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公報勞動爭議案例裁判規則匯總(2004-2020

2020-12-19 騰訊網

關注我們,一個幫您解決法律問題的公眾號

小編查閱了2004-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報》中刊登的所有勞動爭議相關案例,將裁判觀點匯總,供大家在實務中參考。特說明如下:

1、2004—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未刊登過勞動爭議案例(工傷行政案件除外),2009年開始刊登勞動爭議案例;

2、2009年—2020年共刊登16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含2個小編特別註明的不屬勞動爭議案例),7個來源於江蘇,6個來源於上海,剩下3個,北京、重慶、四川各1個;

3、公報中刊登的案例不是最高法院發布的指導案例,具有地域性,不具普適性。比如2013年第6期中的特殊疾病24個月醫療期案例,就屬江蘇的地方做法,國內很多地區並不認為特殊疾病直接享受24個月醫療期。

李林霞與重慶漫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勞動爭議糾紛案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20年第10期(總第288期)

【裁判摘要】

網絡主播與合作公司籤訂藝人獨家合作協議,通過合作公司包裝推薦,自行在第三方直播平臺上註冊,從事網絡直播活動,並按合作協議獲取直播收入。因合作公司沒有對網絡主播實施具有人身隸屬性的勞動管理行為,網絡主播從事的直播活動並非合作公司的業務組成部分,其基於合作協議獲得的直播收入亦不是勞動法意義上的具有經濟從屬性的勞動報酬。因此,二者不符合勞動關係的法律特徵,網絡主播基於勞動關係提出的各項訴訟請求,不應予以支持。

吳繼威與南京搏峰電動工具有限公司勞動合同糾紛案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20年第9期(總第287期)

【裁判摘要】

因用人單位整體搬遷導致勞動者工作地點變更、通勤時間延長的,是否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三項規定的「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情形,需要考量搬遷距離遠近、通勤便利程度,結合用人單位是否提供交通工具、是否調整出勤時間、是否增加交通補貼等因素,綜合評判工作地點的變更是否給勞動者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嚴重不便並足以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如果用人單位已經採取適當措施降低了搬遷對勞動者的不利影響,搬遷行為不足以導致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勞動者不得以此為由拒絕提供勞動。

蔡玉龍訴南京金中建幕牆裝飾有限公司勞動合同糾紛案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20年第4期(總第282期)

【裁判摘要】

用人單位應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手續,並在合理期限內為勞動者辦理專業證件轉移手續。用人單位不及時辦理上述事項,致使勞動者在再次就業時無法辦理相關入職手續,或者無法出示相關證件,嚴重影響新用人單位對勞動者工作態度和職業能力的判斷,從而導致勞動者不能順利就業,損害勞動者再就業權益的,應對勞動者的未就業損失進行賠償。

江蘇澳吉爾生態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曾廣峰確認勞動關係糾紛案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9年第12期(總第278期)

【裁判摘要】

勞動者按用人單位崗位要求提供勞動,受用人單位管理,以自己的勞動獲取勞動報酬,符合勞動法律關係的特徵,應當認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係。即使勞動者與其他單位存在人事關係,但在非因勞動者自身原因導致該人事關係未正常履行且勞動者從其他單位取得的報酬不足以維持基本生活的情況下,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與其他單位存在人事關係為由,否認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存在勞動關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劉丹萍與南京仁創物資有限公司勞動爭議糾紛案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8年第7期(總第261期)

【裁判摘要】

用人單位未與人事主管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人事主管訴請用人單位支付因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賠償,因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系人事主管的工作職責,人事主管有義務提示用人單位與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人事主管如不能舉證證明其曾提示用人單位與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則不應支持其訴訟請求。

張傳傑訴上海敬豪勞務服務有限公司等勞動合同糾紛案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 2017年第5期(總第247期)

【裁判摘要】

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用人單位不得解除或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即使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解除協議也應認定無效。

