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太平洋》裡中俄機甲早早掛掉,對此導演託羅表示因為預算有限,只能讓兩個機甲撐到最後。其實《環太平洋》的製作費有1.9億美元,這個數字並不算少,原來導演把大部分的資金用來生產怪獸了,為了在設計出來的上百隻中選出主角,託羅甚至每周辦了個怪獸版「美國偶像」選秀活動。
看過《環太平洋》的觀眾就知道,不僅中俄機甲早早掛掉,連日本機甲都只是出現在女主角的回憶裡,對此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表示因為預算有限,只能讓兩個機甲撐到最後。其實《環太平洋》的製作費有1.9億美元,這個數字並不算少,《變形金剛3》也就1.95億美元。原來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把大部分的資金用來生產他的人生最愛——小怪獸!剩下的錢,再用大部分來打造他的另一心頭好——機甲。至於人類?請幾個能走能動演技不咋地也無所謂的活人就行了。因此,《環太平洋》最出彩的是怪獸,對怪獸愛得澎湃的託羅是怎麼克服「選擇困難症」選出如今出鏡的幾頭怪獸的?又是怎樣以分配精力打造機甲的呢?
吉爾莫·德爾·託羅拍《環太平洋》之前,他事先畫了上百隻怪獸圖案。
每周託羅和編劇們都聚一次,對著上百張怪獸草圖投票。
吉爾莫·德爾·託羅之所以能一直拍各種怪物片,其中一個最大的絕招就是他很會畫畫。一般劇本還沒弄完,他可能就已經在自己的小本本上畫滿了各式各樣的怪物造型。製片人們相當喜歡和託羅打交道,因為跟託羅這樣能把心中怪物具象化的導演合作,比起那些只懂空想的導演合作要容易,而且能省好多錢。
託羅心中的怪獸庫要多少有多少,拍《環太平洋》之前,他事先花了上百隻怪獸圖案。他雖然從小看怪獸片長大,但他這次畫怪獸,有意讓自己的怪獸和日本怪獸、地球生物區分開來,每隻都是自己原創的。然而,上百隻的怪獸顯然無法全部出現在《環太平洋》之中,於是他們要從上百隻裡面,挑出5隻「出演」《環太平洋》。
對每隻怪獸都有愛的託羅顯然沒辦法獨立這項工作,於是,他和該片的製片人、編劇等辦了個怪獸版「美國偶像」選秀活動,每周他們這些「評委」都聚一次,對著上百張怪獸草圖投票,最後選出來的「秀女」就是這五個——鐮刀頭(Knifehead)、稜背龜(Leathback)、尾立鼠(Otachi)、惡魔女巫(Onibaba)和毒婦(Slattern)。其他未入選的怪獸們,幸運的就在片中打了下醬油,沒那運氣的就依然存在於託羅的小本本裡,有些落選的怪獸圖案,《環太平洋》的相關網站上還能看到。
託羅用第一個出場的怪獸鐮刀頭向他最喜歡的1960年代的日本怪獸特攝片致敬。
工業光魔為了做這5隻怪獸,參考了包括螃蟹、猩猩、蝙蝠、恐龍等各種生物。
吉爾莫·德爾·託羅在設計這5頭怪獸的時候也是把自己一輩子所喜歡的各種元素都放進去了。第一個出場的鐮刀頭,頭部造型靈感來自劍吻鯊。這隻怪獸行動有點緩慢,而且看起來最粗糙,有點像演員穿著怪獸裝的樣子,這是故意的。因為託羅用鐮刀頭來向他最喜歡的1960年代的日本怪獸特攝片致敬。
能釋放電磁波的稜背龜,行動方式跟金剛一樣,顯然託羅用稜背龜致敬的對象大家都清楚了。另外,稜背龜還是託羅個人最喜歡的怪獸,因為他和稜背龜都有一個大肚腩。
尾立鼠被託羅稱為「怪獸中的瑞士軍刀」,這隻怪獸也是5隻當中智商最高的。尾立鼠是5隻怪獸中戲份最多的,出場接近20分鐘,它能噴強酸毒液、會飛、而且還在片中產子。不知觀眾有沒發現尾立鼠有中國元素,託羅在設計這隻怪獸時有參考中國版的龍。沒錯,未能完成把《霍比特人》的史矛格設計成中國龍這一心願的託羅,這次默默地在《環太平洋》中過了下癮。
出現在麻子回憶裡的那隻怪獸邪惡女巫是日系的。其實Onibaba這個名字就是日語中的「鬼婆」,託羅是用甲殼綱動物混搭日式廟宇的方式設計出邪惡女巫的。
5級怪獸毒婦頭上長著像皇冠一樣的巨型角,充滿神秘和威嚴的感覺。從小喜歡黑魔法的託羅在設計毒婦時用了這一元素。
選出來的5隻怪獸,無論戲多戲少,託羅全都沒虧待它們。負責為該片製作特效的公司是工業光魔。工業光魔的動畫總監哈爾·西克之前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它們為了做這5隻怪獸,參考了包括螃蟹、猩猩、蝙蝠、恐龍等各種生物。由於5隻怪獸很不同,所以他們沒辦法開發一個肌肉系統用來製作5隻怪獸,也沒辦法用任何內置支架來搭建。這就意味著他們只能用動畫來打造怪獸。
用動畫的缺點就是沒辦法非常豐富地展示每隻怪獸運動時的肌肉細節,優點?當然是比為5隻怪獸各自開發一個肌肉運動系統要省錢很多了。好在怪獸體型巨大,只要在關鍵的打鬥時刻能打出氣勢,關鍵時刻能有表現,沒人會去關心它們身上的汗毛如何擺動、毛孔如何開合……因此,工業光魔用動畫做出來的怪獸,主要突出點在於造型和氣勢。
