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通遼市:「防控不留死角、不存盲區,咱老百姓心安」

2020-12-22 人民網

「大姐,東西給你送門口了。特殊時期少出門,家裡缺啥直接在微信上說,我們替你跑腿……」通遼市科左中旗保康鎮哈沙吐嘎查的黨員志願者們,在村裡挨家挨戶的「走街串巷」。

這批由黨員組成的「戰疫小組」每天堅持為返鄉人員測量體溫、反覆告知村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知識,他們冒著嚴寒在村口24小時不間斷地輪流值班……正是他們夜以繼日的堅守,群眾心裡才更踏實。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後,特別是自治區啟動一級響應以來,通遼市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圍繞疫情防控這個中心大局,整合組織資源、凝聚組織力量、發揮組織優勢;圍繞「發現傳染源、阻斷傳播渠道」兩條主線,通過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辦法,各項防治工作正在緊張有序推進。

黨員衝鋒一線:用崗位堅守捍衛群眾健康安全

「黨組織就是群眾的主心骨,平安的守護者,黨群連心就沒有翻不過去的山,過不了的坎兒!」面對疫情,庫倫旗額勒順鎮泊白嘎查的老黨員布和特木勒主動請纓,成為疫情戰鬥小組成員。上崗後,布和特木勒不敢有絲毫懈怠,不斷地給聯繫戶打電話、發微信視頻,詢問身體狀況、人員流動狀況,「勤洗手、戴口罩」更是成為了他的口頭禪,村民親切地稱呼他為「微信唐僧」:「是老黨員布和特木勒不停地嘮叨,讓我們意識到疫情防控的嚴重性。」

為疫情防控匯聚強大的工作合力,凝聚磅礴戰鬥力量,庫倫旗將鎮、村兩級黨組織和黨員關口前移,工作重心下沉基層一線,在蘇木鄉鎮、嘎查村(社區)成立207個「尖刀班」、604個「戰鬥隊」和582個戰鬥小組,形成疫情防控「一盤棋」,四級聯動一體化作戰,做好疫情檢測、排查、預警、防控等工作,實現防控全覆蓋,守護無死角,鍛造疫情防護鋼鐵防線。

黨員先鋒在社區疫情防控檢查點駐守崗位

扎魯特旗推行「363」工作法,讓群眾紛紛點讚:「這個方法好,防控不留死角,咱老百姓心安。」

「363」即構建「三級」網格體系、健全「六聯」防控機制、履行「三項」服務職責,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構建「三級」網格體系,在蘇木鎮場規範設置三級紅色網格管理體系,以蘇木鎮場為單位設定一級網格18個,以嘎查村(分場)為單位設定二級網格239個,以嘎查村(分場)現有村民小組為單位設置三級網格1195個。

同時,扎魯特旗建立「六聯」防控機制,即重點人員聯排、外來車輛聯查、異常情況聯動、卡點設置聯防、工作信息聯通、人員物資資源聯享。履行「三項」服務職責。在疫情防控警報全面解除前,基層黨員幹部需每天上門走訪聯繫戶,落實好「三項」職責,即「三必到」,出現相應病症時必到、需要代跑代辦時必到、發生矛盾糾紛時必到;「三必問」,問家庭成員身體狀況、問生活物資儲備情況、問代跑代辦代購需求;「三必看」,看防控措施是否落實到位、看是否有陌生來訪人員、看是否有逃避檢查或外出跡象。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每個網格、每個嘎查村、每戶家庭,確保不留死角、不存盲區。

同樣,在科左中旗巴彥塔拉鎮東巴彥塔拉嘎查,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從刷屏朋友圈的「防控疫情我承諾」「共產黨員在一線」,到廣大農村牧區黨員積極參與24小時輪班值守、疫情排查、宣傳引導等各項工作,處處可見黨員幹部的身影。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嚴峻考驗,科左中旗農村牧村廣大黨員幹部用實幹擔當踐行初心使命,用崗位堅守捍衛群眾健康安全。

