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閆董啟航,出生於2012年10月。孩子從小就對音樂特別的敏感,在剛學會說話的時候,已經會哼唱一些簡單的曲調。
2018年9月,我們給他報名開始學習鋼琴,練琴便成了他每天都必須要做的事情,像一日三餐般,形成了習慣。
儘管練琴很辛苦,很枯燥,卻從不輕言放棄,這是作為孩子的媽媽由衷感到驕傲的地方。
2020年春節,突如其來的疫情,阻止了家長們外出工作的步伐和學生們上學的腳步,每周一次的鋼琴課也被迫暫停了。這半年的時間,沒有了老師的指導,放鬆了對待練琴的態度,沒有做到天天堅持。
在7月份各種培訓班恢復開課之後,啟航的啟蒙老師,由於個人原因離開了。於是,我們重新選擇了「新樂府琴行」。
通過和李紅老師的見面、試課之後,李老師說,孩子前期的基礎不夠紮實,彈琴的水平下滑得特別厲害,幾乎回歸到啟蒙階段了。這就意味著一切需要從「零」開始,這次教訓,讓我們明白了每天堅持練琴的重要性。
俗話說:「 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百日空」;「三天不練門外漢,四天不練瞪眼看。」雖是句俗語,卻也著實是有道理的。
記得曾經有一位記者向某位著名演奏家提問:「大師,請問怎樣才能區分演奏大師和學生呢?」 對方回答說:「大師,就是每天練琴的學生。」
鋼琴技術的掌握,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是需要每天的練習的,只有每天練習了,通過日積月累的練習手指的靈活程度、對鋼琴琴鍵的熟悉度以及識譜能力都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老師針對啟航的學情,重新制定了學習方案,必須從《小湯1》開始複習,再穿插練習《兒鋼》和《拜厄》。除了每周一節新課之外,又增加了兩節陪練課,便於督促練琴效果。
現在,啟航基本上能做到每天堅持練琴40分鐘,明顯的能看得到他的進步。
啟航今年已經八歲了,是二年級的小學生了。他的愛好廣泛,除了彈琴外,還喜歡唱歌、繪畫、摺紙、閱讀等。
學琴之路無捷徑,貴在一點一滴的堅持,而這種堅持,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
我想學琴的意義不僅僅是讓孩子掌握鋼琴的演奏技巧,培養對音樂的熱愛,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還可以通過學琴培養孩子的堅持性和毅力,磨練孩子的意志,建立牢固的自信,可以使孩子終生受益。
用心教琴,用愛育人(李紅)
將「用心教琴,用愛育人」進行到底(李紅)
音樂改變人生,鑄就人生,更能引領人生
學習鋼琴這段歷程,必定會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人生
別再問學鋼琴有沒有用,一切都交給時間來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