包利英訴上海申美飲料食品有限公司勞動合同糾紛案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 2016年第12期(總第242期)

【裁判摘要】

勞動者仍在原工作場所、工作崗位工作,勞動合同主體由原用人單位變更為新用人單位的,應當認定屬於「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工作年限應當連續計算。勞動者用人單位發生變動,對於如何界定是否因勞動者本人原因,不應將舉證責任簡單地歸於新用人單位,而應從該變動的原因著手,查清是哪一方主動引起了此次變動。勞務派遣公司亦不應成為工作年限連續計算的阻卻因素。

候宏軍訴上海隆茂建築裝潢有限公司勞動合同糾紛案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5年第11期(總第229期)

【裁判摘要】

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是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時,工傷職工應當享受的由用人單位支付的費用。在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下,用人單位仍有義務向工傷職工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四川省雙流縣人民檢察院訴胡克金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5年第6期( 總第224期)

【裁判摘要】

一、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單位或自然人,違法用工拒不支付勞動報酬,且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後逃匿的,即使工程總承包商墊付勞動報酬,也不影響追究其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刑事責任。

二、人力資源和勞動保障部門作出的含有要求行為人「支付勞動報酬」的意思表示的責令改正通知書,是構成拒不支付勞動罪的前置條件的法律文書。行為人在被責令支付後以逃匿方式實施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

小編註:本案系刑事案件,但與勞動法相關,故也整理進本專題。

張建明訴京隆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支付賠償金糾紛案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4年第7期(總第213期)

【裁判摘要】

用人單位規章制度是在本企業內部實施的、關於組織勞動過程和進行勞動管理的制度。用人單位以勞動者嚴重違反單位的規章制度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提起相關訴訟的,法院應當依法審查該規章制度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如果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超越合理權限對勞動者設定義務,並據此解除勞動合同,屬於違法解除,損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賠償金。

北京泛太物流有限公司訴單晶晶勞動爭議糾紛案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3年第12期(總第206期)

【裁判摘要】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關於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資的規定,是對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規定的懲戒。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雙方之間籤署的其他有效書面文件的內容已經具備了勞動合同的各項要件,明確了雙方的勞動關係和權利義務,具有了書面勞動合同的性質,則該文件應視為雙方的書面勞動合同,對於勞動者提出因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而要求二倍工資的訴訟請求不應予以支持。

上海珂帝紙品包裝有限責任公司不服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責令補繳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費案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3年第11期(總第205期)

【裁判摘要】

從事勞務派遣業務的單位應當依法登記設立。用人單位與未經工商註冊登記、不具備勞務派遣經營資質的公司籤訂用工協議,與派遣人員形成事實勞動關係,應由用人單位依法為其繳納綜合保險費;用人單位與不具備繳費資格的主體的協議約定,不能免除其法定繳費義務。

小編註:本案系行政案件,但與勞動法相關,故也整理進本專題。

梁介樹訴南京樂府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3年第6期(總第200期)

【裁判摘要】

患有癌症、精神病等難以治療的特殊疾病的勞動者,應當享受24個月的醫療期。醫療期內勞動合同期滿,勞動合同應當延續至醫療期滿時終止。用人單位在醫療期內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起訴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撤銷用人單位的解除或者終止通知書。

上海冠龍閥門機械有限公司訴唐茂林勞動合同糾紛案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2年第9期(總第191期)

【裁判摘要】

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對應聘者學歷有明確要求,而應聘者提供虛假學歷證明並與用人單位籤訂勞動合同的,屬於《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的以欺詐手段訂立勞動合同應屬無效的情形,用人單位可以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解除該勞動合同。

郭懿訴江蘇益豐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0年第6期(總第164期)

