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珠是寶石的一種,又稱九眼石頁巖,簡稱九頁巖(是指巖石的結構有九層,九不是具體數,是多的意思,有的比九層少,有的比九層多。傳說古人以七以上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九眼石,或稱摩尼寶珠、火焰寶石、真陀摩尼、震多末尼,又作天珠、如意寶、如意珠、末尼寶、無價寶珠、如意摩尼等,也稱佛眼、菩薩眼、宇宙眼、佛陀珠、浮屠珠、佛塔珠等。天珠是寶石中的聖者,是藏傳佛教的寶石器物,因其神奇而美麗的圖騰而被天珠愛好者所喜愛。主要產地是青藏高原,其它地方也有產出。奇石天珠是因為奇石的形狀或奇石上面的圖騰形狀頗似佛教圖騰或吉祥圖騰,加之奇石的材料為石英巖玉(瑪瑙、玉髓)類等寶石,因此,奇石天珠便成了天珠中的佼佼者。(參照邱承彬編著《解密天珠》,山東教育出版社)
六字真言四十眼天珠是指珠身上面既有六字真言圖騰又有四十尊佛眼睛形狀圖騰的天珠。
天然六字真言四十眼天珠是指珠身上面天然形成六字真言和四十尊佛眼睛形狀圖騰的天珠奇石。
人工六字真言四十眼天珠是指在珠身上面用人工的方法鑲蝕上六字真言和四十尊佛眼睛形狀圖騰的天珠。
六字真言在是佛教觀音菩薩的咒語。六字真言四十眼天珠有觀音菩薩護佑吉祥之寓意。
六字箴言又稱六字大明陀羅尼、六字大明咒、六字真言、嘛呢咒,是觀世音菩薩心咒,源於梵文中。佛教認為,此咒含有諸佛無盡的加持與慈悲,是諸佛慈悲和智慧的音聲顯現,六字大明咒是「嗡啊吽」三字的擴展,其內涵異常豐富,奧妙無窮,蘊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
六字真言即唵嘛呢叭咪吽。佛教認為,唵,表示佛部心,謂念此字時,自己的身體要應於佛身,口要應於佛口,意要應於佛意,所謂身、口、意與佛成一體,才能獲得成就。嘛呢,梵文意為如意寶,表示寶部心,據說此寶出自龍王腦中,若得此寶珠,入海能無寶不聚,上山能無珍不得,故又名聚寶。叭咪,梵文意為蓮花,表示蓮花部心,以此比喻性如蓮花一樣純潔無暇。吽,表示金剛部心,祈願成就的意思,即必須依賴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覺,成就一切,普渡人生,最後達到成佛的願望。
觀音菩薩又叫觀音、觀自在、光世音、觀世自在、觀音聲、觀音大士、救世菩薩、蓮花手菩薩、圓通大士、大悲菩薩、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等。觀世音是鳩摩羅什的舊譯,玄奘譯為觀自在,在我國略稱觀音。觀世音意思是世間一切遇難眾生只要一心稱念該菩薩名號,菩薩就會及時觀其音聲而前來相救。據《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載:「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三十三觀音並非化現各種形象,而是觀音菩薩本身不同形貌,而且不是密宗式變化形相,只是以姿態、場景與所持法器來區別。何以又成三十三身之數,這應與《普門品》、《楞嚴經》所述觀音應化數有關。此類觀音各相之間區別並不太大,很多特徵也不是唯一的,有些觀音圖像既可作此解,亦可為彼說。
三十三觀音分別是:楊柳觀音、龍頭觀音、持經觀音、圓光觀音、遊戲觀音、白衣觀音、臥蓮觀音、瀧見觀音、施藥觀音、魚籃觀音、德王觀音、水月觀音、一葉觀音、青頸觀音、威德觀音、延命觀音、眾寶觀音、巖戶觀音、能靜觀音、阿耨觀音、葉衣觀音、琉璃觀音、多羅尊觀音、蛤蜊觀音、六時觀音、合掌觀音、一如觀音、不二觀音、持蓮觀音、灑水觀音、馬郎婦觀音、普悲觀音、阿麼提觀音。
顯教的六觀音是大悲觀音、大慈觀音、獅子無畏觀音、大光普照觀音、天人丈夫觀音、大梵深遠觀音。
密教的六觀音是千手觀音、聖觀音、馬頭觀音、十一面觀音、準提觀音、如意輪觀音。
千手觀音又稱千手千眼觀世音、千眼千臂觀世音、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等,全稱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千手觀音為觀音部果德之尊,「千」為無量及圓滿之義,以「千手」表示大慈悲的無量廣大,以「千眼」代表智慧的圓滿無礙。據《陀羅尼經》載:「千手千眼觀世音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隨眾生之機,相應五部五種法(又作五種成就法,為密教所行修法之類別,即息災法、增益法、降伏法、敬愛法、鉤召法),而滿足一切願求。」千手觀音是屬鼠的人的守護神。千手千眼觀音的造像有兩種,一種是真塑造1000隻手,每個手掌心中一隻眼,千手的排列猶如孔雀開屏似的排在觀音身後。另一種是以42隻手代表千手,除中央兩隻手合掌外,左右各有 20隻手,每隻手代表25隻,象徵1000(40×25)只手,分別執各種法器,手上各有一眼,象徵千眼。千手觀音是屬鼠的人的守護神。
觀音菩薩身邊的女童龍女,是「二十諸天」中第十九天之婆竭羅龍王的女兒,聰明伶俐,八歲時偶聽文殊菩薩在龍宮說「法華經」,豁然覺悟,通達佛法,發菩提心,遂去靈鷲山禮拜佛祖,以人身成就佛陀。為輔助觀世音菩薩普度眾生,龍女又由佛身示現為童女身,成為觀世音菩薩的右近侍。在龍王的女性眷屬裡,出現得最多的就是龍女。
