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辯論詞
(一)辯論
見解不同的人彼此闡述理由,辯駁爭論。(《漢典。詞語》)
辯論,它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來說明自己對事物或問題的見解,揭露對方的矛盾,以便最後得到共同的認識和意見;辯論旨在培養人的思維能力。(百度百科)
(二)辯論詞
1.特點:
辯論的雙邊性。辯論是雙邊活動,單一方面只能是議論。
觀點的對立性。雙方觀點是對立的,才有辯論的可能,否則就是談判。
論證的嚴密性。只有合乎思維邏輯的辯論,才可能獲勝,否則只能是詭辯。
辯論的目的性。辯論的目的是追求真理,取得共識。
2.組成:
辯論的過程一般有開始、展開、終結三個階段,缺少任何一個階段都不是完整的辯論。因此,一場完整的辯論一般應由論題、立論、駁論、結辯四部分組成。
(三)格式範例
鏗將有力的辯論詞是我們成功辯論的關鍵,在辯論賽中需要我們做好充足的準備加上思維嚴謹的臨場辯論發揮,我們才能取得辯論勝利的最大可能。其中辯論詞的準備則是所有準備工作的重中之重,寫出出色的辯論詞,需要掌握辯論詞的寫作技巧。作為實際工作過程中應用文的一種,辯論詞的寫作框架主要分為三部分,即「亮明觀點——闡述理由——作出結論」,每一部分都有相對應的注意點。
開頭問候語:頂格寫
1、亮明觀點注意申請題幹限定要素,明確身份以及辯論主題,進而明確己方觀點。
2、闡述理由這部分內容是辯論詞的重點內容,一般應圍繞己方觀點多個角度闡述理由,分條分點寫出。
3、作出結論這部分內容對前面的觀點做一個總結,再次強調己方觀點。篇幅不宜過長,應簡短精煉。
結尾:表達感謝。
(四)辯論詞標準格式:
正方辯論詞
標 題
主持人、對方辯友:
大家好。我是今天辯論的正方代表,我方觀點認為XXXXXX,具體理由如下。
主體段落分析,分條分點寫出(可從利弊分析、原因剖析、歸納演繹、對比分析等角度分析論證)
XXXXXXXXX XXXXXXXXX XXXXXXXXX XXXXXXXXX
XXXXXXXXX XXXXXXXXX XXXXXXXXX XXXXXXXXX
綜上所述,我方堅持認為XXXXXX。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反方辯論詞
標 題
主持人、對方辯友:
大家好。我是今天辯論的反方代表,我方觀點認為XXXXXX,具體理由如下。
主題段落分析,分條分點寫出(可從利弊分析、原因剖析、歸納演繹、對比分析等角度分析論證)
XXXXXXXXX XXXXXXXXX XXXXXXXXX XXXXXXXXX
XXXXXXXXX XXXXXXXXX XXXXXXXXX XXXXXXXXX
綜上所述,我方堅持認為XXXXXX。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五)辯論詞寫作注意事項:
1、辯論賽確定立場,正方或反方均可。正方即辯題的肯定判斷句,反方即辯題的否定判斷句。
2、對於原材料:無需重複,只要在辯論過程中加以點評。
論點要清晰明確,找準一個母概念即論證範圍。
選好三個主要觀點,從原因剖析、利弊分析、正反論證、歸納演繹、層層推進。
舉例:乾脆利落。論據真實典型,這是使別人信服你的基本前提。
辯論的思路、語勢、邏輯:要強烈,要有對話感、代入感、現場感、說服力。
3、語言不拖沓複雜,多採用成語、四字詞語,運用排比、反問等句式轉接的關聯詞,如:由此可見,基於以上種種觀點,究其根本、時至今日,揆諸當下、如此以來、長此以往、不僅如此、等。要讓別人清楚地明白你要做什麼。
4、不能讓步論證,給對方辯友授之以柄,承認自己觀點的不足,惹火上身。
【典型例文】
國際大專辯論賽 「以成敗論英雄是否可取」辯論稿展示:
辯題:以成敗論英雄是否可取
【正方一辯】
標題XXXXXX
謝謝主席、評判、對方辯友:
大家好。
青梅煮酒論英雄,今晚就讓我們以論做梅,以辯代酒,縱橫古今,論英雄。
