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國象棋,可謂源遠流長,很多棋友尤其是老年朋友常常聚在一起殺幾盤,樂趣無窮,不僅益智而且操作簡單,是打發業餘時間的不二選擇,象棋目前已經成為中國開展的78個體育運動項目之一,而且是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之一,可見象棋文化在中國人心目中地位之高,對世界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真正走出了國門,成為了世界文化中的一部分,2008年6月7日,象棋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凡是象棋愛好者都知道象棋之所以這麼吸引人,主要是因為象棋是一場智慧的較量,無論是構思精巧的布局還是引人入勝的對局,都會讓人沉迷其中,這種吸引力是其他藝術形式所不能比的,關於象棋的起源,曾經有過很多種說法,尤其是近百年來,對於象棋的起源甚至一度引發了劇烈的爭論,日本人曾經在一部《泰西事物起源》的書中聲稱象棋起源於希臘,而1930年又從埃及開羅爆出一條爆炸性的消息,據說從一位大祭師的古墓中發現了最早的象棋,不久之後開羅新聞主動闢謠,聲稱象棋為埃及人發明的是不真實的,經過一番爭論之後,人們關於象棋起源的討論又再次聚焦到了印度和中國上。
專家方舟子素以打假出名,曾經專門發文聲稱象棋起源於印度, 方舟子說「兵衝象戲車」說明了中國象棋是炮、馬、車先行,兵相對安靜,沒那麼「衝」。方舟子解釋《玄怪錄·岑順》中「王、軍師、天馬、上將、輜車、六甲,分別對應的是印度象棋中的王、大臣、馬、象、車、兵」。此言論一出,一時之間,輿論譁然,尤其是一些棋迷朋友們不禁發出疑問:難道下了一輩子的棋竟然是下的印度棋?對於方舟子這一結論,很多人力圖想從古書典籍中找到反駁的證據。
而查到的古書典籍也確實存在象棋的記載,而且也演化出了幾種傳說:
第一種傳說據說象棋是來源於上古時代的神農氏,例如元代和尚念常所著的《佛祖歷代通載》中就提到:借神農以日月星辰為象,唐相國牛僧孺用車馬將士卒加炮代之為機矣。
第二種傳說據說來源於上古時代的皇帝,北宋晁補之的《廣象戲格》中所說:象棋是當年黃帝與蚩尤大戰後發明的一種遊戲。
第三種傳說據說來源於戰國時期,《潛確居類書》中就曾記載:「雍門周謂以益嘗君:足下燕居,則鬥象棋,亦戰國之事也。蓋戰國用兵,故時人用戰爭之象為棋勢也。」
第四種據說起源於北周武帝時期,《太平御覽》中記載:周武帝造象戲,明人所著的《物源》中也同意這一觀點,記載:「周武帝作象棋。」
因此對於當時方舟子聲稱象棋來源於印度這一結論,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但是由於所搜集的史料大多互相矛盾,說法不一,其中真假難辨,因此也未能拿出有力的證據來反駁方舟子的說法,方舟子認為象棋為什麼不可能在中原發明呢?因為他認為中原只在史前出現過大象這種生物,後來由於人們的濫捕濫殺,最終走上了滅亡,後來的大象是國外引進的物種,既然中原人都沒有見過大象,那麼象棋自然也不可能是在中國發明的。
然而,這種說法很快就被推翻,如果仔細研究歷史就會發現,其實在1935年,梁啓超愛子梁思永主持殷墟王陵東區1400號大墓的發掘工作,在這座墓地附近,發一個象坑,埋著一頭成年象和一名大象飼養者。在1978年,在在殷墟王陵西區東南發掘的祭祀坑M35中,又發現了一具幼年大象的骸骨。所以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原人就已經開始飼養大象了,此外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曾經多次提到捕獵大象的活動,而且最多一次竟然捕獵了250頭大象,可見當時的大象並非什麼稀有物種。
對於商代人馴象,後世的古籍也多有記載。例如《呂氏春秋·古樂》曾說:
「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周公遂以師逐之,至於江南,乃為《三象》」。
《孟子·滕文公下》也記載說:
「周公相成王……驅虎豹犀象而遠之」。
所以方舟子僅憑這一點便斷定中國象棋不是中國人發明的,顯然論據不足,很難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