據舊《華嚴經卷四十五·入法界品》載,善財童子為福城長者之子,於入胎及出生時,種種珍寶自然湧現,故稱之為善財。其後受文殊師利菩薩之教誨,遍遊南方諸國。先至可樂國參訪功德雲比丘,受念佛三昧門。繼之,歷訪菩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童子、童女、夜天、天女、婆羅門、長者、醫師、船師、國王、佛母、王妃、地神、樹神等,聽受種種法門,終至普賢菩薩道場,證入無生法界。普賢菩薩為其稱讚如來勝妙功德,令其發十大願,以此功德,回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後善財童子成為觀音身邊的一侍者,與龍女一起侍奉觀音菩薩。
六字真言四十眼天珠象徵著菩薩五十二階位修行的前四十個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象徵著只要努力、勤奮、認真,定能成功
十信指大乘菩薩修行的十個階位,具稱十信心,略稱十心。乃菩薩五十二位修行位次中的前十位,為信順佛之教法而不疑之位次。其名稱及順序,諸經所說不一。《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名字品》說十信即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護法心、戒心、願心。《仁王經》卷上《菩薩教化品》說十信即信心、精進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護心、願心、回向心。
據《菩薩瓔珞本業經》載:「十住是大乘菩薩的修行階位。是大乘菩薩修行階位中的第十一階位至第二十階位的稱呼。又稱十地住、十法住、十解、十住位等。此十住與十行、十回向合稱為三賢位。」十住即初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是名菩薩十住。大乘菩薩之五十二種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
十行是大乘菩薩修行階位中的第二十一階位至第三十階位的稱呼。即歡喜行、饒益行、無嗔恨行、無盡行、離痴亂行、善現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
十回向指菩薩修行階位中的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又作十回向心,略稱十向。回即迴轉,向即趣向;所謂回向,即起大悲心救度眾生。迴轉十行之善,向於三處,即:真如實際是所證、無上菩提是所求、一切眾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萬類,圓滿梵行,等入法界。(1)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又名救護眾生相回向、救護眾生回向,謂行六度四攝等救護一切眾生,怨親平等。(2)不壞回向:又名不壞一切回向,謂於三寶得不壞信心,回向此善根,令眾生獲得善利。(3)等一切佛回向:又名等一切諸佛回向、平等一切佛回向、等諸佛回向,謂效法三世佛,以不著生死、不離菩提修習回向之位。(4)至一切處回向:又名遍至一切處回向,謂經由回向力以所修善根供養一切三寶、利益一切眾生。(5)無盡功德藏回向:又名無盡功德回向、無盡藏回向,即隨喜一切無盡善根,回向是等功德,莊嚴諸佛剎,以得無盡善根。(6)隨順平等善根回向:又名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回向、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回向所修施等善根,為佛所守護,能成一切堅固善根。(7)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又名等心隨順一切眾生回向、等隨順一切眾生回向,謂增長一切善根,回向利益一切眾生。(8)如相回向:又名真如相回向,謂順真如相而回向所成種種善根。(9)無縛無著解脫回向:又名無縛無著解脫心回向、無縛解脫回向、無縛無著回向,謂於一切法無所取執縛著,行普賢行,以無縛著解脫之心回向所習諸善,饒益群生。(10)法界無量回向:又名入法界無量回向、法界無盡回向,指修習一切無盡善根,以此回向,願求法界差別無量功德。
六字真言四十眼天珠也象徵著四大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護佑吉祥,象徵著四季平安,象徵著四季發財。
人工鑲蝕六字真言四十眼天珠
邱承彬編著《解密天珠》,山東教育出版社(邱木兮攝影)
六字真言四十眼天珠是吉祥如意、消除災障、實現善願、消除惡緣、平安健康的象徵,是長壽的象徵,是富貴的象徵,是成功的象徵,是高升的象徵,是大慈大悲的象徵,是智慧的象徵,是四季發財的象徵。四十頁天珠(四十線天珠)其寓意與四十眼天珠相同。
作者:邱承彬(字:木兮,號:六不居士,又名:邱木兮、邱六不,天珠學者、佛學者、傳統文化學者,天珠學創始人,旅遊專欄作家,詩人。《解密天珠》的作者,《中國頌》《黃河頌》《雪山聖湖頌》《高山流水頌》《泰山頌》為邱承彬著名的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