成敗英雄論古亦有之。李白詩云:秦王掃六合,虎勢何雄哉。《東周列國志》上卻說:見義勇為真漢子,莫以成敗論英雄。可見,成敗英雄論自古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然而,時代的話題要有時代的意義。
時至今日,以成敗論英雄早已不是一種方法,一種標準,而是作為一句俗語,一種價值存在於我們的時代。以成敗論英雄是可取的,就是要探討這句俗語,這種價值在我們今天的時代是否具有可取性。
我們這個時代並不是只有一種價值觀,以成敗論英雄這種觀念必然受到我們這個社會其他價值觀的共同協同與制約,使其展現精華,為我所用,這是其具有可取性的現實基礎。這種價值觀的可取性,在於將成功與影響聯繫在一起。英雄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人,也不是一枚英雄像章,更不是一個冷冰冰的墓碑,它所代表的是一種精神的象徵,是民族的旗幟與國民的榜樣。
以成敗論英雄這種價值觀正是將人們對成功的追求化為一種對精神的追求,激勵人們積極進取,奮發向上。
以成敗論英雄的可取性還表現在他具有廣泛的現實意義,因為作為一種價值觀,它鼓勵全社會學習英雄,追求成功。
時代呼喚英雄,社會鼓勵成功,這樣的民族才能進步,這樣的社會才能發展。時至今日,全球化浪潮勢不可擋,若不成功,我們將立於何處?資訊時代,本土文化遭受強勢挑戰,若沒有英雄我們又何以讓後代感受身為華人的自豪?
追求成功,鼓勵英雄,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標誌,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價值取向。
時代的影響,追求成功,時代的成功,需要英雄。
謝謝各位!
【反方一辯】
標題XXXXXX
謝謝主席、各位評委、對方辯友:
大家好!
古人也說:名不正則言不順。只有對概念進行清晰的解說,我們才能進行一場有意義的辯論。
按照《現代漢語詞典》解釋:成敗都是對於具體目標而言的,達到了就是成功,沒有達到,就是失敗。英雄是指能以自身傑出的才能品質激起他人崇高情感的人。所謂以成敗論英雄是指成功了就是英雄,失敗了就不是英雄。我方之所以認為這個觀點是不可取的,理由有二。
第一:以片面刻板的成敗根本就論不出豐滿鮮活的英雄。因此,這個觀點在理論上是錯誤的。一個具備了傑出品質和才能的英雄,能否取得外在功業上的成功,還要受到天時、地利、人和等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南宋時的嶽飛精忠報國、文韜武略,但卻因為生不逢時,未遇明主,最終只能壯志未酬地屈死風波亭。正是因為成敗之中包含著天時、地利、人和等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因素,我們才會對那些在失敗面前表現出浩然之氣的悲劇英雄肅然起敬。當雄姿英發的周瑜無奈地感慨「既生瑜何生亮」時,我們能否認他是英雄嗎?當兵敗被俘的文天祥在獄中高歌「人生自古誰無私,留取丹心照汗青」時,我們能否認他是英雄嗎?
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在追求各種目標的過程中,他們有成功也有失敗,成敗不過是一時一世的,唯有超越成敗的精神,才更能彰顯出英雄的本色,如果拿上一把僵化刻板的成敗尺子,又怎麼能指望量得出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氣概呢?
第二:以成敗論英雄的觀點,片面地誇大功利的意義,因此在實踐中是有害的。它誘導人們為了達到目標,可以不擇手段。一個人只要成功了,無論手段多麼卑劣都照樣可以摘取英雄的桂冠。如此以來,前有赫赫英名牽引,後有滾滾利益推動,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本已功利的世界還會變成什麼樣子?實在令人不敢想像。
正是因為以成敗論英雄的觀點存在以上兩點錯誤,因此我方認為以成敗論英雄是不可取的。謝謝!
