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豹》,《復仇者聯盟:無限戰爭》前的最後一部電影。
作為漫威電影宇宙的作品,它自然吸引來了很多注意力,但它的影響力遠不止如此。《黑豹》上映後,爛番茄評分97%,高居MCU(漫威電影宇宙)榜首;它的美國票房在4天內高達2.42億美元,直接超過了DC《正義聯盟》的北美票房總量,刷新了數不清的票房紀錄;各大媒體紛紛對《黑豹》進行長篇累牘的報導,大多數都讚不絕口,甚至連《經濟學人》這樣的嚴肅媒體也忍不住要發影評(那篇文章我非常不喜歡,前兩天剛吐槽過)。
影評人們更是將《黑豹》視作裡程碑,認為它是最重要的MCU電影,將它排到MCU前三,與《美國隊長:酷寒戰士》和《復仇者聯盟》相提並論,著名導演克裡斯多夫·諾蘭甚至認為《黑豹》能獲得2019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更神奇的是,《黑豹》還火到了圈外,(美國)社會各界反響非常熱烈,包括NBA球星們,拉簡·朗多、哈裡森·巴恩斯、賈巴裡·帕克都自掏腰包請上百個孩子看《黑豹》,勒布朗·詹姆斯甚至稱《黑豹》為「他看過的最偉大的電影之一」。
但是,電影反響雖然熱烈,但也並非每個人都買帳。《黑豹》的豆瓣評分目前只有6.8分,在豆瓣的漫威電影宇宙電影中是最低的一檔;美國以外地區(不只是中國)的影評也出現了較大的分歧,打五星的也有,打一星的也不缺。
那麼,分歧從何而來?這部電影到底怎麼樣,有哪些背景,有哪些意涵?我站在漫威電影宇宙粉絲的角度,與各位分享一些我的觀點。
一、電影背景簡析
(一)前情提要
《黑豹》承接《美國隊長:內戰》的劇情。
復仇者聯盟出徵奈及利亞的一次行動發生了意外,造成了包括部分瓦坎達(Wakanda)公民在內的26人在爆炸中喪生。事後,瓦坎達國王提恰卡(T』Chaka)公開指責復仇者聯盟,並推動復仇者聯盟接受聯合國的管控。
爭論之後,復仇者聯盟的部分成員準備在德國柏林籤署《索科維亞協議》,接受管控。不料,會議遭到炸彈襲擊,提恰卡的長子、瓦坎達王子特查拉(T』Challa)沒能救下父親,正在發表演講的提恰卡不幸身亡。
特查拉一心想為父親報仇,於是穿上瓦坎達傳統的「黑豹」戰衣追擊炸彈襲擊嫌疑人酷寒戰士。酷寒戰士後來被證明遭到了陷害,真兇另有其人。特查拉最終抓住了真兇澤莫(Zemo),但是當他看到美國隊長、鋼鐵俠、酷寒戰士三人被仇恨蒙蔽雙眼而自相殘殺後,決定放下仇恨,阻止了打算飲彈的澤莫並將他交給了官方。最後,特查拉回到了祖國瓦坎達,收留了逃亡的美國隊長,並救下了重傷的酷寒戰士。
(以下分析包含《黑豹》預告片內容,雖然不算劇透,但介意的同學也請謹慎食用)
(二)《黑豹》故事背景
特查拉的祖國瓦坎達是一個漫威故事中的虛構國家,位於非洲中東部。瓦坎達盛產刀槍不入的振金(Vibranium),也就是美國隊長盾牌的材料。瓦坎達的歷任國王都會獲得「黑豹」的稱號,他們會穿上振金打造的「黑豹」戰衣,保護自己的子民。振金不僅是目前漫威電影宇宙中最堅硬的物質,而且用途幾乎無窮無盡,瓦坎達依靠振金達到了先進於世界各國上百年的科技水平,將國家的真面貌藏在巨大的全息保護罩下。外界長期認為瓦坎達只是一個貧窮落後的普通非洲國家,而對瓦坎達盛產振金、富甲天下的事實幾乎一無所知。
