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恩仇錄:華為和小米這些年打過的嘴炮,技術大佬們也這麼幼稚

2020-12-17 5Gonline

隨著5G手機的逐漸上市,各大手機品牌重新洗牌、搶佔市場的機會也來了。國內銷量逐年下滑的小米,最近在歐洲市場傳來捷報,市場份額成功進入歐洲市場前三,在西班牙市場更是超越華為成為第一。

小米在歐洲的出貨量同比增長了90.7%,市場份額達到18.7%,成為增幅最多的品牌。

看到這個數字,人們不禁有疑惑,為什麼歐洲市場會突然有這麼大的增幅?這麼龐大的市場空白當然不會是憑空出現的,是華為被制裁後,退出的市場。

華為被國際聯合制裁後,特別是谷歌應用的制裁,導致手機份額在歐洲市場下降了31%,空出的份額大多被三星和小米吃掉,小米手機在歐洲的攻城略池,除了雷軍多年的部署,也是鑽了華為被制裁的空子。

然而,小米的高層,並不覺得是佔了便宜,反而暗諷友商在歐洲市場的敗退,以出這些年在國內被華為壓制之氣。

這不是小米高層第一次暗諷華為,在年中,臺積電等晶片代工廠不能為華為製造晶片時,小米高層就下場暗諷過,當時還引起不小的風波。

當華為作為中國高科代表企業,因為掌握先進5G技術被國外壓制時,小米高層發出這樣的言論確實不應該,不僅網友氣憤,甚至連小米粉絲都在王陽的微博下指責他給小米招黑。

面對民眾的怒火,小米創始人雷軍不得不出來滅火,接受媒體採訪時,首次說了軟話,稱一直在關注友商,小米會堅持不懈做一家技術性企業,未來將投入100億元,用於技術研發。

小米高層不是第一次暗諷華為,華為也不是從來高冷,不理睬小米。追溯這兩大國內手機巨頭的淵源,會發現很多有趣又可笑的八卦,這些年的網絡口水戰也是戰火紛飛,原來理工科出身的技術大佬們,也會如此幼稚。

餘承東與雷軍的相愛相殺

在國內手機圈,華為和小米不失為一對歡喜冤家,明嘲暗諷的程度不亞於藍綠廠之間的同根廝殺。

國內智慧型手機剛起步的時候,主要是貼牌機為主,小米的橫空出世,高性價比智能機對貼牌機是毀滅性的打擊。華為高 瞻遠矚,快人一步轉型,砍掉貼牌機業務,做自己的品牌機。

小米品牌創始人雷軍和華為終端CEO餘承東,都是極 具個人特色的企業 家。雷軍在米粉心目中聲望很高,因為他打造了很多年輕人用得起的智慧型手機。

餘承東將華為終端做到全球第二的位置,今年還短暫登頂過,如果不是受到制裁,第一也是唾手可得。

兩個品牌在最初的競爭中,還保持著企業的體面,兩人的關係也算是和諧良好,場面上禮尚往來的互動很多。

餘承東在小米起步階段,給過祝福,雷軍也多次表示,華為是他喜歡的企業,任正非是他很崇拜的人。

隨著國內手機市場的蓬勃發展,手機市場的利潤相爭,讓雙方都開始完善自己的業務領域,華為分離出了榮耀品牌,和小米一樣走高性價比網際網路銷售,搶佔了小米不少市場。

因為華為的異軍突起和藍綠廠的衝擊,小米逐漸從國內第一掉到第五,前四個席位,華為和子品牌榮耀佔了兩個。

隨著競爭的加劇,兩個品牌當家人相互間的喊話,越來越劍拔弩張。關係惡化的導 火索是雷軍指控華為團隊黑小米。

餘承東隨即否認了相關言論,表示自己和團隊並沒有任何針對小米的舉動,並嘲諷雷軍沒有大氣量。

從那以後,兩人間的明嘲暗諷就沒停止過,餘承東因為放言要把手機做到全球第一而得了個「餘大嘴」的稱號,其實雷軍懟人的功力一點都不差,也是屬於敢說敢做之人。

對於雷軍的咄咄逼人,餘承東沒有回應,兩個品牌的競爭愈演愈烈,華為在自主研發上的堅持,也讓餘承東有了些傲氣,曾經秒刪了一條評論,嘲諷小米為屌絲機,勸其認清自己,對外界將華為與小米當成競爭對手嗤之以鼻。