村口24小時輪值

蒙漢雙語宣傳:打通信息傳遞「最後一公裡」

連日來,「村村響」應急廣播通過不斷重複播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知識的語音提示,在通遼市農村疫情防控宣傳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從1月25日開始,通遼市在8個旗縣市區緊急啟動應急廣播村村響重大疫情宣傳機制,上下聯動,向農牧民家家戶戶同步發聲。7個平臺、2365個行政村、9460個大喇叭,每個行政村4個大喇叭系統,加之各地自行購置安裝的自然村大喇叭,覆蓋通遼市大部分農村牧區,行政村所在地覆蓋率達到90%以上。

通遼市7個村村響平臺每天早、中、晚3個時間段滾動播出3個小時左右,各地用蒙漢兩種語言播放黨中央、自治區、通遼市和各旗縣市區防控舉措,發布當日疫情權威信息,宣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知識;其中680個民族嘎查用蒙古語播出。全面鋪開的應急廣播體系,打通了信息傳遞的「最後一公裡」。

同時,為了能夠最大限度消除群眾恐慌,引導群眾理性看待疫情,相關部門還通過廣播、電視、微信、微博等各種載體,每日發布疫情動態和各類防護知識,並通過烏力格爾、好來寶、快板說書等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向群眾普及防疫知識,倡導「居家文明」新風尚。

近日,庫倫旗農牧民微信群和朋友圈有幾段小視頻火了起來。庫倫旗茫汗蘇木勝利嘎查農牧民額爾敦寶力稿自發自編自唱,宣傳疫情防範措施,呼籲農牧民不出門、不串門、做好防疫措施;庫倫旗公益小天使們錄製視頻為疫情防控發出倡議,「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公益小天使提醒您,取消聚會,生命第一,勤洗手,戴口罩,疫情防控我們在一起,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群眾集思廣益,身體力行,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

全城愛心接力:眾志成城匯聚起磅礴力量

「我雖然腿腳不利索,但身體沒多大毛病,國家遇到困難了,我得出一份力。」庫倫旗扣河子鎮平安村下豐樹山村小組志願者隊伍中68歲老人孫福平說道。連日來,在疫情前方,自發組織的黨員志願者隨處可。他們充分發揮熟悉村情、社情優勢,作為最美「逆行者」,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協助網格員開展流動人員登記、測量體溫、勸阻點站崗、宣傳引導等工作,作為戰略協助力量,充分發揮生力軍作用。

紅十字會捐贈物資

科爾沁街道轄區企業美聯佳連鎖超市無償向科爾沁街道捐贈醫用口罩10000隻,共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超市負責人說:「聽說不少藥店口罩脫銷,尤其是社區、派出所、環衛這些戰鬥在防控疫情一線的工作人員對口罩的需求量比較大,這是為了感謝你們的堅守和勇氣。」小小的防護口罩不僅彰顯著企業的愛心,更是眾志成城全民攜手共築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堅實屏障的動人一幕。

科左後旗紅十字會、旗志願者聯盟、各大藥房、農家菜館等部門通力合作,積極籌集醫療設備、藥品、個人防護等醫療防控物資,免費為奔赴一線的駐村幹部和路政執法人員發放醫用口罩,免費為一線工作人員提供中餐晚餐……貼心的善舉溫暖了一線工作人員的心。

通遼市社會各界為防控疫情而發出善舉,用實際行動支持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用愛心溫暖了一座城。

