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俊
【人物名片】曾清萍,西藏軍區某邊防團四級軍士長,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先後4次被評為優秀士官,多次被評為邊防執勤先進個人。
「老夥計,我們來看你了……」在初冬的一次巡邏途中,曾清萍掏出事先準備好的火腿腸,輕撫著路旁的一處簡易墓碑,喃喃自語。
曾清萍口中的老夥計名叫「建民」,是一隻有著12年軍齡的軍犬。在兩年前的一次巡邏途中,「建民」倒在了邊防線上,戰士們就近埋葬了它並立了一塊小墓碑,以此緬懷這位「無言戰友」。
2006年,一隻虎頭虎腦的小黑狗和列兵曾清萍一前一後來到邊防連。連隊的老兵開玩笑說:「小曾,要照顧好你的『同年兵』!」小曾說:「我把它當弟弟,我弟弟叫『建民』,它以後就叫『建民』」。
連隊駐守在海拔4000多米的西南邊陲,常年擔負守邊巡邊任務。巡邏往返一趟需要7天6夜,途中要翻越兩座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穿過10多公裡的沼澤地,蹚過多條冰河和多處泥石流衝溝……「最難走的路,也是最磨礪人的路。」新兵下連後,曾清萍就立志要徵服這條不平凡的路。
為了早日走上巡邏路,曾清萍主動加練體能。那段時間,「建民」是他最忠實的夥伴,日日夜夜陪伴著他。轉過年,曾清萍順利通過層層考核,被正式批准執行巡邏任務。「建民」也跟隨著他第一次踏上了巡邏路。
初次巡邏,這對年輕的搭檔對路上的一草一木都充滿新奇,精神飽滿地大步向前。可沒多久,曾清萍就感覺身體有些吃不消了,「建民」也放慢了腳步,亂石磨爛了它的小爪子,滲出點點血跡。曾清萍心疼壞了,想抱著它走,可平時乖巧的「建民」此時卻拼命掙扎,仿佛不願意給他添加負擔。看著它一瘸一拐地堅持行走,曾清萍也加快了腳步。
出師不利,讓曾清萍認識到自己的差距,從此他訓練更加刻苦,每次巡邏都搶著去。隨著巡邏次數的增多,曾清萍逐漸成長為一名「老邊防」,「建民」也成了連隊的「老兵」。這對老搭檔一起攀峭壁、蹚冰河、穿叢林、爬雪山,在巡邏路上相伴走過11個春秋。
曾清萍永遠忘不了「建民」的最後一次巡邏。從出發開始,「建民」就精神不振,氣喘籲籲,但它倔強地堅持著。官兵放慢腳步,想等等這位「老兵」。曾清萍護在它的身旁,一路無言。
終於到達了點位,官兵展開鮮豔的五星紅旗宣誓,「邊關有我,安然無恙」!鏗鏘有力的誓言穿透雲層。而這一次,「建民」再也沒有歡快地跳躍,它已臥倒在地,再沒起來。那天,曾清萍淚如雨下,把「建民」抱在懷裡久久不願放下。
當年年底,曾清萍和「建民」作為搭檔當選「邊防執勤標兵」。頒獎晚會上,曾清萍為它寫下頒獎詞:「軍犬『建民』在它短暫的一生中,參加巡邏500餘次,巡邊8000多公裡,它是一名優秀的戰士,更是我們的好戰友。」
那天晚上,曾清萍做了一個很長的夢,夢到第一次和「建民」相見的場景,夢到跟「建民」一起在藍天下快樂地奔跑,夢到和「建民」一起光榮地執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