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是極其複雜的事情,首先需要成長的東西很多,有生理、心理還有社會性方面的能力。其次,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也非常多,包括基因、教育、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等,這些只是影響因素的類別,還可以細分為更多的具體因素。這些具體因素的屬性和作用各不相同,但都與孩子的成長息息相關。透過這些複雜的因素,有5個成長的核心秘密,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了解。
第一個秘密是孩子成長的連續性和階段性的特點。孩子從出生到長大,身體連續慢慢長高,並不是突然長高几釐米,孩子的發展也是一個連續的發展過程,但同時孩子的發展又有一定的階段性特點。如之前文章中所述,孩子的成長分為嬰兒期,童年早期,童年晚期,每個階段的孩子生理、心理、社會性方面都有區別於其他階段的特徵。再比如我們的時間,時間的變化肯定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但我們標記時間的方式是階段性的,只能用「年-月-日-時-分-秒」這樣的形式,如果家長沒有意識到孩子發展的連續性和階段性問題,就會產生教育方法的不當。例如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心理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家長仍然在沿用童年時期的教育方法和溝通方式,最終導致親子關係的緊張,造成孩子更加逆反。
第二個秘密是順序性。孩子的成長具有一定的順序性,比如身體的發展應從從頭到腳、從中心到四周的順序,這些順序是由基因決定的,並不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家長要了解並遵從這樣的規律,按照孩子的發展規律實施教育活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一定要違反規律去影響孩子的成長過程不會起到效果,還可能適得其反。當他是花苞時,我們就化作雨露滋潤它,靜待花開。當它是片片綠葉時,我們就化作清風伴他翩翩起舞。當他當已長成果實時,我們就化作豔陽給他顏色。
第三個秘密是不平衡性。孩子在嬰兒期、童年期和青春期的發展速度是不同的。嬰兒期身體、語言、思維、運動等能力都是飛速發展。從出生時的「一張白板」發展到具備了基本的生存能力。進入童年期是一個平穩發展的過程,並不會像嬰兒期那樣的快速發展。到了青春期,由於生殖器官的發育,生理和心理出現第二次發育高峰。如果在一年的時間內來看孩子的成長,也不是平衡的。孩子的身體成長多數在五、六月份生長的比較快,在其他月份發展比較平穩。不平衡性提醒家長要特別關注快速發展階段,孩子的心理也會產生大的變化,心理的巨大變化會對他們的行為產生影響,給他們帶來困擾。
第四個秘密是個體發展存在差異。孩子成長的基本階段和順序性相同,但也並不是所有的孩子成長的結果都相同。正如同一棵樹不會長出完全一樣的果實,人與人之間仍然會存在很多的不同。了解差異規律,不做沒有意義的緊張和攀比,認識並接納孩子的不同甚至不完美是實施家庭教育的前提,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因材施教。
最後一個秘密是敏感期,敏感期指的是人的一些能力和行為,存在一定的敏感時間階段。如果在該敏感階段內受到了適合能力、行為發展的訓練、教育,該能力和行為會得到充分的發展,而如果在敏感期未受到很好的教育訓練,在敏感階段之外的時間去訓練,可能要花費更長的時間、付出更多的努力,也可能取得的結果還不盡如人意,嚴重的可能導致該能力或行為缺失。例如語言的敏感期是0~7歲,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家長要在小學前讓孩子學習外語。敏感期內讓孩子接受外語學習,對上學後正式的外語學習會產生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以上五個秘密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五個基本規律,了解這五個秘密,並遵從他們的規律去開展家庭教育,教育的過程會更輕鬆,結果會讓人更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