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遊記》問世後,孫悟空深受讀者喜愛,成為明清時期的「網紅」,因此頻繁出現於明清神話小說中。又因為《西遊記》獲得的巨大成功,續作和同人層出不窮,在這些小說中,孫悟空無一不是神通廣大,所以孫悟空這個國民英雄至少有幾百年歷史了,本文就來介紹一下明清小說孫悟空的神通法力。
後西遊記
《後西遊記》是《西遊記》的三大續書之一,在本書中,孫悟空已經成為鬥戰勝佛,實力往往遠勝昔年,甚至都用不著如意金箍棒,於是將之封在花果山後,以為鎮山之寶。
本書設定,仙人分三等,最高的一等悟徹菩提,孫悟空已經達到這個境界,高登極樂世界,無形無影地逍遙自在,也不貪戀出生之地花果山。此時孫悟空已然可與玉帝、如來相提並論,正如通臂仙所說:「悟徹菩提,靈通造化,道法參天並地,就是玉帝也不敢以勢位加他,我佛也不敢以神通壓他。」
花果山復產石猴孫履真在夢中學會孫悟空的神通,實力和當年孫悟空實力相若,也大鬧龍宮、地府、天宮,玉帝無可奈何,在太白金星的建議下,請孫悟空出手,孫悟空只一招便將孫履真降服。
孫小聖看了又看,狐疑道:「我聞老大聖英雄無敵,怎麼這樣溫柔?莫非是假貨?且試他一試。」因耳中取出金箍棒,拿在手中舞弄一回,道:「老佛既是我祖大聖,這條鐵棒便是故物,今日還拿得動麼?」孫大聖微笑笑,也不開言,只用手一招,那條鐵棒早不知不覺從小聖手中飛到孫大聖手中,漸變做個繡花針,飛入孫大聖耳中矣。
東遊記
在《東遊記》中,主角是八仙,孫悟空屬於友情客串,雖然只是走個過場,卻是極有牌面,書中說他英雄無敵,一棒打沒了十萬天兵,再一棒打斷了趙公明和馬靈耀的兵器。
眾視之乃齊天大聖也。更不打話,直取馬、趙二將。馬、趙迎敵,鬥至數合,大聖手起,一棒打下,二十萬天兵沒其一半。眾皆失色。馬、趙欲退,大聖又起一棒,馬、趙挺刀齊隔,二刀皆折。
在新加坡電視劇《東遊記》,孫悟空同樣有牌面,送了藍採和五百年法力助其成仙,吸收通天教主萬年法力,練成玄天九變的穿山甲面對孫悟空,不戰自退。
南遊記
在《南遊記》中,華光曾用火丹擊退孫悟空,據此很多人就認為南遊記孫悟空是個弱雞,其實純屬斷章取義。首先在玉帝的賽寶通明會上,玉帝欽定孫悟空為神通第一:
玉帝大笑曰:「卿試顯神通看,果應其言否?」孫行者即在殿前,念動真言,把毛拔一把,口裡一呵,滿殿都是猴子,各執棍棒,跳躍自舞,玉帝命行者收了,遮袖大笑曰:「朕聞卿昔日從唐僧西天取經,【神通廣大,今日果見卿實可為第一】。朕即賜御金花一朵,御酒二杯。」
參加賽寶通明會的神仙都有哪些?觀音菩薩、萬法教主、三元三品大帝、真武大帝、白蓮尊者、八仙等,並且這一段落的創作重點並非是孫悟空,而是馬耳大王與龍王因賽寶而結仇,互相廝殺,從而引出後文,作者並沒有在此處抬高孫悟空的需求和必要。孫悟空卻能在這種情況下被欽點為「神通第一」,並得到作者特意旁白賦詩一首。
至於孫悟空與華光的交戰,其實是互有勝負,孫悟空先勝後敗,輸在沒有法寶(《南遊記》猴子怕火),但本身法力定位是在華光之上(華光的師父火炎王光佛的評價)。
悟空曰:「連累我,反說不妨!」便將如意棍向華光打去。華光亦丟起三角金磚,悟空口中一呼,出來無千無萬猴猻,拖住華光,來搶金磚,【華光大敗】。悟空趕去。華光丟起火丹,火光連天。悟空不能抵敵,便敗到東洋大海去。
鋒劍春秋
該書與《封神演義》類似,都是借史講神怪的小說,主角孫臏為阻止秦滅六國,被困在了五雷陣中。孫臏的結拜兄弟白猿去搬救兵,發現孫悟空卻被鎮壓在五行山下,白猿感嘆孫悟空的實力可以破百座五雷陣,於是白猿靈機一動,變成孫悟空的樣子,去救孫臏,天兵天將一見到「孫悟空」肝膽俱裂:五鬥三曹膽戰心驚,九曜星官退避,二十八宿躲藏,五雷四帥不敢仰視,任由這個假大聖在陣中橫衝直撞。
說唐三傳
《說唐三傳》原本講的薛丁山徵西的故事,後面越寫越亂,各路神魔亂入,截教教主金壁風應李道符之邀出山相助蘇寶同對付唐軍,此時孫悟空西天取經正走到小雷音寺,也亂入戰鬥,金壁風、李道符聽說齊天大聖四個大字便嚇得逃之夭夭。
金壁風、李道符二人大怒,駕雲仗劍上前,大喝彌勒佛道:「看這胖和尚,乃出家之人,管人閒事,吃我一劍!」惱了行者,手持金箍棒,大喝一聲:「認得我齊天大聖否?吃我一棒!」金壁風李道符聽說齊天大聖四字,吃了一驚,即化一道金光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