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I講座回顧│新手如何開始寫一篇SCI論文?

2021-01-20 國際科學編輯

Attitude is everything.

良好的心態是開始寫一篇論文的第一步。寫第一篇論文的時候往往容易泛怯,「好難啊,我不會」。但不要說好難就放棄了,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把每一句「我不會「都改為」我可以學「!

HIGHLIGHT

精彩回顧

BIO Integration在1月13日推出「SCI論文寫作與投稿策略」講座,由執行主編蔡佩娥(Phei Er Saw)教授帶來精彩的SCI撰寫攻略(偷偷告訴你,現在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還能看回放!)

為了便於理解(節省時間),BIO Integration為大家特別準備了講座核心要點解析專輯——

寫一篇論文就像寫一個故事,我們要以一個「編劇「的角度來構思我們的論文。那編劇是怎樣講故事呢?

在迪士尼熱門動畫「冰雪奇緣2」中,一開始,編劇總要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交代故事背景(Background),從阿倫黛爾王國公主艾莎的現狀和爸爸那段神奇的經歷開始講起,按照好萊塢、迪士尼這些講故事的老手套路,總是要製作各種各樣的衝突和矛盾。當艾莎與安娜終於獲得了曾經夢寐以求的生活,艾莎卻聽到了一個神秘聲音的呼喚——這聲音許諾將揭示她為何擁有冰雪魔法的真相,而這個神秘的真相也威脅著她的王國(What problem arises?)。因此,艾莎與安娜不得不再次踏上非凡的旅程,前往未知的魔法森林和暗海,去北方尋找父母遇難與自己魔力的真相(What did the main character do? )。經歷了一系列的旅途困難和沿途經歷(What did they encounter on the way? How did they solve the problem?)後,艾莎終於找到歸屬地, 成為真正的自己,與水靈馳騁在夢幻的魔法世界(Conclusion)。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跟我們常聽到的研究論文的結構有異曲同工之妙? 來看看論文幾段式結構:

前言(Introduction)→ Background 方法(Method)→ What did the main character do? 結果(Result)和討論(Discussion)→ What did they encounter on the way? How did they solve the problem? 總結 (Conclusion) 上文得出結論

在寫一個故事之前,我們要想好這個故事的「價值」在哪裡?可以為讀者/觀眾帶來什麼?所有的好文章都有一個核心要點,也就是我們小時候經常解讀名家名作的「中心思想」,想表達什麼?意義在哪裡?

對於科學研究,重要性、創新性和價值尤為重要。自然科學類性文章講求實用性,我的研究領域或內容是否很重要(Significance)?相比前人研究,有什麼創新點(Innovation)?能夠給社會民生、人類發展等帶來什麼影響?

有的人開始寫作時,總有滿肚子話或觀點想說,但是又不知從何說起,或者表述起來顛三倒四。那麼在寫之前,不妨給自己弄一個思維導圖(Mind Map),問問自己下面的問題:

What is the history / background of this research?

前言:研究背景/歷史?——研究的意義在哪裡?Significance在哪裡?

What has been done, what has not been done?

前言:既往研究做過什麼?還有哪些還沒有做?——Innovation在哪裡?

What did you do?

方法和結果:你做了什麼?

What are your observations?

討論:你的發現是什麼?

What is your conclusion

結論:總結做了什麼,Impact是什麼?

梳理自己所表達的所有觀點和各部分重點內容,細細琢磨我這篇文章還需要哪些圖表數據支撐論點?

對於有各種數據的研究型論文而言,第一步就是整理彙編自己的數據(Data compilation),將自己的數據按照將故事的順序彙編成一張張Figure組圖(哈哈,這就有點類似於編劇的「腳本」了)。腳本是故事的發展大綱,用以確定故事的發展方向,是根據故事所要表現的主題和思想創作的。只有在腳本確定之後,才進行劇本的編寫工作。

接下來,我們該如何寫這個故事呢?

Theranostics主編陳小元教授(H因子>110,累積引用超過46000次)曾推薦 「論文寫作的10個步驟順序(10 steps of Structuring a Scientific Paper)」

1. Prepare figures and tables (先彙編圖表,也就是說寫好「腳本「)

2. Write the methods (方法)

3. Write the results (結果)

4. Write the discussion (討論)

5. Write a clear conclusion (結論)

6. Write a compelling introduction (前言)

7. Write the abstract (摘要)

8. Compose a concise and descriptive title (最後對題目精雕細琢)

9. Select keywords for indexing*Important for citations(關鍵詞的選擇也很重要,直接影響要引用率)

10.Write the acknowledgement (致謝部分)

