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當看到孩子隨筆塗畫的時候,家長想的是"這孩子畫的是啥",但是總是沒有多去留意,慢慢地孩子也沒了畫畫的興趣。而在日本東京卻有一位不一樣的"畫師爸爸",他家兒子也喜歡隨手塗畫,但他卻不是不理睬,而是對孩子的塗鴉進行"升級",變成了形象動畫大作。
這位畫師爸爸就是託馬斯·羅曼,來自法國,現居東京,是位漫畫家,他的兩個小兒子平時總喜歡塗鴉小人物,雖然畫畫質量不高,但不難看出其中滿滿的創意。羅曼轉念一下,孩子有創意,我也有能力,那就來給孩子的塗鴉進行二次創作,一下子就出了許多大作。看著這些作品的前後對比,網友只能發出感慨:別人家的爸爸。
"隨手塗鴉"是孩子創造力的表現
小孩子天生就是創意家,只要手裡有點東西,他們就喜歡到處比比劃劃。有的時候,家長看到孩子這樣"胡鬧",忍不住會制止孩子,擔心孩子弄髒或傷到自己。
看起來像是"隨手"的塗鴉,其中卻是孩子滿滿的創意,是孩子腦袋中想法的轉換,只是孩子現在能力有限,不能完美地表達出孩子的真實想法,所以在家長看來沒有多大意義。
羅曼就不是如此,他能洞察到孩子塗鴉中的想法,也知道孩子對"塗鴉小人"的熱情,所以才想著把孩子的塗鴉改成動畫,保護了孩子的創意。
孩子的"隨意塗畫",家長不要制止
現實生活中,孩子雖然搞怪、胡鬧,但也是有著很多自己的想法,只是在家長看來好像"沒什麼"。家長要擯棄固定思維,多留心孩子的"隨意塗畫",一不小心你就會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塗鴉,是孩子最開始的"創造"行為,從孩子的創造可以看到他們的內心和想法,對於孩子的頭腦靈活性、動手能力、表達能力都有積極作用,也能成為孩子表達情緒的窗口。
鄧超對待孩子"塗鴉"行為就很開明,認為這樣的行為不能制止,這是孩子的創作過程,東西弄壞了可以重新換,但孩子的靈感可是稍縱即逝。如果家長總是大聲呵斥、制止,這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和能力發展。
多給孩子鼓勵肯定,見證他們成長
孩子的創意雖然很難懂,在大人看來似乎什麼都不是,但這就是孩子內心的想法,這也是他們自己的想法。對待孩子的"隨手塗鴉",家長可以這樣來引導孩子:
1、尊重孩子的創作。無論孩子的畫作如何,那都是孩子自己的作品,也是孩子的心血,所以家長不要隨意評論,而是引導孩子來分享自己的想法,讓孩子表達自己的創意。
2、引導孩子積極創作。有的家長不喜歡孩子在牆上、地板上亂畫,那麼就來引導孩子去正確的地方創造,可以在家裡弄塊創作板、給孩子買畫板、畫本等,讓孩子能夠及時畫出自己的靈感。
3、鼓勵支持孩子塗鴉。塗鴉是一種興趣,也是表達情緒、想法的途徑,對於孩子的成長有積極意義,所以家長要鼓舞孩子堅持下去,引導孩子通過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情緒,這樣還能鍛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孩子天生有著奇怪的想法,但通過積極的引導,它們就會變成孩子最強大的武器。家長不要總覺得塗鴉無用,浪費時間,其實這是孩子成長最棒的禮物,能夠記錄自己、記錄生活,也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好的伴侶。不要輕易地制止,多鼓勵孩子,讓孩子能夠隨手塗鴉到老。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