不僅老大們喜歡互懟,華為和小米高層也是經常開火,除了比拼產品性價比,也會學著老大們互懟,技術大佬的懟人水平也絲毫不弱。

既相互嘲諷,又相互模仿

華為和小米,最開始的市場布局完全不同,華為堅持自主研發,走創新高端路線,小米堅持性價比,走中低端親民路線。

華為為了下沉市場,將榮耀分離出去,榮耀就是華為量身打造的一個「小米」,從運營模式到營銷方式,都貼近小米,榮耀的誕生,也確實對小米造成了衝擊。小米市場份額急劇下降,小米高層不斷向華為開炮,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為了反擊華為,小米也將紅米分離出去守住中低端市場,小米品牌開始布局高端市場,5G應用後,小米10就代表著小米品牌衝向高端的決心。

從小米10誕生後,雷軍和團隊都是刻意營造一種高大上的氛圍,以今年前三季度財報為例,每份財報中小米都對高端手機的銷量增長做了特別強調。

但從目前的效果來看,小米雖然在海外接手了華為的市場,讓其全球銷量上升至前三,但銷售額主要還是集中在中低端產品。

小米的高端產品的銷量並不盡如人意,手機業務的毛利潤還是無法跟華為比,小米走的依然是薄利多銷的路線。

再加上前段時間女高管的言論對品牌的傷害,雷軍想要擺脫屌絲機的稱號,走高大上的路線,短時間還無法收到成效。

在華為被制裁的當口,正是小米奪回失地的重要節點,小米高層應該謹言慎行,不要招惹言論是非。雷軍深知這一點,在最近採訪中也收斂了戾氣,不再爭鋒相對。

華為受到的制裁也值得別的品牌深思,做組裝工廠不是長久之事,自主研發,掌握核心技術,雖然會有一時困頓,但從長遠看,這是企業的歸宿,是立身之本,發展之源。

相關焦點

  • 華為小米和OV手機品牌2020年應該得多少分
    華為小米和OV手機品牌2020年應該得多少分 藍科技 發表於 2020-12-22 14:05:05   2020年外部環境無需贅述,四家手機品牌各有千秋。
  • 小米距離蘋果隔了幾個華為?2020手機十大硬核技術
    從2月雷軍戴口罩登臺發布小米10系列,給國內手機行業提振了信心,到後面華為P40系列和OPPO、vivo旗艦的接連發布,手機行業逐漸走出了陰霾。  而下半年iPhone 12系列和華為Mate 40系列則將年度新品和新技術的關注推向了高潮。
  • 小米、華為的支持下,中國科技巨頭快速崛起,靠賣晶片年賺2.5億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方、中芯國際的成功,除了與公司在研發方面的堅持不懈,以及相關政府機構注資鼓勵息息相關之外,還得益於小米、華為等國產手機巨頭的鼎力支持。毫不客氣地講,在巨頭小米和華為等中國企業的支持下,不少科技公司都已經快速崛起,例如芯海科技。
  • 前中興大佬空降小米高管層,晶片業務滑鐵盧後能否東山再起
    其本人在通信領域工作數十載,在加盟紫光集團後又深入晶片領域,曾學忠還是一名畢業於清華大學現代應用物理專業的高材生,所以可以說他是真正的技術大佬了。從曾學忠的履歷看來,不難發現小米戰略目標很有可能是讓公司一直陣痛的"晶片領域"。
  • 四大品牌手機:蘋果、華為、小米、vivo 哪款最好用?
    唯經站立不倒的:蘋果、華為、vivo、小米。 1 蘋果手機: 蘋果手機一直掌握著3G、4G的技術,其與眾不同的蘋果系統豪橫著整個世界,研發成功上市深得大眾所愛,蘋果成為普通人眼裡的土豪機, 回憶起2014年,蘋果5S雙核打遊戲一點都不卡,安卓系統打遊戲都是四核才能玩,安卓系統雙核的直接被大遊戲公司秒殺
  • 傳小米和老羅「有染」,小米要組「復仇者聯盟」?
    同樣從華為離職的還有黑鯊現任董事長吳世敏,前華為老員工,離職時任華為移動寬帶終端產品線總裁,曾是華為麥芒系列和G系列的主要負責人,華為北研所所長。從現在回看2014年-2016年這三年間,華為消費者業務及終端在中國區的成長,榮耀在中國區的成長,都有這兩位的貢獻,不過在2015年1月劉江峰離職後,兩人陸續離開華為。
