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節,主要是指聖誕節、情人節、萬聖節、感恩節等歐美西方國家的節日。這些節日因其特殊的宗教色彩和另類風情,並被摻入一些土洋結合的因素,曾一度受到一些中國人的盲目追捧。部分商家也藉機造勢,營造氣氛,吸引消費者。洋節的社會影響有變大趨勢,甚至變味兒。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文件精神,每個國人都應弘揚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精神,體現自身文化特色,彰顯華夏文明悠久厚重的歷史,自覺抵制過洋節,過好中國傳統節日。為此,對廣大商戶倡議如下:
1、應不以洋節為噱頭進行任何形式的促銷活動及節日宣傳、營造節日氣氛。對「情人節鮮花」「聖誕平安果」「聖誕樹」等洋節商品不進行包裝、營銷。
2、應大力宣傳中華傳統節日,守護民族傳統,增強文化自信;主動向顧客、親人及朋友宣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做傳統文化的踐行者、傳承者。
3、應理性地看待西方節日,不盲目效仿、不跟風、不媚外、不組織、不參與洋節的聚會與狂歡;不轉發與洋節有關的簡訊、微信等。
每個民族都有其傳承的節日,這是民族凝聚力的維繫。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在此,我們倡議大家拒絕過洋節從我做起,傳承文明,過中國節。
眼看著公曆12月份了,一些所謂的西方節日又要到了,在前些年的時候,每當到了這個是我國的『聖誕節』氣氛感覺比國外都要濃鬱,不僅超市裡要單獨開闢一個專櫃來擺放過聖誕節用的東西,連馬路邊都是擺攤賣『平安果』的小販,讓人不僅懷疑自己身處何處?
其實所謂的『平安果』就是普通的蘋果裹上幾層漂亮的包裝紙而已,但是價格卻是翻倍的漲,那時候一兩塊錢的蘋果包裹好以後能買到十幾塊錢,貴的,也就是包裹的層數多的,能買到一百多塊錢!
但是這個審美我是實在接受不了,看著跟花圈那個咋就那麼像,反正我是一次沒買過,有那錢可以買一大袋蘋果了,真要討女朋友換新還不如買鮮花呢!
隨著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等各方面的實力增強,我國人民的自信心也越來越強,過去那種崇洋媚外的心態已經淡化很多,往年到聖誕時那個滿大街賣『平安果』的場面也有些年沒有見到了。
其實『聖誕節』就是耶穌誕生的日期,這也是個大概,並沒有準確的記載。一般是每年的12月25日,西方國家的人會當成一個重要的節日來過,大概和我國人民的春節相似。
卻和我國沒有任何的實質性的聯繫,12月25日在我國的農曆大約是冬至前後幾天,距離我國的春節還有一個多月呢!
而我國的春節對於我國則是有著深遠的歷史和文化底蘊的,並且是和我國的農耕、氣候、生活密切聯繫的,春節反映著冬春季節的更替,當天象「鬥柄回寅」時,陰陽轉化,陽和起蟄,品物皆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
這才是我國人民過節的意義,慶祝圓滿的過去一年並且期盼一個美好的開始,此之謂「過節」!
總之這次有關部門發出這個倡議我認為很好!國外的「節」有著國外的人民的涵義和聯繫,我們的「節」有著我們的歷史文化聯繫,過『洋節』能過出什麼味道來?
其實倡議不倡議的現在來說已經不那麼重要了,人們的生活好了,自信心強了,誰還沒事朝著國外看起,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