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追著華為打,但小米知道自己的品牌形象崩塌到什麼地步嗎?

2020-12-12 數碼侃大蝦

最近幾年華為手機銷量節節高升,一路打到國內市場手機銷量第一,並且具有絕對優勢,如此一來自然對其他手機品牌銷量造成巨大影響,諸多品牌都在通過各種辦法努力提高自身品牌的銷量,其中以網際網路起家品牌小米最為激烈。

自從金立總裁盧偉冰轉去小米負責小米旗下子品牌Redmi之後,小米在網際網路上聲量與日俱增,在本身聲量第一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自身優勢,加之後來的萬磁王常程的加入,更是雙劍合璧無人能敵。打的榮耀毫無還手之力,一時風頭無兩。

但極端的營銷之下是整個品牌形象的坍塌,在其二人的帶領下,雖然經常製造熱門話題可以與粉絲們打成一片,但經常性的口不擇言也出現了很多令人反感的營銷詞和營銷文案,常程甚至因小米10青春版的糟糕營銷言論而上了幾天熱搜,後在輿論的影響下才後知後覺的道歉捐款以示歉意,歉是道了,但對品牌形象的影響是不會因為道歉了就消除了。

之前一直覺得小米的品牌建設不行,但是又具體說不上哪裡不行,直到看到一條微博看到以後。

第一反應就是,這傢伙是誰?又在編故事黑我米,我米這幾年被黑慘了。於是點進去看了看此人信息

嗯…………小米投資合伙人,好吧。既然是小米的投資合伙人,自然不會惡意黑化小米。那麼此微博說的內容就是真的。

既然是真的,那麼事件中的姑娘不可能是個例,她們代表了一類人,也就是說有那麼一類人,不是小米的黑粉,也不是數碼迷,而是普普通通的路人,這類人覺得小米的logo丟人,想要遮住logo不讓別人看見她用的是這個品牌的手機。是認為那個圖標丟人嗎?顯然不是,而是對一個品牌的形象的認知。

覺得手機不錯,但又覺得品牌用著丟人,這就是這類人對小米的認知。

我向來不贊成因一個人用的品牌來判斷一個人,手機而已,只要自己用著舒服,管他什麼蘋果三星華為小米,其功能並沒有什麼區別,打打電話上上網。僅此而已,覺得用手機用出優越感的更是莫名其妙。

話雖如此,但現實是殘酷的,並不是每個人都不在意這一點,相反在意的甚至要佔大多數,美國自解放黑人奴奴以來,整天喊著自由平等,但那些白人始終是在歧視有色人種,只是素質高的不讓你發現而已。

小米10系列發布的時候,有人說換個華為標可以多賣一千五,如此說法還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於是一時群情激奮在一起大罵華為坑人錢財。哈?

華為的品牌是你們幫他打造的?華為的口碑是你們幫他在用戶心裡樹立的?愛國營銷,筆者關注數碼圈多年,還真沒怎麼見過華為官方去刻意愛國營銷呢,倒是小米天天新國貨,冉冉中國芯的宣傳,上市之後估值達標錢到手就不再繼續研發澎湃s2了,當初s1出來的時候筆者很是興奮,和朋友科普了很久晶片的重要性,對雷總也是甚是推崇,然後呢?公司上市之後後續再無音訊。倒是董事會在雷總不知情的情況下獎勵了他99億。

華為也好,小米也罷,都是國產品牌,都是好樣的,華為因為自身研發力度巨大,在美國霸權制裁下不屈不撓,因此得到了很多國民的支持,小米也想得到同樣的支持,應當同樣加大研發投入,打造屬於我國自己的核心科技,為我國將來少一點受美國的鉗製做出應有的貢獻,而不是為了達到股市要求的網際網路企業必須研發過3%而卡這個研發點。

