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階段,學習壓力大,學生除了吃飯睡覺,剩下的時間都是在教室度過。有的學生沒有辦法適應初中的學習模式,所以就放棄學習,逐漸成為他人眼中的不良少年。學習任務越重,我們就越要勇敢面對,而不是是耍小聰明,來混過老師的檢查,這樣對自己是不負責的。今天我們來聊一下,初中生自以為很聰明的3種行為,以為沒人知道,老師:別沾沾自喜。
抄作業
初中的作業量比較多,因為各科老師在講完課以後都會布置作業,一天時間裡,最少有4個科目的作業,所以學生感到困難也是正常的。有的同學學習積極,會利用課餘時間把作業完成;有的同學比較懶,不想自己動腦筋思考,總想著去抄別人的作業。其實作業難度並不大,多數都是課後練習題,老師還是非常照顧學生的學習,所以抄作業的同學不要以這種行為自喜,畢竟損失的只是自己。
偷偷在桌子下搞小動作
在課堂上,老師在上面講課,一些同學在下面搞小動作。相信很多同學都有過這種行為,上課不認真聽講,就喜歡在桌子下開小會。為了避免老師發現,學生還會用書本直立起來,擋住老師的視線,然後自己就可以安心做其他事情了。你以為老師看不到,其實老師在講臺上看得一清二楚,只是不想挑明而已。對於無心向學的學生,一開始老師會喊名字,幾次過後還是不變的話,老師就再也不想管教了。
上課偷吃東西
零食是學生的最愛,對於初中生來說,上課吃零食是最常見的行為。班規裡面清楚地寫著,上課不準吃零食,如果學生要吃零食的話,建議出去走廊吃,或者在老師辦公室裡吃完再回來。可是有很多學生沒有把這條班規放在心裡,總喜歡上課的時候吃,這樣會覺得心滿意足。吃零食的行為對周圍的同學影響很大,零食的香味導致他們無法專心上課,所以不要總想著自己的快樂,要多為其他同學著想。
本文編輯:卓卓
(圖片來源網絡,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