在寫腳本的時候,首先要想清楚你想要解決什麼問題?可以列出很多很多,但是不要太貪心哦,不要想一篇文章解決很多問題,最好的策略就是一次解決一個問題。因此,一篇文章找到1-2個核心關鍵問題即可。 當你彙編圖表準備腳本的時候,要確保你已經獲得正文中最重要的圖表,已經獲得足夠的數據來支持你的假說或解決方案。

相關焦點

  • 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
    發表sci論文有一定的用途時,比如評獎、評職稱等,要滿足相應的評審標準要求,否則會導致發表的sci論文達不到目的。在提出的評審標準要求中,不少人對分區和影響因子一頭霧水,鬧不懂它們怎麼來的。本文就回答下關於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的問題。
  • 新手如何寫一篇省級期刊論文——從選題到投稿(詳細攻略)
    最近很多學生向學長諮詢如何才能發表一篇省級論文。遇到這樣一問的,一般學長都會耐心解答,告訴他們如何選擇高質量的省級期刊,如何快速通過審核,如何規避高價版面費的坑等等。對這些問題,學長還是很熟悉的,畢竟本科期間從一個論文小白,到畢業時已發表大大小小省級期刊十篇左右,讀研期間,仍在不間斷地發表省級論文。
  • 新手如何寫論文?千錘百鍊的論文寫作方法推薦
    沒有任何寫作經驗的新手如何寫出一篇好的論文,相信很多同學都會覺得無從下手。到底從哪裡開始入手寫一篇論文呢?一、選題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論文寫作的開始就是——選題。選題是一篇論文寫作的方向,也是論文寫作最難的一部分。怎麼才能確認自己的論文選題呢?狗子推薦大家可以去維普網查詢並篩選。
  • sci論文的Cover Letter是什麼,包含哪些內容
    向sci期刊投稿論文發表,就必須寫Cover Letter。作為作者不明白Cover Letter代表的含義,就不能準確入手,正確撰寫。那麼,sci論文的Cover Letter是什麼,包含哪些內容?首先,sci論文的Cover Letter是什麼Cover Letter, 即投稿信,是論文投遞時,與論文一起發送給編輯的信件,其目的是讓編輯在閱讀你的論文之前,簡單了解你文章的基本情況。
  • SCI論文寫作有哪四大戒?如何翻譯出一篇合格的論文?
    SCI論文寫作有哪四大戒?如何翻譯出一篇合格的論文?當你花大量時間完成寫作後,還有論文翻譯這一難關等著你,要知道,想翻譯出一篇合格的論文並不簡單。今天,就來說說關於SCI論文寫作需要避免的錯誤,以及如何翻譯出一篇合格的論文。一是戒雜SCI論文的寫作要力求表達簡潔準確、用詞嚴謹,而不是用一些過於華麗的辭藻來堆砌,也不能圍繞一些明擺著的事翻來覆去地談論,佔用大量篇幅。
  • 【農學院】舉辦本科生畢業論文撰寫指導專題講座
    為提高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質量及寫作規範,11月15日,學院邀請胡勝武教授作專題講座,2016級全體本科生參加講座。  胡勝武教授介紹了本科畢業論文的基本要求,強調了掌握基本文獻查閱方法、做好試驗記錄及寫好開題報告對於寫好一篇本科畢業論文的重要作用。
  • 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是什麼
    sci論文發表有失敗和成功之別,拒稿是失敗,那成功呢?發表sci論文過程中要經過多個步驟,什麼狀態下才算是sci論文發表成功了,我們要學會識別標誌。那麼,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是什麼?卷號和頁碼。卷號和頁碼,是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
  • SCI論文屬於核心論文嗎?
    ,比如一個刊物既是國內核心期刊,同時又被SCI檢索,成為SCI期刊,這種情況下,作者發表了該期刊論文,這篇文章既是SCI論文又是核心期刊論文,一本SCI期刊是否能算作核心期刊,這要看期刊的具體情況。sci論文SCI從來源期刊數量劃分為SCI和SCI-E。
  • 一周文化講座│吳冠軍:2017熱點事件的「冷」思考
    上海生化與細胞所研究員)、李飄(新媒體人)、陳韻(媒體總監)、謝文菲 (編輯)等此次活動邀請了國內科學傳播領域的優秀同行,通過科學事件年度盤點活動,一起回顧這一年科學領域發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從媒體角度如何看待公眾對科學事件的討論和新媒體時代下科學傳播呈現的特點和規律。
  • Nature分享:如何寫好綜述論文?
