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No.1
勝利堂速覽
抗戰勝利紀念堂,顧名思義,是為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而建造的。最初名為「志公堂」,1946年落成時改為「抗戰勝利紀念堂」。它的建築形式除觀眾廳為弧形山牆外,採用傳統的歇山頂筒板瓦屋頂,清式鬥拱,彩畫架枋,白石勾欄,具有濃鬱的民族風格。
在前面是兩座昆明市的地標性建築:位於雲瑞西路和雲瑞東路兩邊的弧形房子。這裡見證了雲南昆明的興衰和起伏跌宕的發展史。
翻新修舊的時候粉刷了原來的顏色,使得這兩棟別具一格的房子煥然一新,樓下的小商鋪也有自己的特色,牆上貼的壁紙也都是舊時代的古典美人。
(小tip:這裡也是旅遊拍照的必打卡地,每一張都是復古大片~)
No.2
歷史淵源
勝利堂原址為明代黔國公沐氏之國公府,清康熙年間,平定吳三桂之亂後,清政府在雲南昆明興建三大衙門,其中最大者為總督署,總督署以沐氏之國公府改建而成。
武昌起義爆發後,雲南昆明城內講武堂學生打開城門,迎接義軍入城。接著,朱德又率部參加攻打總督府,總督署中機關槍射擊猛烈,起義軍於南城埂置大炮,猛轟總督署,最後義軍順利攻下總督署,俘獲不少清兵軍官,是役戰死者150餘人,負傷300餘人。
之後的抗日戰爭中也有許多流血犧牲的感人場面,我們不會忘記歷史,更不會忘記英雄。
1995年2月在勝利堂的廣場中央建成了「雲南人民英雄紀念碑」,紀念碑莊嚴肅穆,表達了雲南人民對革命先烈的崇敬與懷念之情。
No.3
中西合璧的藝術瑰寶
俯瞰整個勝利堂,把勝利堂與四周的廣場、附屬建築、街道等聯繫在一起,整個工程就像是兩個酒杯。
勝利堂所在地雲瑞公園就是一隻中式酒杯,而下方則是一隻西式高腳酒杯,設計者的設計理念就是「雙杯慶勝利」。
兩幢淡黃的弧形建築物沿雲瑞西路、雲瑞東路相對而立,像一對婀娜多姿的姊妹花。從誕生之日算起,這對「姊妹花」忠誠地守望著勝利堂已有70多個春秋。
這是屬於昆明的 「勝利酒杯」。
(註:部分圖片和文字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編輯:王婷(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