電影裡戲份有限的日本版、中國版、澳大利亞版機甲設計圖。
託羅為危險流浪者設計了4個版本,每個版本還有4個戲份版本。
製作5個機甲的預算就不太夠了。片中主要出現的機甲有4套——美國的危險流浪者、澳大利亞的尤裡卡突襲者、俄羅斯的切爾諾·阿爾法以及中國的暴風赤紅。另外一個在麻子回憶裡打了下醬油的機甲是日本的探戈狼。
雖然片方在內地做宣傳時一直力推中國的暴風赤紅,但這個有三條手臂的機甲沒啥表現就被殲滅。俄羅斯的切爾諾·阿爾法命運也差不多。澳洲的尤裡卡突襲者稍微發揮一下,但戲份也很少。這3副機甲,其實託羅在畫草圖時也都有用了不少心思為每個機甲添上出產國的元素的。暴風赤紅很明顯,切爾諾·阿爾法從名字到造型(頭頂著充當核能冷卻塔作用「鐵桶」)都明顯指涉蘇聯時期的車諾比,尤裡卡突襲者則強調澳洲壯漢的「胸肌」。
跟怪獸一樣,託羅總共設計了多達31款機甲,所以出現在電影裡的這幾個機甲還算好的,本身是墨西哥人的託羅本來還設計了一款墨西哥機甲,但最後都沒用上。究其原因,就是錢不夠。託羅之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自己本來給中國和俄羅斯的機甲都設計了一場精彩的打鬥戲,但真的預算不夠。於是他把「金力」用在主角機危險流浪者身上。危險流浪者的設計,託羅參考的造型是克萊斯勒大廈、帝國大廈等紐約的大建築,至於動作方面,則參考約翰·韋恩拔槍時臀部運動的姿勢,相當美國化。
託羅為危險流浪者設計了4個版本,每個版本還有4個戲份版本,最後總共做了差不多有20個版本的危險流浪者,所以每次危險流浪者打鬥之後的樣子都不太一樣,機體的磨損、凹陷、劃痕等展現得特別細緻。在做了完美的危險流浪者之後,託羅甚至還剩下一點點錢,但他寧願把錢還給製片方華納兄弟影業,也沒用來為其他機甲增色了,因為不能做到完美,寧願放棄。
託羅表示他17年前第一次到香港就被它吸引,當需要一個港口當戰場,就把香港作為第一選擇。
《環太平洋》的中國元素(好吧,其實是老外自認為是的中國元素)不少。雖然大多中國元素在我們這些中國人眼中看起來有些奇怪,譬如把香港拍得好像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唐人街的感覺,裡面充滿著各種邵氏功夫片中才能看到的扎著辮子的女性形象等,但其實主創真的蠻努力在片中展現中國元素了。這可能是出於主創對中國元素的喜歡,也可能是出於對中國市場人民幣的熱愛……
把主戰場設置在香港,託羅表示他17年前和老婆結婚後第一次到香港,就已經被有著夢幻夜景與活力四射的香港所吸引,《環太平洋》中需要一個港口當戰場,所以他把香港作為第一選擇。託羅雖然這麼說,但之前有傳說《環太平洋》的第一戰場其實是日本,但2011年日本發生了大地震,於是製作方才立刻改道香港。
不管是不是第一選擇,反正最後《環太平洋》選了香港。託羅說之前有到香港呆了7天做功課,而且還買了本香港城市交通手冊,確保裡面的路標正確。託羅這一說法觀眾還是聽聽就好,看完《環太平洋》的人可能會留意到,博士到香港找漢尼拔·周的時候,有看到一個寫著「芳街」「圖路」的路牌,觀眾可別當真去香港尋找這兩條路,因為這兩條路,是片方捏造出來拍馬屁用的,「圖路」名字的來源於投資方傳奇影業CEO託馬斯·圖爾(Thomas Tull),「芳街」則以該片的概念設計師Henry Fong的名字命名。
另一個有趣的中國元素是朗·普爾曼飾演的漢尼拔·周。他帶領的怪獸屍體收集隊,整個隊伍都是中國人,中國人當真給外國人留下「各種動物都能拿來當食材」的印象。而怪獸收集隊到作戰現場肢解尾立鼠的場面,還特地配上中國風的音樂,相當有趣。而漢尼拔·周這個名字本身,其實也有好玩的地方。名字來自吃人博士漢尼拔,至於「周」,則來自於美國著名川菜館「Mr.Chow餐廳」。 Mr.Chow餐廳很富有傳奇色彩。其創辦人叫周英華,中國著名京劇大師周信芳的兒子。周英華的姐姐,就是新版《紅樓夢》中老祖宗的扮演者周採芹。而周英華的前妻,則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尚界女神、超模周天娜。不過周天娜母親是日本演員,父親是駐日美軍,和中國沒啥關係了。
最後,被當成內地宣傳「生招牌」的暴風赤紅操控者——三胞胎華人兄弟,其實片中戲份極少,而且開口說的那句臺詞「什麼東西」,發音相當令人難懂。託羅說,劉志滿、劉智堂和劉智福這「福滿堂」三兄弟是他從夜店找來的。他本來想找四胞胎,但實在難找,於是只好降低要求。他為了找三個會武術的華裔三胞胎,在多倫多到處用中文打廣告,最後找到了「福滿堂」三兄弟。但這三兄弟其實中文幾乎一句也不懂,所以只能在片中抱著個籃球當背景板了。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專稿 作者:matsumoto 文:rigo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