【裁判摘要】

即將畢業的大專院校在校學生以就業為目的與用人單位籤訂勞動合同,且接受用人單位管理,按合同約定付出勞動;用人單位在明知求職者系在校學生的情況下,仍與之訂立勞動合同並向其發放勞動報酬的,該勞動合同合法有效,應當認定雙方之間形成勞動合同關係。

王雲飛訴施耐德電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勞動爭議糾紛案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09年第11期(總第157期)

【裁判摘要】

競業禁止是指負有特定義務的勞動者從原用人單位離職後,在一定期間內不得自營或為他人經營與原用人單位有直接競爭關係的業務。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用人單位與負有保守商業秘密義務的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競業禁止條款,同時應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給予勞動者一定的競業禁止經濟補償;未約定給予勞動者競業禁止經濟補償,或者約定的競業禁止經濟補償數額過低、不符合相關規定的,該競業禁止條款對勞動者不具有約束力。

(本文源自:山東高法)

相關焦點

  •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20年1-11期公報案例裁判摘要彙編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20年1-11期公報案例裁判摘要彙編(總第279期-總第289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公布的案例是最高人民法院正式選編的適用法律和司法解釋審理各類案件的典型裁判範例,2020年已發布11期(總第279期-289期),共33例。
  •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20年1-11期民商案例裁判摘要彙編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20年1-11期公報案例裁判摘要彙編(總第279期-總第289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公布的案例是最高人民法院正式選編的適用法律和司法解釋審理各類案件的典型裁判範例
  • 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常見的五個勞動關係問題如何處理?
    但不少勞動者還會有擔心與疑問,在遲延復工期間的一些勞動爭議問題則顯得尤為重要,匯總了幾個較為突出的問題以供讀者參閱。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本文共計 5685 字員工患新冠肺炎或被隔離期間用人單位可否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
  • 大連法院案例入選最高院二巡發布的2015年至今東三省行政審判15個...
    大連法院案例入選最高院二巡發布的2015年至今東三省行政審判15個典型案例 2020-12-21 13: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防控期間這5種勞動關係如何處理?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人社廳發明電〔2020〕5號)裁判規則勞動者患特殊疾病的醫療期內,用人單位不得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梁介樹訴南京樂府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案例要旨:患有癌症、精神病等難以治療的特殊疾病的勞動者
  • 勞動爭議裁判規則-工資之標準篇
    【(2020)魯02民終2770號】2根據同工同酬原則確定勞動者工資標準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準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
  • 最高院案例:當事人提起的反訴被告中含有非本訴當事人的,即使該...
    最高院案例:當事人提起的反訴被告中含有非本訴當事人的,即使該反訴與本訴具有事實關聯性,法院亦不應予… 2020-05-12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社部最高法聯合發布第一批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完整版)
    、人民法院辦案指導力度,切實提高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處理質效,全力維護勞動人事關係和諧與社會穩定,現發布第一批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請 各地仲裁機構、人民法院在辦案中予以參照。附件: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第一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7月10日一、涉疫情類案例1.用人單位能否以新冠肺炎疫情屬不可抗力為由中止勞動合同
  • 《民法典》債務加入相關規則解讀及最高法院相關裁判規則匯總
    三、最高法院關於債務加入的裁判規則通過檢索中國裁判文書網中最高法院裁判的相關類案,分析司法實踐中關於債務加入糾紛發生的原因,選擇其中較為典型的案例,梳理了最高法院相關類案裁判規則,以期為此類糾紛的正確處理提供較為有效的解決思路。
  • 借《達拉崩吧》,盤點2020年勞動領域裡的巨龍、少年、國王、公主
    這是一個疫情來勢洶洶而又難以祛除的年份,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領域的相關政策集中體現了管制與自治的博弈。2020年既是過去十年的終點,也是未來十年的起點,2020年勞動領域所呈現的博弈、拉鋸以及新探索、新趨勢,值得我們梳理與總結。《歌手·當打之年》第八期,周深以一曲《達拉崩吧》驚豔全場,周深在這首歌的演唱過程中,一人通過聲音轉換扮演了多種角色。
