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黨的領導讓「城市大腦」有了重要中樞,有效整合資源,探索防疫新舉措;用打分、評星級的方式,鼓勵每個社區建立起自己的「黨建品牌」;在黨群服務中心,不僅可以接受紅色教育薰陶,更可以辦理行政服務事項,參與社區活動……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創新探索,在深圳比比皆是。這些探索或聚焦黨建工作本身,或著力促進社會發展,或旨在增進民生福祉。都是在面對錯綜複雜的城市基層矛盾難題時,依靠黨建引領,找到一條切實的破解之道。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為城市治理帶來了重大考驗。今年以來,深圳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衝鋒在前、忘我拼搏,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書寫責任擔當。大批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生動故事和寶貴經驗先後湧現。
「在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上先行示範」是今年深圳市委六屆十三次全會提出的新要求。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是深圳經濟特區40年快速發展的最根本的經驗總結。只有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才能保證先行示範區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幹部下沉、聯防聯控、黨建星級品牌、頭雁工程……讓我們用十個關鍵詞,來了解一下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中,深圳創造了哪些精彩樣本和生動實踐。
●南方日報記者 夏凡
特別關鍵詞
幹部下沉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深圳的各個街道社區、企業園區多了這樣一群人: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們值守卡點、送防疫物資;在復產復工一線,他們講政策、找貸款、解企業難題。他們「舍小家為大家」,每一個人都成了戰疫一線飄揚的旗幟。
這群人就是由深圳4批近千名市直單位下沉幹部組成的指導服務組。他們自帶乾糧、直插一線,下沉到基層,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的最前沿,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書寫責任擔當。
近150天裡,他們走遍了全市4800多個物業小區、1800多個城中村、2500多所中小學校和幼兒園,走訪聯繫了25.2萬家企業。截至目前,累計發現解決問題2500多個,協調解決防護物資不足、多頭報數據、多個系統重複申報等全市層面問題10餘個。
關鍵詞1
黨建工程體系
前海提出「1+6+9」黨建工程體系,即以不斷深化「拓展融合型」黨建模式為中心,主動構建全領域政治引領體系、全業態組織覆蓋體系、全流程工作運行體系、全要素隊伍建設體系、全周期風險防控體系和全方位保障支撐體系等「六大體系」,深入開展組織力提升行動、「初心使命」傳承行動、「海岸線」強基行動、「金色先鋒」引領行動、人才服務「築巢行動」、「時代聲音」傳播行動、「民間使團」培育行動、「紅網客廳」建設行動和「親清暖風」廉政行動等「九大專項行動」。
在此基礎上,前海定下10個「100」的目標體系:用3年時間,實現基層黨組織達標率達到100%,其中優秀黨組織比例不低於60%,基層黨組織陣地覆蓋率達到100%,基層黨組織黨建品牌覆蓋率達到100%,非公黨建「兩個覆蓋」率達到100%,黨務工作者持證上崗率達到100%,黨員培訓率達到100%,流動黨員有效管控率達到100%,培養優秀黨務工作者100名,「金色先鋒」榜樣100名,紅色經營者典型100名,形成前海的「紅色基因」圖譜。
關鍵詞2
黨建星級品牌
福中社區通過黨建帶工建,推動「一核五融」樓宇共建模式,築好樓宇黨建活動陣地;獅嶺社區打造「心願牆」民意收集平臺,群眾可通過心願牆發布心願需求或發起公益項目,實現資源交流;景田社區「家門口的法學院」利用流動諮詢站,為社區居民提供專業快捷的法律服務……
在福田區,每個社區都有自己的黨建品牌。2018年起,福田區開展星級品牌創建項目。該項目堅持「標準+特色」,按照「一街道一特色、一社區一亮點」工作思路,積極探索符合福田實際的社區黨建品牌星級化管理模式。項目評選分為「合理設星、聚力創星、科學評星、動態護星、璀璨亮星」五步,充分發揮社區黨委政治核心引領、教育管理黨員、服務凝聚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戰鬥堡壘作用,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動全區95個社區全面開展品牌創建工作。