只有一個人見到過瓦坎達的真面目,並活著離開了。這個人名叫尤利西斯·克勞(Ulysses Klaue),他曾受人僱傭刺殺提恰卡國王(當然,沒有成功),而且由於祖先被前任「黑豹」殺死而對瓦坎達也有私仇。他盜竊了瓦坎達的大量振金並逃出了瓦坎達,進行走私交易。在《復仇者聯盟:奧創紀元》中,克勞在奧創的脅迫下與其交易了振金,而且還因為言語惹怒了奧創而被砍下一隻手臂。克勞後來用振金製作了威力巨大的音波炮,並藏在假肢中。在預告片中,克勞被特查拉和CIA探員埃弗雷特·羅斯(Everett Ross)聯手逮捕並審問。
(三)《黑豹》前期宣傳背景
《復仇者聯盟:奧創紀元》發布了三條2分鐘以上的正式預告片,還發布了許多片段,過度宣傳讓部分影迷猜出了劇情,給影評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自此之後,漫威影業吸取教訓,之後的每部電影大多只有兩條正式預告或一條前導加一條正式預告。
預告片中特查拉與奧克耶的對話在正片中製造了笑點,堪稱宣傳與製作結合的典範。原文是"Don't freeze.""I never freeze.",可以理解為奧克耶在鼓勵特查拉不要害怕戰鬥。但是正片中的意思卻是,特查拉當時要去救自己的前女友娜吉雅,奧克耶半開玩笑地調侃他「不要見到前女友就走不動路啊」,看過預告片的觀眾看到這裡會會心一笑。
黑豹的預告一共採用了三首歌曲,均是Rap曲風,其中最有趣的一首,名為《Revolution Will Not Be Televised》,歌詞部分如下:
看出其中的意涵了嗎?
(四)《黑豹》製作背景
《黑豹》最引人注目的,正是其中的黑人(政治正確點說,非裔美國人?)元素。導演瑞安·庫格勒(Ryan Coogler)是一位黑人;編劇是庫格勒和另一位黑人喬·羅伯特·科爾(Joe Robert Cole);主要演員除了馬丁·弗裡曼(Martin Freeman)和安迪·瑟金斯(Andy Serkins)之外,全部是黑人;這是漫威第一部幾乎完全在非洲取景的電影(美國隊長3中奈及利亞的取景地實際上在亞特蘭大),講述的故事也是一個非洲國家的故事。
(《美國隊長:內戰》中馬丁·弗裡曼飾演的埃弗雷特·羅斯)
《黑豹》更特殊的地方在於,作為一部以賣座為目的的商業大片,漫威大膽地注入了種族和政治元素,討論和影射了美國的許多現實問題。這一點在此略過,稍後詳述。
二、電影評析
(以下分析包含《黑豹》正片內容,劇透預警,介意的同學請謹慎食用)
在此我不再複述《黑豹》的劇情,建議看過電影再看這部分,有助於理解。
(一)故事與設定
故事其實是這部電影最大的缺點。作為MCU的鐵桿粉絲,說出這句話著實要我思想鬥爭一番。劇情確實太過平淡,細節上也有漏洞。下面我舉例說明。
1.瓦坎達隱藏實力的設定
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數百上千年來沒有任何外人見到一個國家的真面目,實在令人難以想像,不過鑑於這是基本設定(《奇異博士》也有類似問題),我不去質疑。但是,早在二戰時期,鋼鐵俠的父親霍華德·斯塔克就獲得了一小塊振金,製作了美國隊長的盾牌。《美國隊長》中沒有交代振金的來源,而由于振金是來自墜落在瓦坎達的隕石,世界其他地方都沒有,可以合理推論霍華德至少已經獲知「瓦坎達有振金」這一信息(漫畫中是這樣)。
在《復仇者聯盟:奧創紀元》中,細節表現出神盾局已經獲知克勞為了振金打算刺殺提恰卡一事,再結合《美國隊長:酷寒戰士》劇情,九頭蛇應該也獲知了這一信息。
那麼問題就來了,振金在漫威電影宇宙中是堪比核原料的戰略性資源,而九頭蛇非常看重戰略性的尖端技術(《蟻人》證明了這一點),那麼九頭蛇為什麼沒有攻打瓦坎達,試圖搶奪振金呢?這是個不大不小的劇情漏洞,漫威電影宇宙的戰線已經拉得很長,出現漏洞在所難免,但我仍然覺得很遺憾。這個漏洞可以輕鬆地通過簡單的敘述(「九頭蛇攻打過瓦坎達,結果落荒而逃」)或者設定(埃裡克或克勞跟九頭蛇有聯繫)補上,但漫威沒有這樣做。
