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9月30日上午8時51分,一架美制UH-1H軍用直升機突然降落在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新縣一塊紅薯地裡。我邊防軍和民兵迅速趕來包圍了這架編號為576的黃綠色直升機。
機上一共走下來10個人,為首的是越南空軍少尉飛行員喬清陸、越南空軍準尉、空中機械師黃春團、退役準尉空中機械師黎玉山和建築工程師楊文利。在主動交出武器後,喬清陸說明自己此行的目的是因為不滿黎筍集團的統治而來中國尋求政治避難的。
事件的來龍去脈要從策劃、組織者喬清陸說起。
喬清陸的父親是一名曾在中國培訓深造的越共老黨員,對中國有很深的感情。1975年黎筍掌權後,推行一系列反華排華政策,像喬清陸父親這樣有親華傾向的人士都被清除出政府部門和要害崗位。
喬清陸1969年便參加了越南人民軍,一九七五年國家統一後,作為一名出色的直升機駕駛員,喬清陸得以繼續在軍中服役,奔波於寮國、柬埔寨和柬泰、越中邊界,執行運輸任務。
連年的戰爭造成的生靈塗炭,使他深惡痛絕,逐漸產生了脫離越南前往中國的念頭。
當時的越南民眾中,不滿政府窮兵黷武政策的大有人在,各類人員外逃現象嚴重(現在柬埔寨洞裡沙湖地區那些可憐的水上人家,很多都是外逃人員的後代)。
越南國防部和地方政府對防止這類事件的出現採取了嚴密的防範管控措施。喬清陸所在的空軍部隊為防止飛行員駕機叛逃,規定飛機停飛後,必須將指示方向的磁羅經和啟動用的電瓶拆下來集中保管,沒有命令不得私自啟用。
喬清陸把駕機叛逃的打算告訴了他的好朋友——空軍地勤機械師黃春團準尉,得到了黃的積極響應。隨後,他們又聯繫上同樣有外逃的打算的建築工程師楊文利、退役準尉空中機械師黎玉山等8人,密謀參與叛逃的人數達到了10個人。
後來,楊文利和黃春團,幾度周折,終於花高價買到了一個舊電瓶和一個磁羅經。
為叛逃行動做好了物質準備,接下來他們要做的就是等待機會。
機會終於來了!越南人民軍總政治部的一架美制UH—1H直升機近期要去中越邊境視察防務,作為有著1800多小時飛行經歷的老資格飛行員,喬清陸被定為該機的駕駛員。
1981年9月17日,喬清陸、黃春團同楊文利在胡志明市進行最後的計劃修正並確定了實施方案。
9月30日凌晨4時整,喬清陸和黃春團憑出入證順利通過兩道崗哨,來到白梅機場腹地。他們脫去外衣,以晨跑的姿勢接近停機坪。攜帶電瓶和磁羅經的機械師黎玉山和另一個同夥通過事先剪斷的鐵絲網爬過停機坪圍牆缺口匍匐到直升機旁,四人匯合後立刻安裝設備。
凌晨5時7分這架編號為576的直升機騰空而起,三分鐘後抵達事先約定地點,接上楊文利等其他6個人後以最快速度徑直北飛前往中國。
直升機離開白梅機場大約1小時後,越軍幾架米格—21殲擊機從後面追趕而來試圖攔截。
為了甩掉追兵,喬清陸不斷變換著航向和高度,時而穿雲過霧,時而貼地飛行,最低時離地面只有5米。他還採取了鑽山溝和貼近山壁等等辦法,千方百計擺脫追蹤。
越軍追擊的米格-21噴氣式殲擊機由於速度過快在崇山峻岭中投鼠忌器,施展不開。再加上蘇制米格戰鬥機機載雷達等電子設備性能落後,無法快速準確捕捉鎖定前面利用地貌掩護超低空逃遁的直升機。
經過兩個多小時、130公裡鬥智鬥勇驚心動魄的飛行,他們終於北京時間1981年9月30日8時57分,迫降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新縣一塊紅薯地裡。
......
1981年10月8日,中國向全世界公開了這一事件:《人民日報》頭版發表簡訊「反對黎筍反動集團的黑暗統治,喬清陸等十人駕機逃離越南到我國,表明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來意後,受到我有關方面的接待」。
越南國內迅速作出反應,辯解上述人員在越南犯有「殺人罪」,是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才逃亡中國的。
10月16日,《人民日報》刊發消息「我有關部門根據中國法律規定允許喬清陸等十人在我國居留」。同日,喬清陸、黃春團、黎玉山和楊文利在北京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說明逃離越南的原因,並介紹了越南國內形勢及越南侵略柬埔寨等情況。
10月20日下午,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前越南領導人黃文歡(遭黎筍迫害出走的越南國會常務委員會副主席)在北京會見了喬清陸一行。
後來,除楊文利請求前往法國投奔親友外,其餘9人均選擇定居中國。
再說說那架直升機:由美國貝爾公司研製的UH—1系列多用途直升機,綽號"美國老爹",採用雙發單旋翼,最多可載14人,最大航程420公裡、最快速度205公裡/小時,最大載重兩頓,生產總數在16000架以上(裡面約7000架曾在越戰服役),憑藉優異的性能該機出口到很多國家。是世界上生產數量最多的幾種直升機之一,到2019年臺灣軍隊仍有裝備。在越南戰爭中,蝗蟲般漫天飛舞的UH-1,成了越戰的一個標誌性符號。
而那架創造傳奇的UH—1H直升機在被中國科研人員測繪、研究後使命完成,現存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頤養天年,供人們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