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轟炸時,有時我會一臉懵,不知道怎麼回答,所以我一直很佩服《阿甘正傳》裡的阿甘媽媽,總是能把複雜的道理用最簡單的語言講出來。
對孩子的科普就應該是這樣,抽象的知識點用更具象,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現,在能滿足孩子對世界旺盛的好奇心的同時,激發他們的探索欲,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用燈光一照,讓孩子細心觀察,可以看到手指上的指紋
我一直覺得好玩的機關和科普書是絕配。炫酷的知識不是兒童科普的重點,一套好的科普書應該好玩有趣,有不斷延伸的知識點,能引導孩子發現和思考,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今天想給大家推薦一套科普透視繪本,來自英國童書巨頭Quarto出版社的手電筒科普書。
這套書累計銷量超300萬冊,廣受小讀者的好評,有趣&滿滿的知識點,它的畫風是這樣的:
△恐龍滅絕後成了化石,我們可以小心地把化石挖掘出來
△醫院值班室裡在休息的醫生
△圖書館特別演出——手偶戲
這套書設計地非常巧妙,每個知識點都會以提問的方式引出,但不是枯燥的一問一答,孩子需要自己動手來尋找答案——用手電筒照一照,在整個畫面裡一點點去發現,細節超豐富!孩子很容易收貨滿滿的成就感。每個場景的後頁都有簡短的文字對知識點進行說明和延展。
用手電筒照一照城市瞬間被點亮:
△華燈初上,深夜的城市裡,有閃耀的霓虹燈、窗戶裡的端茶的服務員、吊燈和車廂裡熱烈交談著的人
△醫院的床單、衣物被收集清潔的整個過程
△長城上打鬥的士兵,烽火臺上還有一縷烽煙!
其實這套書並沒有什麼炫酷的黑科技,只是普通印刷。原理很簡單,書由一頁彩頁,一頁黑白頁交替設計,通過手電筒打光(自然光也行),黑白頁上的「剖面圖」就能投射在正面的彩頁上,就自然有了透視的效果。
△給小狗裝好護欄才能安全上路
ins上有很多可愛的曬圖,手電筒書完全是熊孩子殺手,給Ta一個手電筒,就可以讓小猴子靜靜地呆著,自己看書!!!
睡前好夥伴
帳篷和大手電當然是手電筒書的絕配!
除了手電筒,自然光、手機自帶的手電,或是小夜燈也是適用的,所以把書帶出門時也不用擔心沒光源的問題,自然光下也能閱讀(但就沒有了用手電筒一點點探索的新奇感!)
除了巧妙有趣的透視設計,我推薦這套書更重要的原因是它包含了3-6歲孩子感興趣的眾多主題(書名即主題):身體、地球、動物、恐龍、世界、城市、醫院、修車廠、農場、圖書館。
每冊書有15個手電筒互動頁,全套10冊共計150個畫面,涵蓋超過230個知識,非常全面。
剛拿到這套書時,我一個大人都看得津津有味,一方面是真的很好奇被遮擋的部分藏了什麼!另一方面是我也能從書中學到不少新知識。
孩子現在四歲,完完全全是這套書的目標受眾&超級粉絲,最近她會拿著小手電筒看書看到停不下來,和我分享她發現的小細節。
△她最喜歡的一幅畫,這兩天的新發現是每種蔬菜的葉子都不同!地裡有6顆胡蘿蔔,6枚洋蔥,和12枚土豆(真挺考眼力的,但超級有趣)
這套書中文版目前剛剛引進國內,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而英文原版《A shine-a-light book》在美國亞馬遜的銷量非常好。因為廣受好評,Quarto出版社幾乎每年都在推出這個系列的新書,而這套中文版是其中非常經典,主題全面的10冊,透視的形式和每冊的主題貼合地很緊密,設計精巧。
△環保油墨印刷,色彩柔和
△大開本設計,方便翻閱
內容亮點
以下這三本,是小朋友感興趣的關於人類和動物的內容。
《身體》這本透視了人體看不見的肌肉、骨骼,各個器官系統,場景的選擇都是孩子會感興趣的話題,比如量身高(妹妹一臉不高興地看著更高的哥哥)、過生日吹蠟燭、擼貓、吃冰淇淋、夢到貓咪在跳舞…
△圖ins@hafizatul_ismi
另外這本書也並不是廣撒網,知識點之間是有一定的邏輯順序的,比如:嗅覺和味覺(吃冰淇淋)腸道消化食物殘渣損壞牙齒,環環相扣。