相關焦點

  • 寥廓公園疫情防控不留死角
    本報訊近段時間以來,寥廓公園管理處幹部職工堅守崗位,積極投入疫情防控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多方籌措防疫物資,確保園區防疫陣地安全。各班組全天值守並做好安排部署,對寥廓公園、河濱公園園內405個垃圾桶、10個分類式垃圾箱、9座公廁、7個治安崗亭、2個吸菸亭、2個垃圾中轉箱體及各班組休息區、停車場等公共場所進行每天2次的精細化消殺工作;同時,持續做好動物籠舍的衛生清潔、消毒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工作不留死角。全方位做好遊客勸返工作。
  • 內蒙古通遼市:村裡有了「好當家」 致富根基扎得牢
    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慶和鎮火犁村設施農業園區裡,村民王子玲正在採摘西紅柿:「咱們的西紅柿不上農藥化肥,個大、紅沙又保甜。」靠著夫妻二人在設施農業園務工的收入,王子玲在去年脫貧,同時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慶和鎮黨委書記於豔春正忙著把西紅柿裝箱:「如今的好日子讓人有了心氣,就像這又沙又甜的西紅柿。」
  • 內蒙古通遼市:「事業村官」激勵基層幹部爭先創優
    原標題:內蒙古通遼市:「事業村官」激勵基層幹部爭先創優 「村裡盤活了閒置的村部,建設了白鵝孵化廠,年孵化白鵝30萬隻,現在已經形成養殖、供、銷一條龍的發展模式。有了產業,村民們就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通遼市科爾沁區慶和鎮永和屯村黨支部書記郭春成告訴記者。
  • 北京春節後復工首日,英藍大廈全方位防控不留死角
    昨天是北京春節後復工首日,如何在人流量大的情況下做到防控疫情不留死角,確保辦公經營秩序正常?
  • 用血肉之軀築起「銅牆鐵壁」——來自內蒙古疫情防控一線的報告
    「雖然條件很艱苦,但把疫情防控住,苦點累點也值得。」李俊平說。眾多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以帳篷為陣地,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入戶排查、對重點群體監控、噴灑消毒液,以守住社區這道防線為目標,切斷一切病毒可能輸入、擴散的渠道。內蒙古各地也不斷大膽創新,在防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上下功夫。
  • 2020中國歌劇舞劇院通遼市考區 第三批線下考級通知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恢復開展社會藝術水平現場考級活動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的通知,經中國歌劇舞劇院考級委員會通遼市考區申請,通遼市文化旅遊局、通遼市文化旅遊執法局
  • 北京市力邁國際學校:防控疫情不鬆懈,安全管理無死角
    安全防控 平安校園力邁高中九華校區疫情防控衛生消毒工作北京市力邁國際學校為了強化做好冬季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力邁高中九華校區全體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11月19日,借著全體學生外出進行課外活動的東風,德育處生活老師、後勤部、校醫務室三部門聯合,對學生生活區進行全面消殺。
  • 內蒙古公布20批次不合格樣品 半數檢出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
    3批次樣品檢出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3批次樣品檢出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其中,2批次樣品檢出地西泮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通遼潤泰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鮮活鯉魚(淡水魚);通遼市維多利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通遼市科爾沁區新建大街門利活魚批發行批發的三鱗魚(淡水魚)。
  • 給力|通遼市消防文化主題公園開園啦!
    給力|通遼市消防文化主題公園開園啦!>12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消防救援支隊在西拉木倫公園舉行通遼市消防文化主題公園開園暨消防志願服務隊授旗儀式,這標誌著通遼市首個向公眾開放的消防文化主題公園落成。
  • ...疫情防控的時代華章:內蒙古太僕寺旗人民法院駐村第一書記張利群
    內蒙古自治區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以忠誠擔當,譜寫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的時代華章:內蒙古太僕寺旗人民法院駐村第一書記張利群張利群,1984年1月來到太僕寺旗人民法院工作作為幫扶人,他是帶領村民發展的「領頭羊」、群眾的「貼心人」,作為第一書記,他是工作隊員的「壓艙石」、扶貧決策的「主心骨」,在「病魔」面前,張利群同志用一名共產黨員的忠誠和擔當、智慧和汗水,守護百姓健康、帶領群眾增收致富,譜寫了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的時代華章。2、剛出爐!杭錦旗這家鄉村牧區旅遊接待戶為自治區級!