  • 最高法院關於建設工程合同無效認定裁判規則精選(2020裁判珍藏版)
    寫在前面檢索中國裁判文書網中公布的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審結的案例,其中與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有關的案例有130個。本文選取其中26個具有一定典型意義的案例,分析提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具體爭議焦點的裁判規則,以期為同類問題提供有針對性的解決思路。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認定的相關規範(一)《招投標法》的相關規定第43條 在確定中標人前,招標人不得與投標人就投標價格、投標方案等實質性內容進行談判。
  • 最高法案例解讀:3種常見情形下,股權轉讓合同效力的裁判規則
    本文導讀:實踐中,公司法案例中,股權轉讓糾紛案件的數量佔比是很高的。而此類案件審理過程中的爭議焦點往往在於——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問題。本文通過解讀相關案例中,3種常見不同情形下法院對此問題的裁判規則——1、股權轉讓協議未獲批准前,合同效力如何判定?
  • 法規釋義 | 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和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是什麼...
    法規釋義 | 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和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是什麼關係?br/> 《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組織規則》第九條規定,仲裁委員會下設實體化的辦事機構,具體承擔爭議調解仲裁等日常工作。辦事機構稱為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設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仲裁院對仲裁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 最高人民法院第1-25批指導性案例分類裁判要點梳理(刑事類)
    第三期將發布刑事類的22個指導性案例,按罪名分類把刑事類案例進行匯總。方便大家組織學習,分享交流。>【裁判要點】1.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單位或者個人(包工頭),違法用工且拒不支付勞動者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應當以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追究刑事責任。
  • 日照鋼鐵多起勞動糾紛:因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被判支付賠償金
    日照鋼鐵有限公司(下稱日照鋼鐵)捲入多起與員工的勞動糾紛當中。記者從中國裁判文書網公示的相關法院判決文書中了解到,日照鋼鐵多起案例均因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被判令支付賠償金。中國裁判文書網7月24日發布的山東省日照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魯11民終1326號民事判決書顯示,2013年9月3日,孟某某到日照鋼鐵工作,雙方多次籤訂勞動合同。最後一次勞動合同期限自2018年9月4日至2023年9月3日。
  • 《民法典》默示意思表示規則在勞動合同變更中的適用前景:以三起...
    《民法典》默示意思表示規則在勞動合同變更中的適用前景:以三起典型案件為例 發表時間:2020-08-10 09:47:01 作者:崔震宇 來源
  • 最高院案例與觀點 公司篇
    3.與公司法強制性規範衝突的公司章程條款無效裁判要旨公司章程屬於自治性規則,股東可根據意思自治原則制定、修改公司章程,但不得違反公司法的強制性規範,否則不具有法律效力。11.合夥糾紛還是勞動爭議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意見: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經研究,一致同意二審法院對此案的處理意見,認為,本案當事人之間就合夥企業向霍某發出的除名通知書所發生的爭議,實質上是作為合伙人的常氏三兄弟與霍某就霍某是否具有合伙人身份發生的爭議。
  • 最高院:勞動者是否能夠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
    裁判要旨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於再審期間提交了《企業機讀檔案登記資料》,用於證明再審被申請人(一審原告)與案外人公司已建立了勞動關係,從而主張其自始不願履行與再審申請人之間新的勞動合同。但我國現行法律並未禁止勞動者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再審被申請人(一審原告)與案外人公司之間的勞動關係成立與否,不影響原判決對其與再審申請人之間存在勞動合同關係的認定。
  • 最高院發布4件指導性案例,廣州中院這一案例入選!
    ,均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案例,其中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李秋月等訴廣州市花都區梯面鎮紅山村村民委員會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責任糾紛案》入選本批指導性案例。、具有法源性的案例,也是最為重要、入選難度最大的案例種類,在統一裁判尺度,指導審判實踐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