結尾還呼應了開頭,複習知識點。
「一個寶寶快要出生了。」
「人體真奇妙,它甚至能帶給你一個弟弟或妹妹!」
《恐龍》這本,不僅介紹了各類恐龍的外形,還簡單交代了生物進化史。這本書的特點是有趣的象聲詞。象聲詞把每種恐龍有趣的習性活潑地表現了出來,它也是學齡前小朋友最喜歡的互動方式,非常適合親子共讀:
「嗖!」
「咔嚓!」
除了恐龍話題超有趣,這本書的語言很注重畫面細節的引導和相關知識點的衍生。
「這隻重爪龍餓極了。它長著鱷魚一樣的嘴巴,嘴巴布滿尖牙、它正蹲伏在水面上,盯著什麼東西。」
「重爪龍用它拇指上的鉤爪在水裡抓魚,就像今天的熊那樣。」
《動物偽裝術》是關於動物如何保護自己。先仔細觀察前一頁小動物「露出的馬腳」,猜一猜它們藏在哪兒,再用手電筒照一照來尋找答案,如果答對了孩子會超有成就感。
下面五本都是場景介紹:圖書館、醫院、城市、修車廠、農場。
《圖書館》這本書內容相當全面,也很新穎(原版是半年前出版的,所以完全不過時,我也學到了一些新知識)。借書還書的流程,圖書館各區域的設置,遊戲室、電子閱覽室、移動圖書館…
「有些圖書館會養狗,用來激勵孩子們大聲朗讀,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
「『拿走一本,留下一本』,這就是這個小小圖書館的規則。」
《醫院》可能是孩子最討厭的地方之一吧,這本有溫度的科普書會很應景,生病住院其實沒那麼可怕。醫院來了幾位新患者,做手術的小女孩,骨折的小男孩和懷孕的媽媽,他們臉上都掛著笑容,醫院也會很多新鮮事哦。
△酷酷的司機阿姨,和一應俱全的救護車
比如,選繃帶的顏色、在遊戲室交朋友、新生命的誕生…
最後出院回家的時候,多了一個小朋友!所有人都面帶微笑。
《修車廠》是這套書裡很有意思的一本,各種車型滿足小機械迷的心中所愛,能從外到內看得明明白白,簡筆畫也一點不含糊,細節超級豐富,為機械製圖打好基礎。
△在地溝裡換排氣管
△一應俱全的房車
△重新上漆的摩託
《城市》這本介紹了常見建築和它們的功能。很有意思的是透視設計可以同時看到兩個場景,能全面地介紹各種建築的功能,也引導孩子在生活留意被遮擋的建築。
比如餐廳裡的食客、廚師和服務員三類人群:
停靠的火車,還有列車時刻表(左下角):
被擋住的建設中的高樓:
《農場》展示了一年四季的農場美景,蔬菜、水果、動物是怎麼從種植(養殖)到被我們送上餐桌的?這一本很適合數數哦。
下面兩本是關於世界和地理的內容。
《世界奇觀》介紹了五大洲的一些不可思議的奇觀,比如基督像下的裡約熱內盧,馬丘比丘古城,熱氣球下的蒲甘佛塔…雖然不是真實的風景照,但從簡單的線條中撥雲見霧還是給人強烈的震撼感,這樣的美景一定會在孩子的心裡留下小小的種子。
《地球》則介紹了一些簡單的自然地理知識,高山、沙漠、海洋、草原、熱帶雨林、閃電…很生動。
△冰山的大部分位於水面以下
△沙漠裡的跳鼠白天在地洞裡乘涼
在每本書的結尾處,作者都做了「相關知識」的總結,對書中出現的詞語進行了「一句話名詞解釋」:
Quarto & Ivy Kids
Ivy Kids是這套書的英文原版《A shine-a-light book》的出版商,是英國童書巨頭Quarto旗下品牌,出版的兒童讀物都極具創意和藝術感。
看封面就很想買系列
手電筒書是Ivy Kids銷量最高的系列兒童讀物之一,至今還在不斷推出新的主題,累計銷量超300萬冊,豐富的主題和內容受到了很多歐美孩子和家長的歡迎,在ins上好評如潮。
△Ivy Kids' Rights Catalogue2017
日語版手電筒書
這套書廣受好評的原因在於手電筒透視的形式很有趣,同時知識點又全面,到位。我對一位印尼媽媽的評價印象很深(《人體》這本書):
永遠不要用「照著書上的內容拿假骨架來匹配身體器官」這種方式來給孩子科普,書上冷冰冰的內容是冗長又無趣的,因為這個人體這個概念對於孩子來說真的很抽象。所以我會覺得手電筒書這個概念很棒,從書的後一頁照到前一頁,它營造了一種奇妙的氛圍,讓器官看起來一點也不可怕,反而生動又有趣,後頁的討論也簡單紮實,這就是我喜歡這個系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