項目至今已舉辦兩期現場評審會,共創建五星黨建品牌20個,並將作為福田區社區黨建工作創新項目,長期實施。計劃打造一批「拿得出、叫得響、過得硬」的五星級社區黨建特色品牌,實現社區黨建品牌逐步由「零星點點」漸成「群星璀璨」,切實推動社區黨建全面提升、全面過硬。
關鍵詞3
頭雁工程
南山區緊緊抓住「人」這一影響基層治理的關鍵因素,創新實施南山版「頭雁工程」,制定《社區人才培養三年規劃暨社區儲能計劃》,創造性地將股份公司董事長、業委會主任、社會組織負責人、樓棟長與社區黨委書記一併列為社區「領頭人」進行培養,擴大「頭雁」陣群,制定「五類人」素質能力模型和能力清單,打造涵蓋優秀社區黨委書記培養工作室、社區人才分類儲備庫、優秀師資案例庫的「一室兩庫」,著重提升「領頭羊」素質,構建社區優秀「領頭人」及後備幹部培養體系。
以「優秀社區黨委書記培養工作室」為例,為重點培養社區黨委書記、副書記及後備人才,南山區在8個街道分別建立優秀社區黨委書記培養工作室。比如,招商街道打造的「雁谷」優秀社區黨委書記培養工作室,以4名優秀社區黨委書記為輪值牽頭人,安排了專家學者、街道領導組成的師資團,設置通識課程和實踐課程,對社區黨委書記及後備人才進行系統培養;同時,建立評估和激勵機制,把通過考核的學員納入「社區後備人才庫」,在任職、選拔等方面允予優先考慮,有效激發了社區隊伍的活力。
關鍵詞4
黨群服務聯盟
光明區在已建成80餘個黨群服務中心(站點)的基礎上,整合資源,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黨群服務聯盟。聯盟由各級黨群服務中心(站點)和「政務服務」「法律服務」「教育服務」「健康服務」「文體服務」「社會服務」「人才服務」「公益服務」分聯盟組成,形成「1+8」黨群服務聯盟體系。目前黨群服務聯盟共推出首批服務項目22項,覆蓋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為廣大群眾獻上豐富的服務「套餐」。
黨群服務聯盟建立黨群聯盟「共商共議」會議機制,探索服務需求「即提即應」響應路徑,創立服務資源「直連直通」供給鏈條,並設置黨群服務「眾評眾議」評價閉環。
疫情期間,針對知識拓展、防疫防護需求,通過協調會議統籌教育聯盟、健康服務聯盟,整合學校、社會培訓等教育資源,及醫院、社康中心、V愛之家等醫療資源,共同推出「周未公益課堂」。現已成功舉辦教育、衛生課堂40餘期,觀看率達200萬人次。及時設立57個逆行者「安心屋」,為1萬餘名一線工作人員提供躲風避雨、換班休息、充電補能、消毒防範的場所。
關鍵詞5
聯繫群眾
與烏衝居民小組老人「拉家常」過程中,大鵬新區普遍直接聯繫群眾團隊成員了解到老人長期被鄰居噪音困擾,敢怒不敢言。團隊成員及時與老人樓上的住戶溝通,通過增鋪隔音墊,解決了噪音問題。老人很感動,對團隊成員連聲誇讚。
自2014年以來,大鵬新區深入開展普遍直接聯繫群眾工作,持續5年對轄區居民、駐區單位、商戶走訪一遍以上,一大批「老大難」問題得以妥善解決。新區將全體黨員作為普直聯團隊成員。轉變以黨員領導幹部走訪群眾為主的方式,將團隊成員拓展到新區全體黨員,以結對共建的方式,將25個區直機關黨組織固定與一個社區黨委結對共建。將團隊成員編入網格,推動服務的觸角下沉,有效化解了機關黨員「不接地氣、不懂基層、脫離群眾」問題。
「五年磨一劍」,新區通過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抓實「普直聯」工作,有效改進了新區黨風、政風、民風、作風,贏得轄區單位和居民群眾的普遍認可和讚譽。新區領導和各級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建立了魚水深情,隨時、隨機可敲開群眾的門進門喝茶聊天。新區連續多年在全省群眾安全感、滿意度評價中名列前茅。
關鍵詞6
黨群服務體系
近年來,寶安區委以標準化引領、系統性建設、集成式發展的創新思路,在全市範圍內率先建成區—街道—社區(園區)三級黨群服務中心體系,為黨建、政務和公共服務等各種資源有效整合搭建平臺,並在服務群眾的工作中突出黨組織、樹立黨的形象,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向縱深發展。
截至6月,寶安區共建成各級各類黨群服務中心、服務站、服務點214個,平均每1.8平方公裡土地上就有一個黨群服務陣地。2019年有超過1054個基層黨支部、14402名黨員(含預備黨員)參加了三級黨群服務中心的主題黨日活動;122項便民事項可在社區辦理;三級黨群服務中心累計實施包括「民生微實事」在內的項目16308項,涵蓋民生服務、組織、文化、救濟等多個領域,直接服務人次超過100萬。
