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科學課,探索樂無窮 !
還記得小時候都非常喜歡看的書《十萬個為什麼》嗎?
為什麼樹要長在土地上?
為什麼要用紙寫字?
為什麼糖進入水裡就看不到了?
這麼多神秘問題,是直接告訴孩子答案,還是讓他們探索得出答案呢?
東方雙語五校區的科學課按照年級來分班學習,每個班級的科學課都有需要解決的神秘問題。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都成了小小科學家,讓我們一起去回顧一下課程的精彩瞬間吧!
一年級
用物體測量
問題及思考
可以使用什麼去測量?
可以用彩筆、尺子、橡皮、小正方體和紙帶來測量。
在線課堂
使用不同物體測量
使用小正方體測量
學習總結
學生總結:使用的物體不同,每個人的水彩筆不一樣長,每個人測量的起點位置和終點位置不同,導致測量的結果不同。但使用相同的小正方體進行測量,測量的結果比較準確。
老師結論: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討論、使用簡易工具去測量桌子的長度和高度,明白了不同物體的長度、測量的起點和終點不同,是測量結果能否準確的關鍵,懂得細觀察、勤動手、善思考是發現科學奧秘的重要方法。
二年級
神奇的紙
問題及思考
摺疊前後,白紙發生了什麼變化?
白紙摸起來很平,很光滑,折成瓦楞紙後按上去很不平。
隔著白紙去摸裝了熱水的杯子,有點燙;隔著瓦楞紙去摸就不怎麼燙了。
在線課堂
神奇的紙
學習總結
學生總結:經過摺疊的紙不僅承受重量的能力變大了,而且能隔熱了。
老師總結:學生通過對紙張特點的分析,通過實驗去比較和體驗紙改變前後性能的變化,交流紙的這種變化在生活中的應用等,激發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周邊材料的觀察和探究欲望。
三年級
加快物質在水中的溶解
問題及思考
我們有什麼辦法可以加快物質在水中的溶解?
溫度和攪拌。
在線課堂
鹽的溶解
糖的溶解
實驗總結分享
學習總結
學生總結:經過攪拌過後的糖和鹽在水中溶解速度更快。
老師總結:實驗主要是探究溫度和攪拌與溶解快慢的關係。充分讓學生經歷「提出問題——猜測假設——驗證實驗——獲得結論」的科學探究過程,並根據課堂上的科學結論,再進行拓展實驗糖在嘴裡溶解的速度,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科學素養。
四年級
液體在水中的溶解
問題及思考
洗髮水、酒精、油、醋等放進水中,水發生什麼變化了呢?
把醋放到裝有水的試管後,水的顏色變成了淺棕色
把菜籽油加入到試管中之後,沒有溶解到水中,也沒有沉到水底,而是漂在水面上的。
在線課堂
將醋、油、膠水、洗髮水、酒精加入水中溶解
學習總結
學生總結:膠水和酒精加入水中,水的顏色沒有變化;醋和洗髮水加入水中,水的顏色發生了變化;食用油不能溶解於水。
老師總結:學生通過實驗進一步了解了多種液體物質之間的溶解現象,學會了深入細緻的觀察、準確歸納描述,深入地生成科學概念。
五年級
土壤中有什麼
問題及思考
觀察一下土壤中都有什麼呢?
用手摸一摸感覺比較潮溼,土壤裡面有石子,有小蟲子,有植物的根和葉子
把土壤倒進水中會有什麼變化呢?
水上有泡泡,時間長了之後,土壤還會變成一層層的
。
在線課堂
觀察土壤
學習總結
學生總結:土壤裡有很多物質,還有空氣,在水中放置一段時間,土壤會分層,越上層,土壤顆粒越細。
老師總結:學生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了土壤不是一種單純的物質,它是腐殖質、砂、空氣、無機鹽等物質的混合物,讓學生了解了土壤的重要性。除了落實科學知識、科學探究目標,還要兼顧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樹立愛護、保護土壤的意識。
六年級
形狀與抗彎曲能力
問題及思考
在實驗中,需要注意什麼呢?
放硬幣的時候,要輕輕地放,而且要放在中間。
兩邊的書要一樣高,書之間的距離不能改變。
在線課堂
紙的抗彎曲能力
學習總結
學生總結:改變形狀後,紙的寬度和厚度發生改變後,其抗彎曲能力也發生改變。
老師總結:學生在實驗中學會控制變量、採集和記錄數據,運用數據進行分析得到科學結論。通過對結果的反思,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雙語科學課
東方雙語的科學課堂,進行的是「兒童的科學」,每一堂有趣的科學課,都是老師精心準備的結果。老師們以課本為抓手,以實驗為載體,以科學探究為核心,讓學生在試驗中探索,在探索中產生興趣,在趣味中提升。
雙語的科學課,不僅可以讓孩子們更好地掌握科學知識和原理,還增強了他們的求知慾,學會用科學的眼光去自主發現、分析身邊事物,形成嚴謹理性的科學思維,在他們心中種下愛科學的種子,這種子終有一日,會成長為他們夢想的森林,成就中國未來科技之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