【考場真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①青年的思想愈被範例的力量激勵,就愈會發出強烈的光輝。——法捷耶夫
② 盲目地聽從、盲目地相信一切者,他一定是蠢物,他們的頭腦只是別人的跑馬場。——聞一多
③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眾多明星在微博上呼籲大家「守望和平」。
④ 近年來,隨著文化市場的開放,日韓兩國的文學藝術作品也進入了我國的文化市場,形成了「日韓潮流」的現象。一些中學生競相模仿日韓明星的髮型、服飾等。
⑤ 2017年,國內多家公司推出了10餘位虛擬偶像(「畫」出來的人物)。業內確定虛擬偶像洛天依已經盈利,她的魅力也得到了青少年的認可。
⑥ 父親辛苦打工賣麵條,12歲少年小趙卻沉迷快手直播,半個月狂刷支付寶3萬餘元打賞主播。
學校論辯社將舉辦一場以「偶像崇拜是否利大於弊」為辯題的論辯賽,請結合上述材料,選擇正方或反方寫一篇論辯陳詞,或者以主持人的身份綜合兩方的觀點寫一篇總結陳詞,不少於800字。
【審題】
限制性
1. 「偶像崇拜是否利大於弊」,論辯的主題是限定的,考生構思和行文必須圍繞這一主題,和偶像崇拜之利弊無關的內容即為跑題。
2. 考生不管是寫論辯陳詞,還是寫總結陳詞,構思和行文必須圍繞材料所給六句話中的幾句,在此基礎上陳述自己的見解,闡述自己的道理。
3. 在文體方面,要求考生寫的是論辯陳詞或總結陳詞。
論辯陳詞在觀點上必須有破有立,批判對方觀點時要抓住要害,陳述自己的觀點則要有理有據;語言既要說理,還要注意氣勢,要便於口頭表達,注意排比手法的運用,注意事例和道理的結合。
總結陳詞要注意在論辯的基礎上辨明是非,內容既要立場明確,又要一分為二、辯證看待,對論辯雙方都要照顧到,不可顧此失彼。
開放性
1.辯論雙方本來就是一對矛盾的兩個方面,論辯陳詞這種文體本來就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2.考生可以選擇正方,強調利大於弊;也可以選擇反方,強調弊大於利;還可以選擇當主持人,寫兼顧兩方面的總結陳詞。寫作角度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3.偶像的類型很多,可以是英雄人物,可以是演藝明星,可以是科研專家,還可以是大國工匠,也可以選身邊的敬業標兵。選材角度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參考立意
①正方:偶像能引領我們走向光明,讓我們前進的腳步更有力量。
②反方:錯誤的偶像崇拜,能讓我們陷入泥淖,墜入深淵。
③主持人:偶像崇拜,要辯證看待、理性選擇,既要讓偶像發揮積極作用,又要謹防被其誤導。
範文1
站在偶像的肩膀上
——偶像崇拜反方辯論陳詞
主持人、對方辯友:
你們好!
法捷耶夫曾說:「青年的思想越被範例的力量所激勵,就越會發出強烈的光輝。」由此,我方的觀點是:偶像崇拜利大於弊。
首先我們可以思考,什麼是偶像?我們所定義的偶像,是在某方面可以給人帶來鼓舞與激勵,能夠讓人於內心生發出嚮往與傾慕的一類人。他們在各個時代熠熠生輝,無論是心懷天下的文人志士,或是創新開拓的科學家們,還有或堅定或深刻的藝術、文學大師,他們的精神內核引領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奮進、突破,甚至攀上更陡峻的高峰。
對方辯友可能會說,你所說的這些偶像當然值得人們崇拜,但是到了「娛樂至死」的當下,人們的偶像早已狹義為舞臺上那些唱跳嬉笑的藝人們了,對他們的崇拜有何利可言?