  • 索尼斷供圖像傳感器太過優越感?小米旗艦先華為一步採用國產CMOS
    針對華為的極端遏制從9月15日開始正式執行。某些海外的晶片加工企業、內存和面板供應商、晶片供應商紛紛暫停了對華為的元器件和技術支持,畢竟目前的半導體產業鏈,還沒有辦法完全實現去美化,而使用了美系技術的供應鏈產品必須申請特定的許可證。這其中也包括索尼暫停向華為提供圖像CMOS傳感器。
  • 整天追著華為打,但小米知道自己的品牌形象崩塌到什麼地步嗎?
    最近幾年華為手機銷量節節高升,一路打到國內市場手機銷量第一,並且具有絕對優勢,如此一來自然對其他手機品牌銷量造成巨大影響,諸多品牌都在通過各種辦法努力提高自身品牌的銷量,其中以網際網路起家品牌小米最為激烈。
  • 華為、小米持續加碼石墨烯 迪爾曼領航新採暖科技
    2019年,華為哈勃投資了散熱材料廠商常州富烯,散熱領域老牌廠商常州富烯的拳頭產品「石墨烯導熱膜」正是華為進行產業鏈布局的關鍵一環。2019年,出於企業生態鏈需求考慮,小米同樣也在石墨烯領域進一步加碼投資,目前小米產業基金已投資墨睿科技,其二期製造端擴產,預計在2020年將建成月產10萬平的石墨烯導熱膜生產線。
  • 小米的松果澎湃處理器和華為麒麟一樣夭折了?
    說句假話,聯發科這邊先不說,當然麒麟晶片始終都被良多網友嗤笑說不如高通,華為而今也如願以償的將用上高通的頂級旗艦。明年的華為P50系列也許或採用高通驍龍875處理器,滿足了許多人覺得華為手機麒麟晶片效率缺失的最大短板,但反過來說,這等的華為手機還是純粹的華為手機嗎?照舊還是那個讓我們喜愛,讓我們自豪的華為電話嗎?明明是打了折扣的。
  • 聯想常程、小辣椒王曉雁加入小米,這陣容會成為華為的勁敵嗎?
    這陣容真的很強大,而且速度很快,也讓小米上了熱搜,而隨著小米盧偉冰、常程、王曉雁等友商人才陸續加入,在2020年會是華為和榮耀的勁敵嗎?12月31日宣布離職,1月2號這麼快,不可思議?常程這動作挺快的,而且最關鍵是常程是12月31日才發微博從聯想離職,網友們都熱議很多,都以為要到華為榮耀,沒想到是到了小米,常程被網友戲稱為「萬磁王」,背後的原因是聯想發布會的時候、常程在微博方面沒少懟小米,真的把小米當作對手了!
  • 手機失利後,小米電視再遭華為猛攻
    在榮耀電視發布後,微博數碼博主@搞機鴨、@笪屹超人、@釗哥科普、@李沛超等人將小米電視不同機型和榮耀智慧屏做過五次直播拆機對比,但拆機的結果都不利於小米電視。從銷量來看,小米電視已經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多年以後,當小米逐漸成長為國內電視行業龍頭的時候,華為成為了新的「鯰魚」。2019年,經過長時間的謀劃,華為以及旗下榮耀品牌分別推出了「智慧屏」。和當年小米一樣,華為也提出了新的理念,他們沒有單純的把智慧屏看成是電視。按照榮耀總裁趙明的說法,智慧屏是電視的下一代,一個新的產業發展方向。
  • 小米11最大懸念誕生,拍照能打過華為Mate 40Pro+嗎?
    果不其然雷軍昨天總結回顧小米10就是為了小米11預熱打前站的,同時給小米10系列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12月22日小米11正式官宣,發布日期為12月28日19點30分,意外的是這一次小米11的預熱與之前完全不同,官方沒有給出任何參數的信息。
  • 華為員工集體醞釀離職,其他不乏技術大佬,海思半導體或停擺
