吵鬧70-90分貝:感覺很吵、有損神經90-100分貝:吵鬧加劇、聽力受損100-120分貝:難以忍受、呆一分鐘即暫時致聾 上述文字對應具體場景聽覺如下圖: 由此可知,當噪音超過70分貝,耳朵已經難以接受,到80分貝時更是吵鬧,若是經常處於
  • ...21點後禁跳廣場舞」!官方回應:為解決廣場舞糾紛提供法律依據
    廣場舞擾民怎麼辦?河南許昌日前立法規定,21點後禁止跳廣場舞。據《大河報》報導,12月2日,許昌市舉行《許昌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新聞發布會。其中,《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在公共場所進行廣場舞、唱歌等活動,應當控制音量,不得幹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
  • 62秒|廣場舞噪音擾民屢勸不改!聊城臨清警方開出首張罰單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9日訊 跳廣場舞是很多市民喜愛的健身方式,不過廣場舞噪音問題也常困擾著一些居民。最近,在聊城臨清,12345市民熱線就多次接到市民舉報,在臨清市城區紅星路與曙光路交叉路口西南角,廣場舞噪音嚴重擾民。
  • 「城管動態」「亮劍」噪音擾民問題,城管在行動
    各種社會生活噪音接二連三簡直讓人崩潰這兩天小編從區執法局獲悉最近一個月以來關於噪音擾民的舉報投訴不斷增加整體呈上升趨勢可見解決好噪音擾民這一群眾難題成為了近期城市管理工作的重點為切實解決噪音擾民影響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 噪音擾民難入睡!此事誰來管?
    相信換做誰都無法忍受信陽市民熱線消息:近日看到網友爆料稱,信陽新七大道與北京路交叉口的聖大廣場夜間施工嚴重擾民,投訴也沒用...網友報料信陽市新七大道與北京路交叉口的聖大廣場,夜間不停施工,噪音太大嚴重擾民,據附近居民說,實在是沒辦法,吵得睡不著覺,心煩意亂的,血壓都升高了!夜晚11點了,振動棒的聲音忽大忽小的,心臟感覺通撲通的跳。投訴了也沒人來查處!
  • (任婧榕)噪音之下 如何安枕? 別急!多部門為您解答噪音問題
    噪音擾民究竟該如何解決,本報記者聯繫到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為市民做詳細解答。關於包子鋪剁餡聲音擾民的問題,接報後,青山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的工作人員隨即趕到現場對商家進行勸導,讓其將店鋪內工作的聲音降低,避免擾民,經過多次溝通,商家最終同意改用外送餡料,這樣即可不再產生噪音。
  •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夢想,而是廣場舞的音響……
    您是否也有過這樣的體驗,清晨,本想睡到自然醒,窗外就響起陣陣動感音樂;晚飯後,在小區裡愜意散著步,卻被廣場舞的音樂帶入「迪廳現場」;孩子在家寫著作業,卻被外頭震天響的舞曲擾得靜不下心……明明跳廣場舞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卻因為巨大的音樂聲,打破了社區裡的安寧,讓原本優雅的舞步在鄰居們眼中不再優美
  • 喜福匯家居廣場廣場舞跳得歡,晚上10點才散場附近居民:噪聲擾民 苦...
    12月14日,本報接到市民黃女士打來的熱線電話,稱州城清江橋頭喜福匯家居廣場上,每晚廣場舞音樂此起彼伏,聲音很大且持續時間長,嚴重影響周邊居民日常生活。接到電話後,本報記者進行了採訪。居民——噪聲擾民達3年之久當晚大約8點,記者來到喜福匯家居廣場,發現不少中老年人跟隨著勁爆舞曲,跳著廣場舞。「我去年搬家過來就是這個情形,我都被吵習慣了。」住在附近的居民覃先生介紹。他說,周邊較多居民深受廣場舞噪聲困擾,苦不堪言。
  • 醉駕擾民打警察,這人為了當「廣場舞王」拼了
    現代快報訊(記者 孫旭暉)日前,宿遷市泗洪縣民警處理了一起噪音擾民的案件。因為自己舞隊的音響設備不夠完美,音量被其他隊伍蓋了過去,為了成為廣場上「最靚」的舞隊,一名男子不僅借著酒勁駕駛載著音響的車輛過來「架勢」,還帶人打了隨後趕來的民警。
  • 廣場舞音樂聲音太大擾民,小區業主放起《大悲咒》,效果顯著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明顯改善,不少老年人也有了自己的業餘愛好,那就是跳廣場舞。在小區的廣場或者是街邊,總是會有成群結隊的大媽在跳廣場舞,而且她們放的音樂聲音特別大,有時候半夜22:00多這些音樂還在廣場上迴響,讓不少上班族和學生家長心力交瘁。
  • 桂林:大媽廣場舞聲太大,有人放《大悲咒》對攻,網友稱以毒攻毒
    並且廣場舞大媽並沒有在此聚集,在據知情者稱:當天大媽們在小區廣場上伴著音樂翩翩起舞,由於音響放的聲音太大了,就有人播放《大悲咒》和《lost rivers》這兩首神曲對抗,當音樂響起來的時候,廣場舞瞬間停止,這些大媽們只好悻悻不樂地離開了,第二天晚上廣場舞音響的音量明顯減小了。
  • 噪音「穿牆」擾民
    - 1 - 電梯運行傳來「轟隆聲」 業主喬遷飽受噪音困擾 房內自測噪音值達70分貝 10號棟2、3號戶型較明顯 勤誠達·境界城小區位於望城月亮島街道
  • 噪音「穿牆」擾民,維修:正常聲音
    - 1 -電梯運行傳來「轟隆聲」業主喬遷飽受噪音困擾房內自測噪音值達70分貝10號棟2、3號戶型較明顯>勤誠達·境界城小區位於望城月亮島街道,易先生是該小區10棟1603樓的業主,今年3月,他與家人搬進了新房,但因持續不斷的轟鳴聲,一直困擾家人的日常休息,而這種聲音來自於電梯。
  • 河南許昌回應「21點後禁跳廣場舞」:為解決廣場舞糾紛提供法律依據
    ↑廣場舞(資料圖) 圖據IC photo廣場舞擾民怎麼辦?河南許昌日前立法規定,21點後禁止跳廣場舞。據《大河報》報導,12月2日,許昌市舉行《許昌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新聞發布會。其中,《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在公共場所進行廣場舞、唱歌等活動,應當控制音量,不得幹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夏季每日21時至次日6時、冬季每日21時至次日7時,禁止進行以上產生噪聲的文體活動。」對違規者將「給予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海口朱雲路與高登街路口每晚四群大媽齊飆廣場舞...
    連日來,南國都市報接到不少關於海口市廣場舞擾民的投訴。還有一個月就將迎來中高考,在此,南國都市報呼籲各位跳廣場舞的大媽,小點聲!  來到現場,記者發現這裡充斥著高分貝的音樂,跳舞的中老年女士們隨著節拍,越跳越起勁。「這裡要是再有一點空地,估計還會有一波人跳舞。現在已經有四波人了。」家住路口的市民張先生這樣表示。  張先生的兒子今年馬上面臨高考,每天卻不敢在家複習,「兒子去同學家,或者去大學的圖書館、自習室,都不願呆在家裡做題。他是被廣場舞的噪音吵得沒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