但我想說:首先,我們承認隨著媒體普及與信息爆炸,一些明星們更多地為人們所認識、追捧,或者奉為偶像,表面的喧囂似乎甚至掩蓋了人類群星的璀璨;然而,我們不能低估任何一個時代中思想的力量,它們總能引起人們的精神共鳴並轉化為前進動力;其次,就算是一些藝人們也有他們一定的可取之處,喜歡他們的人藉以表達自己對藝術、審美的追求與欣賞,這不也是一定程度的進益嗎?另外,我們還能發現,大部分的「明星」們一直傳遞著積極的價值觀與正能量,如國家公祭日之時微博滿屏的「守望和平」的呼籲,若能把人們對於他們的關注指引向真實的思考、觸動,這種影響力帶來的難道不是利大於弊嗎?
然後,我們可以說說崇拜。之前已提到,能對值得被稱為「偶像」的一類人的一方面精神特質產生崇敬與嚮往,並要求自身不斷地向之努力,我認為這是崇拜的最理想方式。也由此,我們對待偶像的態度是完全可以揚長避短的。人無完人,既然我們不能苛求偶像樣樣完美,這就需要我們實行「理智崇拜」,即不喪失辨別能力、獨立思考的選擇與評估,這既是心智已一定成熟的青年們本應具備的能力,也是從偶像身上汲取力量的唯一途徑。
至於那駭人聽聞的一系列看似以「偶像崇拜」而飽受詬病的事例,一定程度上警醒著我們謹防借「偶像」之名而大行消費主義的市場陷阱,同時告誡我們這些盲目與過度崇拜的弊端。正如我們所知,盲目地做任何事情都是不盡合適的,又何況這樣不分優劣、不計後果的「崇拜」呢?因此,我們需要對這些不理智的選擇感到惋惜,但不能一葉障目地不顧絕大多數偶像正給人以無窮的精神力量這一事實。
最後,如聞一多先生所言,「盲目地聽從,盲目地相信一切者,他們的頭腦只是別人的跑馬場。」而面對偶像,只要我們保持理智地選取、學習,就能向著他們的高度不斷進取,在自己的世界中策馬奔馳;站在偶像的肩膀上,向更廣闊的天空伸展!
最後請允許我再重述一遍觀點:偶像崇拜利大於弊。謝謝大家!
範文2
偶像,給我指明了奮鬥的方向
——偶像崇拜正方辯論陳詞
主持人、對方辯友:
你們好:
我是今天辯論的正方代表,我認為偶像崇拜利大於弊,具體理由如下:
第一,崇拜偶像有助於我們汲取正能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李連杰成立「壹基金」公益組織,濮存昕主動擔任預防愛滋病宣傳大使,蘇有朋擔任「母親水窖」公益大使——這些明星成功而不忘社會,藉助明星身份和影響力,積極承擔自己的責任,為建設美麗中國主動擔當,為構建和諧社會奔走呼籲。試問,把他們當作崇拜的偶像,難道不利於我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正確的人生觀嗎?
第二,崇拜偶像有利於我們找到成功的道路和方法。在2018年9月份的開學第一課上,成龍講述了自己成功的秘訣,他說:從「跑龍套」到「中國名片」,因為我比別人更能拼。在這拼的背後,成龍受了多少傷,流了多少血。草根影星王寶強6歲開始習武,8歲到少林寺做俗家弟子,後來做京漂,從群眾演員到著名影星,一步血一步淚,「寶寶」也是硬拼出來的啊!成功無他,唯有硬拼。我們不能只被明星頭頂的光環吸引,還要看到他們的奮鬥過程,學習他們的成功經驗。
第三,崇拜偶像能讓我們明白什麼是厚重的人生。硬漢影星張涵予堅信:「十幾年配音,十年配角,夢想終會吹響人生的集結號。」張涵予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但畢業後卻多年從事電視配音工作,直到40多歲,才憑藉《集結號》中的穀子地一角一炮而紅,躋身明星行列。同樣厚積薄發的還有無法靠長相出名的黃渤。他們心存希望,厚積演技,磨鍊風格,終於從幕後走到前臺,從配角成為主角。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在困境中不放棄希望,經歷厚積薄發的人生才是厚重的人生。
還有,《戰狼2》中的吳京,演唱中國風歌曲的李玉剛,以中國元素為背景的張藝謀,為人謙和的陳道明,都在用他們的追求與堅持告訴我們人生的道路該怎麼走。他們就像大海上的燈塔,給我指明人生的航向。請問,崇拜他們難道對我們的成長沒有好處嗎?
