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環太平洋》的觀眾就知道,不僅中俄機甲早早掛掉,連日本機甲都只是出現在女主角的回憶裡,對此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表示因為預算有限,只能讓兩個機甲撐到最後。其實《環太平洋》的製作費有1.9億美元,這個數字並不算少,《變形金剛3》也就1.95億美元。原來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把大部分的資金用來生產他的人生最愛——小怪獸!剩下的錢,再用大部分來打造他的另一心頭好——機甲。至於人類?請幾個能走能動演技不咋地也無所謂的活人就行了。因此,《環太平洋》最出彩的是怪獸,對怪獸愛得澎湃的託羅是怎麼克服「選擇困難症」選出如今出鏡的幾頭怪獸的?又是怎樣以分配精力打造機甲的呢?
吉爾莫·德爾·託羅拍《環太平洋》之前,他事先花了上百隻怪獸圖案。
上百隻怪獸如何選擇?
每周辦怪獸版「美國偶像」
吉爾莫·德爾·託羅之所以能一直拍各種怪物片,其中一個最大的絕招就是他很會畫畫。一般劇本還沒弄完,他可能就已經在自己的小本本上畫滿了各式各樣的怪物造型。製片人們相當喜歡和託羅打交道,因為跟託羅這樣能把心中怪物具象化的導演合作,比起那些只懂空想的導演合作要容易,而且能省好多錢。
託羅心中的怪獸庫要多少有多少,拍《環太平洋》之前,他事先花了上百隻怪獸圖案。他雖然從小看怪獸片長大,但他這次畫怪獸,有意讓自己的怪獸和日本怪獸、地球生物區分開來,每隻都是自己原創的。然而,上百隻的怪獸顯然無法全部出現在《環太平洋》之中,於是他們要從上百隻裡面,挑出5隻「出演」《環太平洋》。
對每隻怪獸都有愛的託羅顯然沒辦法獨立這項工作,於是,他和該片的製片人、編劇等辦了個怪獸版「美國偶像」選秀活動,每周他們這些「評委」都聚一次,對著上百張怪獸草圖投票,最後選出來的「秀女」就是這五個——鐮刀頭(Knifehead)、稜背龜(Leathback)、尾立鼠(Otachi)、惡魔女巫(Onibaba)和毒婦(Slattern)。其他未入選的怪獸們,幸運的就在片中打了下醬油,沒那運氣的就依然存在於託羅的小本本裡,有些落選的怪獸圖案,《環太平洋》的相關網站上還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