    昨日晚間,國內某知名求職平臺突然出現一位認證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員工的爆料,其稱華為很多員工和大佬正在規劃撤離了,國內和海外都是這樣,華為勢頹,找工作要趁早。評論區認證為Synopsys員工的用戶稱「很多華為海思兩三年員工去他們公司面試,他同學所在部門的很多組老闆也正在規劃,準備跑,他同學也準備跑了」。synopsys中文名是新思科技,其是一家從事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開發的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州山景城,該公司薪酬很高,2016年曾登上全美薪酬最高的25家企業名單,2020年5月登上福布斯全球2000強企業榜單,位列1410名。
  • 華為和小米,代表的是強者和弱者,絕非產品的優與劣
    小米與華為存在哪些差距?首先,微信與QQ的差距,上層人士把持著標準,包括審美,價值認同等。老闆和有錢人都用華為,他們用手機只是為了接打電話。小米的受眾都是些追求性價比的屌絲,這些人用手機打遊戲,這些窮屌絲,沒有主見,沒有清晰的價值觀念,不堅定,隨風飄,兩邊倒,只知道玩遊戲,一事無成。
  • 華為、小米同時出現在試卷上,「備胎晶片」和「自研豬肉」的寓意大...
    眾所周知盧偉冰加入小米成為Redmi品牌帶領人後,小米和華為之間的互撕成為國內手機圈的家常事,儘管每天都能看到盧偉冰和友商多名高管線上互撕,很多網友表示已經習慣看看就好。在這一年多時間裡,盧偉冰多次爆出華為手機猛料,比如什麼4G庫存機、套娃機、忽悠級的「玄學」發布會、華為吊打友商的次數比Redmi吊打榮耀的次數還要多,最精彩的莫過於盧偉冰自創的「自研豬肉論」,被網友評為清華大學營銷「鬼才」。近日華為、小米均出現在學生考試的試卷上,表達的寓意卻大相逕庭,盧偉冰還被老師批評了。試卷中提到華為遭到施壓,「備胎晶片」全部轉正等。
  • 華為榮耀往事-EDN 電子技術設計
    xtLednc2018年12月10日,榮耀在香港舉行發布會,《官宣麒麟980新旗艦榮耀V20》,同時帶來三項自研「黑科技」——Link Turbo全網絡聚合技術、魅眼全視屏解決方案和4800萬AI超清拍照技術,分別為雙路通信、不規則屏幕、高清拍照等三大難題提出了最新的解決方案。
  • 未來5年TWS耳機出貨量將突破10億隻:蘋果、華為、小米爭先瓜分蛋糕
    特別是從藍牙5.0技術普及和對話式AI人工智慧平臺的誕生開始,藍牙耳機應該是科技行業中,目前勢頭最好最成熟的一個了。
  • 今日科技熱點:奇秀停播、北鬥、華為新品、小米十周年、超級月亮
    今日科技熱點:愛奇藝奇秀停播、北鬥將發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小米十周年、超級月亮再次出現、華為MateBook X Pro 2020、蘋果生產醫用面罩。愛奇藝停播奇秀愛奇藝凌晨發布公告:奇秀直播因技術原因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對此深表歉意!愛奇藝決定自4月6日零時起,對奇秀直播停止內容更新,進行技術升級改造。
  • 小米Mi Mix Alpha首次測評,居然給了國外科技博主,讓人難以理解
    小米Mi Mix Alpha首次測評,居然給了國外科技博主,讓人難以理解小米Mi Mix Alpha自從去年的九月份開始發布,一直遲遲不上市。就連米粉們都從一開始充滿熱情,充滿期待,到現在慢慢的冷卻。畢竟現在新手機發布一波接著一波,對於小米 Mi Mix Alpha來說,還是讓它慢慢打磨吧!當米粉們都沉醉於搶小米10的時候,突然關於小米 Mi Mix Alpha的消息就在國外網上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