也許有人會說,偶像崇拜能讓青少年誤入歧途,幹出傻事。對於這種情況我要說的是,要麼他們崇拜的偶像身上不具有正能量,根本不值得崇拜;要麼他們崇拜偶像的方式是錯誤的,將學習偶像變成盲目追星。方向錯誤或者方法錯誤,自然無法保證結局的美好。所以還希望大家在崇拜偶像時擦亮眼睛,保持理性,用正確的方法,崇拜值得我們崇拜的明星和偶像。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範文3
啟明星掃把星
——偶像崇拜辯論主持人陳詞
親愛的同學們:
此刻,激烈而又精彩紛呈的辯論賽已接近尾聲,相信大家都感觸良多,收穫頗豐。
而作為主持人,我認為雙方都有在理之處,因此我認為,將兩種觀點辯證地結合起來,才是最佳的結果——偶像崇拜本身沒有利弊,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對待它。莫將你人生中的「啟明星」誤作為「掃把星」。
法捷耶夫曾說:「青年的思想愈被範例的力量所激勵,就愈發出強烈的光輝。」不錯,在我們這個階段,思想、價值觀還未完全成熟,這時就極需有一位偶像來作為我們的範例。他可以是明星、可以是科學家、可以是任何平凡的勞動者,偶像的力量不在於他有多受歡迎,也不在於他的實力與顏值,而在於你將他看作生命中的「誰」。若偶像成為你的啟明星,你將受益終生。
偶像於我們,美麗而光芒四射,在她的神奇點化下,我們總能遇見更好的自己。看到偶像做慈善,我們的心變得柔軟而通透;看到偶像為了夢想不懈努力,我們也將在追夢路上永不停息。山東一女孩將自己偶像作為努力奮鬥的動力,最終奪高考狀元,在接受採訪時,她表明在失落沮喪時,偶像是她堅持下去的一個不竭動力。可以看出,偶像足以成為人生路上指引我們走向成功的明燈。
而偶像的力量不僅在個人,也在社會。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眾多明星在微博上呼籲守望和平,在如今社會,偶像們憑著自己的社會影響力傳播了許多正能量,不僅讓青少年及大眾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更讓向善之行在社會上蔚然成風,這的確令我們稱讚。
但是,如果將「偶像」的作用放錯了位置呢?聞一多先生曾表示盲目聽從、相信一切的人一定是蠢物,而令我們可悲的是,社會中不乏這些「蠢物」。近年來,「日韓潮流」盛行,不少青少年耗費大量時間與金錢競相模仿日韓明星的髮型、服飾,更有12歲少年小趙痛花父親的血汗錢只為打賞直播。這些都是愚蠢至極的行為,他們不僅虛度了自己的青春年華,更拖累家人來為自己的行為買單。偶像本該是助我們成功的「墊腳石」,他們卻將其當成阻礙自己的絆腳石。如此看來,偶像利弊與否實為我們掌控。
我們應具有一雙明辨是非的慧眼。不容置疑,帶有滿滿正能量的偶像佔大多數,但也不乏一些惡劣反動的「丑角」興風作浪。這時我們應擦亮雙眼,將真正的值得我們學習的偶像作為人生中的「啟明星」,切不可中了「掃把星」的陷阱。
早段時間香港頗不寧靜,黃之鋒、羅冠聰之流逆勢而行,為每一個有正義感的中國人所不齒。中國自古不乏埋頭苦幹的人,拼命硬幹的人,為民請命的人,捨身求法的人,他們才是中華民族的巨像。不管歷史之河如何淘漉,巨像將永不坍塌,一直照亮我們的民族之魂。
在座的各位,我們應端正態度,將偶像擺正位置。「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相信你能成為和偶像一樣優秀的人。「啟明星」還是「掃把星」,皆在一念之間,聰明的,我知道你該如何抉擇。
謝謝大家!