(《蟻人》中上門購買黃蜂戰衣的九頭蛇成員)
2.埃裡克稱王之後燒掉心形草
故事中的解釋是一句帶過的,「這就是他的所作所為,他本來就是在中東、阿富汗等地為美國進行顛覆活動的人員,來到瓦坎達先毀滅立國之本也是正常的。」
這樣的解釋顯然沒有說服力。埃裡克已經坐上了瓦坎達的王位,那麼瓦坎達就是他的國家了,心形草也正是他長期的力量來源,按理說他應該壟斷心形草(雖然本來就屬於他),但他卻選擇了燒掉,也就是自絕後路。
我可以理解為此處的埃裡克是在發洩對瓦坎達長期的仇恨或者展現出了「均貧」思維,但作為一名特工,他不應該也不太可能失去最基本的冷靜而分不清得失;又或者埃裡克其實是現實中美國的一個投影,美國在中東多國的侵略行為有許多是損人不利己的,伊拉克就是明顯例子。但如果此處真的是為了影射美國而這樣設定,不免顯得本末倒置,故事情節的合理性被放在了次要地位。
3.武力設定
在《美國隊長:內戰》中,沒有穿黑豹戰衣的特查拉與注入了超級士兵血清的酷寒戰士打得有來有往,甚至略佔上風。但是在《黑豹》中,他與姆巴庫和埃裡克的比武都在下風,與埃裡克比武的後期更是毫無還手之力。埃裡克是特種部隊出身,殺人如麻,格鬥能力強,但沒有心形草加成的特查拉完全落敗,不免還是讓觀眾對超級英雄黑豹的能力產生質疑,認為「超級英雄不過是磕了藥而已」,這也是超級英雄電影最不該犯的錯誤。超級英雄可以打不過敵人,但與同等水平的敵人對抗不能脆敗。
還有一些故事細節不太合理。最後埃裡克被利刃穿胸卻看起來並不太痛苦地苟延殘喘了很長時間,雖然是劇情需要,但還是讓人感覺比較出戲;特查拉與娜吉雅(Nakia)的感情戲讓人似乎懷疑「特查拉開放江山是為了美人」;雖然武打戲確實非常精彩,但是其他元素太少,對觀眾的刺激不夠。還有一些問題,後文再敘。
(二)人物塑造
人物塑造是《黑豹》的優點之一。
對特查拉的塑造總體而言是成功的,建立起了一個睿智、仁慈、平易近人的國王形象,這一點我不贅述了。但是,人物設定的轉折點沒有處理好。坐上王位的特查拉得知是父親殺死了叔叔之後,他心目中父親的仁愛形象崩塌,不願意相信事實。在我看來,這樣的反應相當不合邏輯。作為歷經磨練的瓦坎達王子,特查拉應該很清楚,自己的尼卓布叔叔當時與克勞勾結販賣振金,這已經是叛國,父親沒有直接殺死他而是打算移送法辦已經是仁慈的表現,更何況父親當時還是正當防衛。雖然從小一直以為叔叔是失蹤,得知是父親殺的一時難以接受,但特查拉就此否認父親的仁愛形象也太過偏激。特查拉當然可以有性格缺點,但這樣的想法不符合邏輯。
MCU中出彩的反派較少,而埃裡克正是少數之一。埃裡克的身世實在令人唏噓,父親雖然是親王,但卻是被派到美國的間諜,自己是個不能見光的私生子。父親被伯伯殺死,母親下落不明,自己成了孤兒。但埃裡克並沒有沉淪下去,而是靠奮鬥進入了名牌大學,還從軍立下了赫赫戰功,成為了美軍的精英。拋開仇恨不談,這就是一個了不起的勵志故事。埃裡克對瓦坎達懷著仇恨,但又不止於此,父親曾告訴他瓦坎達擁有世界上最美的夕陽。在夕陽下,「無自由,毋寧死」的埃裡克不願餘生在囚籠中度過,在完成了心願後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那一刻令人動容。
其他人物的塑造也比較出彩。年少的蘇睿公主(Shuri)聰明幽默又勇敢無畏;女子護衛隊首領奧克耶(Okoye)是精忠報國的女中豪傑,一席紅裙驚豔全場;克勞的瘋狂和不可一世展露無疑,但戲份更多會更好。