一直以來筆者都在說小米的東西不錯,特別是智能家居,做的很好,小米現在遇到最大的問題也是品牌問題,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建設品牌,樹立一個真正新國貨的形象,相信小米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你知道這些手機品牌名的來源嗎?華為名副其實,小米最用心!
    國產手機無論從設計、性能還是性價比,都獲得了不錯的口碑,尤其是華為、小米、OPPO、vivo、一加等。今天我們不談手機本身,這些手機品牌的命名來源你都知道嗎?今天教授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你會發現原來這背後的由來還挺有趣的。
  • 小米高管:我們尊重華為,紅米X10就不用碾壓友商來形容了!
    我們都知道,自從去年雷軍宣布紅米品牌獨立出來對標榮耀,小米品牌則單獨狙擊華為之後,小米各路高管包括雷軍在宣傳手段方面就全部壓著華為榮耀打了。並且在用詞上越來越豪邁大膽,「吊打,完虐,完爆,碾壓」等詞絡繹不絕,華為榮耀在小米營銷裡淪落到很可憐的地步 小米這一營銷手段保持了兩年之久,當然我們並不是說華為沒有還擊,雖然高大上的華為品牌的確沒有明面上對小米展開還擊,但是在接受採訪時,華為終端CEO餘承東還是會時不時的「黑」一把小米。
  • 淺談小米10對行業對小米的意義,雷軍是這麼想的嗎?
    2月13日:小米10系列正式發布,這是yiqing之下的全球首場線上大型發布會。此前從來沒有品牌這麼幹過,可以講小米又開了一個先河。就像十年前小米第一代手機出現一樣,自此這種線上的發布會形式成為常態,業內初步估計這種形式一直會延續到5月份底。這是後話,我們不談。
  • 華為和小米,代表的是強者和弱者,絕非產品的優與劣
    小米與華為存在哪些差距?首先,微信與QQ的差距,上層人士把持著標準,包括審美,價值認同等。老闆和有錢人都用華為,他們用手機只是為了接打電話。小米的受眾都是些追求性價比的屌絲,這些人用手機打遊戲,這些窮屌絲,沒有主見,沒有清晰的價值觀念,不堅定,隨風飄,兩邊倒,只知道玩遊戲,一事無成。
  • 小米造車 還會說自己的車主是屌絲嗎?
    在汽叔的記憶裡,這好像並不是什麼新詞,自從1999元的初代小米高調而來,當時見諸媒體的措辭不就是這個嗎?怎麼,現在的屌絲都玻璃心了?哈哈,開個玩笑,汽叔也是錚錚鐵骨的屌絲一枚。參照既定的市場格局,以及近些年小米的高端化轉型,小米汽車未來一定會選擇高起點的跳板。說到底,也打心底,汽叔其實並不關心小米是否真的造車,造與不造都是很正常的事兒,以雷軍的性格絕不會在這件事上瞻前顧後,畢竟自己投資小鵬的時候絲毫沒有猶豫,小米造車的所有謠言,可在一定程度上視為預言。
  • 華為公布Mate40系列DxO得分,故意刪除第三名的小米?
    但這並不是我們這一次關注的重點,我們重點關注到了在華為的這一次PPT上,我們看到參與對比的蘋果,但是卻沒有看到第三名的小米。蘋果手機的DxO得分其實還沒有小米的高,小米算是在華為這兩款手機發布之前都是第一。
  • 華為小米和OV手機品牌2020年應該得多少分
    華為品牌影響力和技術仍然有優勢,但外部環境給華為帶來的壓力不言而喻。我們還看到了小米的進取,oppo的躊躇以及 vivo的奮發。   華為小米和OV,這四家手機品牌2020年應該得多少分?   華為:面對全球壓制仍然表現不俗   華為的遭遇不是個例,而是大環境下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壓制。
  • 小米11最大懸念誕生,拍照能打過華為Mate 40Pro+嗎?
    果不其然雷軍昨天總結回顧小米10就是為了小米11預熱打前站的,同時給小米10系列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12月22日小米11正式官宣,發布日期為12月28日19點30分,意外的是這一次小米11的預熱與之前完全不同,官方沒有給出任何參數的信息。
  • 蘋果銷量第一,小米華為全軍覆沒,為何中國品牌在日本折戟沉沙?
    具體到智慧型手機供應商,蘋果以43.7%的出貨量佔比拿下第一,具有絕對優勢,日本本土品牌夏普、富士、京瓷、索尼緊隨其後,共佔據近40%的份額。值得注意的是,風靡全球的中國手機品牌卻全軍覆沒,即便是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排名全球第二、第三的華為、小米,也無一上榜,統統被歸於「other」行列。那麼,中國手機暢銷全球,為何卻在日本折戟沉沙?
  • 從IP53級的小米到IP68級的華為,聊聊國產手機防水功能缺失的背後
    第一個問題:國產旗艦手機有高等級防水的產品嗎?有!華為在2018年3月發布的華為P20 Pro就具備了IP67級別的防塵防水功能,P20則是IP53的生活防水級別。而後來的華為P系列的迭代產品--華為P30 Pro、華為P40 Pro甚至還支持IP68級別的最高級別的防塵防水功能,可以說,已經直追一直在提供高等級防塵防水的索尼、三星和蘋果的產品了。除了華為之外,努比亞在2017年推出的新一代旗艦努比亞Z17手機也加入了「戶外防水功能」,注意!這並不是國際通用的防塵防水。
