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報·青春上海見習記者 陳嘉音
曾經的上海有一百樣東西可以「零拷」:油鹽醬醋腐乳,大米火油黃酒……零拷,讓商品能夠以最小單位起購。一勺一桶,無論大戶小戶皆可按需購買。
如今,零拷悄然回歸人們的日常生活。白領自備茶杯去買咖啡,學生買分裝鋼筆墨水,阿姨爺叔拎個瓶子去拷花生醬。物盡其用,「拷」得其所。「零拷」式生活在年輕人中興起,體現了量入為出的生活風尚正在復興。
上海的「零拷」傳統
花生醬一年「拷」出3座東方明珠
淮海路上的全國土特產食品商店的醬菜醬料櫃檯每天顧客盈門,排隊長龍從店裡一直延伸到雁蕩路轉角處。醬料櫃檯前,周阿姨熟練地拿出兩個小玻璃罐,遞給售貨員,來「拷」花生醬和腐乳。
「十幾年了,我都是過來零拷的,用自己家的瓶子衛生,吃多少拷多少。」周阿姨分享了她家的「常駐菜品」:炒空心菜時加上花生醬和芝麻醬,再來一點鮮鹹的腐乳,炒出來的味道就很足。
櫃檯內的店員說,每天帶著瓶子來「零拷」的顧客不在少數。像花生醬、芝麻醬等熱門醬料,每天可以賣出兩三百斤,日均銷售額在三四萬元。據了解,醬料櫃檯3%的面積就貢獻20%的營業額。僅花生醬的年銷量,用35釐米高的白桶裝,便能堆出3座東方明珠塔。
「零拷」的花生醬、芝麻醬也是上海全國土特產食品商場保留的一大特色。保留原有花生醬配方不動,加入大量碾碎的花生顆粒,每一口都能咬到大塊的顆粒,簡直過癮。聽著花生在口腔裡「咯噔咯噔地跳舞」,驚喜地觸碰每一寸味蕾。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還稀釋了黏膩感,老靈額。
對於「懂經」的上海人來說,「零拷」的背後,是高性價比的快樂。
手帳集市
「零拷」新形式
墨水、香水、紙膠帶皆可「拷」
如今,「零拷」又漸漸在上海興起。90後00後熟悉的「分裝」就是新一代的「零拷」哲學。
在淘寶上,90後小汪剛掛上自己的萬寶龍墨水分裝,就有人過來詢問買多少毫升可以包郵。「以萬寶龍為例,託爾斯泰、莎士比亞、披頭四紫都是比較熱門的顏色。一瓶5毫升的分裝大概在10元左右。」
小汪是一個資深的彩墨愛好者,有著一家彩墨分裝小店鋪。日本的寫樂、德國的鯰魚、萬寶龍都是比較熱門的彩墨品牌。但是外國的彩墨一瓶基本要三四百元,除非是學生需要每天「爬格子」,一般人是很難消耗掉的,分裝才是最有性價比的選擇。「加上很多地方限定的彩墨,如日本群馬縣的片品青金石,與其千辛萬苦去找代購,不如直接去其他同好手中收分裝,更加方便。」
香水同樣也是如此,一位香水賣家表示,科顏原創淡香水買來350一瓶,分裝出9元1ml,買10ml江浙滬包郵,除去成本運費,也就賺10快錢。對於買家來說,「零拷」性價比其實很高。
在魔都手帳集市上,不少學生帶著分裝板過來買紙膠帶,店家也會貼心地分好分裝。膠帶為什麼也要分開買?原來,一卷膠帶裡會有若干組一樣的圖案,一組圖案通常會稱其為一個循環。一位年輕顧客說:「分裝比較實惠,一卷膠帶的價錢,我可以買七八家的圖案,做手帳的選擇更多了。」
零散的膠帶分裝
「精緻摳」節約主義
「零拷」也是一種生活哲學
「零拷」的復興,是社會消費理念的改變。
為啥要圖幾塊幾毛的便宜?理由就三個字:「做人家」。吳語區的人都懂,做人家就是節約、會過生活的意思。「實際上,一個五毫升的分裝已經夠用好久了。」小汪說道,比起盲目的「囤貨」和追求超出自我負擔的消費,越來越多的90後、00後年輕人,在消費觀上既追求品質生活,又熱衷精打細算。
「既然每一個色號都想嘗試,那入手分裝才最實惠嘛。」在他看來「零拷」會在越來越多的地方復興。「做人家」不是小氣,恰是對生活本質的坦然和變通。「零拷」準確、生動地勾勒出了上海人的精明、實惠、不崇尚豁胖的市民特性。
節約,也可以享受生活。
責任編輯:唐昱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