  • 這次「整容」,不留任何死角!
    這次「整容」,不留任何死角!全體人員對衛生死角開展清理整治,形成了黨員幹部先行、志願者參與、群眾配合的共建衛生格局。這次「整容」,不留任何死角!》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
  • 內蒙古公布11批次不合格樣品 涉及農藥殘留超標、食品添加劑使用等...
    食用農產品檢出農藥殘留超標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2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農藥殘留超標問題,分別為:五原縣華聯生活超市銷售的韭菜檢出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通遼市科爾沁區交通路剛剛商店三中店銷售的、標稱一奇大庫(生鮮庫)批發的茄子檢出氧樂果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通遼市民族歌舞團團長兼黨支部書記白擁軍接受調查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劉 惠)1月8日,記者從內蒙古紀委監委了解到,通遼市文化旅遊廣電局黨組成員、通遼市民族歌舞團團長兼黨支部書記白擁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白擁軍,男,1968年10月出生,大學學歷,2001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4月參加工作,通遼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常委會委員。曾任通遼市科左後旗烏蘭牧騎隊長;通遼市科左後旗文化局副局長、烏蘭牧騎團長;通遼市民族歌舞團團長兼黨支部書記;2019年5月至今,任通遼市文化旅遊廣電局黨組成員、通遼市民族歌舞團團長兼黨支部書記。
  • 2020通遼市教師招聘職位表_各地區教師職位表下載入口
    【導讀】華圖內蒙古公務員考試網同步通遼教育局發布:2020通遼市教師招聘職位表_各地區教師職位表下載入口,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考試交流,政策解讀,備考資料下載請加【2020內蒙古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更多資訊請關注內蒙古華圖微信公眾號(nmghuatu),內蒙古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471-3248222.
  • 內蒙古多地緊急尋找相關密切接觸者
    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 1月9日凌晨,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收到上級推送的密切接觸者信息,有2人為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於1月6日10:36乘坐K957次列車13號車廂由遼寧省錦州市到科爾沁左翼後旗甘旗卡站。
  • 他們被授予「內蒙古最美逆行醫師」~
    本次大會上,自治區醫師協會決定對203名援鄂醫師進行表揚獎勵,授予「內蒙古最美逆行醫師」榮譽稱號。根據疫情防控的有關要求,此次大會採取線上線下同步的方式舉行,12個盟市相關醫療衛生機構在線上以網絡視頻形式同步收看。
  • 內蒙古8個旗縣出現特大暴雪,中小學停課
    11月19日,內蒙古自治區氣象臺發布雪情信息顯示,內蒙古8個旗縣的8個站出現特大暴雪,其中,通遼市奈曼旗43.2毫米、赤峰市敖漢旗36.9毫米、通遼市科爾沁區35.9毫米。
  • 來看內蒙古多地密集通告→
    倡導務工人員非必要不回鄉在務工地點過年確有需要返鄉者需嚴格遵守當地的核酸、備案、隔離等防控要求通遼市1月8日, 通遼市發布《關於加強春節期間社會管控的通告》:·嚴格遵守來返通人員提前報備制度·倡導「非必要不出盟」,鼓勵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帶頭在盟內過節,原則上不外出,確需離盟的須報經所在單位批准,同時提前向所在嘎查村(社區)報備;建議盟內群眾減少不必要出行,留在盟內過節,儘量不出國出境或前往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必須外出的,要提前向所在嘎查村(社區)報備;出行盟外人員全程做好個人防護,返錫後第一時間主動報告,並按屬地疫情防控要求,自覺接受管理。
  • 「黨派動態」民盟通遼市第四屆第十次全體委員會議召開,白紅梅當選...
    12月16日下午,民盟通遼市第四屆第十次全體委員會議召開,補選主任委員。民盟內蒙古區委專職副主委、監督委員主任胡潤召,民盟區委組織部部長、監督委員會副主任徐莉萍,民盟區委組織部幹部、監督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任志海,中共通遼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王宏華出席會議。
  • 通遼市今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72.96億斤
    2020年通遼市糧食總產量17296345940斤,比去年同期增幅1.91%。2019年,通遼市糧食產量達到169.7億斤、增產6.4億斤。2018年通遼市糧食總產量163.3億斤、增產13.1億斤。我市糧食總產量實現連續增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