【真題演練】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
近日,深圳某知名中學公布了2019年擬聘教師名單。35名新聘教師均為碩士以上學歷,其中20人畢業於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1人畢業於哈佛大學。這份「豪華版」的新聘教師名單一經公布,立即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網友們紛紛發出「清華北大畢業生去哪兒了?原來是去深圳教書了」「本科畢業的我,看完瑟瑟發抖」之類的調侃。
某中學高三年級將以「頂尖名校畢業生去中小學教書算不算大材小用」為話題進行辯論比賽,請你為正方或者反方的一辯,寫一篇辯論詞。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得少於800字。
【範文展示】
反方作文
高材生從教中小學,實乃大材大用
——生命影響生命,優秀傳遞優秀
(觀點鮮明,鏗鏘有力)
各位觀眾,各位評委,各位辯友:
大家好,我是反方一辯。(亮明身份)我方認為,頂尖名校畢業生從教中小學,不是大材小用,實乃大材大用。(亮明觀點)
我方認為,高材生從教中小學大材小用的論調,本身就帶有一點職業歧視色彩。(分論點1,先指出對方的錯誤或遺漏的地方)
教師的職業很平凡,但教育又很偉大,平凡是因為沒有轟轟烈烈、叱吒風雲;偉大是因為教育的本質就是一個生命影響一群生命,用優秀傳遞優秀,本應該受到尊重。因此,我方認為,名校高材生從教中小學不是屈才,而是一種正常的職業選擇行為,他們為教育事業注入新活力,能夠為祖國培養更多優秀的建設者。傳統觀念認為,中小學老師由本科師範生擔任已足夠,頂尖人才就該進高校、搞科研,如果中小學教師讓碩士、博士來擔任,就是大材小用了。但實際上,如今名校畢業生從教中小學已非新鮮事,很多名校碩士、博士會選擇一些發達城市重點中學從教,甚至從教小學。
我方認為,高材生從教,能優化中小學教師隊伍。(分論點2)
這些高學歷老師就像放進水桶裡的鯰魚。古人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育事業也是如此。(學會這種引用方式:如何快速入題)長期在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時,無論是學校還是老師都可能會失去了繼續上升的衝勁。但當一兩條鯰魚遊了進來,競爭也跟著「遊」了進來。高學歷老師有學識,老教師有經驗,中青結合,定能繼往開來,開拓創新。(比喻論證)
名校碩士、博士生進入中學教書,會給教育帶來新氣象。(分論點3)
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是多方因素作用的結果,其中師資力量是一個關鍵的方面。正所謂最優秀的人才能培養出更優秀的人,真正的「大材」才能培養出「大才」。(學會這種引用方式:如何快速入題)名校的碩士、博士生們,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創新的精神,有積極投身教育改革的思想意識,尤其是他們有很高的人文素養和豐富的專業知識,在工作中通過理論與實踐的融合,能帶動整個教育教學改革,推動教育向縱深發展。這不是大材小用,而是大材大用。
我方一致認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頂尖人才當老師是大才大用。(分論點3)
教書育人是國之大事,是民族興旺發達的重要保證。教育要捨得投入才能出成果、出人才。生命影響生命,優秀傳遞優秀,一流的人才能培養更多一流的學生;陽光的心態才能培養具有陽光心靈的孩子。對於每一個學生而言,一個見多識廣、知識豐富、年輕幽默,一個心中有詩和遠方的老師,或許更能讓他們獲益終生。因此,對高材生從教中小學不必大驚小怪,要拋開思維定式,欣然歡迎更多的碩士、博士成為我們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用他們的學識、思維和視野引領孩子走向美好未來。
高材生從教中學,實乃大材大用!(呼應標題)北大畢業生陳生「賣豬肉」能賣出北大水平,頂尖畢業生教書更能教出「清華才子」。金子在哪裡都能發光,人才到哪裡都大有作為。
(作文評點老師的名字不詳,請告知再署名。)
資料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生學習使用,致謝!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