    綜述類論文是科學家的重要資源。它們可以提供一個領域的歷史背景,以及關於該領域未來發展的個人看法。同時,撰寫這類文章可以為自己的研究提供靈感,還可以做一些寫作練習。 不過,很少有科學家接受過如何寫綜述類論文的訓練,或者不知道一篇優秀的綜述文章是怎樣構成的。
  • SCI論文投稿實戰總結:充分了解目標期刊,提高投稿命中率
    導語11月26日,投必得邀請PCM 期刊編輯部主任熊婉老師為大家進行了主題為充分了解目標期刊,提高投稿命中率的直播講座。本次直播,熊老師結合圖文實例,主要從選擇目標期刊、如何與編輯進行交流以及PCM 期刊介紹等方面為大家進行了講解。熊老師的講解通俗易懂、妙語連珠,且實戰性高,對科研工作者論文的投稿具有指導意義。
  • 學術課堂│論文標題怎麼寫,編輯才會心動?
    標題是學術論文進入讀者視線的第一要素,在學術論文中佔有重要地位,起著重要的作用。論文標題的擬制,是起草的第一步工作。它往往影響到論文寫作的全過程,是能否寫好論文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讀者讀完題目,就能知道論文的目的,大致了解論文的主要內容。如何體現論文的目的,即如何使論文具有相關性,不妨選擇以下方法:1、在現有科技成果的基礎上,先寫論文,再根據論文的主要內容擬定題目。
  • sci分區和影響因子有關係嗎
    在發表sci論文時,需要關注sci期刊是哪個分期的,影響因子是多少。因而很多作者比較想知道sci分區和影響因子有沒有關係,哪怕單位要求發表sci論文沒有分區或者影響因子上的要求,內心也要了解這兩者對自己發表論文的影響。那麼,sci分區和影響因子有關係嗎?
  • 致寫作新手的一封信:寫好一篇文章,是從「模仿」開始的!
    寫好一篇文章,是從「模仿」開始的當別人問起,如何才能把文章寫好,皮老師一般會告訴他,多讀書。多讀書不只是為了讓你的腦子裡有東西可寫,也是為了讓你去模仿作者是如何寫文章的。任何一本書,都是一篇一篇文章組合而成的,所以想寫好一篇文章,要從讀書開始「模仿」。
  • 關於如何完成一篇科技論文的寫作探討
    寫一篇科技論文不容易,寫一篇好的科技論文更是難上加難。許多科學家、學者做了一輩子的研究,取得了許多成果,其中不乏非常有意義的創新,但不善於總結,沒有將這些重要成果以論文的形式公開發表,供同行借鑑和學習,十分可惜。
  • SCI論文題目怎麼寫?
    給自己辛辛苦苦做出的論文起個好名字(TITLE)非常重要,至少不能讓人一讀到你的論文題目就覺得檔次很低,水平很差。好的題目什麼樣?好的論文題目應該回答「你研究的是什麼」;需要:信息量足,簡潔、客觀準確;從而引起讀者的興趣。而且讓你研究領域內的同行一看就懂。
  • 常規學術搜尋引擎介紹和SCI論文資源獲取方法
    前面投必得學術分享過sci-hub、GeenMedical、文獻小鎮、Scholarscope插件、Sci-Hunter軟體等很多文獻檢索方法。這一期,筆者給大家分享一些常規的學術搜尋引擎和SCI論文資源獲取方法,旨在幫助大家,尤其是剛入學的研究生找到免費獲取SCI論文的方法,也是對上述已分享內容的補充。
  • SCI論文引言和結論的寫作建議
    關於Introduction的一般性建議 2.如何寫一個有趣的、有效的Introduction? 3.關於Conclusion的一般性建議 4.如何寫一個有趣的,有效的Conclusion?
  • 職稱,學位與「SCI論文」直接掛鈎?兩個部門:不行!
    該文件由教育部、科技部聯合發布,明確了SCI論文用於科研評價的局限性,對正確的科研評價體系建設給予了相關指導什麼是SCI論文過去,要評價一篇論文的質量,需要討論SCI的評價指標那麼什麼是SCI呢?,探索建立科學評價體系,指導評價工作突出科學精神,創新質量和服務貢獻,推動高校回歸初心可以看出,將論文「SCI」突破到頂層,優化學術生態,已經是必須發的弦上的「箭」資料圖:近百名大學生在自習室學習論文《SCI頂級》如何破解在認識到論文「SCI」的不合理性後,應採取哪些措施來避免這一實際問題?
  • 寫論文出現了問題?這裡有一篇乾貨寫作指南請收好!
    今日看點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學生,或者是想繼續從事學術研究的小夥伴來說,如何寫好一篇學術論文是困擾很多學子的一個實際問題。近日,中傳文產雲書院邀請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副教授宋朝麗老師做客直播間,她從自己的寫作經歷出發,詳細介紹一篇優秀論文的誕生過程。乾貨滿滿,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