(三)藝術表現
漫威電影宇宙曾一直因為畫面色彩單調暗沉而被詬病。這一點從《奇異博士》開始完全改變,漫威影業開始大膽使用反差強烈的豐富色彩,讓MCU電影的視覺效果提升了一個檔次,《銀河護衛隊2》甚至獲得了今年的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提名。
(分別是《奇異博士》、《銀河護衛隊2》、《雷神:諸神黃昏》)
同樣,《黑豹》的景觀塑造令人嘆為觀止,用圖說話:
《黑豹》採用了極具非洲色彩的特殊字體,視覺效果驚豔:
同時,這部電影還有非常精彩的武打戲碼,這個圖片不好表現,走進電影院感受更好。
(四)電影意涵
1.非洲文化元素與「非洲未來主義」(Afrofuturism)
除了演員和製作團隊多為黑人外,片中的黑人成為了真正的主人。白人羅斯到了瓦坎達也不得不入鄉隨俗,穿上傳統服飾,蘇睿公主調侃羅斯是「殖民者」;片中四處可見非洲的傳統元素:
「非洲未來主義」是一個混合概念,包括文化、科學、歷史等內涵,主要表述了非洲文化與現代科技、科幻藝術的結合。簡單解釋就是,(西方)文化、科學的歷史長河長期被白人佔據,科幻藝術作品的主角也多是白人,表現的也是白人文化的延伸,黑人在其中一直沒有地位。於是,「非洲未來主義」就被創造出來,他們認為想像不應該是白人專屬的權利,「非洲未來主義」代表非洲或非裔美國文化在不受或少受白人文化影響的可能性中,它的發展方向和形象。
《黑豹》充分表現出了「非洲未來主義」,而且是近些年來最好的,這一點引發了諸多討論,也成為了電影最大的優點之一。
非洲人認為,如果不受到殖民的侵蝕,也許今天的非洲是這個樣子:
(傳統非洲集市結合上方的磁懸浮軌道交通系統)
但我個人認為,被「去白人化」或「純粹化」的「非洲未來主義」不免包含著「如果殖民者當年沒有來非洲,非洲會是什麼樣」的遺憾和無力感,這也稍體現了非洲人和非裔美國人的不自信。我理解他們在西方歷史中長期處於附庸地位,缺少話語權,但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界中,完全的「純粹化」並不一定好,也不一定合理。例如,瓦坎達不僅沿用實際上的世襲君主制(如果不是姆巴庫意外出現,各部落本沒有打算挑戰特查拉),還用最原始的比武來選出國王,與其科技和經濟水平嚴重脫節。這個設定成為了主要槽點之一,不過我認為這不一定是電影本身的問題,而正是《黑豹》要反映出的「非洲未來主義」和瓦坎達的缺陷。
2.尼卓布身亡的事件與地點
尼卓布親王1992年在奧克蘭被提恰卡國王殺死,編劇選擇這個時間、這個地點,並非偶然。
奧克蘭是美國左翼激進政黨黑豹黨(Black Panther Party)的發源地。黑豹黨創立於1966年,是一個為美國少數民族(約等於黑人)和工人奮鬥的黨派,堅持武裝自衛和社區自治,為貧窮的黑人小孩提供食物,試圖通過一點一滴的努力獲得民眾的支持。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耳熟?還有更巧的。傳說黑豹黨最早的運營資金來自倒賣紅寶書,沒錯,就是那個世界上銷量最大的紅寶書。這裡實在不能說太細,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谷歌一下。
