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氣概與天參,白髮猶然困漢南。
至死甘心無怨望,臨降低首尚羞慚。
寶刀燦雪彰神勇,鐵騎嘶風憶戰酣。
千古高名應不泯,長隨孤月照湘潭。
這詩講的是何人?
他就是蜀漢五虎將之一的黃忠。
黃忠與湘潭,有什麼關係呢?
他跟湘潭啊,沒什麼關係。
他所駐守的,是長沙郡的攸縣。
(黃忠劇照)
但為何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會說他長隨孤月照湘潭呢?
原因是這樣的:
秦朝置有湘南縣,管轄如今湘潭、湘鄉和長沙望城南部一帶。漢朝繼續有此縣,屬長沙郡。東漢封擁立漢順帝有功的太監黃龍,為湘南侯;至南朝齊國,湘南縣被廢除。之後南朝梁武帝在衡陽以北,設湘潭縣。唐朝天寶八年,將湘潭縣縣城移到了易俗河。之後千餘年,湘潭地域基本確定。
詩人們的思維,那叫一個天馬行空,從古代寫到現代——羅貫中的現代就是元明之際——從地上寫到天下,從漢朝之湘南,寫到唐朝之湘潭……
反正,湘潭最終繼承了湘南地域,所以,他覺得,湘潭這一帶的人啊,晚上歇涼,給孩子們講故事的時候,會指著天上的那顆忽明忽暗的星星說,看,那是劉備手下的黃忠呢……
黃忠,雖然叫忠,實際上,也不那麼忠。
他先是歸屬荊州牧劉表,跟他侄子劉磐一起,駐紮在攸縣;
曹操打了過來,佔領荊州,他就投降了曹操,被任命為禆將軍,防地未變,老大變了。頂頭上司是長沙太守韓玄。
赤壁之戰以後,曹操北撤,劉備南徵,黃忠又投降了劉皇叔。
不過,亂世之中,朝秦暮楚,擇主而仕,是十分正常的事。
看看劉備他老人家,不也是跟過好多大哥,最終才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嗎?
對於那些技術型的將領,只會拿刀把子而非筆桿子的人來講,哪裡水草肥美,咱就策馬跑到那裡去,不丟臉。
儘管這是很正常的操作,儘管黃忠替劉備攻城略地,甚至將曹操的大將夏侯淵,都斬於馬下,但,黃忠在劉備陣營,還是不怎麼受待見。
最不爽的,是關羽。
《三國志》載:
先主為漢中王,遣詩拜關羽為前將軍,羽聞黃忠為後將軍,羽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
(關羽 劇照)
關羽不願接受前將軍的封號,因為他覺得黃忠,並沒有什麼本事,不過是靠著年紀大而已。
關羽的個性,諸葛亮和劉備都十分清楚。
授爵之前,諸葛亮就表示了自己的擔憂:
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
黃忠加入我們的創業團隊太晚了,知名度不夠。馬超張飛,經常看到他打仗,曉得他的能力,不會說什麼,但關羽守在荊州,沒有看到啊,肯定會不高興。我看,還是暫時不要封他為後將軍算了。再等等。
劉備卻說,我有辦法。
他的辦法,就是派了費詩去說服關羽。
費詩一到,關羽果然就講了那樣一番話。
(諸葛亮劇照)
這可難不倒費詩,他說:
夫立王業者,所用非一。昔蕭、曹與高祖少小親舊,而陳、韓亡命後至,論其班列,韓最居上,未聞蕭、曹以此為怨。今漢王以一時之功,隆崇於漢升,然意之輕重,寧當與君侯齊乎!且王與君侯,譬猶一體,同休等戚,禍福共之,愚為君侯,不宜計官號之高下,爵祿之多少為意也。僕一介之使,銜命之人,君侯不受拜,如是便還,但相為惜此舉動,恐有後悔耳!
蕭何、曹參一開始就跟著漢高祖,韓信是半路才來的,但他有才能,地位比蕭曹還高,他們可沒有傲嬌地說什麼我先到,我就要先吃……現在皇叔創業,用人之際,你不要耍小性子爭什麼官位高低。如果你不接受這爵位,我就回去了,你啥都得不到。
恩威並用,關羽服了。
於是黃忠就做了後將軍,成為演義傳奇裡的五虎上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