疫情防控中,寶安三級黨群服務中心作為前沿陣地,整合了社區內黨員志願者、居民志願者和社會組織多種服務力量,聯合各級基層黨組織在累計發布志願服務11857次,並安排黨員帶班、輪流值班,全天候服務群眾訴求,確保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辦理,築牢群眾身邊的「貼心」堡壘。
關鍵詞7
黨群服務中心+
走進坪山區各個黨群服務中心,市民將能夠享受多樣化的服務:定期有疾病預防、疫情防控、康復保健等方面專業醫護人員開展衛生健康科普;廣播電視大學等符合資質的學歷、技能提升服務機構,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立報名點和教學點;更多自然人事項下沉社區實現一窗受理……
坪山區推動黨群服務中心+民生訴求系統改革,總體按照「『一站式』黨群中心提升服務功能、『一網通』打通線上線下民生訴求、『一支隊伍』激活治理效能、『一線工作法』密切黨群聯繫」的原則,壓實區直部門下沉社區服務事項,拓展民生訴求系統社區工作平臺,統籌推進物業管理進小區等工作。
改革分「三步走」實施:第一步,在今年6月15日前,借鑑龍華北站社區經驗,以坪環社區為樣版,打造一套社區改革運行規範和改革標準,主要對現有的事項、服務、系統成果進行梳理、呈現,實現可學可用、可複製可推廣。第二步,在年底前,結合市委基層治理要求和街道體制改革,各社區同步推動標準運用,初步見到成效,打造不同類型社區示範點。
關鍵詞8
「六穩」「六保」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共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堅持人民至上,緊密圍繞「六穩」工作和「六保」任務,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落實落細保居民就業工作,減負、援企、穩崗、擴就業並舉,確保實現兩手抓、兩促進。截至5月底,全市企業復工復產已基本正常,就業、勞動關係局勢保持總體穩定。
其中,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集中組織相關業務處室人員、信息化專業人員組成「黨員突擊隊」,加班加點、迎難而上、強力攻關,在今年春節期間新推出20個「不見面」辦理事項,8個「秒批」服務事項。截至今年5月底,全局190個依申請事項全部實現全流程網上辦理。
同時,選派57名黨員幹部全脫產開展用工服務專項工作,主動為防疫物資生產企業、核心產業鏈供應鏈企業、工業百強企業等三類共218家重點企業服務。主動加大援企穩崗政策支持力度,截至5月底,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48.91億元,惠及53萬戶次企業和1080萬人次員工,發放金額超全國的1/10,政策實施力度全省第一、全國領先。
關鍵詞9
城市大腦
今年2月21日,龍華區在深圳率先宣布,開展「百萬隻口罩助企復工復產」行動。45個小時後,支持企業線上申領的「疫查通」系統成功上線。最終,1355家通過「疫查通」申領口罩80萬個,佔成功申領企業總數(1800家)的75%以上,涉及申報復工人數27萬餘人,佔活動總量的80%。
派發百萬口罩的背後,是「智慧龍華」的力量。疫情以來,在區委組織部的指導下,龍華區依託「智慧龍華」構建的「防疫大腦」日趨完善,其呈現出的全區一體化、智慧防疫與精準應用,成為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防疫與經濟、社會治理的「利器」。系統融合64個部門多源數據超過1.2億條,用一個平臺承載涉及疫情管控的各大功能模塊,實現防控工作線下場景實現線上全流程復現及無縫銜接。
例如,在開展防範境外疫情輸入工作中,龍華區在全市率先與深圳灣口岸對接,「防疫大腦」系統順暢實現與深圳灣口岸入境人員登記系統數據共享。通過「防疫大腦」加強大數據分析運用,匯聚來自社區、「深i您」、公安及其他來源數據共計9萬餘條,助力返深人員篩查。
關鍵詞10
聯防聯控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深圳機場集團黨委堅持早部署、早防控,早儲備,充分發揮黨委領導的制度體系優勢,依託聯防聯控機制,加強與海關、邊檢、航空公司等多部門協同聯動,織嚴織密防控「四張網」,1580名黨員領導幹部聞令而動、主動作為,以「指戰員、組織員、戰鬥員」多重身份,全力以赴投身防控「疫」線,帶領空港廣大群眾形成群防群治、聯防聯控強大合力,為深圳築牢防疫「空中之門」。
針對境外疫情防控,集團黨委聯合機場海關、邊檢等部門,成立防範境外疫情輸入專班,建立健全「1-2-3」防控機制,即用好一套信息共享機制,嚴防直飛進境、國內其他口岸進境抵深兩個重點,落實大數據排查、航班登臨檢查、國際航班精準檢疫三項舉措,嚴防境外疫情輸入。機場黨委科學研判,及時調整策略,深入細化流程,力求做到對境外疫情的科學防控、精準施策,系列有力舉措得到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考察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