1992年,洛杉磯發生了著名的大騷亂。事件起始於一宗暴力執法案件,非裔美國人羅德尼·金(Rodney King)遭到4名警察輪番毆打,事後4名警察在洛杉磯地方法院被判處無罪,審判他們的陪審團全部由白人組成。非裔美國人群情激憤,洛杉磯陷入前所未有的騷亂,抗議者採取了許多過激的行為,導致洛杉磯進入緊急狀態,衝突造成數十人死亡,上萬人被捕。怒火還從洛杉磯燒到了整個美國,有19個州的黑人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抗議。著名的辛普森殺妻案在4年後也發生在洛杉磯,本案深受羅德尼·金事件的影響。有部分人認為,辛普森被判無罪很大程度上是美國刑事司法體系在「找平衡」。
3.承擔國際責任
故事中,瓦坎達是一個完全封閉的國家,不與外界進行國際貿易也不接受國際援助(別人還以為它很窮呢)。在彩蛋中,特查拉更是說出了「愚者築牆,智者建橋」這樣充滿哲理的話,讓一些人非常「興奮」。
我只能說,既然你們在國內看到了《黑豹》,就應該知道這句話一定不是你們想的那個意思,漫威還想賺錢。瓦坎達是一個虛構國家,而「完全封閉的發達國家」在世界範圍內根本找不到模板。瓦坎達有從天而降的振金(當然研發科技的功勞是他們自己的),我國的偉大經濟成果可是靠堅持開放與奮鬥而來的。
這個故事想討論的問題,依然是關於美國自己的。這個問題是,「承擔國際責任」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瓦坎達歷任國王為了不引他人來搶佔自己的資源,都選擇了保守秘密,當然也沒有承擔任何國際責任,沒有去幫助任何其他國家。埃裡克則認為,原來的瓦坎達國王們都是懦夫,既然瓦坎達這麼強,就應該保護全世界的黑人,向全世界的瓦坎達間諜派送振金武器,推翻權貴國家,統治落後國家,「正確」地領導世界。這其中蘊含著兩個辛辣的諷刺。
第一,瓦坎達歷任國王和埃裡克是兩個極端。現實中,美國通過各種方式,美國大發戰爭財的同時還以自認為正確的居高臨下態度將自己的發展方式強加於其他國家,最終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它所幫助的國家的利益。埃裡克的思維正是美國在911之後的一個投影,這是「承擔國際責任」嗎?不,這是侵略。
第二,埃裡克的話很耐人尋味:「我與弱勢群體站在一起,我們一起幹掉權貴,重新走上世界之巔吧。」這樣的語氣與川普驚人地相似(America First),充滿了競選時點燃失業白人藍領情緒的民粹主義(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色彩。
4.「堅持還是開放」的「中庸之道」
中國祖先的智慧在《黑豹》中大放異彩,這個智慧就是「中庸之道」。
特查拉不再封閉瓦坎達,但也並不立即完全開放,而是在當年叔叔身亡的地方建立瓦坎達國際交流中心,從點開始,與世界分享自己的科技,承擔國際責任。這正是「中庸之道」的充分體現。
而《黑豹》的製作團隊似乎也巧妙地「行了中庸之道」。其中的白人要不就是偉光正(羅斯),要不就是邪惡的反派(克勞);其中的非洲未來主義元素令人驚嘆,但全片的視角還是充滿美國味。《黑豹》同時照顧到了黑人觀眾和白人觀眾的感受,這也是它作為商業片必須要做到的,這也算是「政治正確」的一種體現。但注意,形容《黑豹》「政治正確」並非貶義。我們常用的「政治正確」指的是出於自身利益而對受歧視的群體表現出虛假的尊重,甚至有意無意地矯枉過正,將「不尊重」作為剷除異己的口號和工具;《黑豹》的「政治正確」是對黑人和女性真實、充分的尊重。部分人認為只是因為《黑豹》是「黑人片」所以火了,這樣的觀點本身的出發點正是歧視,他們沒意識到自己也沒跳出「政治正確」的框架看問題,視角狹窄又片面。
