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3 0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即時發現、遠程提醒、自動呼叫……
一個「微平臺」,幫助川沙新鎮城管中隊實現智能化管理,針對各類亂點亂象,提升執法效能和長效管理機制。大城市的精細化治理,藉助高科技手段得到體現。
12月11日上午10時左右,川沙新鎮「城管微平臺」上,噪音擾民監測系統突然出現「報警」提示。值班人員隨即點開現場監控,發現川環南路南廣場上有一群居民正在跳廣場舞。系統顯示,現場聲音已達到72.6分貝,超過了規定的70分貝警示線。
於是,「微平臺」系統自動發出警告,通過現場設備提示居民降低音量。若三次自動提示無明顯效果,「微平臺」現場值班人員開始人工喊話。同時,系統自動呼叫附近執法人員前往現場查看。
「我們的智能平臺測到這裡的聲音太響了,對周圍居民有影響。請趕緊把聲音降下來。」趕到現場的執法人員,對正跳得起勁的廣場舞阿姨們予以提醒,讓後者降低了音樂聲。
川沙新鎮副鎮長黃振華說,噪音擾民問題是居民投訴的城市治理主要問題之一,此前通過聯勤聯動的人防方式,處置效率不高,「因此我們想到了智能化方式,開發了相應的應用場景。」
據悉,川沙新鎮在鎮域內多個規模較大的廣場上安裝了噪音擾民監測設備,不僅實時顯示當前音量,同時與「城管微平臺」系統關聯,一旦監測到噪音擾民現象,不僅會自動報警,還會自動呼叫執法人員前往查看。
家住川環南路南廣場附近的韓阿姨說,自從有了這套監測系統,噪音擾民現象顯著減少,「跳舞的人看到大屏幕上顯示的分貝數,就會降低音樂的聲音,否則城管也會派人過來。」
除了噪音擾民應用場景,川沙新鎮「城管微平臺」系統還針對城市管理中的亂點、痛點,設置了20個智能監控點,實時監管和快速處置,提升執法效能,同時開展長效管理。
例如,妙境路城南路丁字路口,一度因為人流量大、商鋪眾多而成為城市治理亂點。經過六個月集中整治後,亂停車、佔道經營等亂象不見了。川沙新鎮在該處設置了智能監控點,作為後續長效管理機制之一。
川沙城管中隊副中隊長徐強偉介紹,藉助「城管微平臺」的應用,城管中隊對市容秩序的監管、對違規行為的檢測和取證,以及後續管理和行政處罰,都有了更多依據。
黃振華介紹,川沙新鎮後續還將結合地方實際,根據老百姓的訴求,不斷開發更多實用的應用場景。「例如針對群租現象,我們計劃與自來水公司合作,將數據與城管微平臺共享,發現水費異常就自動預警,為後續研判、解決群租問題提供技術支撐。」他說。
文字:沈馨藝
原標題:《廣場舞阿姨分貝剛超標,就有「天外來音」提醒!更厲害的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