  • 為啥小米總是比華為「差點意思」,看到他們的宣傳方式才恍然大悟
    華為和小米,國產手機行業的兩大代表品牌。一家代表著自主研發創新,一家代表著出色的整合能力和接地氣的價格,其實都有屬於自己的優勢,也有屬於自己的劣勢,但是有些時候我們要知道在某些手機宣傳的時候,兩家品牌放在一起對比你們就會發現總覺得小米還是差點意思。
  • 買華為還是選小米?維修店老師傅給出很中肯的建議,說到我心坎了
    華OV米四家手機廠商是現在國內手機市場最活躍的四個手機品牌,這其中華為和小米的討論度要比OV更高,不少機友也在這兩家當中犯了難,到底是買華為划算,還是入手小米更香呢?好物君已經聽過不止一個機友有這樣的疑問了,為了讓機友們不再糾結,好物君特地去請教了一位資深的手機圈老師傅,一起來聽聽他的建議吧!
  • 小米10 Pro:「一億像素」相機!真的比華為徠卡鏡頭還好嗎?
    就像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結果一個所謂的「差等生」卻和自己並列第一名,這種事情換做誰都不能接受啊!後來華為可能是看到小米逐漸趕上了自己,於是把華為Mate 30 Pro再送測了一次,美其名曰「重考」,不過這次參加考試的是5G版。
  • 華為、小米同時出現在試卷上,「備胎晶片」和「自研豬肉」的寓意大...
    眾所周知盧偉冰加入小米成為Redmi品牌帶領人後,小米和華為之間的互撕成為國內手機圈的家常事,儘管每天都能看到盧偉冰和友商多名高管線上互撕,很多網友表示已經習慣看看就好。在這一年多時間裡,盧偉冰多次爆出華為手機猛料,比如什麼4G庫存機、套娃機、忽悠級的「玄學」發布會、華為吊打友商的次數比Redmi吊打榮耀的次數還要多,最精彩的莫過於盧偉冰自創的「自研豬肉論」,被網友評為清華大學營銷「鬼才」。近日華為、小米均出現在學生考試的試卷上,表達的寓意卻大相逕庭,盧偉冰還被老師批評了。試卷中提到華為遭到施壓,「備胎晶片」全部轉正等。
  • 國產小米OV再抱團,這次真要挑戰谷歌的霸權嗎?華為怎麼辦?
    華為怎麼辦?谷歌強勢嗎?具體到每臺安卓智慧型手機,授權費在20美元到40美元之間,約合140元人民幣到280元人民幣。如按當年中國手機廠商全球出貨量8億臺來算, 國產手機每年交給谷歌的授權費在160億美元到320億美元之間,約合1110億人民幣到2220億人民幣。
  • 小米:小米10碾壓華為p40 網友:紅米8A碾壓iphone XR
    想必大家都知道,如今的小米為了不被整個手機淘汰掉,在近兩年的時間裡新引進了許許多多的人才,也淘汰掉了許許多多的人才,頗有一種要將整個小米高層大換血的感覺,似乎如今的小米公司,除了雷軍這個創始人主力沒有換外,其它的都換了,就連小米的營銷教父黎萬強也離開了小米,不知去向。
  • 科技恩仇錄:華為和小米這些年打過的嘴炮,技術大佬們也這麼幼稚
    華為高 瞻遠矚,快人一步轉型,砍掉貼牌機業務,做自己的品牌機。小米品牌創始人雷軍和華為終端CEO餘承東,都是極 具個人特色的企業 家。雷軍在米粉心目中聲望很高,因為他打造了很多年輕人用得起的智慧型手機。餘承東將華為終端做到全球第二的位置,今年還短暫登頂過,如果不是受到制裁,第一也是唾手可得。
  • 小米平板電腦還有戲嗎
    安卓平板真的有人用嗎?在討論小米是否放棄平板前,先要回答一個問題:安卓平板有人用嗎?很長時間以來,我們一提起平板,大家都會認為是 iPad 而不是華為、小米這種安卓平板。採用驍龍 730G 的聯想小新 Pad Pro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唯獨缺了小米?做一款擁有「好價格」的性價比產品不正是小米的傳統優勢嗎?難道小米故意把這塊肥肉讓給了友商們嗎?
  • 小米雜貨鋪,華為商務人士,魅族是什麼?
    誰都知道曾經為發燒而生的小米,當年為了度過危機,發展生態鏈,漸漸的發展為一個大型家居雜貨鋪。華為因為自己的p系列成功從大眾眼裡脫穎而出,直到發展為今天的行業大佬。那中國最早的智能機鼻祖魅族呢?誰都知道,魅族是中國第一個智能機的手機廠商,但是卻從曾經的一線品牌,滑落到現在的三線品牌,它經歷什麼?他現在在客戶眼裡是個什麼角色?目前的魅族感覺就是個稚嫩的青年,還在執拗,並未找到自己的歸處,但也正是這種精神才使得它成為行業裡的怪胎,也是一個所謂文藝青年或者說中二也不為過。
  • 手機品牌萌娘化:蘋果也會穿洛麗塔,華為的旗袍裝太有中國味!
    而手機既然成為了必需品,那麼目前市場上的手機品牌肯定多種多樣,單看手機品牌就沒意思了,咱們看點有意思的吧!你以為又是擬人化嗎?不,有才華的畫師大大@繪幻空憶直接把手機品牌,通通進行萌娘化,不知道大家喜歡下面哪個妹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