瓦坎達依照自己的發展方式走向了強大,最終邁出了開放的第一步。《黑豹》作為一部美國大片,宣導開放並不意外,但很多人忽略了一個事實:開放從來都是需要足夠的胸懷和實力的,要面對外界的衝擊而屹立不倒,首先自己必須足夠強大。瓦坎達確實有足夠強的實力,但現實中的許多國家並沒有,這一點非常重要。
實際上,國家(或個人)發展的正確的道路正是「中庸之道」,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不固步自封也不隨波逐流,適合自己的道路就堅持走下去,也與全世界進行密切交流,和而不同。
三、彩蛋與劇情展望
1.「白狼」(White Wolf)
(圖片來自谷歌,侵刪)
第一個彩蛋前面已經分析過了,不再贅述。第二個彩蛋中,孩子們稱酷寒戰士為「白狼」,這也將是巴基·巴恩斯的新代號。巴基裝上了新的金屬手臂,沒有意外的話應該是振金打造的。「白狼」在漫畫中本是瓦坎達秘密警察部隊的首領,他是一名白人,在一場空難中不幸父母雙亡,後來被黑豹家族領養,與特查拉一起長大。他雖然清楚自己不可能登上皇位,但並不埋怨,而是努力出人頭地。
說實在的,聽到蘇睿公主稱呼他「巴恩斯中士」,我簡直老淚縱橫。
2.美國隊長/「流浪者」的「瓜子盾牌」
《美國隊長:內戰》的最後,美國隊長拋下了一直陪伴自己的星盾,同時也放棄了「美國隊長」的身份。放棄身份逃亡的美國隊長,在漫畫中被稱為「流浪者」(Nomad)。
在《黑豹》中,我們見到了黑豹戰衣能吸收力量並一次性釋放出去。也許史蒂夫新的「瓜子盾牌」也有類似的功能,我們能在《復仇者聯盟:無限戰爭》中見到。
(圖源微博@AllAboutChrisEvans)
3.依然不現身的靈魂寶石
六大無限寶石中,只剩下靈魂寶石一直還未現身。《黑豹》上映前,也一直傳聞靈魂寶石會出現在黑豹與祖先通靈的能力中,但也沒有實現。
複習一下寶石的現狀:
空間寶石(宇宙魔方)在《雷神:諸神黃昏》最後再次被洛基(Loki)盜走,但在《復仇者聯盟:無限戰爭》預告片中,洛基將無限寶石獻給了滅霸(Thanos)(不知道是主動還是被迫)。
現實寶石(以太粒子)在《雷神:黑暗世界》的彩蛋中被希芙女士(Lady Sif)交給了收藏家(The Collector)保管。但在之前洩露出的片段中,滅霸攻擊了收藏家的家,強迫他交出以太粒子。
力量寶石在《銀河護衛隊》最後被新星軍團(Nova Corps)收藏。但在《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預告片中,滅霸已經獲得了力量寶石,這意味著新星軍團和柴達星(Xandar)可能生死未卜。
思想寶石在《復仇者聯盟:奧創紀元》中被奧創從洛基的權杖上取出,並放在幻視(Vision)頭上。但是《復仇者聯盟:無限戰爭》預告片中,滅霸的黑暗教團成員試圖搶奪思想寶石。
時間寶石(阿戈摩託之眼)在《奇異博士》中由奇異博士使用。在《復仇者聯盟:無限戰爭》預告片中,時間寶石依然掛在奇異博士的脖子上。
總結一下。
《黑豹》讓非裔美國人作為主人登上好萊塢的主流舞臺,意義重大。人物塑造總體優秀,尤其是有難得出彩的反派。故事稍顯平鋪直敘,也有漏洞。藝術表現生動,在體現非洲文化和「非洲未來主義」上頗有過人之處。電影還在種族和政治上給予觀眾廣闊的思辨空間。這是一部特殊的、非典型的超級英雄電影。
7.5分比較合理。
無限戰爭即將來臨,瓦坎達即將成為復仇者聯盟與滅霸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